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語】2020年,在這個不平凡的年份,為向城市「血脈」守護者致敬,廣州市交通運輸局與羊城晚報一起
推出2020尋找廣州最美「的哥的姐」投票活動。羊城晚報獨家策劃三期系列報導,講述戰疫一線「的哥的姐」最美故事,回顧廣州計程車行業形象發展。
清晨,他們用引擎聲喚醒沉睡的城市;深夜,他們用車燈照亮回家的道路。他們,是城市的擺渡人,是城市「血脈」的守護者。他們,在穿梭的車流中,用自己的雙手,把握生活的方向。
2020年的開端,春運來臨時,他們守在「兩站一場」,確保春運旅客疏運安全、順暢、有序;疫情來襲後,他們站在戰疫一線,主動請戰組成「廣州防疫應急愛心計程車隊」,為重要交通樞紐疏導普通發熱旅客,為一線醫護人員解決交通出行難題。
他們,就是為羊城發出一張張城市文明名片的計程車司機。小編帶你走近廣州戰疫一線的城市「血脈」守護者,傾聽他們的最美故事。
光榮入黨,湖北籍「的哥」投身戰疫一線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 2020年3月17日下午,一場特殊的入黨宣誓儀式在廣州公交集團白雲(廣交)公司五分公司舉行。「的哥」張振新在黨員示範計程車司機成員的見證下,高舉右手,緊握拳頭,在黨旗前莊嚴宣誓,胸前的黨徽熠熠生輝。
湖北籍廣州「的哥」張振新
「作為一個身在廣州的湖北人,我必須做點什麼,要不然心裡過不去。」今年55歲的張振新,來自湖北荊州,從事計程車行業已有22年。今年2月,廣州防疫應急愛心計程車隊成立,180輛愛心計程車7×24小時為全市9家定點救治醫院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提供義載接送服務。
愛心計程車隊成立後,張振新立即主動要求加入。但由於車隊成員主要由黨員示範車輛組成,這讓當時還未入黨的張振新有些心急。談到加入車隊的初衷,張振新十分堅定:「廣州有醫療隊前往荊州支援,還有一個醫療隊就住在老家縣城裡。他們都在馳援湖北,我一定要加入車隊!」功夫不負有心人,張振新被批准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共預備黨員,也成為愛心計程車隊的核心成員之一。
在日常運作中,廣州防疫應急愛心計程車隊配合一線醫護人員的上下班時間,根據醫護人員的出行需求和優化路線,分配接送任務。在愛心計程車隊專門的微信群中,「的哥的姐」們完成接送任務後,都會在群裡報告。「印象中,我最多一天接送了5位醫生,最早6時出發,最晚等到23時。」張振新回憶。
「在整個車隊中,我是第一個去接送ICU醫生的。」張振新還清晰地記得,那天中午12時,他準時守候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門口,約定時間已過,醫生卻遲遲未露面。一直等到15時多,張振新才接到這位ICU醫生。「上車後我才知道他臨下班前又來了病人,無法走開。」當時醫生一臉疲憊地表達著歉意,張振新卻感到心疼,輕輕地說:「您睡一會兒吧,到了我叫你。」
在張振新的義載過程中,還有一位特殊的乘客。那是一位新冠肺炎治癒者,需前往廣州血液中心捐獻血漿樣本。「我記得這位治癒者住在金沙洲,當時約定上午8時過去。」到達廣州血液中心後,張振新陪同治癒者一起辦手續,安排妥當才離開。在溝通過程中,張振新聽出了對方的口音,「我知道那是我老鄉,我很高興能幫助治癒者!」說到這裡,張振新開心地笑起來。
