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 | 掃街踏浪 打冷飲茶

2021-02-19 jacy愛吃喝玩樂

不知在江浙滬的朋友有木有和Jacy一樣的感嘆:今年真的是太冷了!❄️零下八度啊!胖友們!這在往年可是連零下三度都很難見到的啊!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早早的和小夥伴訂好了去潮汕的機票,就是想著能在廣東這個溫暖的城市裡避避寒,沒想到啊~我們還是太年輕了,四晚五天的行程裡,羽絨服就基本沒脫下過🤷‍♀️

說好的四季如春呢?!真是不講武德啊。。。當然也有人會說可以去海南三亞呀?呵呵~有潮汕好吃嗎?潮汕地區位於廣東省東南沿海,包括汕頭(經濟特區)、潮州、揭陽、汕尾四市。2021年的第一篇吃喝玩樂遊記~走起呀~💃

從揭陽機場下來後坐了一個半小時汽車來到汕頭,坐在車上的時候司機師傅就強烈推薦來「小公園」,上世紀30年代建成,是汕頭開埠區的核心地標,大陸最大規模民國建築群。Jacy拍照的這個地方有點偏,原「汕頭旅館」舊址,位於商平路43號。

中西合璧的騎樓建築群、充滿潮汕文化特色的伴手禮、路遇正在排演地方戲的學生、年味十足酷愛手寫對聯的商家、無處不單叢的潮汕人民.如果說菜市場是反映一個城市的飲食文化,那歷史氣息濃厚的小公園和汕頭老城則最能體現這個城市的人文與生活。

要說到汕頭是中國首批四個經濟特區之一可能有些朋友還會陌生,但要說到好吃大家應該都無比贊同吧!牛雜粿條、蠔烙、牛肉火鍋、豬血湯、滷鵝、打冷……說著說著,為什麼我不爭氣的眼淚從嘴角流了下來😭除了挖掘各類好吃,走街串巷的找好吃的店也是旅行中的一大樂趣!比如👇這家~

有著35年歷史,歷經兩代傳承的牛肉粿條店。腳趾粿與花趾粿都是店家招牌,前者相當於西餐裡的fore shank,肉質酥脆,汁水甜鮮;,後者就是hind shank,具有更加彈牙的筋肉感,配合清鮮的湯底與爽滑的粿條,建議都來一份,絕對不會讓你失望。劃重點:一定要加幾勺店家的招牌辣椒醬,微微辣感增加了整體的鮮美,都不好意思說這味道讓我們回味了一天~😋

老胡牛肉粿🍜

📌:杏園街14號

⏰:周一至周日 07:30-20:30

☎️:0754-88530927

🍜:31元/人

「老闆,一碗豬血湯,下益母草」,本來是去另一家上過「早餐中國」的海記吃,走過這家店被裡面此起彼伏的點單聲給留住了腳步。開在居民樓的底層,非常具有市井氣息,頓時想起了在家鄉吃炒澆面的場景。

滿滿一碗料,豬血一定要厚切,入口潤滑、鮮嫩,「囿豬血」的時候撒了鹽,所以湯底反而會比較清淡,吃一口豬血喝一勺湯,絕對完美。蔬菜則是搭配活血消腫的益母草或者清肺潤喉的西洋菜,汕頭人清晨的第一口就要求口感和養生同行。

龍華街樓梯下豬血湯🥣

📌:龍華街街口

⏰:周一至周日 06:30-13:30

🥣:15元/人

不同於四川火鍋的重口味,潮汕牛肉火鍋用牛骨及白蘿蔔熬製湯底,簡單清爽卻也鮮美十足。如果是在潮州,可以開20分鐘車去官塘,據說離屠宰場比較近,能夠保證牛肉的新鮮;而在汕頭則可以選擇杏花吳記、八合裡這樣的口碑老店,品質真的都不差。

手打牛肉丸15分鐘,吊龍、五花趾等牛身部位切成薄片放入滾開的湯底之中,8秒即可撈起,蘸料上建議只要用沙茶醬加點芹菜碎和蒜末,簡單還原本味,冬天夜晚的汕頭點上一份牛肉火鍋絕對是驅寒治癒的首選。

重點推薦他家的原因來了~這杯看似簡單的單叢茶好喝到讓我們懷疑人生,最主要還是茶碎包放在保溫壺裡泡出來的,第一口香醇,第二第三口回味悠長,一款在牛肉火鍋店C位出道的茶,不愧是以喝茶聞名的城市,真是太讓人驚喜了。

