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燈效應:一種比PUA更常見的精神虐待

2021-03-02 人間有數

煤氣燈操縱有三個階段,從心理到生理。書中是這樣寫的:

◆ 你已經進入第一階段的信號

情侶或配偶篇

·你們經常爭論誰對誰錯。

·你發現自己越來越少地考慮自己喜歡什麼,越來越多地考慮他的話到底對不對。

·你不明白為什麼他總是在評判你。

·你經常感到他在扭曲現實——他記起或描述的事跟實際情況有很大出入。

·他看問題的方式經常讓你無法理解。

·你覺得這段關係發展得很好——除了那些孤立的、讓你不時想起的不愉快事件。

·當你描述他的觀點時,你的朋友都會以異樣的眼神看你,覺得你肯定瘋了。

·當你試圖描述這段關係如何困擾你的時候——無論是對他人還是對自己——你都無法準確地說出問題所在。

·你沒有告訴朋友那些令你不安的小事件;你寧可忽視它們。

·你主動交往那些認為你處在一段美好的關係裡的朋友。

·你覺得他老練、能掌控大局,而非控制欲強、過分苛求。

·你覺得他迷人、浪漫,而非不可靠、難以預測。

·你覺得他講道理、樂於助人,但是又感到不解:為什麼你不享受這段關係?

·跟他在一起,你覺得受到了保護、有安全感。你不願意因為他偶爾的一些不良行為就放棄這種安逸。

·當他佔有欲強、情緒不穩定、心事重重的時候,你能看得出他有多煩躁,並且想幫助他改善。

·你指出了他的問題,情況卻沒有任何好轉,但是你依舊希望這段關係會慢慢改善。

上級或領導篇

·你的領導整天評價你的表現,大多是批評。

·你的領導當面表揚你,但你能感覺他在背後詆毀你。

·你覺得無論做什麼都無法讓領導滿意。

·你以前覺得自己勝任這份工作,可現在不這麼認為了。

·你總在詢問同事的看法,想知道是否和你的一致。

·下班後,你也經常在腦子裡回放你和領導之間的對話。

·當你回顧你和領導之間的對話時,你不太確定誰對誰錯。

·當你回顧你和領導之間的對話時,你不太記得他說了什麼,但你感覺受到了打擊。

朋友篇

·你們頻頻產生意見分歧。

·每次分歧似乎都帶有針對個人的意思,儘管並沒有真正提到你。

·你不喜歡朋友對你的看法,總想著要改變他的意見。

·你主動避開某些話題。

·你覺得朋友時常貶低你。

·你發覺自己不太想約這位朋友。

家人篇

·父母或親戚對你的看法和你對自己的看法有出入,而他們總是樂此不疲地告訴你他們的想法。

·兄弟姐妹總是指責你的某種行為或態度,但你覺得自己沒有這樣的行為或態度。

·兄弟姐妹認為你們之間存在某種交流模式,你覺得實際情況不是這樣,他們卻堅持是這樣,像小時候那樣。

·兄弟姐妹總是按童年時的角色對待你:如果你是最小的那一個,他們就一直把你當個長不大的孩子一樣看待;如果你是最年長的那一個,他們就覺得你總是在發號施令。

·你總在為自己辯護。

·你總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

·當你提要求的時候,你覺得自己像是個壞小孩。

·你時常感到內疚。

 

你進入第二階段了嗎?你是否……

·不像以前那樣堅強?

·越來越少跟朋友和家人見面?

·越來越少贊同以前你很信任的人的意見?

·越來越頻繁地替你的煤氣燈操縱者辯解?

·在描述這段關係的時候隱去很多東西?

·總為他找藉口,無論是想說服自己還是他人?

·時常想起他?

·越來越難回想起過去你們產生意見分歧時是如何相處的?

·擔心你可能導致了他的憤怒、不安、疏離或其他令人不愉快的行為,已經到了無法自拔的地步?

·經常考慮當初是否應該做出不同的選擇?

·越來越愛哭?

·莫名其妙感覺不妥的頻率越來越高,並且程度也越來越強烈?

 

你進入第三階段了嗎?你是否……

·經常覺得倦怠、麻木、毫無活力?

·幾乎沒有機會和朋友、家人共度時光?

·躲避和你曾經信任的人進行有意義的對話?

·不停地在他人和你自己面前維護你的煤氣燈操縱者?

·躲避一切涉及這段關係的對話,這樣你就無須努力讓別人理解你的處境?

·經常莫名哭泣?

·出現和壓力有關的症狀,比如偏頭疼、肚子痛、便秘、腹瀉、痔瘡、蕁麻疹、粉刺、皮疹、背痛,或者其他方面的紊亂?

