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關於馬自達品牌最近2年都不會上市新車的新聞刷爆了網絡,很多粉絲都在私信問我怎麼看。今天,我就藉此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分析和看法,正好今年2020年是馬自達誕生100周年,對於這個品牌我其實是充滿了尊重和敬仰,但是汽車銷售出生的我,也有無數的心裡話想對它說,雖然我也知道這些觀點,不會被馬自達的粉絲或者官方的人接受。這個在被原子彈摧毀過的日本廣島發展起來的品牌,骨子裡就有著任性、偏執和自己的信仰,也許英雄般的悲劇結局才是它最終的歸宿。
關於馬自達這個品牌,我個人是挺喜歡的,我最愛的車型之一就是馬自達MX-5。可以說,馬自達每一款車的外觀設計都是360度無死角,就算是胖乎乎的CX-5,仔細看也是有點轎跑suv的味道的。轎車阿特茲和昂克塞拉就更不用說了,從車頭到車尾再到側面,任何角度看過去,都是同級裡少有的設計典範。十幾萬的車,單憑外觀應該就勝過了大部分競爭對手。
其次,就是創馳藍天技術,雖然大多數人也搞不明白這個技術具體是什麼,但聽起來就挺牛。就像日本美食圈,動不動就是壽司之神、天婦羅之神、茶道之神。曾經我聽說過一個傳聞,說日本人在很久以前,一直以為自己國家是世界的盡頭,所以傳過來的技術,日本人都覺得自己有責任把它發展到極致。所以,幾十年就潛心鑽研,時間久了,各行各業就誕生了所謂的神啊、聖啊的達人。馬自達的創始人估計也是這個理念,他們可能覺得造車這門技術要推向極致,所以從來都沒把全球各地的車企放在眼裡,一直都覺得自己特厲害。
轉子發動機
實際上,當年馬自達砸鍋賣鐵折騰轉子發動機,差點因為這事兒破產,理論上講吃一塹長一智,這麼個燒錢又不被市場認可的玩意兒,沒有願意掏錢的金主爸爸買單,還是趁早放棄算了。但是,馬自達非但不覺得這是瞎折騰,還引以為豪,至今都沒有放棄轉子發動機的研發。
其實,轉子發動機是1961年馬自達派員工去西德的NSU(奧迪的前身)學來的技術,那時候「汪克爾轉子發動機」可以放一個硬幣在上面,轟油門硬幣不倒。日本人嚇的下巴都要掉了,回去趕忙也開始投入研究。
「顫痕」
轉子發動機結構簡單、重量輕,非常適合運用於賽車領域。但是三角飯糰形狀的轉子在旋轉時會一直高速摩擦氣缸內壁,時間一長,氣缸內壁就會出現像搓衣板一樣的波紋狀磨損,稱為「顫痕」。3年後,馬自達公司找到了一種耐磨材質,終於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是這種新型材料是日本碳素公司為新幹線導電夾的摩擦面而開發的,造價昂貴。
1967年誕生的CosmoSport 110S,是馬自達首款搭載轉子發動機的車型
馬自達不管那麼多,先用上再說,隨即將轉子發動機安裝到各款量產車型上,相當任性。隨後,安裝了轉子發動機的各款車型開始通殺各類汽車賽事,可謂風光一時。
勒芒奪冠的55號787B
1991年,馬自達787B憑藉R26B轉子發動機(2.6L引擎9000轉可以爆發690匹馬力),獲得了勒芒24小時耐力賽冠軍,成為歷史上首個拿到勒芒賽事冠軍的日本品牌。直到27年後的2018年,第二個日本品牌才再次獲得勒芒賽事的冠軍,那就是豐田。所以,大家可以想像一下,當年的馬自達到底有多牛,心氣肯定高到天上去了。
RX-7 FB
在民用車領域,至今被車迷奉為經典的RX-7,從第一代FB到大家熟知的第二代FC和FD,現在老車收藏圈誰手裡有臺RX-7,一定能在圈裡被人記住名字。2002年RX-7停產,RX-8登場,用上了全新一代轉子發動機。結構更簡單,體積更小,重量更輕 ,功率更高。有人可能要問了,馬自達還是挺牛的啊,轉子發動機也沒看有什麼問題嘛。實際上,這些問題只有那些RX-7和RX-8的車主自己心裡清楚,發動機耐用度問題實際上還是沒有解決,油耗也高的離譜,而且機油損耗量也大(就是民間俗稱的燒機油)。
這些問題其實馬自達的工程師也知道,但是由於轉子發動機打娘胎裡就有這些問題,根本沒辦法解決。所以,RX-8最終在2012年宣布停產,之後就再也沒有轉子發動機的車型出現了。而實際上,馬自達還是在心心念念轉子發動機,一直不肯放棄。
氫轉子發動機的RX-8
