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最經典的40句大俗話(太精闢!)

2021-02-08 宜早讀

四大名著中,紅樓寫情,水滸寫義,三國寫爭,西遊寫悟。


這四本書,陪伴我們從孩童到少年,再從少年到中年。每次翻看都有不同的心境,每次品讀都有不同的感悟,讓人回味無窮,難以忘懷。


這其中也有很多經典的俗語俗話,道盡了事態炎涼、人情冷暖,即使現在讀來,也頗有一番滋味,令人深省。



- 01 -

世態類

 

風不來,樹不動,

船不搖,水不渾。(《水滸傳》)

 

點評:世事都有前因後果,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酒不醉人人自醉,

花不迷人人自迷。(《水滸傳》)

 

點評:酒色財氣四堵牆,世人都在裡面藏。

 

只見說撐船就岸,

幾曾有撐岸就船。(《水滸傳》)

 

點評:世上只有藤纏樹,從來沒有樹纏藤。

 

萬兩黃金容易得,

知心一個也難求。(《紅樓夢》)

 

點評:張愛玲說:「誰都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

 

今朝有酒今朝醉,

莫管門前是與非。(《西遊記》)

 

點評:萬事皆空,及時行樂,是很多人的選擇,至於對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尿泡雖大無斤兩

秤鉈雖小壓千斤。(《西遊記》)

 

點評:世上有貌無實、虛有其表的多,有本事的人反倒往往其貌不揚。

 

龍遊淺水遭蝦戲

虎落平原被犬欺。(《西遊記》)

 

點評:時勢造英雄,若沒有風雲際會,英雄也只能埋沒於草莽之中。

 

既在矮簷下,

怎敢不低頭。(《西遊記》)

 

點評:都說「胳膊扭不過大腿」,面對強權強勢,世人多是屈服忍受。



- 02 -

人情類

 

不看僧面看佛面。(《西遊記》)

 

點評:中國是個人情社會,不同於西方的契約社會;中國又是個「面子」社會,在群體中要有「面子」,活得體面很重要。

 

有緣千裡來相會,

無緣對面不相逢。(《水滸傳》)

 

點評:張愛玲說:「感情通常是因為某一個時間和地點,某種氛圍之下,因某一件細小瑣碎的事打動我們。人生太長,我們怕寂寞,人生太短,我們怕來不及。」

 

人無千日好,

花無百日紅。(《水滸傳》)

 

點評:時間會磨平一切,美好的事物不是慢慢自我消亡,就是在我們的眼中慢慢變得平淡無奇,熟視無睹。


日遠日疏,日親日近。(《水滸傳》)

 

點評:人若不常在一起,就會一天比一天疏遠;若一天比一天親近,就會越來越親近。感情在於交流培養,日積月累,潛移默化。

 

千裡搭長棚,

沒有個不散的筵席。(《紅樓夢》)

 

點評:世間所有的相聚,不過是為了最後這別離的一刻,這是悲觀的說法;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這是樂觀的說法。

 

人家屋裡各有內外。(《水滸傳》)

 

點評:別人家裡有個內外之分,外人不該去的地方就不能去。在別人家裡不能過於隨便,這是基本禮儀。

 

任憑弱水三千,

我只取一瓢飲!(《紅樓夢》)

 

點評:感情不能奢侈,珍惜眼前人。

 

醉是醒時言。(《水滸傳》)

 

點評:酒後吐真言。醉後所說的話,是清醒時心裡想說而不便說的話。



- 03 -

處世類


三寸舌為誅命劍,

一張口為葬身坑。(《水滸傳》)

 

點評: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一輩子來學會閉嘴。

 

隔牆須有耳,

窗外豈無人?(《水滸傳》)

 

點評:路上說話,草裡有人。

 

好借好還,再借不難。(《西遊記》)

 

點評:只借不還,信譽玩完。

 

作福不如避罪。(《水滸傳》)

 

點評:行善求福,不如避免罪孽。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無。

 

吃飯防噎,走路防跌。(《水滸傳》)

 

點評:吃飯走路是極平常的小事,但是就是這小事不留神也會出錯。行事要小心謹慎,防止「陰溝裡翻了船」。

 

