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蘇瑞,個人微信號: surui0512 關注我!
以前蘇州人的早餐是「四大金剛」:大餅、油條、粢飯、豆腐漿。蘇州人講究吃,因此自古以來「美食家」不少,無論是豐收歉收,一日三餐分的很清,哪怕是早餐也不會馬虎。
你知道嗎?早餐吃什麼還可能暴露你的性格甚至年齡哦!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吃的早飯種類不同,如:
年輕一點的(10-30歲)喜歡吃餛飩,小籠包,慢性子,大多比較溫柔;
年齡大一點(30歲-50歲)愛吃稀飯,大餅油條,回憶小時候的味道,比較懷舊;
一些老蘇州人喜歡吃麵(如:50歲-70歲)有些喜歡吃軟一點,有些喜歡硬一點,大大咧咧,比較豪爽;
還有一些人生活條件不錯的,不太愛吃傳統蘇式早餐,每天早晨吃諸如:豆漿、麵包、雞蛋、粗糧等,追求生活品質,敏感細膩。
你是哪類人呢?
(以上純屬娛樂,不要強行對號入座哦!)
蘇州是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蘇州人的早晨文化如何?現在蘇州人早晨吃什麼?大餅油條,粢飯糰,豆腐花,生煎饅頭,各種餡的包子,餛飩,各式澆頭的麵條,糕團等等。還有一些時令點心,比如清明時節的青糰子,還有酒釀餅,端午節的粽子,還有過年吃的糖年糕,蘿蔔絲餡的大糰子……數不勝數!可怎樣搭配營養才足夠豐富呢?一起來學習一下:
組合推薦:
蘇式湯麵+小籠包
蘇式湯麵,吃不了甜的可以要個白湯,澆頭豐富隨便加,再加上一咬滿口流汁的小籠包,簡直是太豐盛了。在蘇州,老字號麵館遍布大街小巷,不必費心尋找。
小餛飩+鍋貼
早上來碗小餛飩也是不錯的選擇,還可以加個絕配的鍋貼。餛飩的清淡正好中和了鍋貼的油膩,餛飩的細膩柔軟正好搭配了鍋貼的粗糙香脆。
豆腐腦+油條
豆腐腦的鹹甜之爭一直沒停歇過,不過在蘇州人的印象中,豆腐腦一般是鹹的。清香的豆腐腦加上金燦燦的油條,味道那叫一個贊。
粥+燒餅
一碗粥是老蘇州早上的不二之選,街邊粥鋪的白粥,沒有太多花樣反而清爽可口。再配上一個燒餅,堅硬的燒餅遇上了清淡柔和的稀粥,那感覺還用說嗎?
【王氏林記燒餅店(雙塔菜場店)】燒餅做的很實在,用量絕不含糊,鹹大餅裡面的豬油很香,甜大餅填的恰到好處,一定要吃剛出爐的,混搭著芝麻香,真是絕美的早餐哦!
牛肉粉絲湯+生煎
在蘇州,牛肉粉絲湯算是「外來和尚」,「外來和尚」遇見本土生煎,食肉系的福音啊。
【啞巴生煎(臨頓路店)】生煎很好吃,湯汁很多,底殼很脆。
粢飯糰+牛奶
粢飯糰又實惠又美味,不過貌似現在賣的地方越來越少,多存在於老新村或者路邊。至於牛奶,推薦鮮奶。
大餅夾油條+鹹豆漿/豆腐花
老蘇州早餐經典搭配,蘇州人吃大餅油條有個特別的習慣:一塊烤得焦香的大餅一折兩,將一根外脆裡嫩的油條裹進去,一起向嘴裡送。所以,這一黃金搭檔常常是」一副」「一副」買的。再加醬油加辣醬的鹹豆漿或豆腐花,只有蘇州才能吃到吧!
