孫子兵法:讀懂5大思維模式,受益一生

2021-03-04 道系文學

《孫子兵法》寥寥數千言卻講透了兵家謀略的真相要義,被視為兵爭《聖經》。《孫子兵法》中彌足珍貴的軍事思想,不僅僅能夠用於擺兵布陣,也能夠用於其他領域。換言之,《孫子兵法》不是在教人們如何屠殺,而是在向人們傳達做事情的行文準則。

基於此,大可不必將《孫子兵法》簡單的視為「兵書」來看,應該將其視為頂層謀略架構,其思維精髓不僅適用於兵家、更適用於一切事物環境下的應對,能夠讓你在運動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與途徑。

孫子兵法

換言之,讀懂並領悟了《孫子兵法》中的5大頂尖思維模式,學會謀略,便能夠應對自如的尊上馭下,成為一個精通謀略的人,從而受益一生。

全書以 「謀定而後動」為底層思維,認為無論是打仗還是處世都應當以「謀」為先,並且只有在「謀定」的情況下才能進行下一個動作,這是《孫子兵法》五大頂尖思維中的第一個。

謀定而後動,強調了行動與謀略的先後辯證關係。「謀」之精要在於考慮一切行動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有一個清晰且可行的規劃。

《孫子兵法》花費了大量的篇幅在講軍事行動之前的工作,重點就應當圍繞「謀」下功夫。因而,孫武一直在強調動手之前的準備,甚至於戰車的潤滑油都考慮在其中,可見「謀定」的重要性。

至於如何去動,孫武又著重強調了軍事行動中的「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要求將領不可因循守舊,應該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去修改謀定的計劃,從而取得行動的成功。

第二個頂尖思維,便是「知己知彼」,強調了情報的重要性。軍事行動講究情報,在實際生活中也是要時刻掌握己我的動態。

孫子論兵法

以抗日戰爭為例,鬼子在戰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派出大量間諜來刺探。在「九一八」之前,鬼子早已把東北摸透,甚至當時只有日方地圖最為精準。

在抗日戰爭期間,我軍在繳納小鬼子的物資後,往往會第一時間搜尋日方地圖,原因正是他們的地圖比我們的還要精準。小鬼子把「知己知彼」的思維模式,做到了極致。

第三個思維,便是「避實擊虛」。其實,這一思維模式說起來很簡單,卻是一般人很難做到。避實就虛可以理解我「以己之長,攻己之短。在「四渡赤水」時,紅軍最擅長的便是迂迴穿插,避實擊虛,往往對方捉摸不透我方的真實作戰意圖。

孫子劇照

遊擊戰,便是《孫子兵法》避實擊虛思維模式的最好實踐者。這一謀略在商戰中,機動靈活的應對模式與避實就虛的思維模式相結合,就能夠發揮最大功效。

第四個思維,便是「致人而不致於人」,這一思維的核心可以理解為始終掌握主動權,堅決不能讓對方牽著鼻子走。

無論是行軍打仗,還是商戰縱橫,最忌諱的便是周身之力不能集於一點,處處受制於人。以我國三國時期的蜀漢政權為例,為何不能破局在三國之中一直是最弱的一環?非蜀漢君臣不明,亦非蜀漢國力不行,而是蜀漢國策始終被魏、吳兩國牽著鼻子走。

孫子劇照

在對魏國外交制衡上,蜀漢君臣皆仰賴於吳國,讓吳國佔據了主動權,最終的結果便是孫吳大軍隨時有傾軋的危險。

在北方防線上,魏國始終在魏蜀邊境駐有重兵,軍事上受制於魏國。縱觀三國歷史,蜀國始終沒有擺脫受制於人的困境,最終的結果是越折騰越弱。

第五個思維,便是「奇、正混合使用」,與遊擊戰、運動戰的巧妙之處不謀而合。何為奇?我們可以理解為小股優勢兵力騷擾突襲,以最小的代價奪取戰役的全盤勝利,反之正面硬槓的便是「正」。

孫子塑像

曹操與袁紹對決中,決定戰局走向的一場戰鬥,便是曹操使用奇兵突襲袁紹糧草重地烏巢。烏巢一戰,曹操的兵力僅僅是親率的5000餘人的小股部隊,可戰果是輝煌的,直接決定了戰局走向。在官渡之戰中,曹操「奇、正混合使用」,用兵之狡詐根本讓袁紹摸不著頭腦。

上述5點思維模式,運用自如,應對日常人際關係是綽綽有餘。尊上馭下東山能再起之日,亦是為時不遠矣。做人,別光埋頭苦幹,讀懂《孫子兵法》這5種思維,從而去實現破局,才能越混越好實現人生的無限可能。

