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番禺區一隅,一家長安馬自達4S店坐落在馬路的一邊。8月份,正逢雨季,本就來往顧客不多的這家4S店,此刻更是慘澹。小編與同行而來的一位小夥伴,是此時店內唯有的顧客。不過,若是再來多些人員的話,相信店內僅有的兩三位銷售員也是應付不及。
在那之前,小編和小夥伴在這家長安馬自達4S店的對面——馬路的另一邊,東風本田的4S店。東風本田4S店人來人往,問價者多達十餘隊,更有前來拍攝的媒體,踢踢踏踏,店內的水跡四處遍布。
僅是相隔一兩百米,這兩家4S店共奏了一曲冰與火之歌。
本來只是打算詢問一下昂克賽拉以及思域兩款互為競品的車型,目前的終端市場優惠情況如何,豈料的是,境遇截然不同。
「我們這裡的上牌費是7000元。」
「馬自達從來就不是走優惠路線的。」
在一問一答略顯尷尬的氛圍下,長安馬自達銷售員像機器般,熟練地回答我們拋過去的疑問。
兩個世界的人
在前往長安馬自達4S店之前,小編其實就已經設想了一個情景。
比如說,當看到店內顧客稀少,或者終端優惠不夠吸引時,自己會與銷售員閒聊,或談一談今年的疫情給車市和他們的品牌帶來的衝擊,甚至是聊一聊作為銷售員,對於馬自達品牌的看法。
因為在幾年前,鈴木尚沒撤資,小編就曾探訪過長安鈴木4S店。還沒拋出什麼話題,銷售員就苦笑感慨,對長安鈴木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抱怨。
若是做一個歸類的話,鈴木和馬自達可歸為一類,放入「小眾」的板塊中。在我們的眼裡,小眾與大眾算得上是兩個世界的人,但鈴木和馬自達又存在本質的區別。
鈴木是有心無力,馬自達是有力無心。
2018年底廣州車展上,馬自達(中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渡部宣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面對市場嚴峻的環境,馬自達用價值營銷吸引消費者,絕不打價格戰。」
銷量數據顯示,2018年一汽馬自達全年累計銷量為108970輛,同比下滑12.3%,長安馬自達全年累計銷量為163252輛,同比下滑11.8%;2019年,一汽馬自達全年累計銷量為91416輛,同比下滑16.5%,長安馬自達全年累計銷量為136334輛,同比下滑16.8%。
如果是利用價值營銷也贏得市場的尊重,這倒是值得效仿的,而在中國市場,也存在這樣的例子。雷克薩斯,同樣是來自日本的汽車品牌,雖然在加價的問題上,這個品牌飽受詬病,但消費者逃避不掉真香定律,可以看見的是,雷克薩斯在中國的銷量,是在逐年升高的。
同為價值營銷,不打價格戰,馬自達卻被現實狠狠打臉。這個處於另一個次元的品牌,甚至將品牌的高傲調性都融入到銷售員的骨子裡,它真就那麼成竹在胸嗎?