【豆腐花】在王天井巷和湯家巷夫妻倆共同經營著,這個豆腐花小攤已經擺了很久了,下午二三點會見到賣豆腐花的流動車子,在蘇州城是鼎鼎大名的,到晚上六點左右收攤。湯家巷的豆腐花很白很嫩,裡面的配料也十足,榨菜末,紫菜末,蝦皮,香菜末,蔥末,辣油非常贊,夏天還有涼粉,味道十分鮮美可口。小編常年光顧,感覺鮮的眉毛都要掉下來哉。
荷葉包死人+甜(淡)豆漿
蘇瑞覺得這真是老蘇州的黑暗料理啊,用麵粉攤一個麵皮餅,抹上甜醬或者辣醬,中間夾上一根油條,一個荷葉包死人就做好了。不知道這個名字怎麼得來的,就像碧螺春被叫做「嚇煞人」一樣,蘇州人起名還是蠻有勁的,讓人印象深刻。
【閶門姚記豆漿】和小夥伴來過好多次了,因為太人氣經常爆滿!可選的品種也很多:豆漿、滷蛋、粢飯、肉粽、油條、荷葉包死人、豆花、大餅.味道都是小時候的味道,該淡淡,該甜甜,符合老蘇州口味,真是經典早餐集合店啊。
生煎饅頭+小餛飩+蟹殼黃
蘇州的生煎包餡料裡是加上肉皮凍的,也放了一點糖,所以肉餡很鮮美,一咬一口湯汁。每次吃生煎包都要先咬開一個小口子,把湯先吸乾了,生煎包還講究一個煎的火候,要皮脆皮黃又不焦,最喜歡是快出鍋時,大師傅一把蔥花撒在包子上,蔥綠的金色的交映,真是令人胃口大開啊。
【大阿二生煎鋪】山塘街白居易紀念館北蟹殼黃、生煎包,還有那幾乎找不到肉的泡泡小餛飩。門口有一首小詩:未見餅家先聞香,入口酥皮紛紛下;昔日乾隆取大名,今朝蘇城獻美味。
【榮陽樓】絕對老字號,好多好多年了,出品仍是那幾樣——生煎、湯包、面、餛飩、糕和糰子,味道「依舊」,「絕對懷舊」。逛完山塘街的朋友可以順便去坐坐。
(蟹粉)小籠+(三鮮)大餛飩
很小的時候,爸媽就帶著我經常去吃的,那個時候還是很古老的方式,就是付完錢後,會給你一個竹牌,然後自己去排隊,拿竹牌換餛飩或者小籠包。蘇州人對於小籠和餛飩是情有獨鐘的。
【綠楊餛飩】老字號。半緊酵蟹粉小籠,半緊酵,意思就是微微發酵,介於發麵與硬面之間,不溫不火的天然,十分有韌性,既保持了口感,也有一定的硬度,湯汁不易流出。三鮮餛飩的湯頭超讚,綠楊對湯的要求是「淡而有味、鮮而不膩,又能夠色澤清亮、透明見底」上面點綴蛋絲,少許雞絲,綠油油的蔥花。
泡泡餛飩+肉湯糰
泡泡餛飩絕對是老蘇州們童年的記憶,小時候是砂鍋裡煮的,不停沸騰,好吃又好玩,薄薄的很順滑,湯頭很鮮,加上鮮肉湯糰,配在一起把小餛飩的鮮味也吊出來了。
推薦三家蘇州老店,都是慕名而去的,最主要這兩家都超級實惠,性價比很高,大家天天吃也沒事哦。
【樂惠餛飩店】在吳趨坊裡有一爿小吃店,店堂小環境真心不好,但是生意去好的出奇,大家都是衝這這店裡的泡泡小餛飩去的。
【陳記泡泡餛飩】這家店的湯糰都是手工的,咬開,一嘴的鮮鮮的肉湯,湯圓皮很糯,肉大而且硬,吃的很滿足。
【新年點心店】山塘街星橋橋堍旁的「新年點心店」門面雖小卻是每天顧客盈門,特色小吃手工掛粉湯糰更是受到一個個老蘇州的青睞,被老吃客們暱稱為「老朱湯糰」。在山塘街做湯糰26年,選用的糯米粉堅持是用自己軋制的,所用的湯糰餡也是自己做成的,其中鮮肉餡是自己一刀刀斬的,芝麻是自己磨的,豆沙還是自己熬的,讓人吃出老蘇州的味道。