杏花吳記牛肉火鍋🍲

📌:(汕頭)杏花西路16號

⏰:周一至周日 09:30-21:30

☎️:0754-87225148

🍲:104元/人

在汕頭的四個晚上,最熱鬧的地方一定是餐廳,而餐廳裡最熱鬧的位置一定是「打冷檔」!「打冷檔」其實就是潮汕大排檔的當地話說法。

分別吃了三家餐廳的夜宵,富苑的「打冷檔」種類是最全面,食材味道也是最出眾的。一般「打冷」分為四類:滷水類,魚飯類,醃製品,熟食類。

PS:你們知道嗎?其實魚飯裡沒有飯~早起生活在東南沿海的疍家人不食五穀,把打上來的魚直接鹽水煮熟當主餐吃,因此魚就是飯,「魚飯」一詞實際上是同義反覆。

所謂「一碗白粥,三千佳麗「,有人統計過如果要把」打冷檔「全部掃一遍大概會出現400多種」打冷「菜色,呵呵呵~每天來吃都要吃一年呀~

「生醃膏蟹」和「普寧豆腐」是當晚最愛的兩款,膏蟹肥美鮮爽,豆腐則是牛奶般絲滑口感,太絕了!👍嘬完膏蟹,勺口溫熱的白粥配上嘎嘣脆的菜脯,頓時覺得可以在汕頭再多留幾晚~

富苑飲食🦀️

📌:(汕頭)朝陽北路與朝陽街交口西北角朝陽莊北區12棟

⏰:周一至周日 17:00-次日02:00

☎️:0754-88887683

🍜:162元/人

汕頭的景點,除了小公園必打卡以外就是南澳島了!環島一圈大約70公裡左右,建議大家一定要包車(直接找師傅500元一天包含所有過路費)。從市區出發走汕頭東海岸,沿著南澳島的南邊自西向東行駛,廣東第二長跨海大橋——南澳大橋氣勢恢宏,往下開不久就能看到網紅燈塔——長尾山燈樁

藍天白雲,紅色燈塔超級出片,師傅介紹在南澳島只有兩個季節:淡季和旺季。

除了天冷了點真的完美~在南澳島其實有5處燈塔,不過有三個因為拍攝角度危險已經被封了,後面沿著環島路緩緩前行還能拍到三囪涯燈塔,在指定停車區域下車聽聽海風~整個環境真的太放鬆治癒了😌

日出而作日落而棲的漁民們靠海吃海,新鮮出爐的海產品要麼加工處理後自家食用要麼在附近的市場出售,價格都非常接地氣,海面上那五顏六色的塑料桶也是南澳島獨有的風景線,其實是漁民們用來捕獲生蠔的喲~🦪

在南澳島的最東邊就是青澳灣,有很出名的「北回歸線標誌塔」。Jacy和朋友們則更喜歡讓師傅開著車上山,山上建有風力發電基地,風車綿延壯觀成陣,風車葉片慢悠悠地旋轉,此時只想張開雙臂擁抱藍天。

而在這個人口10萬左右的小島上卻有著幾百年以上,二十代傳人之久的歷史老宅。對比景點拍照留念,Jacy更喜歡探索一個地方的生活文化,這樣的旅行更有意義。話說後面吃到了超美味的「紫菜炒飯」,其中紫菜就是這樣曬出來的~👆

不要懷疑海邊的食材,超級新鮮,小烏賊只是做了簡單的加工,蘸點醬油芥末,爽嫩到讓人讚不絕口。紫菜炒飯為什麼看著那麼普通卻又那麼神奇?整份炒飯都依附於紫菜的鮮香,同行的小夥伴還特地向本地人請教如何做然後買了當地的紫菜回去,據說還原到了90%的口感~👍

回程的時候大家都不由自主的保持了沉默,看著漸漸泛黃的海平面心裡無比寧靜,計劃著如果下次再來一定要選擇夏天,並且要在南澳島住宿一晚。

南澳島⛱️

📌:廣東省汕頭市南澳縣

⏰:全天候開放

⛱️:包車一天500或自駕🚗或公家車🚌

老彭海鮮小炒🐟

📌:(南澳縣)錦駿黃金海岸

🐟:120元/人

看了Jacy前面的介紹,會不會覺得汕頭這個城市很樸素?甚至還帶著濃厚的鄉土氣息~但千萬別忘了!這是廣東省的經濟特區!而潮汕人更有著「東方猶太人」之稱,是經商、做生意的一把好手。細細品品小公園的建築,來~再帶你們見識下潮汕華僑豪宅。

