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歌30年·永遠的未央歌演唱會

2021-02-09 經典歌曲音樂欣賞

臺灣民歌30年——民歌嘉年華·永遠的未央歌演唱會【2005.7】

民歌,民歌,聲音裡總有鬥士的勇氣和思想的火花。

向李泰祥、楊鉉、胡德夫、葉佳修、侯德健、梁弘志們致敬,向在20世紀70、80、90年代和2000年代堅持夢想、創作和歌唱的民歌手們致敬——

歲月或飛逝,滄海已變遷,民歌之美,永不會黯然雕零! 

"民歌嘉年華·永遠的未央歌"演唱會,是臺灣民歌30年的紀念盛演,於2005年7月在臺北國父紀念館大會堂舉辦,近4小時、40首歌曲的如斯民歌懷舊盛演,不知未來還有無可能再見? 

01. 歲月-楊弦 

02. 歸人沙城+中華之愛 -施孝榮 

03. 今山古道 -黃大城 

04. 再別康橋 -範廣慧 

05. 風告訴我 -陳明韶 

06. 看我聽我+捉泥鰍 -包美聖 

07. 曠野寄情+龍的傳人 -李建復 

08. 鄉間的小路 -葉佳修 

09. 外婆的澎湖灣 -潘安邦 

10. 玻璃魚 -陳黎鍾 

11. 春風 -王瑞瑜 

12. 春天你來 -黃大軍.周治平 

13. 牽掛 -黃仲昆 

14. 江湖上 -楊弦 

15. 迴旋曲 -殷正洋 

16. 你的歌 -吳楚楚 

17. 最最遙遠的路+匆匆 -胡德夫 

18. 美麗島 -楊祖珺 

19. 看海 -楊祖珺.胡德夫.吳楚楚 

20. 如果 -施碧梧.邰肇玫 

21. 秋蟬 -楊芳儀.徐曉菁 

22. 愛的真諦 -林佳蓉.許淑絹 

23. 夢田 -南方二重唱 

24. 就要揮別 -四組二重唱 

25.秋天的野菊花 -鄉音四重唱 

26. 來唱家鄉的歌 -譚荃中.吳明華 

27. 微風往事 -馬兆駿 

28. 風中的早晨 -王新蓮.馬宜中.馬兆駿 

29. 生命的陽光+散場電影+廟會 -木吉他合唱團 

30. 月琴 -蘇來 

31. 天天天藍 -潘越雲 

32. 忘了我是誰 -王海玲 

33. 走在雨中 -萬芳 

34. 橄欖樹 -許景淳 

35. 告別 -王城 

36. 抉擇+請跟我來+讀你 -Friends合唱團 

37. 恰似你的溫柔 -蔡琴 

38. 讓我們看雲去+小草+奔放奔放 -大合唱

演唱會花絮,看到那些歌手們在慶功聚會上,沒有觀眾,他們依舊唱的那麼動情那麼開心,我們相信,他們是真正熱愛音樂的歌者。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覺得不錯送給你最愛的朋友吧!

無線神麥K歌神器再升級!音樂愛好者迎來了新一輪的春天~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35年時間,370首經典金曲!

小姑娘用古箏把《小蘋果》彈瘋了!看完個個都驚呆了!

一曲《你的樣子》,百聽不厭!

這三個人把《西海情歌》演繹到極致,(值得收藏)

雲菲菲《傷心城市》我的痛和淚,有誰知……

老歌:降央卓瑪《一剪梅》龍飄飄《雪中梅》,心已醉!