不漂亮的成績單
近日,馬自達披露了2021財年上半年財報(2020年4月-9月)。據悉,在今年上半年財年,馬自達營業虧損528.63億日元(約33.29億人民幣)。
同期,馬自達全球汽車銷量為57.80萬輛,同比下滑20.8%。具體來看,日本銷量同比下跌25%,至7.4萬輛;北美同比下滑8.8%,至18.5萬輛;歐洲跌幅達39.9%,僅售出8.2萬輛;而中國銷量同比上漲7%,至11.70萬輛。
從大環境綜合分析來看,在隨著今年三四月份疫情得到控制,工廠逐步恢復生產以來,中國車市也在慢慢恢復常態,有的品牌同比增長的幅度甚至超過了以往同期。
馬自達雖有著7%的同比上漲,但它存在著一個不甚好看的前提,即在去年全年,馬自達的銷量處在低谷的狀態之中。觸底方有略微的反彈,這並不能令馬自達值得慶幸。
最為關鍵的是,就上半年財年,馬自達巨虧33.29億元人民幣。這份不漂亮的成績單,或許有那麼一瞬間可使其放下高傲的姿態。
特立獨行未必是真
回想起多年前,有個挺有意思的一幕。
自己拿著當年所謂的高端手機諾基亞N85,頗有興致地玩著操作簡單的遊戲;一旁的同學卻拿著一臺以觸控方式操作的蘋果,投入在競相追逐的賽車遊戲中。
一臺熱門的手機,另一臺是冷門的機器。沒有想到的是,冷門的反倒是吸引了更多的圍觀者。
現在想來,蘋果是朝著時代發展的方向而發展的,雖然當時還沒有火起來,但贏得了許多人準確地說是許多年輕人的獵奇心。
「諾基亞可能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向我們詮釋了一個行業巨頭是如何走向滅亡的。答案就是如果你的速度不夠快,你就無法生存。」近日,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與其說是特立獨行,倒不如說是固步自封。早在幾個月前,馬自達官方就曾發布消息稱,未來所有的新車型上取消大尺寸中控屏幕,僅保留一小塊的顯示屏。另外,馬自達認為,觸控螢幕不應該出現在車上,實體按鈕更便捷,更有利於行車安全。
對於此,有人認為馬自達的作法並無過錯,而且是基於事實研究的情況下得出的結論;也有人認為馬自達此舉實在是矯枉過正,況且,既是做出了這樣的改變,價格卻依然堅挺如初,逃脫不了減配的嫌疑。
說到底,馬自達和當年的諾基亞有幾分相像,在時代巨變的潮流下,沒有做出和時代變化相符的決策。當然了,時代在變化,就連手機行業的巨頭蘋果,很有可能在擁有了幾年的輝煌之後,又突然陷入沉默,如當年的諾基亞一般。
它們的問題,其實不都是將固步自封,標榜為特立獨行了麼?
馬自達真的不懂消費者嗎?
馬自達仍舊堅持自我。那麼,它是真的不懂中國消費者嗎?
針對馬自達的「惰性」,網上有個梗,大概就是說馬自達有錢了就玩轉子,沒錢了就賣車賺了錢再玩轉子。
針對汽車市場的千變萬化,馬自達並非沒有在變。比如說,馬6停產,阿特茲成為新的馬6,馬3停產,昂克賽拉成為新的馬3,CX-4來了,希望避開鋒芒,另闢蹊徑,投放CX-8意圖搶奪高端市場份額。
甚至還有,2020款昂克賽拉不再使用多連杆獨立後懸架,而是採用了馬自達獨自研發並被稱為「仿生懸架」的另一種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就連應該將座椅包裹性做得更佳,最後卻也做得讓人毫無體驗感,「人馬合一」無處尋。
包括身邊的朋友和網上的論壇,不曾少談論過馬自達——如今的馬自達已然和過去的馬自達難以相提並論,它有過輝煌,但都是過去式。
馬自達並非不懂得中國消費者。比如創馳藍天技術,環保省油這一點,就足夠讓人投以讚許的目光;但與此同時的,也因為技術上的限制,馬自達很難兼顧到空間的優越。或許,就是因為懂得中國消費者,馬自達終究在昂克賽拉身上那多連杆獨立後懸架給剔除,換上了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
另一方面,真香定律可謂無處不在,中國消費者更是難以逃脫。試想一下,倘若馬自達也和其它品牌一樣打價格戰了,它就是否會真的將銷量提升呢?
汽車網評:製造出更多經典,才是價值營銷
銷量是否會提升,答案是不確定的。但肯定的是,不管銷量能否提升,換來的品牌聲譽損害,必然是存在的。另外,至於馬自達自己所稱的走價值營銷路線,聽聽便罷。畢竟真正的價值營銷,主要的手段不是在於降不降價,也不在於上牌費、服務費要比競爭對手高出幾個層次,更不是將冷漠度做到極致、店內的裝潢卻平凡無奇,而是在於能夠給消費者滿足多少的獵奇值。
一語以概之:要製造出更多的經典,才可提升更多的價值;冠冕堂皇,只能讓巨虧繼續演繹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