相關焦點

  •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勝兵先勝而後求戰
    等待,正是《孫子兵法》裡的重要觀念——「勝軍先勝而後求戰」、「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孫子兵法》裡反覆強調這種觀念,就是先要確保能夠戰勝對方,才去找對方開戰;如果無法確保,就要耐心等待。但這種等待並非是被動的,而是要主動去提高自己的實力,等待自己的力量慢慢壯大,等待形勢對我方有利,等待對方犯錯誤,再果斷出手,一戰定勝負。
  • 與孫子兵法的連接,要經過2次創造,邏輯創造與形式創造!
    頭腦中對孫子兵法形成的思想及思維,這種思想及思維,要有秩序,當然這個秩序是要經過自己去設計出來的。你設計了一個邏輯層,透過這個邏輯層重新闡述了孫子兵法的內容,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邏輯及秩序!不能用勤奮來代替自己的思考,讀了N遍孫子兵法,可以反映你確實很勤奮,做到勤奮是不夠的,還要做到有自己的思考,而這個邏輯層,不是勤奮就能得到的,是在勤奮的基礎上,還要堅持獨立思考。
  • 《孫臏兵法》與孫子兵法的區別?它們是怎麼流傳的
    《孫臏兵法》的著錄和流傳比較簡單。孫臏在桂陵之戰與馬陵之戰後,名播天下,其兵法也流傳於世。《韓非子●五蠹》所說「藏孫吳之書者家有之」的「孫」既指孫武,也指孫臏。先秦至秦漢,孫武與孫臏都被稱為「孫子」。這有文獻為證:《韓非子●難言》中的「孫子臏腳於魏"的「孫子」即是孫臏;《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的「孫子」既指孫武,也指孫臏;《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的「孫子」就是孫臏;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中的「孫子」也是孫臏;《漢書●藝文志》為了區分孫武與孫臏,則分別稱「吳孫子」和「齊孫子」,兩人都是「孫子」。這也是後人把孫武與孫臏誤作一人的主要原因。
  • 中國古代故事:《孫子兵法》
    孫子,名武,字長卿,孫子是後人的尊稱。春秋後期,孫武出生於齊國的貴族家庭.其父孫書,官居大夫,在公元前503年討伐苔國的戰爭中表現出高超的軍事才能.所以,家學淵源是孫武寫作舉世聞名的《孫子兵法》的一個重要條件春秋後期,齊國內部陳、鮑、架、高4個貴族爭權奪利,內部矛盾尖銳。
  • 《孫子兵法》中的 10 大人生啟示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火了!
  • 管理者為什麼還要讀一本關於《孫子兵法》的書
    《孫子兵法》對於絕大多數國人而言,可以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書中不少格言警句,我們都能脫口而出:「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兵者,詭道也」「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兵法》,儼然已經成了象徵東方智慧的一個超級符號。
  • 淺議《孫子兵法》與太極拳
    本文管窺蠡測,想從兵法學的角對太極拳略加解讀。中國古代兵法學博大精深、影響廣遠。武術與兵法本就同源於中華傳統文化沃土,自古就有「拳兵同源」「自古拳勢通兵法,不識兵書莫練拳」之說。太極拳是哲學型、智慧型的拳術,所以更是與兵法息息相通。成書於春秋末期的《孫子兵法》,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兵法著作,在中國軍事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享有「兵學聖典」的美譽。
  • 《孫子兵法》與《戰爭論》對比
    5.戰爭中的人   《孫子兵法》已經觀察到,戰爭需要真真切切的實力對抗,這種對抗武器是一方面,但不是唯一,人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在本書中,作者通過155個經典戰例,將《孫子兵法》的原意剖析得詳盡透徹。同時援引兩千多年來,解讀《孫子兵法》的傳世注家曹操、杜牧等11人的註解,從不同角度還原兵法原意。全書通俗易懂,案例教學生動形象。雖說沒有完全按照翻譯來解釋,但最後都能夠讓人理解含義和背後的緣由,不失為一本了解孫子兵法的優良讀物。
  • 【精華推薦】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圖文並茂完整版,漲知識了!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瞞天過海、圍魏救趙、借刀殺人、以逸待勞、趁火打劫、聲東擊西、無中生有、暗度陳倉、隔岸觀火、笑裡藏刀、李代桃僵、順手牽羊、打草驚蛇.必有一計適合你。圖文並茂,值得你永久收藏。孫子兵法13篇全——拼注音誦讀版(點擊連結)《孫子兵法-01計篇》《孫子兵法-02作戰篇》《孫子兵法-03謀攻篇》
  • 孫子兵法全球行:香港十大名人演繹「多彩兵法」