泡飯+小菜
其實老蘇州阿爹阿婆吃的最多的還是「泡飯」,配合著平望醬瓜,甪直蘿蔔頭,還有太倉肉鬆,考究點配上點採芝齋蝦子鯗魚,真的蠻香的。
【平望醬瓜】、【甪直蘿蔔頭】、【太倉肉鬆】、【採芝齋蝦子鯗魚】
單品推薦:
蘇式湯麵
蘇州人的一碗麵,麵湯最重要,所以如果一碗「光面」好吃,手藝才叫真的好,配上早上準備好的或是現炒的澆頭,一碗下去,渾身精神。
【蔥油香菇面陸長興】的招牌,陸長興用的油都是用蔥熬出來的,很香,據說是以前的姑蘇十碗面之一。
【瓊琳閣紅湯麵】說到蘇州的麵館,現在瓊琳閣面莊是逗小妹比較喜歡的一家,推薦大家試試這家的紅湯麵,很鮮。
【美味齋爆魚面】這家店的爆魚面堪稱蘇州一絕,慕名而來吃麵的人非常多。
【同得興楓鎮大肉麵】被收入《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的楓鎮大肉麵,它的調味不用醬油,加入了酒釀,過去這個面只在夏至立秋兩個節氣之間供應,過了這個時節湯的做法就不同了。
【一德麵館蕈油麵】這家麵店在蘇州湯麵館中不算非常出名,只做早市和午市。
【老石頭的燜肉麵】店在大石頭巷25號,開了很多年,都沒怎麼漲價,這家的燜肉麵好吃。
【南環東路順仁興陽春麵】什麼澆頭也沒有,僅僅光面,但就是好吃。只賣3元錢哦。
【裕興記兩面黃】曾是蘇州消失很久的面點,一度被稱為「麵條中的皇帝」。「硬兩面黃是生面油炸,軟兩面黃是下的硬面濾幹再炸,做好後,將澆頭連滷澆在面上,味道又香又可口。
【胥城大廈陽春麵】胥城的奧灶面各種出名,嘗過奧灶面的人,多半難以忘懷那湯清面爽、澆頭醇美的獨特風味。話說胥城的奧灶面配方是從崑山買的,掌廚已經做了有10年的面了,而且跟別說還有潘御廚掌舵~美味度可見一斑!
肉月餅
肉月餅真是神來之筆啊,這種可能只有蘇州會有吧,月餅裡居然放肉,疏鬆又不油膩 ,皮酥軟,不粘牙,入口即化;餡香糯,不很甜,回味無窮。大小也適中,很適合做早飯。
【長發肉月餅】肉月餅的老字號了,屬於需要排隊才能吃的美食。
肉粽
肉粽也是早餐的經典,方便吃帶,又香又有飽腹感。
【趙記粽子】道前街文化市場南對面,郵局的北面小巷子裡包一天的粽子,再煮7小時,每天下午3點開始賣,1小時後售罄。店面連個招牌都沒有的,如果不是雨篷上寫著「趙記粽子」,你簡直無法找到這處蘇州最好吃的粽子。
蘇式蛋餅
這個就是蘇式蛋餅,是軟軟的,必須是用竹蜻蜓刮一圈的那種。 一般一個雞蛋一根油條,甜醬,不要辣醬。蔥多放點,榨菜末少許,放點香菜。這樣的早餐是每個蘇州孩子的記憶。也是永遠吃不厭的東西,什麼雜糧餅,某某大包,都是浮雲。只有蛋餅,唯有蛋餅是最愛。
遍布蘇城各大街巷新村,推薦【何山橋車站那新元新村門口】,老夫妻兩的老手藝,是家老攤了,每天都有人排隊,都要用到兩個爐子。
鍋貼
也許很多人都以為鍋貼是四海遊龍那樣的油煎餛飩,其實,那個根本不正宗,不是鍋貼。真正的鍋貼,是用餃子煎出來的。
【香得來鍋貼小鋪】老閶門城牆下,只有在老城牆根邊上才能找得到!老闆娘精心製作了兩種餡:豬肉和牛肉!最推薦豬肉,香濃的肉餡配著鮮粘的肉汁,各種滿足在心頭蕩漾!
