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田信長畫像(狩野元秀畫,愛知縣長興寺藏)
日本史有三大未解迷案:一個是邪馬臺國究竟在哪裡?一個是明智光秀究竟為什麼要殺織田信長?一個是暗殺坂本龍馬的真犯人究竟是誰?
確實,是1582年6月2日的本能寺之變,把織田信長送上了斷頭臺。這位僅一步之遙就是統一日本的魔王,運氣也真差。從天下布武到天下統一,信長的夢想,信長的偉業,信長的王國,都在本能寺的熊熊大火中,化為灰燼。真可惜了。一代魔王。一代領袖。一代英豪。現在的日本人,說起信長,仍然是一臉的亢奮,滿腔的激情。你看,日本的一些著名演員都扮演過織田信長的角色,如高橋英樹在1973年的《國盜物語》中飾演信長,木村拓哉在1998年的《織田信長——奪取天下的傻子》中飾演信長,反町隆史在2002年的《利家之松》中飾演信長,玉木宏在2007年的《敵在本能寺》中飾演信長,及川光博在2013年的《信長的主廚》中飾演信長,江口洋介在2014年的《軍師官兵衛》中飾演信長,小慄旬在2016年的《信長協奏曲》中飾演信長。而在今年1月播放的真人電影《刀劍亂舞》,則由山本耕史飾演信長。當然還有眾多的遊戲平臺,則將信長裝扮成身披深紅色鬥篷,胸佩鎧甲的西洋劍道士。
本能寺燒討之圖(楊齋延一畫,明治時代,名古屋市藏)
在燃燒的本能寺中戰鬥的信長(月岡芳年作)
這裡,歷史留下的難題是:為什麼第一心腹明智光秀決心反亂,殺害織田信長?400多年過去了,日本人的研究生出各種說法。諸如野心說,怨恨說,將來悲觀說,足利義昭黑幕說,耶穌會黑幕說,四國出兵說,豐臣秀吉兇手說等。毫無疑問,本能寺之變成了日本歷史的一個黑洞。而之所以成為日本歷史的一個黑洞,則在於當時存續的第一手資料幾乎沒有。後人多是根據多少年後編撰的書籍來推測因果與結論。如日本人相信,要研究織田信長為什麼被殺,下面的這些書籍是必須要看的:
1610年的《信長公記》。但距事變已經是28年;
1616年的《當代記》。但距事變已經是34年;
1622年的《川角太閤記》。但距事變已經是40年;
1625年的《太閤記》。但距事變已經是43年;
1631年的《豐鑑》。但距事變已經是49年;
1685年的《總見記》。但距事變已經是103;
1702年的《明智軍記》。但距事變已經是120年;
1782年的《細川家記》。但距事變已經是200年;
由上可見,就是沒有一個在時間上較為接近事變的有點價值的史料。「一開始光秀就有謀反之心」這句耍弄了多少研究者的定論,出於《信長公記》,潤色於《川角太閤記》,完成於《明智軍記》。歷史事象與歷史故事就這樣再編輯出來的,而日本人這方面絕對是高手。再如,只要寫本能寺之變就必須要提到的「敵人就在本能寺」這句口號,現在的研究表明則是江戶後期的儒學者賴山陽的「傑作」。他在京都的「山紫水明」的書齋裡,翻閱著上面提到的書籍,開始編撰信長被殺的故事,然後詠唱出這句膾炙人口的口號。有日本學者推測,賴山陽在當時恐怕連《多聞院日記》這類資料都無法看到。
滋賀縣西教寺中的光秀辭世句碑,出自《明智軍記》
日本在2014年1月上映的大河劇《軍師官兵衛》,其視點是因為織田信長說要廢掉天皇制,讓保守的明智光秀忍無可忍。於是最近幾年在對信長的研究中又出現了「非道阻止說」(信長對天皇無禮)。而山岡莊八的歷史小說《德川家康》,則認為作為可能性是信長突然取消光秀招待當時訪京的家康的任務,讓光秀對自己的處境有了嚴重的危機感,於是動了殺機。