    香港十大名人演繹「多彩兵法」  記者 韓勝寶  香港孫子研究學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及本港名人與《孫子兵法》來津津樂道。他曾在港臺推薦「十本好書」招待會上說,他已看過《孫子兵法》,因一直都想拍一套關於孫子的電影,想了解它是怎樣的一本書。看過之後,發覺它實在是一本很有趣味的書,也是一部值得經常翻看的書,古今中外的人都對這本書很感興趣。美國西點軍校必修《孫子兵法》,美國哈佛大學MBA課程亦必修《孫子兵法》。
  • 讀懂《孫子兵法》:陰謀詭計不是人生正途
    來源:橙先生的視界在完整解讀過《道德經》之後2019:我與道德經(附全文解讀),我嘗到了傳統文化對人思維和認識改造的巨大好處,於是我想著每周抽一個時間讀一點其他的傳統文化經典,逐步走上對傳統文化的融合之路,這次我選擇的是《孫子兵法》。
  • 《孫子兵法》牛在哪?10句話告訴你!
    《孫子兵法·虛實篇》勢:方式,模式。神:超乎常人的本領。這兩句大意是,用兵作戰沒有固定的模式,就像水沒有固定不變的形態一樣,能根據敵情變化而取勝的,就叫做用兵如神。孫子認為,戰場上形勢瞬息萬變,不能拘泥於某種作戰的形式,正像水本無固定的形態一樣,放在圓容器中它就是圓的,放在方容器中它就是方的。能夠根據敵人數量的多少,裝備的好壞,士氣的高低,指揮員素質如何,軍需供應怎樣而機動靈活地採取對策,才能奪取勝利。
  • 劉備:《孫子兵法》軍事思想真正的實踐者
    這麼說,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奇怪,《孫子兵法》被歷代用兵者所尊奉,劉備如果真的實踐了《孫子兵法》,怎麼會反而是非主流呢?  我覺得,《孫子兵法》雖然是歷代兵家尊奉的經典,但從戰國時代開始,就已經很少有人會真的完全按《孫子兵法》的理念去做了。  個人認為,《孫子兵法》的思想,最主要是有兩點,一是詭道,二是「全」。  後世的兵家對《孫子兵法》一般是接受其「詭道」思想,但很少會實踐「全」這個思想。
  • 三十六計與孫子兵法一樣嗎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為春秋時期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所著《孫子兵法》早於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約2300年,被譽為「兵學聖典」,它在我國古代軍事學術和戰爭實踐中,都起過極其重要的。
  • 孫子兵法全球行:美國華裔《孫子》研究女大師朱津寧
    圖為朱津寧的《新厚黑學之孫子兵法:先贏後戰》  中新網蘇州8月28日電(記者 韓勝寶)在記者出訪美國前,得知美籍華人孫子研究知名女學者朱津寧已不在人世,就採訪了曾為她的《新厚黑學》寫過書評的馬來西亞孫子研究學者陳富焙。
  • 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該劇將《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融為一體,全面展現了戰國時期孫臏和龐涓二人鬥智鬥勇的故事。本劇已於2000年在中國大陸地區播出。劇情簡介        公元前八世紀至公元前三世紀是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這是一個戰爭伴隨著變革,動蕩伴隨著創新的時代。在這個強者生,弱者亡,智者興,愚者衰的時代,我們的祖先用他們的智慧創造出流傳百世的兵法與計謀。
  • 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有哪些不同?
    近期我用手機軟體聽孫子兵法,我的朋友知道這個消息後就問了我幾個讓我苦笑不得的問題,比如:圍魏救趙是孫子兵法裡面第幾計,或者知彼知己百戰百勝是三十六計裡面那一計的內容。更有甚者認為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就是一本書。
  • 孫子兵法全球行:美國最早「海歸」吳瑜章的中國兵學夢
    圖為美籍華人吳瑜章  中新網蘇州2月25日電(記者 韓勝寶)「大家都讀孫子兵法,每個將軍打仗最後的結果不一樣。如果大家都是讀一樣的兵書都打一樣的,那麼份額你可以取10%,我也10%,大家都差不多。這是北京大學研究生會舉辦的「市場戰爭學與《孫子兵法》吳瑜章專場演講會」上的一段經典演講。  吳瑜章最愛讀的一本書就是《孫子兵法》 ,曾將孫子謀略遊刃有餘地運用在沃爾沃卡車運營上。吳瑜章說。「市場就是戰場,不懂市場戰爭學的企業家,不可能帶領企業在長期的市場競爭中取得最終的勝利;不懂孫子兵法的企業家,不可能是真正的成功者」。他「孫子與市場實戰案例」的精彩演講,博得北大師生們的滿堂喝彩。
  • 孫子兵法全球行:大量華人助推美國《孫子》研究傳播
    我們要繼承先父的遺志,傳承中國兵家思想,回饋海內外孫子兵法研究機構及孫子崇拜者和愛好者,使《孫子兵法》在全世界發揚光大。  象李浴日兒女這樣熱衷傳播孫子文化,幫助美國研究《孫子兵法》的美籍華人和華僑,在美國有許許多多。中國遠徵軍54軍原副軍長葉佩高將軍之子葉祖堯,是美國電腦科技大師,在美國的20年間開了3家軟體公司,成為聯合國、美、日、新加坡等國的科技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