叱吒泰國米業、船運界的華僑巨鱷陳慈黌,把自己的家建成「潮汕小故宮」,佔地2.56萬平方米,共有廳房506間,標準的「駟馬拖車」格局,層層疊疊的大院套小院,迂迴曲折的巷道、樓梯、通廊,院落、天井、荷花池一應俱全,地板門窗等細節裝飾則更偏南洋風情。

據聞他家當時專門請了一個負責開關窗的工人,從早起開窗,到關最後一扇窗,就直接天黑了。真的,Jacy和小夥伴逛了大半小時才只是看完其中的一棟而已。。。嘆為觀止啊~~

逛古宅當然也可以拍出氣質美照,但其實無論逛小公園亦或豪宅,潮汕的建築就是記錄這個時代興衰的光陰史,同時也承載著潮汕華僑對故鄉的愛,建議大家在遊覽的同時結合歷史人文一起,狂漲知識!

陳慈簧故居🏠

📌: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隆都鎮前美村

⏰:周一至周日 09:00-17:30 16:30停止入場

🎫:40元/人

🚗:從汕頭市區出發需25分鐘左右

與靠近海濱的汕頭不同,潮州更內陸點,在歷史上建入記載也更早一點,凸顯傳統文化和技藝傳承,潮雕、潮繡、潮州三寶、工夫茶館遍地都是。逛牌坊街、潮州古城的時候就能明顯感覺到人流量比在小公園多的多~

牌坊街的由來是因為當地政府按原址原貌修復古牌坊22座,故形成了現在綿延2華裡的牌坊街,同時這也是條美食街。潮州小吃「鹹水粿」、「糖蔥薄餅」、「沙參玉竹茶」、「海石花」等等應有盡有,當看到有鴨屎香奶茶的時候毫不猶豫的來了一杯,果然原產地的茶味更香濃啊~

在牌坊街建議大家隨便吃點小吃都能填飽肚子,然後一定要記得包輛三輪車,師傅會沿著廣濟門城樓到廣濟橋再到各個景點處,一路為你講述關於這個城市的故事。而吃飽的同時就是要消消食了,來到潮州自然是要體會下當地最正宗的工夫茶了~

距離牌坊街寥寥幾百米的城市中心坐落著一家潮州工夫茶道館——盛唐遺風,主理人陳銳彬為非遺傳承人陳香白老師的弟子。茶館一共三樓,不對外開放,以工夫茶研學交流為主,數千件明清工夫茶器及反映古人生活形態的舊物,成為來客了解當地文化的絕佳載體。

潮州工夫茶特別注重對水火的時機把握,炭爐泡茶的形式,重在「會燒」,而在每一泡出水之後,都會馬上加入一點冷水,燒開後才繼續下一泡的衝泡,儘量保證每一泡的注水都是沸水,這便是潮州的「煮水」。

桔餅是閩粵傳統食療蜜餞,用土灶柴火慢燉,日光曬足七天,屬於這個季節獨有的時令佳品,用來搭配工夫茶是絕佳。

在潮州方言裡,茶被叫做「茶米」,意思是茶和米一樣,是生活的必需品。從市井人家門口抱著孩兒喝茶到宗祠裡的古稀老人們圍坐一團喝茶甚至是工地的工人們在磚頭瓦礫堆邊光著膀子喝茶,這款延續千年的悠長滋味早已深入潮汕人的血液裡,通過飲茶來體會生活並將此文化代代相傳,彌足珍貴。

潮州古城牌坊街⛩

📌: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太平路古城石碑坊

⏰:全天開放

🚗:從汕頭市區出發需1小時左右

潮汕人懂得運用調料作海鮮,注重調味,懂得「調以鹹與酸,芼以椒與橙」。比如這道「橙汁墨斗魚」,橙香味包裹鮮味,兩者的搭配非常巧妙,入口清香回味鮮香,特別讓人記憶猶新。

「芥藍炒蘿蔔糕」這道菜也讓人驚喜,芥藍用豬油炒過後特別清香,而蘿蔔糕則將芥藍翻炒後產生的清鮮吸收的淋漓精緻,真是粗料精製的典範;「酸菜包鰻魚」和我在順德順峰山莊吃到的「柚皮烤鱔」有的一拼,兩者的肉質都有嚼勁,前者更有膠質感~