任妙音與鄧麗君《人約黃昏後》人美,歌更美,好聽到醉

音樂      藝術       經典

--

經典歌曲音樂藝術欣賞

相關焦點

  • 臺灣民歌嘉年華會:永遠的未央歌演唱會
    2005年7月1日、2日兩天,約50位臺灣民歌運動中的風雲人物聚在一起,舉辦了一連三場的演唱會。 7月2日晚,由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主辦的「民歌三十年」紀念系列演唱會演出最後一場,至此,整個活動在臺北國父紀念館完美落幕。
  • 民歌嘉年華會 永遠的未央歌
    不再流浪了,我不願做空間的歌者寧願是時間的石人 然而,我又是宇宙的遊子地球你不需留我這土地我一方來將八方離去 。2005年7月2日,由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主辦的「民歌三十年」紀念系列演唱會的最後一場,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落幕。1975年6月6日,楊弦在臺灣中山堂舉辦個人演唱會,發表8首民歌作品,影響了整個華語音樂的「民歌運動」由此開始。
  • 民歌30年(民歌嘉年華)永遠的未央歌演唱會
    十五年前的臺灣民歌演唱會,我一口氣看完,真過癮!好懷念讀書時青春年華,民歌30年幫我記錄了成長的青澀!棒透啦!我能朗朗上口的民歌有: 風告訴我、看我聽我、捉泥鰍、鄉間的小路、牽掛、如果、蘭花草、走向你走向我、風中的早晨、月琴、天天天藍、忘了我是誰、橄欖樹、讓我們看雲去... 等,聽著原唱歌手的歌聲跟著哼, 也是很快樂的事呢!
  • 向青春致敬,永遠的未央歌!
    20世紀70代中後期,校園民謠伴隨「金韻獎」的誕生開始在臺灣興起,並且發展迅猛。臺灣是泛華語地區校園民謠最早傳播和成型的誕生地,並將校園民謠運動推向了登峰造極的位置之上。1975年6月6日在臺北中山堂的「現代民謠創作演唱會」上,臺灣大學學生楊弦把臺灣詩人余光中懷鄉的詩譜成曲子演唱,深受青年歡迎。
  • 民歌嘉年華會- 永遠的未央歌
    一   在一個周末的下午,偶然地,把這張《民歌嘉年華會——永遠的未央歌演唱會》放到機器裡,原本是想當背景音樂,一邊收拾散落一地的碟,書,
  • 2016臺灣「民歌40年」 深圳站演唱會
    臺灣重量級音樂人傾巢而出,兩岸樂迷奔走相告,無數大陸民歌和流行音樂愛好者也專程漂洋過海,去看望四十不惑的臺灣校園民歌。時隔一年,臺灣「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會在深圳開唱。這也是「民歌40」第一次大規模登陸內地,有近30組歌手參與演出。除齊豫、潘越雲、胡德夫、李建復、萬芳等資深民歌手外,還有陳綺貞、韋禮安兩位年輕創作歌手獻唱。
  • 【轉】2016臺灣「民歌40年」 深圳站演唱會 開票了!
    臺灣重量級音樂人傾巢而出,兩岸樂迷奔走相告,無數大陸民歌和流行音樂愛好者也專程漂洋過海,去看望四十不惑的臺灣校園民歌。時隔一年,臺灣「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會在深圳開唱。這也是「民歌40」第一次大規模登陸內地,有近30組歌手參與演出。除齊豫、潘越雲、胡德夫、李建復、萬芳等資深民歌手外,還有陳綺貞、韋禮安兩位年輕創作歌手獻唱。
  • 2016臺灣「民歌40年」深圳站演唱會今日開票!
    臺灣重量級音樂人傾巢而出,兩岸樂迷奔走相告,無數大陸民歌和流行音樂愛好者也專程漂洋過海,去看望四十不惑的臺灣校園民歌。時隔一年,臺灣「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會在深圳開唱。這也是「民歌40」第一次大規模登陸內地,有近30組歌手參與演出。除齊豫、潘越雲、胡德夫、李建復、萬芳等資深民歌手外,還有陳綺貞、韋禮安兩位年輕創作歌手獻唱。
  • 【廣播30年特別策劃】臺灣「民歌40」(深圳站)演唱會背後的榮耀英雄
    這次臺灣「民歌40」(深圳站)演唱會邀請到的是臺灣樂手的原班人馬。他們都是在樂團徵戰多年功勳級樂手,每一位都讓人敬仰。他們的相聚,只為臺灣「民歌40」。11月19日臺灣「民歌40」(深圳站)演唱會即將開啟。
  • 錯過了臺灣民歌四十演唱會?沒關係!用力戳我!超多巨星在等你!!
    6月6號臺北小巨蛋體育館共同觀賞「臺灣民歌四十」的演唱會之外,其他時間都是大家自由活動的時間,所以大家在臺北可以盡情享受人文、美食和購物的樂趣。 林伯傑老師這一次講座的主題是《民歌四十·永恆的未央歌》,從1965年的第一首臺灣民歌的誕生,到之後40年的發展歷程,都在林伯傑老師輕鬆幽默的語言裡得以呈現。