【小姜鍋貼】在侍其巷有一家小店味道好,也正宗。用一個大的扁的鐵盤子,將豬肉餡或者咖喱牛肉餡的餃子按照順序排放好,然後澆上油,放爐子上煎。 不過五分鐘,鍋貼的香味就飄出來了。煎好的鍋貼,一個一個黃金餃子,上面還有蔥花,一看就令人食慾大開啊。裡面自然還有配套的牛肉粉絲湯和油豆腐粉絲湯,一口粉絲湯一口鍋貼,小日子過的好舒服啊。
粢飯
包粢飯的阿姨一隻手掌裡攤塊溼布,另一隻手抓起一團米飯,放在布上攤開,一根油條一折三放在米飯上,再兩手合上一捏緊,前後不過幾秒鐘,熱呼呼的粢飯糰就交到你的手上了。吃起來一定要用兩隻手,捧著粢飯糰吃一口把飯糰捏一把,就是吃到最後一口,還要把飯糰再捏捏緊。
【彩香2村幼兒園邊】傳統古法製作,小時候的味道。
蘇式糕點
在蘇州,糕團的誘惑力是相當大的,老蘇州人都有過在黃天源排隊買糕的經歷。蘇式糕團無疑是一頓補油水又補營養的早餐。
黃橋燒餅
雖然原產地並不是蘇州,但是蘇州人對它的情節絕對是槓槓滴,酥脆焦黃,香噴噴,非常可口 ,排隊買,早飯搭配豆漿吃,是那麼的完美。
【彩香黃橋燒餅】最好吃的燒餅,老闆好像是黃橋人,鹹的有脆、酥兩種,還有甜的,誘人幾十個一買,很正宗,口碑不錯。
炒肉釀糰子
說起兒時夏天最喜歡的早餐,很多老蘇州恐怕會脫口而出「炒肉釀糰子」。這炒肉釀糰子可謂是極具有蘇州特色的小吃,外形像是燒賣,對老蘇州人來說,這個小點心一天之中只有早餐時間才會放在餐桌上,很多老蘇州人至今還喜歡自己在家裡做糰子。
【黃天源】、【萬福興】、【近水臺】小編按個人喜愛程度排列。
糖水雞頭
雞頭米每年8月上市,來一碗糖水雞頭米是最好不過的啦,老蘇州有時還會在湯裡煮個水鋪蛋,考究點的撒點桂花,噴香噴香。
推薦自己去葑門橫街或者竹輝橋買新鮮的雞頭米回家煮。
《蘇州小吃》
姑蘇小吃名堂多,味道香甜軟酥糯。
生煎饅頭蟹殼黃,老虎腳爪絞連棒。
千層餅、蛋石衣,大餅油條豆腐槳。
蔥油花卷蔥油餅,經濟實惠都欣賞。
香菇菜包豆沙包,小籠饅頭肉饅頭。
六宜樓去買緊酵,油裡一氽當心咬。
茶葉蛋、焐熟藕,大小餛飩加湯包。
高腳饅頭搭薑餅,價鈿便宜肚皮飽。
芝麻糊、糖芋艿,油氽散子白糖餃。
雞鴨血湯豆腐花,春卷燒賣八寶飯。
糯米粢飯有夾心,各色澆頭自己挑。
鍋貼水餃香噴噴,桂花藕彩海棠糕。
臭豆腐乾粢飯糰,蘿蔔絲餅三角包。
蜜糕方糕條頭糕,豬油年糕糖年糕。
湯糰麻團粢毛團,雙釀糰子南瓜團。
酒釀園子甜酒釀,定勝糕來梅花糕。
篤篤篤篤賣糖粥,小囡吃仔勿想跑
赤豆粽子有營養,肉粽鹹鮮味道好。
雞頭米、蓮子羹,糖炒慄子桂花香。
棗泥麻餅是特產,滷汁豆腐乾名氣響。
(本文部分採編自原味蘇州,蘇州情調綜合編輯)
-
更多精彩內容,
關注「蘇州情調」
微信號:szs0512
小編蘇瑞,微信 surui0512(私信我)
關於蘇州古城文化歷史,
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