也許是因為對潮州菜的認識一直停留在白糜、菜脯、滷味、翻沙芋,打冷這幾款菜品上,品嘗店家的招牌菜品「百花幹魷」「冰鎮深海魚肚」「炭燒響螺」的時候反倒覺得平平無奇了。

吃完走下樓梯的時候才發現這家餐廳其實大有來頭啊,老闆兼掌廚人方樹光師傅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菜傳承人,門口更是有蔡瀾先生的親筆題詞~失敬失敬,想來要吃懂地道潮州菜,還是要在潮州多呆上幾天多吃幾家餐廳多有比較才行呀~

香得樂酒家🦑

📌:(潮州)新橋路與永護路交界處東北角

⏰:周一至周日 11:00-14:0 16:30-20:00

☎️:0768-2895142

🦑:108元/人

最後給大家推薦一家溫暖的咖啡館,依舊藏身在汕頭的居民區裡,作為每天必喝一杯的咖啡星人,能在汕頭喝到如此醇香又性價比超高的咖啡實在是太開心了~要知道當時為了找這家店我們走了多少路啊,而喝到口的那一剎那頓時覺得:值了!

咖啡館的氣質一如它的名字,和小夥伴打趣著說:如果來汕頭的第一天就喝到了如此好味道是不是未來的幾天會像打了雞血般振奮!?好在~旅程的最後一天,我們得償所願了~❤️

Cafe on warm☕️

📌:(汕頭)華山南路丹霞莊西區36號樓一層

⏰:周一至周日 08:00-22:00

☎️:15815301348

☕️:20元/人

2021年第一篇長篇巨著。。。不誇張的講,寫了Jacy三天😵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大家精選了10個值得打卡的餐廳(景點),希望能對未來想去潮汕的朋友們有幫助✌️而關於這座城市,能夠寫的還有很多,但我們總要再留點念想~畢竟它還值得一來再來~😉最後給大家一個彩蛋:在南澳島玩了個水上摩託🏍️,真的蠻赤雞的~

