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天都像是行走的「鐵板燒」,大家是不是也有想去海邊的計劃。但是,提醒你:
注意海蜇!
前兩天,家住大連的單女士一家帶著4歲的女兒美茜到夏家河子海濱浴場遊玩。
當時,母女倆一個套著遊泳圈、一個戴著水袖在海邊戲水,突然岸邊的爸爸聽到大聲求救,距母女倆二三十米的他趕緊跑過去。在這個過程中,海裡一名男子已經先行趕到把孩子救起,媽媽隨後也被同去的親屬拖上岸。
據了解,美茜被海蜇蜇傷時,母親就在距離她一米左右的地方。美茜當時手拿著一塊海蜇問媽媽:「媽媽,這是什麼,這是什麼?」母親見狀急忙趕過去,並一腳踹走了海蜇,但也因此腿部受傷。
上岸後,家人發現母女倆腿上全是被海蜇蟄出來的紅色「綹子」,孩子疼得哇哇哭,媽媽也是疼痛難忍。公園的工作人員趕緊遞來明礬給娘倆進行清洗,隨後家人火速把她們送往前牧一家醫院。
隨後,家人開車把孩子送往市內醫院。不巧趕上晚高峰,在路上家人發現孩子的情況已經非常危急,於是就近送到大連市第五人民醫院。
然而不幸的是,孩子經搶救還是離開了人世。目前,女童的媽媽仍在醫院救治,醫生稱並無生命危險……
然而,不僅僅這個4歲的小姑娘被海蜇奪去生命……
日前大連一13歲女童也在海濱浴場被蟄,在住院治療後基本恢復,但數小時後突然呼吸困難,最終搶救無效死亡。還有一名7歲男孩在同一浴場遭遇海蜇「毒手」,經處理後又出現發燒等症狀,被家屬送到醫院進行進一步診治。看起來無害的海蜇竟然有如此威力!
眾所周知,吃河豚肉會因中毒導致身亡,但海蜇毒要比河豚毒厲害的多。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急救部主任趙曉東介紹,「海蜇又稱水母,新鮮海蜇的刺絲囊內含有毒液,有研究表明,海蜇毒素的毒性是海蛇毒素的250倍、河豚毒素的450倍。海黃蜂水母,刺絲可分泌類眼鏡蛇毒,對人類危害最大,蜇傷後5分鐘即可致人死亡。」
淺水區的水溫非常適合海蜇的生長,所以在淺海區遊泳或戲水時不小心會因觸到海蜇而被蜇傷。趙曉東提醒,大家不要在海蜇較多的海域遊泳,尤其不要摸黑在海裡遊泳、玩水,在水中或在沙灘上發現海蜇,不要用手和肢體接觸、撈取或戲耍,因為海蜇不論死活、甚至裂成碎片衝上沙灘,其觸鬚都可能蜇人。
被海蜇蜇傷後,一般可在數分鐘出現觸電樣刺痛感,數小時後傷區逐漸出現線狀排列的有紅斑的血疹,癢而灼痛。有些敏感性強的患者局部可出現紅斑水腫、風團、水泡、瘀斑,甚至表皮壞死。
被海蜇蜇了怎麼辦?
一旦被海蜇蜇傷,千萬不要用淡水或酒精清洗擦拭,以免刺激絲囊進一步釋放毒素而加重傷情。
應迅速用幹毛巾、衣服等順一個方向擦拭粘附在皮膚上的毒液及觸鬚,注意不要來回擦;在局部塗搽鹼性溶液,以中和海蜇毒素,最好用1%氨水冷敷患處,或用10%碳酸氫鈉液或明礬水等冷敷(過敏性體質的人去海濱遊玩前可在藥店購買10%碳酸氫鈉和抗過敏藥物備用)。
除此之外,也可以儘快使用大量醋衝洗海蜇蜇傷處,或者用小蘇打軟膏塗抹,或用海水衝洗。在刺絲囊移除或滅活後將患處浸入42~45度熱水中浸泡20分鐘也是比較有效的止痛方法,但要注意燙傷。
若有全身症狀或出現呼吸困難及咳血性泡沫痰,說明病情危急,應讓傷員取半臥位或端坐位,兩足下垂,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有條件的給予吸氧並儘快送醫院搶救。
其實,夏天在海邊玩耍,看似無害,但暗藏「殺機」。掌握必要的海邊安全常識非常必要,比如下面這些,你是不是也稀裡糊塗呢?
警惕離岸流這樣一種狀況,陰天有太陽還刮小風的時候,表面上看海面風平浪靜,其實海浪下面已經開始湧動。遊客很容易被海浪拖走。這種風平浪靜的海面下湧動的暗流,其學名叫"離岸流",是以垂直或接近於垂直於海岸的方向,向外海流去。由於其流速很快,達每秒兩米以上,因此造成了很多海邊溺亡事故。
典型離岸流的流速大約是2米/秒,超過一般人的泳速。由於離岸流的流速很快,流幅狹窄,不只是一般的戲水者,甚至連救生員在受訓時也常被其拉向外海。
1、遇到離岸流強勁時,不要選擇與大自然對抗,不要嘗試逆流遊回岸邊,而是保持鎮定,用最省力的踩水或漂浮,呼叫或揮手尋求救援。
2、不慌張、不掙扎,要隨波逐流,順著離岸流的水流方向,沿著與沙灘平行的方向游離。脫離離岸流後,再轉向遊回岸邊。
3、若遇到困在離岸流的遇難者,儘可能給予幫助漂浮的器具,千萬不要貿然下水救援!
遠離檸檬汁在沙灘上做日光浴時來一杯檸檬汁,這是世間上美好的享受之一吧?但有人告訴過你,檸檬汁 + 皮膚 + 陽光 = 恐怖的噩夢嗎?因為這三個組合會形成一個瘋狂的化學反應!
當你的皮膚接觸到陽光紫外線和檸檬汁時,就會產生一種叫「植物性光敏感性皮膚炎」(phytophotodermatitis)的化學反應。
但檸檬並不是唯一的元兇,其他植物如柑橘類水果、旱芹,還有一些如防風草、野香草、野茴香和野花等的汁液也會造成同樣的發炎。
貌似檸檬汁還是不少人的海邊必備清涼飲品啊,喝嘴裡沒事,萬一灑身上就慘了,還是遠離吧!
小心扎破腳在海邊遊泳被貝殼啊,礁石啊,海膽啊扎傷腳貌似是最常見的事,很多人覺得是小傷口而且海水具有天然的消毒作用,往往不予理睬。
但是,已經有醫生鄭重指出,如今的海水浴場中海水成分複雜,扎傷腳一定要及時處理。等到化膿感染就晚了!
防止被曬傷
除了做好身體的防曬,眼睛往往是人們忽略的地方。紫外線對於眼睛的傷害往往更大,因此去海邊一定要帶上防紫外線的墨鏡。
來源:健康時報(ID:jksb2013)
◆◆ 今日編輯 | 木子 ◆◆
長按識別下方的二維碼,勾搭大粵君吧,有料有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