在京都府西北部福知山市紺屋町,有一座御靈神社,主祭「宇賀御靈神」。這個「宇賀御靈神」的神體就是明智光秀。而在菱屋町有常照寺(屬日蓮宗),寺內也有明智光秀的牌位。牌位上長長的戒名是:長存院殿丹江太主兼日州刺史明窗玄智日光大居士。這座寺廟也祭祀著光秀的「御靈」。為什麼神社與寺廟都要同時祭祀殺君主的明智光秀呢?就在於要鎮住光秀的怨靈。光秀有何怨靈呢?一說他是被冤枉的。光秀根本不是兇手,也不可能是兇手。6月2日那天他根本不在本能寺。真正的兇手是豐臣秀吉。持這一說的是歷史學者井上慶雪。如他在2015年出版《本能寺之變 秀吉的陰謀》一書,就力推兇手是豐臣秀吉而不是明智光秀。
京都,本能寺遺蹟
光秀殺了信長。殺死了一個中世的暴君。殺死了一個近世的明君。談不上扼腕嘆息,但日本歷史的改寫則是必然的。關於信長的歷史小說,照日本文藝評論家秋山駿和尾崎秀樹等人的排名,第一位是坂口安吾的《信長》。第二位是司馬遼太郎的《國盜物語》。第三位是遠藤周作的三部曲《反逆》《決戰時刻》《男人的一生》。第四位是津本陽的《天下是夢?》。而近年又有花村萬月的《信長私記》,安部龍太郎的《蒼茫信長》,山本兼一的《信長應該死》,加藤廣的《信長之棺》等。這些歷史小說,寫活了信長,更寫活了日本人對信長的喜歡。
高野山的信長供養塔
日本戰國有130位名將,日本人最喜織田信長。信長,秀吉,家康三傑中,日本人也是最喜歡織田信長。這是為什麼呢?日本史料集《朝野雜載》,有這段逸話。
天下人信長給下面人發出命令:
給我找出一個與我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的男人出來。我要見他。
在沒有電腦管理的那個戰國年代,這是個有難度的挑戰。或者說,這是惡意的難為下面人。但是,下面人還是找出了一個男人,一個與信長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的男人。但是,這是一位相當貧窮的男人。
信長這樣說了:我奪取了天下。但你卻是個窮鬼。同樣是在一個時間裡出生,但命運是有多麼的不同。
那位窮人說話了:不是的。尊敬的大人。我和你沒有大的差別。只是一日之差而已。
信長不解的問:何謂一日之差?
窮人回答道:奪天下也好,極貧困也好,這都是到昨天為止的過去的事情。即便是您大人,即便是您明君,明天也是無法知道的。所以僅僅是今天,你作為天下之主,你是快樂的。我作為極貧之人,我是痛苦的。
信長一臉愕然。原來,人就是活在今天的。
陷於極貧的人,說出了人生之道。信長感到了一種滿足。於是給了他很多錢物。
原來,信長也有相當天真的一面。日本人喜歡的是否就是信長的天真?但是,日本的歐洲文明史寫家鹽野七生說,信長給日本人的最大禮物就是對信徒的皆殺。
是否就是這皆殺與天真這二個要素,構成了信長的人格魅力?所以,在日本全國,織田信長的雕像也最多。如岐阜縣岐阜市岐阜公園裡有「革命兒」信長的騎馬雕像。這是著名雕刻家北村西望的作品。JR安土車站前有展開扇面跳著幸若舞(敦盛)的信長雕像。這是對當時傳教士手畫圖案的模仿。織田家的發祥地,福井縣越前町觀光物產館前有刀杖矗立的信長雕像。岐阜縣歷史博物館內也有同樣構圖的銅像。岐阜市岐阜車站前有手拿火繩槍的信長雕像。愛知縣清須市清州公園有信長的全身雕像。
岐阜站北口的黃金信長像
確實,對一個人物的崇拜與敬仰,最好的表現方法就是矗立青銅雕像,創造出人文回光的儀式幻覺,使人們從仰望的角度,閱讀青銅,閱讀歷史。這裡的歷史,又以青銅的形式,從時間結構轉化成空間結構,沉沉地拉住現在。所以,閱讀歷史,需要同情,需要想像,更需要寬容。大阪城內的豐國神社內,有豐臣秀吉的全身雕像。愛知縣岡崎市內,有德川家康的全身雕像。岡崎城是家康的誕生地。而「倒幕元勳」西鄉隆盛的全身雕像,只能矗立在上野公園被遊人冷冷地瞻仰而未能進靖國神社,表明歷史還是有其自己的相對尺度。