文字 | Jacy

編輯 | Jacy

圖片 | Tracy&Jacy

相關焦點

  • 潮汕工夫茶:千年傳承 茶香情濃
    中新社汕頭9月13日電 題:潮汕工夫茶:千年傳承 茶香情濃 中新社記者 李怡青 在僑鄉潮汕地區,品工夫茶是當地特有的傳統風俗之一。如今潮汕工夫茶不僅是一種文化,更包含著濃濃的茶鄉情。 「對我來說,工夫茶就是家鄉的味道。
  • 在潮汕要是沒有工夫茶,天就要塌了!
    工夫茶,外地人一直以為是功夫茶,讓人想到喝這個茶需要像功夫熊貓那樣飛來飛去,甚至有時候把一些在外面住久了的潮汕人都搞混了。其實用潮汕話一說就知道,是工夫,不是功夫,這兩個字在潮汕發音念出來,一個是GONG,一個是GANG,差了許多。 工夫那就是花時間費精力慢慢磨慢慢泡。
  • 過了這麼多年才知道,工夫茶居然不是源自潮汕?
    讓潮汕人在茶圈獨領風騷的,不光是他們愛喝茶,還有充分體現了潮汕民俗的潮汕工夫茶。正宗潮汕工夫茶,講究「四件寶」:紅泥爐、砂銚、孟臣罐、若琛杯。講究的人,還要有羽毛扇、橄欖核燒制的炭、銅筷子、納茶紙、存放茶葉的錫罐等,這些器具和固定下來的刮沫淋蓋、關公巡城、韓信點兵等衝泡流程,共同構成了正兒八經的潮汕工夫茶。不過絕大多數茶友都不知道,讓潮汕人引以為傲的工夫茶並非源於潮汕,至於它的來歷和起源,可能連很多潮汕人也沒有仔細想過。
  • 「小茶說說」潮汕的烏龍茶,選購有什麼講究?
    茶實嘉木英,其香乃天育。——北宋詩人秦觀烏龍茶既有綠茶的醇和甘,又有紅茶的鮮香濃厚,同時還存著花茶的芬芳幽香。說起烏龍茶,那就不得不說一下潮汕的功夫茶啦!可以說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潮汕工夫茶,工夫茶成為潮汕人的一種標誌。在潮汕地區,家家戶戶都有喝工夫茶的習慣。著名文學家秦牧先生也曾經有美文描寫潮汕人喜歡喝工夫茶的習俗。其次,潮汕工夫茶是國家級非遺項目。現在的日本的煎茶道、臺灣茶藝、中國茶道的表現形式都脫胎於潮汕工夫茶。
  • 什麼是工夫茶之靈,潮汕茶道之瑰寶?
    其中「薄鍋」,「泥爐」,「罐」,「杯」,即分別指茶爐,茶鍋,茶壺,茶杯裡的代表性傑作——玉書煨、潮汕烘爐、孟臣衝罐、若琛甌。茶爐(潮汕烘爐)詩人白居易寫道「綠蟻新焙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在北方,中古人用紅泥小火爐溫酒。潮汕的一種烘爐——紅泥小火爐卻是用來住烹茶之水的。
  • 「茶的每日一問」潮汕功夫茶怎麼泡?8個步驟拿去
    功夫茶的飲茶方式起源於宋代福建的漳、泉及廣東潮汕一帶。宋代文豪蘇轍就有詩曰:「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不過,將這套飲茶流派正式稱為「功夫茶」或「工夫茶」,則是在清代乾隆、嘉慶以後。 潮汕工夫茶步驟①:沐霖甌杯,即洗杯。
  • 瑩淨故鄉舊夢之一《潮汕功夫茶一爺爺泡的茶》
    潮汕的第一個印象 當屬功夫茶吧 功夫茶是潮汕人從幼兒時期就熟悉的一個味道 常有懷抱嬰兒剛滿月見親戚朋友 大朋友如叔伯常常用手指蘸一點茶 沾沾小兒的舌尖 邊說:食茶 食茶 長大就是老茶客 家家戶戶飯後必咖茶 我想咖通敲
  • 中國飲品冷飲產業抱團取暖 「2020第15屆飲品冷飲嘉年華夏季營銷暨...
    來源:經濟日報上海市飲品行業協會聯合東方快消品中心等6月21日在上海舉行了「2020第15屆中國(上海)飲品冷飲嘉年華夏季營銷暨年會」,這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以後中國飲品及冷飲產業的首度整體亮相,近50個國際國內一線飲品冷飲品牌整體參與。
  • 你對潮汕女孩一無所知.
    事實上,現在社會比以前開明重女輕男改善很多啦而且潮汕女孩紙也不一定都是溫婉風◉比如小編身邊的潮汕「資娘仔」有一些是打得了蟑螂上得了廳堂的「女漢子」有一些是被捧在手心裡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小公舉」「食在潮汕」會吃+養生是潮汕女孩的另一大特點潮汕人的口味大多是清淡的潮汕牛肉丸、潮汕砂鍋粥等這些的配料也都是相對清淡吃起來也是很養生的
  • 奶茶店做冷飲最適合用什麼形狀的冰塊?
    夏季來臨,冷飲成為奶茶店的主打產品,那自然是少不了冰塊。 一杯冷飲產品,要保證它的冰度與口感,都與冰塊的形狀相關,那什麼形狀的冰塊適合做什麼類型的產品呢?我們問了專業人士。
  • 萬欣匯酒店推薦閱讀 | 在潮汕,怎能缺少了潮汕功夫茶?
    說到功夫茶,以優雅的氣質和優美的動作著稱的潮汕功夫茶,並不僅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視覺的享受。可是,若是平日裡周遭的茶樓茶館並沒有潮汕功夫茶,或是不夠正宗。我們應該怎樣才能享受到這種樂趣呢?首先要做的就是準備茶具,如燒水爐具,即風火爐,用於生火煮水,多用紅泥或紫泥製成。當然,為了方便快捷,也可以用電熱壺燒水。