莫信直中直,

須防仁不仁。(《水滸傳》)

 

點評:不要輕信別人表現出來的正直,要防備他背地裡存心不仁。也就是常說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得饒人處且饒人,

得將就的就省事。(《紅樓夢》)

 

點評:凡事留有餘地,做人留有退路。

 

機關算盡太聰明,

反算了卿卿性命。(《紅樓夢》)

 

點評:量大福也大,機深禍亦深。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紅樓夢》)

 

點評:誰要是只想利己,不肯利他,到頭來自己的利益也會站不住腳。只有在利他的同時,才有可能安全穩當地實現利己。

 

事不過三。(《西遊記》)

 

點評:人心貪得無厭,但是古訓有「得意之事,不可再做;得便宜處,不可再往」。

凡事有個限度,正如一句流行語說的,你可以欺騙我,但請注意次數。



- 04 -

修身類


成人不自在,

自在不成人。(《水滸傳》)

 

點評:人有擔當和責任,當然不能完全自在,最多是「從心所欲不逾矩」。

 

天下無難事,

只怕有心人。(《紅樓夢》)

 

點評: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功到自然成。(《西遊記》)

 

點評:曾國藩說:「妙也、巧也、成也,皆從極熟之後得之者也。」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紅樓夢》)

 

點評:吃一次虧,學一次乖。

 

家有餘糧雞犬飽,

戶多書籍子孫賢。(《水滸傳》)

 

點評:家境小康,子孫讀書,平安無事,這就是修身、齊家有成。

 

爽口物多終作病,

快心事過必為殃。(《水滸傳》)

 

點評:可口的東西不能吃得過量,高興起來不能興奮過度,好事也不一定都有益處,過了頭就會走向反面。

 

丈八的燈臺,

照見人家,照不見自家。(《紅樓夢》)

 

點評:多關注自己的不足,少挑剔別人的過錯。

 

禍從浮浪起,

辱因賭博招。(《水滸傳》)

 

點評:人一旦染上輕浮浪蕩的習氣,就會招來災禍;一旦染上賭博的惡習,就會遭受恥辱。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惡習沾染極易,戒除極難。  



- 05 -

哲理類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西遊記》)

 

點評:長遠來看,「道」高於「魔」,「道」佔上風;一段時期內,卻會出現「魔」高於「道」,「魔」佔上風。

 

紛紛世事無窮盡,

天數茫茫不可逃。(《三國演義》)

 

點評:古人相信雖然世事紛紜無窮,但是紛亂裡面有一種固定的規律,也就是「天道」或者「天數」,儘管我們不能完全認識,卻能模糊地感應到這種規律的存在。

 

話說天下大勢,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

 

點評:雖然羅貫中所說的「天下大勢」主要指的是國家政治,但是推廣開來,世間萬物也是分分合合,永不止息地變化。

 

萬事不由人做主,

一心難與命爭衡。(《三國演義》)

 

點評:古人相信有一個「命數」或者「命運」的存在,它左右了我們的人生。

 

金風未動蟬先噪,

暗送無常死不知。(《水滸傳》)

 

點評:秋風還沒吹,蟬就感到了秋的氣息,而人對生死大事往往毫無覺察。只有少數有智慧的人會去思考生與死的哲學問題。

 

舌為柔和終不損,

齒因堅硬必遭傷。(《水滸傳》)

 