2008年的時候,馬自達還研究過氫能源的氫轉子發動機,量產了30臺RX-8車型用於挪威的綠色交通運輸試驗,可以在氫氣和汽油燃料之間切換。可以說,馬自達就像是班級裡的偏執學霸一樣,不食人間煙火,專解奧數高分題。可關鍵是,馬自達只把試卷最後最難的題解答了,前面的簡單題目都不給答案,交了份白卷。
2015年東京車展上,馬自達又帶來了一款全新轉子發動機的概念跑車RX Vision,圈內一直傳聞馬自達在研發Skactiv-R的創馳藍天轉子發動機,據說是雙轉子1.6L排量,擁有超過335kW的最大功率,電動渦輪增壓器和混合動力系統加持,油耗、排放和機油消耗問題都能得到解決。但這些僅限於傳聞,至今也沒有更多的消息。
RX-Vision概念車,直6,後驅
聽了這麼多關於馬自達轉子發動機的故事,我們大體上應該知道了馬自達這家公司到底是怎樣的企業了吧。幾十年來一直默默無聞的研究驅動車輛的那顆心臟,到底怎樣才能做到極致。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馬自達要堅持內燃機,為什麼大家都在做小排量渦輪的時候,馬自達還是堅持做自吸,甚至還要推出3.0L直6的引擎,為什麼要做壓燃引擎技術。
說到底,就是看不慣其他廠商為了排放,為了市場做出的妥協。馬自達的工程師,就是要在自己堅持的信念上,一條路走到黑。因此,閉關2年不推新車,把所有的精力、財力全部賭在自己認為的黑科技上,為此一搏,這種精神值得敬佩。但是,成功率實在太低。
為什麼我認為成功率太低,首先馬自達一直堅持認為自己是二線豪華品牌。根本沒把自己的定位放在跟豐田、本田、大眾這類我們認為的競品一條線上。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年,馬自達所有的車型大家都感覺定價偏高,而且終端優惠少的原因。馬自達始終認為識貨的人才能懂得欣賞自己的作品,不識貨的人衝著便宜來買我看不上。說白了,你得先是我的粉絲,才能做我的客戶。這就導致,這個品牌一直不接地氣。我和Andy老爹連線的時候,聊到中國臺灣的馬自達賣不好,也是這個原因。
Amati
沒有公主命卻有公主病,一直自認為是二線豪華的馬自達,其實也很羨慕隔壁鄰居豐田、本田和日產,因為他們分別有雷克薩斯、謳歌和英菲尼迪這樣真正意義上豪華品牌。而馬自達實際上早在1989年,也推出過自己的子品牌Amati,但是那個年代的馬自達玩轉子發動機燒掉了太多錢,正好又趕上日本經濟泡沫破滅,馬自達一下子就陷入了財務危機,後來是福特公司過來接的盤。
2018-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下滑8.2%
2019年在中國馬自達一共就賣了22.7萬輛,同比下滑16.37%,遠遠低於中國汽車市場的下滑比例8.2%,可以說是拖了整個市場的後腿。可以說,馬自達是除了鈴木以外,在中國市場混的最差的日系車企。放眼全球市場,馬自達也沒有完成2019年的162萬輛的任務,僅僅賣了156萬輛車。2019年,馬自達全年利潤830億日元,豐田2019年三季度的利潤是6623億日元。也就是說,馬自達賣8年賺的錢都趕不上豐田3個月的利潤。
馬自達、豐田互相持股
我推測馬自達之所以敢這麼大膽的閉關2年,應該也是做好了對賭的可能,一旦未來真的失敗了,結局肯定是被其他車企收購。而最有可能收購馬自達的企業,應該就是它的鄰居豐田。豐田在全球市場都是車企老大,財力更是雄厚無比。馬自達任性玩票,最差的結局很可能就是像斯巴魯一樣,成為豐田集團的子品牌,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當全球的車企都在受到電動化衝擊的時候,特斯拉這隻鯰魚引發了汽車圈生態百年難遇的一次變化,馬自達至今還堅信未來內燃機車型會佔有90%以上的市場,不知道這是廣島技術宅男們最後的信仰,還是僅僅嘴炮一場。不過,有小道消息說馬自達有可能在開發轉子引擎增程電動車,如果這件事被坐實,那堅持不玩電的馬自達,看來還是沒守住最後的底限。
Franz
這裡有個小八卦,大家可以順帶聽一下,特斯拉的首席設計師Franz,曾經就是馬自達的明星設計師。所以,大家看看特斯拉的Model S和Model 3是不是有點神似馬自達呢?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