  • 老歌時光︱聆聽臺灣校園民歌永遠的未央歌
    這樣的歌謠,它們是臺灣校園民歌,你知道它們的原唱是誰嗎?這些歌從來也不是伴我長大的歌,零星一點點聽到的,也只是從父輩的口中知道的是標上臺灣標籤的歌。可是我一聽到這些歌,竟然覺得它們是"不朽"的。這本不該是我這個周邊圍繞著"周杰倫"的八十後所體驗到的,我竟然有了六零後七零後的感動,我無法形容對它們的喜愛,它充滿著人文氣息和理想化的情結,滿滿的是陽光積極向上的純真年代。
  • 臺灣30多組民歌歌手響應「相知相守 民歌45演唱會」
    華夏經緯網7月1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由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理事長李建復領軍,超過30多組民歌手響應參與將於今年9月舉辦的「相知相守民歌45演唱會」。、27日在今年最新落成的新場館,位於南港的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辦「相知相守 民歌45演唱會」。
  • 胡德夫和蔡琴們:這一次嘉年華,三十年未央歌
    這一點,和大陸把各省各地民間世代相傳的土風歌曲叫做「民歌」,區別很大。      臺灣的現代民謠也就是「民歌」,誕生於1975年。      1975年6月6日,從臺灣大學文學院畢業的民歌手楊弦,在臺北中山堂用余光中的八首詩作歌詞,舉行了一場詩歌演唱會。在這場演唱會上,余光中的名詩《鄉愁》被譜曲改編成歌曲,叫做《鄉愁四韻》。
  • ❹.臺灣「民歌 40 」深圳演唱會 十年一次的民歌盛會
    臺灣民歌走過了 40 個年頭。每 10 年一次的相聚,像是老友會,又像在宣告著他們的 " 青春不老 "。不過,在這次演唱會裡,還有很多民謠大咖,或許你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是你一定聽過、唱過他們的歌,被他們的故事感動過。
  • 被譽為臺灣校園聖經的---《未央歌》
    唯有「那像詩篇又像論文似的日子」,永遠刻在了心間。        第一次聽到黃舒俊民謠風格的歌曲《未央歌》的時候,歌詞所給予我的困惑直到10年之後,翻到小說《未央歌》的最後一頁,才如同層層卷疊的淺白色花朵,剎那間開了,露出來的那一丁點花心
  • 民謠演唱會細說「臺灣民歌四十年」
    在臺灣民歌40年之際, 一臺民謠盛宴「走江湖音樂節
  • 【微信搶票】音樂大講堂:馬世芳——重訪臺灣「民歌時代」
    ♪ 音樂大講堂:馬世芳——重訪臺灣「民歌時代」  時 間:11月6日(周日) 15:00地 點:深圳音樂廳二樓演奏大廳說 明:2周歲以上兒童(身高未滿0.9米的兒童需出示身份證)憑票入場,其餘兒童謝絕入場。
  • 【民歌40專題·壹】「民歌40」:再笑一笑,一笑就老了
    在下半場,他演唱了以余光中的詩歌為主軸的原創作品,當《鄉愁四韻》的旋律響起,一個華語歌壇的民歌時代被開啟。臺灣的年輕人開始唱自己的歌,開啟原創精神,形成了臺灣民歌時代。當時民歌最重要的推手、著名音樂DJ陶曉清說:「臺灣民歌啟蒙了原創精神,也因此帶動了中文流行樂壇的發展。」
  • 臺灣民歌四十年:夢中橄欖樹溫柔四十年
    (圖:「民歌四十: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會於臺北小巨蛋、高雄巨蛋連唱三天,共六十餘組歌手參與。)我從大理飛昆明飛北京飛香港飛臺北,一路輾轉,就是為了看臺灣「民歌四十」演唱會。好多人都不在了,李泰祥、梁弘志、馬兆俊、施碧梧、陳志遠、黃大城、潘安邦,潘莉莉,一回相見一回老,所以要趕快奔赴現場,趁大家都還在。臺北小巨蛋,一萬五千人的大場地座無虛席。
  • 臺灣民歌40年 在懷舊中傳承
    40年後,一場名為「民歌40年——再唱一段思想起」的演唱會在臺灣多城上演,勾起了幾代人的鄉愁。終於在今年11月19日,「臺灣民歌40周年」演唱會將作為「2016第14屆中外藝術精品演出季」的主推項目,在深圳灣體育館「春繭」開唱。記者從昨天的新聞發布會獲悉,老一輩如齊豫、潘越雲、李建復、胡德夫、萬芳,新生代如陳綺貞、韋禮安等近30位臺灣民歌音樂人將共同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