點評:老子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相關焦點

  • 四大名著最經典的40句大俗話:話俗,理不俗
    四大名著中,紅樓寫情,水滸寫義,三國寫爭,西遊寫悟。每次翻看都有不同的心境,每次品讀都有不同的感悟,讓人回味無窮,難以忘懷。這其中也有很多經典的俗語俗話,道盡了事態炎涼、人情冷暖,即使現在讀來,也頗有一番滋味,令人深省。
  • 四大名著最經典的40句大俗話:話俗,理不俗!
    —回復『 早安 』,迎來一天好心情—◆ ◆ ◆四大名著中這其中也有很多經典的俗語俗話,道盡了事態炎涼、人情冷暖,即使現在讀來,也頗有一番滋味,令人深省。- 01 -世態類 風不來,樹不動,船不搖,水不渾。
  • 四大名著40句經典大俗話:話俗,理不俗
    人生太長,我們怕寂寞,人生太短,我們怕來不及。」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水滸傳》)點評:時間會磨平一切,美好的事物不是慢慢自我消亡,就是在我們的眼中慢慢變得平淡無奇,熟視無睹;美好的感情時日已久,也會慢慢變淡,甚至走向反面。日遠日疏,日親日近。
  • 四大名著40句大俗話:話俗,理不俗!
    人生太長,我們怕寂寞,人生太短,我們怕來不及。」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水滸傳》)□ 時間會磨平一切,美好的事物不是慢慢自我消亡,就是在我們的眼中慢慢變得平淡無奇,熟視無睹;美好的感情時日已久,也會慢慢變淡,甚至走向反面。日遠日疏,日親日近。
  • 四大名著最經典40副對聯,智慧滿滿,滋味萬千
    四大名著中的對聯,每一書都有幾百副,以下40副就是從中精選而出,皆是最有寓意、最具智慧的代表聯。每一副對聯在小說中都有背景和出處,但小編認為,只有脫離這些背景和出處,這些對聯中最普遍、最深刻的智慧才能凸顯出來。
  • 四大名著裡最動人的40句話,藏著人生必須的四種修行
    下面這40句四大名著中的話,出自不同的故事、人物和情境。但它們所指向的,又何嘗不是一種融會貫通的人生意蘊? 紅樓夢/情/四大名著就像是四位各有所長的老師,用生動的故事教會我們人情世故,處事哲理。不同的人可以從中讀出不同的味道,不同時期讀,也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感悟。
  • 豬八戒的嘴——就知道吃,四大名著50句經典歇後語,形象生動
    下面是四大名著50句經典歇後語。第一句: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第二句:諸葛亮用兵——虛虛實實。第三句:諸葛亮弔孝——不是真心。第四句:諸葛亮的空城計——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五句:諸葛亮彈琴——臨危不亂。第六句:諸葛亮六出祁山——勞而無功。第七句: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 四大名著最經典的40句話!
    讀經典文字,聽世界名著 8、一聚一散最傷神,還不如不聚的好,所以向來喜散不喜聚。 9、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睡不穩紗窗風雨黃昏後,忘不了新愁與舊愁。 10、亂鬨鬨,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 同樣都是經典,《聊齋志異》為何沒有當選四大名著?
    既然《聊齋志異》如此經典,為何沒有當選四大名著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看四大名著的出臺過程。我們所說的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其實脫胎於明朝四大奇書。明朝文學家馮夢龍創作、搜集、整理、編輯了一批小說、戲曲、民歌、笑話等通俗文學作品,其中有中國白話短篇小說的經典《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即「三言二拍」中的「三言」。此外,馮夢龍還提出了「四大奇書」的說法。他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並列為四大奇書。明末文學家李漁贊成馮夢龍關於四大奇書的說法。四大奇書的說法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 從「四大奇書」到「四大名著」
    追溯「四大名著」說法的來源,首先就要提到「四大奇書」。「四大奇書」的概念形成於明末清初。「四大奇書」是明代四部長篇章回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的合稱。明末天啟、崇禎年間,這四部書常被論小說者並提,至清初,李漁明確提出了「四大奇書」的概念。
