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穿刺,乍聽起來很恐怖的樣子,但是在臨床上羊水穿刺應用的也不少,當通過做NT或無創懷疑胎兒染色體異常時,需要做羊穿來確診。下面就為準媽媽科普一下什麼是羊穿、為什麼要做羊穿、它與NT和無創的關係及做羊穿的注意事項等。
什麼是羊水穿刺?
羊水穿刺也叫羊膜腔穿刺術,是妊娠期進行的一種侵入性產前診斷技術。是確診胎兒遺傳學異常的方法之一。
具體操作:是在超聲引導下,用一根細針從腹部適當的部位刺入並穿過腹壁及子宮肌層,直達羊膜腔內,抽取一定量的羊水。
目的:獲得羊水中胎兒來源的細胞或化學成分進行相關的檢查。
羊水穿刺安全嗎?存在哪些風險?
羊水穿刺作為一個有創性的檢查手段,有一定風險,可能導致羊水滲漏、流產等意外情況,還有導致流產的風險,在早期的文獻報導中約為1%,近年的文獻報導則明顯降低,約為1/300~1/500。
高齡準媽媽為什麼要做羊水穿刺?
每個孕婦都有懷上遺傳學異常胎兒的風險,但是隨著孕婦年齡增大,胎兒出現遺傳學異常的風險增高。
以最常見的唐氏症候群為例,25歲的孕婦分娩唐氏兒的機率為1/1340,35歲的孕婦分娩唐氏兒的機率為1/353。為了明確胎兒是否有唐氏症候群,醫生通常會建議35歲或以上的孕婦做羊水穿刺術行羊水細胞染色體核型分析。
羊膜腔穿刺術雖然有風險,但是萬一需要做時,孕媽亦無需過分擔心。
羊穿、無創和NT,哪個更好一些?
隨著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多種針對胎兒染色體異常的篩查方法,如早孕期血清學唐氏篩查、早孕期胎兒超聲篩查(測量頸項透明層厚度,也稱為NT)及無創產前檢測等。
但是也不能說這三種檢查,哪個更好一些,只能是不同的情況,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如通過做NT或無創這兩種篩查後,試驗結果為陽性(高風險)的孕婦,就需做羊水穿刺來確診;而對於篩查試驗結果為陰性(低風險)的孕婦,其胎兒患染色體異常的風險極低,但不能認為完全正常,在之後的孕周隨診觀察即可。
做羊水穿刺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1、如果準媽媽有活動性B肝或C肝等傳染性疾病時,建議操作前先諮詢醫生;
2、羊膜腔穿刺術通常在孕15-24周之間進行。在孕20周前做,可於操作前先喝適量水充盈膀胱以撐起子宮利於進針;在孕20周後做,則建議在操作前先排空膀胱;
3、準媽媽做羊水穿刺操作當天最好有家人陪伴;
4、整個操作過程大概10分鐘左右;
5、操作當天及次日應避免劇烈活動及性生活,操作後兩天即可恢復日常活動;
6、羊穿操作本身引起的疼痛通常都在可忍耐範圍內;
7、操作後可能會有輕微的下腹脹痛,甚至會有少量的陰道流血或流液,一般很快就會緩解;
8、出現以下情況應與醫生聯繫:下腹痛加劇且持續超過數小時,陰道持續流血流液,體溫超過38℃,針眼部位紅腫以及胎動異常或消失等;
9、檢查結果需時長短不一,由數天到四周都有可能。
羊水穿刺在臨床上已經是很成熟的檢查項目,因而準媽媽也不用太過擔心,雖然有風險,但是發生風險的機率很低。對於有顧慮的準媽媽可以先做無創,高風險時醫生建議做羊穿再做羊穿。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童芽育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