·每個月至少經歷幾次或大或小的疾病,比如感冒、流感、結腸炎、消化問題、心悸、氣促、哮喘發作,或者其他方面的紊亂?

·無法清楚記起和煤氣燈操縱者的意見分歧?

·過分糾結——私下裡或者在人前——你可能是導致他憤怒、不安、迷離或其他令人不快的行為的原因?

·隱隱覺得有什麼不妥的感受越來越常見,或越來越強烈?

 

如果每個階段中的一些內容都讓你有不安的感覺的話,那麼就應該警惕自己日常的行為。如果意識到自己處在煤氣燈關係中,可以嘗試一下方法擺脫這種不健康的關係,看書的時候覺得「明學」是對抗操縱者的一種有趣的方法,在對方堅持「我」是錯誤的時候,我們大可以認為「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這種方法適用於上述那些讓你產生自我懷疑但又覺得沒有錯的情況,就是寶拉現象(天吶,我是自己創了個名詞解釋嗎?)。你需要理解一點:你已經是個優秀的、有能力的、招人喜愛的人,不需要一個理想化的伴侶的認可。當然,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是當你意識到你不需要別人就可以給自己下定義時——也就是無論煤氣燈操縱者怎麼想,你都是個有價值、值得被愛的人——你便踏出了通往自由的第一步。