  • 又見四大名著!著名指揮家張列執棒天交再現經典
    曾經有讀者這樣概括《四大名著》,我們帶著紅樓夢中最柔軟的心,走進水滸的世界,結交了患難與共的朋友,學習三國的智勇,在西遊追夢的路上降妖除魔,披荊斬棘,似乎說出了好多《四大名著》影迷樂迷的心聲,讓大家產生無限共鳴……四大名著乃是集中華文化之大成的經典著作
  • 四大名著不適合孩子閱讀?鄭州高中生撰文駁北大學者
    秦春華老師的觀點認為,四大名著及不少古代經典都存在負面內容,同時文字本身較為晦澀,所以不能說其合適。我不認同這種觀點。  先說內容。不能否認三國中有陰謀詭計,水滸中有血腥暴力,紅樓中有男女情愛,西遊中有佛教禪宗,但這些內容分別是每一部書的主旨與核心嗎?顯然不是。而秦老師在探討名著內容時已帶有挑剔的眼光,所以將一些並不顯著的不足放大。
  • 四大名著老版電視劇對比,哪部最經典?
    以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為題材拍攝的電影和電視劇數不勝數,然而最深入人心的就是我們俗稱的老版四大名著電視劇,那麼這四部電視劇中又是哪一部最為經典呢?該劇重播次數超過2000次,百看不厭,成為一部公認的無法超越的經典,當年劇中的演員也都成了人們心中永恆的偶像。因《西遊記》走紅的演員:六小齡童、徐少華、遲重瑞、汪粵、馬德華、崔景富、閆懷禮、劉大剛等。
  • 名家演播《四大名著》成套推薦,嶽麓書社經典呈現
    ▲圖片來源於網絡四大名著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承最有代表性和辨識度的一部分。除了深受成年人喜愛,四大名著也是青少年必讀的文學經典,以及未來學習中的必考內容。四大名著的內容作為語文文學常識,每年都會成為中考、高考的必考考點。
  • 「四大名著」名家演播版,一套既可以讀又可以聽的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之所以為經典,因它所承載的內容的厚重感,經得起沉澱與流芳。加上這幾年傳統文化的比重在語文考試中不斷增加,四大名著已經成為中小學語文的必考內容。這套《四大名著·名家演播·閱讀無障礙版》,不管是以前沒讀過,還是打算重溫經典,都值得擁有。當看到古樸的封面,燙金工藝,怎麼看都是那種適合擺在書架上增加書香氣息的,一開始還在擔心是否適合給孩子看。
  • 「彈幕版四大名著」:經典的魅力為何一直都在
    作者:黃帥最近,「彈幕版四大名著」引起了輿論場上的熱議。從媒體發布的統計數據來看:1994年版《三國演義》,播放量高達3623.3萬,1986年版《西遊記》(1473.7萬),1987年《紅樓夢》(1058.1萬),1998年版《水滸傳》(1024.5萬)。經典的魅力是無窮的。
  • 四大名著電視劇
    1986年首播的《西遊記》,是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出品的一部41集古裝神話劇,是四大名著第一次翻拍,由楊潔執導完成。《西遊記》在1986年春節一經播出,轟動全國,老少皆宜,獲得了極高評價。該版本重播次數超過2000次,觀眾百看不厭,成為一部公認的無法超越的經典,當年劇中的演員如六小齡童等等也都成了那一代人心中永恆的偶像。
  • 彈幕版四大名著走紅背後
    有研究者認為,經典名著作為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改編為影視劇已經是一種新型傳播方式,而新上線的網際網路彈幕版本,乃是傳播方式的又一突破。四大名著電視劇變身「彈幕池」,也有一些觀眾表示不太看好。有人質疑,這樣看經典影視作品會不會太過戲謔化?在四大名著的劇集評論區,也能看到許多網友發出的提醒,例如希望尊重主創團隊的勞動成果,不要忽略歷史條件、不要惡意刷梗、不要在線爭吵等等。
  • 當經典走出國門,遊戲開發商如何演繹四大名著?
    愛玩網百萬稿費  活動投稿,作者 旺達,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名著是一個國家文化底蘊的體現,相較於當下的通俗小說和網絡小說,名著大都具有較高的文學和藝術價值,承載著人類最優秀的思想。對於古典文化的傳承和演繹在每個時代都是宏大的命題,早在電影發展起步時,無數文學名著便被搬上了大屏幕,同樣也有很多製作人樂此不疲地將文學名著注入遊戲這種年輕的藝術載體中,試圖使得這些經典煥發出不一樣的生命力。
  • 建國後,為何六大名著被刪成了四大名著,刪掉的這兩本家喻戶曉
    特別是那些公認的史書名著,是經過了歷朝歷代很多專家學者鑑賞評定才向大家推薦的作品,這些作品才非常值得大家去細細品味。提起我國古代的名著,想必最出名的還是四大名著了,即便不介紹作品名字相信也沒有幾個人不知道,因為這些書籍都是古代文學作品經典中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