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麗說自己去產檢被醫生說了一頓,委屈的找我訴苦。我聽完後覺得,醫生說的很有道理,曉麗做的不對!
曉麗今年懷上寶寶,她已經34周歲了,這個孕期比較特殊,她沒怎麼出門,NT篩查也沒做。現在到了做唐篩的時間了。她去醫院問醫生,我這樣的情況,是不是做唐篩就可以了,還用做無創DNA嗎?醫生了解後跟她說:「趕緊去做無創DNA,別對你的寶寶不負責!」
曉麗很委屈,說做無創要去省裡的醫院,自己不愛跑。不是說35歲以上,才做無創嗎?自己生日是9.28日,這還差6個月呢!醫生怎麼這麼沒耐心啊!
我趕緊跟曉麗說,你現在34周歲,其實建議做無創DNA,醫生說的很對。做唐氏篩查的準確率不高,如果結果顯示臨界點或者高危,還是要繼續做無創DNA或羊水穿刺確診,這樣不就得跑兩趟了?
34周歲檢查唐氏篩查準確率高嗎?
唐氏篩查分為早唐和中唐篩查,也就是兩次檢查。
早唐是在孕11周~13(+6天)周做的檢查。通過測量胎兒的頸部透明層厚度,結合血液檢查,判斷胎兒有唐氏綜合症的可能性。早唐篩查的準確率,在80~95%之間,如果早唐高危或到了臨界點,醫生會建議之後做無創DNA。
中唐篩查,是在孕18~22周左右,通過抽取孕婦體內的血清,並且結合預產期、體重、年齡以及孕周,計算出胎兒有先天性缺陷的危險係數,其結果準確率在75%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早期唐篩,還是中期唐篩,都只是篩查手段,並非最終的確診。
為什麼34歲不建議做唐氏篩查?
孕婦年齡越高,出現唐篩的風險就更高,一般在懷孕35歲以上的孕媽,都建議直接做無創DNA的,具體風險指數,可以看下面的圖,可以看出,年齡越大,風險越高,尤其是30歲以上。
曉麗已經34周歲了,之前又沒做過NT檢查,建議直接做無創DNA,這樣結果更準確一些,無創DNA的準確率在99.5%以上。
身邊有位孕媽,35歲懷孕做的唐氏篩查,結果出現了21三體症候群風險,後來又做了無創DNA,檢查結果通過後才安心下來。所以,如果年齡偏高,直接做無創DNA更好。
唐氏篩查在懷孕的16-18周之間進行,雖然是抽血檢查,並不需要空腹。無創DNA是在懷孕的12-23周做最佳,超過這個時間,結果可能不準確。
所以,建議及時選擇正規醫院,做無創DNA,如果出現高危風險,需要做羊水穿刺或臍血穿刺進行確診。這兩項檢查有一定的風險,可能會造成感染或流產,是在無創結果異常的情況下,醫生會建議的方式。
枕邊育兒寄語:
所以說,不建議為了自己方便,而不去做檢查,或者私自選擇其他檢查項目替代。任何概率性事情,只要發生在自己的寶寶身上,那就是百分百。不要有拼心態、搏一搏的想法,那是對新生命的不負責!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