相關焦點

  • 警惕煤氣燈效應:一種極其危險的情感虐待形
    什麼是煤氣燈效應   「煤氣燈效應」又叫認知否定,實際上是一種通過「扭曲」受害者眼中的真實,而進行的心理操控和洗腦。  操控者通過長期將虛假、片面或欺騙性的話語灌輸給受害者,從而使受害者開始懷疑自己,質疑自己的認知、記憶和精神狀態,最後達到控制操控者的思想和行為。
  • 警惕比Pua更厲害的煤氣燈效應,了解精神控制套路,別被洗腦了!
    01.煤氣燈效應和PUA。霸凌無處不在。職場受霸凌的職員想「殺掉領導」。馬思純被校園霸凌後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昨天,火箭少女的隊長Yamy在微博上控訴老闆徐某侮辱、打壓自己。這是精神上的霸凌——#阿里價值觀被員工痛罵沒底線#【職場PUA】。
  • 比PUA更可怕的是煤氣燈效應
    許多人驚呼「PUA」太可怕了,許多文章上也表示要注意PUA,小心上當受騙,然而被誘騙發生性關係已經不是最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是在感情生活當中PUA的拓展應用——煤氣燈效應。為什麼我會說煤氣燈效應是PUA的拓展應用呢?
  • 《煤氣燈下》被愛人逼瘋的女人,煤氣燈效應的來源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一種很奇怪的現象,有些人在談戀愛或者結婚後,就像變了一個人,原本特別優秀的人,在戀愛或者結婚後變得不自信,沒有主見 ,做事畏縮不前。這種情況表明他極有可能被精神虐待了。這種精神虐待模式往往包含著操縱和被操縱的兩方面。
  • 語言和精神虐待是如何摧毀一個人的--電影《煤氣燈下》
    而煤氣燈效應也成為了一個代名詞,指一個人通過語言和精神虐待對另一個人進行操控和洗腦的過程。這部片子因為有大量心理暗示和一些心理學知識,因此被很多人誤認為是希區柯克的作品,其實是喬治庫克導演的。影片非常直觀的向我們展示了一位原本心智正常,能夠獨立思考的美貌少女,是如何在她宛如拿著心理學聖經的惡魔丈夫的操控下,一步步喪失自我,沒有自尊,情緒失控,最後幾乎崩潰瘋癲的故事。
  • 煤氣燈效應,遠離渣人
    今天來和大家聊聊一部老電影《煤氣燈下》,這部影片講述了寶拉和丈夫在姨媽舊居裡的故事。這部影片涉及到了一個概念「煤氣燈效應」其中,丈夫是電影中的「煤氣燈操縱者」,而寶拉是「煤氣燈被操縱者」。感興趣的小可愛可以去看看一本書《煤氣燈效應:如何認清並擺脫別人對你生活的隱性控制》還是比較有趣的,稍微有點邏輯性,但是很好懂。
  • 警惕「煤氣燈效應」:一不小心,你就成了孩子心靈的操縱者!
    01煤氣燈下  電影的名字叫《煤氣燈下》,首映於1944年。這部電影名氣不大;事實上,它在心理學界的影響,可能已經超過了電影界。  故事很老套:美女嫁給渣男的故事。  渣男多了去了,大多渣在表面;這個渣男,渣在心機。
  • 《少年的你》:如何逃脫家庭「煤氣燈效應」的窠臼?
    其實霸凌三人組的父母都在用某種方式控制他們,令他們陷入了家庭「煤氣燈效應」。在這種效應的作用下,他們選擇把痛苦在學校中發洩出去,就成為了欺凌者。他們是施虐者,卻也是受虐者。 我們不能只看到他們身上的惡,更應該要深層分析他們作惡的根本原因。這樣才能避免更多的青少年陷入這種悲劇。
  • 煤氣燈效應
    很多年前有一部電影叫《煤氣燈下》。
  • 「洗腦、打壓、操控、虐待...」,殺人於無形的煤氣燈控制術
    」並暗示僕人們,她是「精神」有問題。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Robin Stern從這部電影得到啟發,並根據20多年的臨床經驗,著成了一本非常轟動的書:《煤氣燈效應:隱蔽的控制你生活》。Robin Stern博士概述「煤氣燈」陰險的本質:「這是一種難以識別的情感虐待和操縱,通過扭曲一個人對現實的認知,進行洗腦。
  • 中年男老闆自認職場「pua」:這只是精神控制最低級的一種
    善於精神操控的有三種類型,一種比一種陰,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絕不承認自己有錯! 今天八段錦給大家介紹一本書:《煤氣燈效應》,作者是有超過30年心理諮詢經驗、經歷過「PUA」並成功擺脫的心理治療師羅賓·斯特恩博士。
  • 火箭少女隊長yamy手撕鳳凰傳奇玲花老公,職場pua比你想的更傷人
    職場PUA在當下顯然是一個常見的現象。智聯招聘發布調查報告什麼是職場pua?實際上PUA是一種通過系統的學習、實踐、和不斷自我完善情商包裝自己,以完成對目標對象打壓、洗腦、佔有、控制、欺騙的目的,是一種情感操縱。這種情感操控,在心理學是被叫做「煤氣燈效應」,該效應來自希區柯克的懸疑電影《煤氣燈下》。
  • 煤氣燈效應:為什麼再優秀的人也會自卑?別讓洗腦式自卑毀了你
    我們時常會陷入深深地挫敗感中,但其實想想年少時的我們都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魄,任何事情在我們面前我們都會拼一把,努力一次,但是後來我們卻沒有任何的闖勁,我們安於現狀,甚至在別人努力的時候還會說一句「別費勁了,你不可能成功的」,心理學家認為,這種繼發性自卑多數與一種稱為「煤氣燈效應」的心理學效應息息相關。煤氣燈效應的得名來源於希區柯克的一部電影——《煤氣燈下》。
  • 煤氣燈下:可怕的心靈暴力
    不管是PUA學或是其他,男生給女孩施加的精神暴力是不容否認的,今天,介紹一部在親密關係中進行精神控制的電影——《煤氣燈下》。本以為幸福的生活已經到來,寶拉卻有了一些困擾,她總會聽到奇怪的響聲,東西經常莫名其妙消失又出現,新來的女僕也對她態度輕蔑,煤氣燈也開始忽明忽暗,安東卻一直暗示,這是寶拉的幻覺,是寶拉的精神出了問題。
  • Yamy曝光公司會議錄音,「PUA」再上熱搜,但含義卻有所不同
    其實,這並不是PUA第一次上熱搜,在去年這個詞被冠以「精神控制」的意義,第一次大範圍地出現在公共視野中。去年12月,這個詞就一度登上熱搜。一位北大女生的男友因介意其「不是處女」,對其進行長期的精神虐待導致其自殺。網民斥其為「PUA」,也就是「「精神控制」。
  • 在親密關係中,警惕煤氣燈效應,對你產生的心理暗示
    而和男友的相處基本就是在一種極度管教的模式下進行的,並且有很多極度的詆毀,在人前誇女友,在家裡處處貶低她,她想要去做的事情,都不被允許。甚至還會動手打她。在外人眼裡,男友溫柔禮貌,會做飯,很體貼,這也令她更加懷疑自己。
  • 煤氣燈效應:人是怎樣被「洗腦」的?
    當寶拉委屈地表示,安東與女傭這種過分親密的相處模式會讓她們瞧不起自己時,安東卻將矛頭轉向寶拉,直接坐實她「精神出了問題」這一說法。「你又在胡思亂想了……你生病又妄想,我會很難過。」使被操控者懷疑自己的記憶力、理智和精神狀態,乃至自我存在價值的操縱方式,就是傳說中的PUA教程的核心。
  • 一部40年度經典影片告訴我們:感情裡的精神控制,究竟多可怕?
    今天想給大家科普一個知識點——就是在一段關係中,被情感操控的情況,在心理學上有一種特定的稱呼——它被紐約大學應用心理學博士、精神分析師羅賓·斯特恩稱為煤氣燈效應。「煤氣燈」這個詞來源於1944年美國上映的電影《煤氣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