戰國武將,生殖能力也不差。信長生有11位男兒。細數這些男兒的去向,也非常有趣。
信長的長男信忠,五男勝長與父親一起魂歸本能寺了。三男信孝在賤嶽合戰後被切腹。子女也都被處刑。四男秀勝為秀吉的養子,病死。六男信秀在關原合戰前病死。八男信吉在關原合戰中改易西軍,子孫在水戶改姓津田。十男信好未生男兒。十一男長次在關原合戰中戰死。
這樣來看,繼承織田家繼的是次男信雄家,七男信高家和九男信貞家。如現在的花樣滑冰選手織田信成,就是信高家的延續(17代目)。織田信成在2010年生下長男。信長家系譜又有了血緣上的接續。而1959年出生的作家織田信孝,則是信長的次男信雄所生的五男高長的直系子孫,舊柏原藩織田家(舊子爵家)的現當主。筆名為織田孝一。
前日本花樣滑冰選手織田信成,「信長的後代」是他經常被提起的標籤之一
信長留有的遺物很多,但最有價值的有三件:
一件為唐物茄子茶罐(九十九發茄子)。現為東京都靜嘉堂文庫所藏。原本是室町幕府3代將軍足利義滿所持之物。信長向當時的大和國大名松永久秀索要,這位地方大名便慷慨地獻上。現為國寶。
一件為一文字茶碗。現為京都西本願寺所藏。作為吳器茶碗最高傑作之一的一文字茶碗,原本是西本願寺顯如上人贈送的(在信長開打宗教戰爭之前)。現為西本願寺的名寶。信長喜歡這款茶碗,表明他的審美之眼與眾不同。之後成了千利休「侘/寂」美學的靈感之源。
一文字茶碗,西本願寺藏
一件為六曲屏風的世界及日本地圖。現為福井縣淨得寺所藏。據說信長意識到東亞的存在,就是從這張地圖上看來的。在戰國武將中,信長最具天下人意識。最早想要上洛(上京)的是信長,最早用將軍之奏號令天下的是信長,最早啟用外國人為自己服務的是信長(這位來自非洲的黑人武士叫彌助,身高182公分。)。當時在京都周邊,有三好長慶,松永久秀等權力者,但他們全然沒有天下人意識與志向。信長的花押(籤字),是「麟」字的圖形化。「麒麟」為和平之世的靈獸,表明信長的未來指向的是一個沒有戰亂的世界。日本人對戰死者都有個交代。京都阿彌陀寺藏有「本能寺之變討死眾牌位拓本」。本能寺和二條新御所,除信長之外的114名戰死者的法名與俗名,都集約在一個拓本上。
坊間傳說的一種:光秀殺死信長的原因與後者過於寵愛森蘭丸有關。圖為《繪本太閤記》中,光秀受到信長的責罰後,毆打森蘭丸的場景
戰國時代盛行寵男。不能帶女性上戰場,於是侍奉武將的小姓就成日常話題。信長雖然談不上男色遍歷但也是非常有名。他喜愛的寵男有前田利家,長谷川秀一,堀秀政等。但喜歡歸喜歡,送戰場歸送戰場,沒有特殊的照顧。如戰死沙場的就有軍師官兵衛萬見仙千代(重元),他在有岡城與荒木村重的攻城戰中死去。之後是美貌的森蘭丸。山岡莊八在《德川家康》的長篇巨著中,寫森蘭丸的最後時期。沒有能砍下信長首級的安田作兵衛,將怒氣轉向森蘭丸屍體上,用左腳狠踢屍體,並砍下他的頭顱,使勁地把屍體抱到柱子旁邊,想讓屍體站立起來。這年森蘭丸只有18歲。很為慘烈。
(本文為作者原創稿,原題《織田信長被殺何以成了日本歷史的黑洞?》。文中使用圖片均來自維基百科,轉載請留言獲得授權。)
姜建強專欄丨寂光院
姜建強,旅日學者,致力於日本哲學和文化研究,著有《另類日本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