  • 這家開了30年的冷飲店,老闆曾是個演員
    忘了從什麼時候,那些從冷飲批發部搬回大赤豆白玉茶柳橙冰棒鹽水冰棒的夏天,被超市千篇一律的八喜夢龍替代。童年遠逝。自詡會5國語言的老何,能把他家680種冷飲通通說出個花來。南京80後、90後的童年,誰家夏天不買一盒馬頭牌白玉茶放冰箱!外面包一層皺皺的錫紙,在5毛冰棒為王道的小時候,白玉茶要2塊一根,牛奶和抹茶的清香成為夏天最奢侈的味道。
  • 我終於找到一臺適合潮汕人的車了!「汽車Vlog341」
    潮汕人,骨子裡愛喝茶!有多愛?我爸是一個地道的潮汕人,也是一個小工頭,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跟著他去工地參觀,在幾十層高的大樓上,接到對講機裡朋友的一句:下來喝茶!他二話不說就從上面一層層走下來,喝上幾杯再一階階爬上去監工,簡直是嗜茶如命!
  • 探訪 潮汕茶道
    茶源今工夫茶有潮汕、武夷、安溪和臺灣四大流派,究其濫觴,是在清雍正年間就有相關文獻記載的武夷。清雍正十二年陸廷燦在《續茶經》之卷下「茶之出」中云:「其最佳名者曰『工夫茶』。」其中所講的就是武夷茶。後來工夫茶傳到潮汕,潮汕人在衝泡程式與用具上更講精細,比如衝泡程式中就有現在還有耳聞的「關公巡城,韓信點兵」。源起武夷,卻流行於潮汕,普遍比較認同的說法是:工夫茶最遲也是從清代開始便在潮汕流行起來了,清乾隆年間的《潮嘉風月記》明確記有:「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到了今天,工夫茶已經走進汕頭家家戶戶,在汕頭人的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 汕頭奶茶探店|潮汕酥糖竟然也能做成奶茶?
    汕頭奶茶探店|潮汕酥糖竟然也能做成奶茶?近年來潮式奶茶在潮汕地區掀起一陣熱浪,以鴨屎香為首的潮味奶茶更是吸引了一堆外地遊客前來嘗試。小春日和其實「鴨屎香」是潮汕單樅茶中的一種,雖然名為鴨屎香但卻和鴨屎搭不上關係,潮汕單樅茶系列口味繁多,遠不止「鴨屎香」如此簡單。
  • 盲拍掃街——油麻地篇
    個人覺得晚上掃街的內容更加豐富點,不過雖然香港的治安相對很好,掃街時也要處處小心,特別是不要亂拍路邊的站街女和那些隱藏於弄堂暗處的癮君子們!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個人覺得晚上掃街的內容更加豐富點,不過雖然香港的治安相對很好,掃街時也要處處小心,特別是不要亂拍路邊的站街女和那些隱藏於弄堂暗處的癮君子們!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 潮汕滋味的刁口感與慢功夫
    而牛腿肉屬於不能打火鍋的肉,會用來捶成牛肉丸,即便在汕頭,手工捶打牛肉丸也已經不多見了,這需要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反覆幾個小時的捶打,同時還要有諸多手法與經驗,才能製成軟漿和硬漿兩種完全不同口感的牛肉丸。「牛裡乾坤大」,吃完一頓飯才發現我之前對牛肉的見識堪稱淺薄。  一隻獅頭鵝的傳說  北京名廚大董鍾愛潮汕美食,每年都會去幾次汕頭。
  • 郭臺銘嘉義市掃街 民眾喊「你一定要當選,不然臺灣會完蛋」
    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昨天來到嘉義市處處展現接地氣特質,上午7點半先到劉裡長雞肉飯,2分鐘內就「站著」吃完一碗飯,到東市、共和菜市場掃街時,遇大批民眾拍照、籤名,皆來者不拒,但是遇到攤商送肉粽、送茶等,都堅持「付錢不找零」,讓送禮的攤商,都直呼「不好意思」、「金歹勢」(閩南語,不好意思)。
  • 掰哧「掃街」-紀實攝影的班門弄斧
    由於長期愛好文學創作的原因,無意之中攝影生涯是從「掃街」採風開始的。原以為「掃街」是隨手拍著玩,過了許久才知道「掃街」居然歸類於人文紀實。網絡上說人文紀實是攝影比較高的境界,哎,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所以就想冒昧的掰哧一下,也就是瞎嚷嚷一二,不妥之處敬請斧正。
  • 第15屆飲品冷飲嘉年華夏季營銷舉行
    人民網上海6月22日電 6月21日,上海市飲品行業協會聯合東方快消品中心等在五角場萬達廣場舉行了「2020第15屆中國(上海)飲品冷飲嘉年華夏季營銷暨年會」。作為本屆「55購物節」的系列活動之一,本屆「飲品冷飲嘉年華夏季營銷」的主題是「促消費、提品質、創品牌」,當天近50個國際國內一線飲品冷飲品牌整體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