張振新是廣州防疫應急愛心計程車隊核心成員之一
身在廣州,心繫家鄉。張振新的父母和弟妹都在湖北老家,面對未知的疫情,張振新也十分擔心。「最初我要加入愛心車隊,家人是極力反對的。」張振新說,為了更好地投身防疫一線,他專門了解了如何更好地進行個人防護。完成一趟營運之後,他會把車開到市交通運輸部門指定的消毒服務點進行全面消殺,同時,車內還備有酒精、手套和口罩;車上新安裝的智能化疫情防控系統,還能提醒司機和乘客佩戴好口罩,這一切都讓他覺得安心。
把防護做全了,和家人溝通清楚後,張振新的家人漸漸打消了顧慮,全力支持他奮戰在戰疫一線。「我兒子還要給我買防護服咧!」在一個個晝夜更替中,張振新帶著家人準備的「愛心餐」,用愛心、熱心、決心築起復工、復產、復學的防疫牆。正是因為這份守護城市交通的責任與擔當,張振新被評為2020年全國出租汽車行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先進駕駛員、2020年最美春運戰疫人。
夫妻同心,「神鵰俠侶」相互扶持齊戰疫
在廣州公交集團白雲(廣交)五分公司,有一對計程車司機夫妻檔。夫妻倆「你白天+我黑夜」地接力工作,在所有同行心目中,他倆早已形影不離,見到她就會想到他。這對 「神鵰俠侶」,就是「的哥」魏鑑中以及「的姐」陳蘭香。
廣州公交集團白雲(廣交)五分公司的「的士夫妻「阿中和阿香
魏鑑中、陳蘭香來自廣東梅州,夫妻倆共同開一輛藍色的新能源計程車,陳蘭香負責跑白班,魏鑑中負責跑夜班。
九年前,丈夫阿中加入白雲(廣交)公司,從事計程車司機的工作,妻子阿香則留在家中,忙活照顧小孩。阿中一人扛起了養家的重擔,阿香不忍他獨自承受經濟壓力,悄悄地學車考駕照,順利考取了資格證。2014年,夫妻倆作了一個重要決定,阿香也加入了計程車行業。從此,夫妻倆彼此不僅是生活上的伴侶,更是工作上的拍檔。為了安全起見,阿香開早班,一般6時就出車;阿中跑夜班,通常在下午約16時從阿香手裡接過計程車,繼續跑活。6年來,夫妻倆每天只有早上和下午的交班時間能夠見面,算起來還不到30分鐘。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這對「的士夫妻」的生活和工作面臨著挑戰。然而,陳蘭香夫婦並未放棄,「在這個關鍵時刻,市民特別是醫護人員的出行更加需要計程車,只要公司沒讓停,我倆就堅持出車,做城市的『擺渡人』!」阿中堅定地說。
阿中和阿香主動籤下請戰書,申請加入廣州防疫應急愛心計程車隊,他們說:「醫護人員戰疫太辛苦了,我們要堅守計程車行業的本職和使命,為他們平安出行保駕護航。」
夫妻倆非同尋常的默契,多次成功化解了義載過程中的突發情況。「記得在一次義載行動中,我按照預約時間,於15時準時來到了南方醫院門口等候,打算完成接送任務後就交班給丈夫。」阿香回憶,當天她左等右等,大約等了半小時,卻只等來了預約車輛的張醫生來電。原來,因為醫院急診室突然來了兩位病人需要緊急治療,張醫生暫時無法離開,預約用車單要取消了。
「不用擔心,您放心工作,我和丈夫是日夜班,無論多晚,我們等您,守護您回家。」阿香毫不猶豫,立刻將這個特殊的義載任務告訴阿中。約16時30分,阿中趕到醫院,接過夜班「接力棒」繼續在醫院外等候。「當天晚上20時,阿中才接到急診科張醫生。」阿香說。
阿中、阿香夫妻檔接力前行
從3月到5月,愛心車隊都是24小時待命,幾乎每天都會接到醫護人員的出行訂單。加入車隊初期,想到可能會接觸醫護人員甚至潛在患者,夫妻倆心中也有些忐忑不安。阿香坦言,「說不害怕是假的。但是仔細想想,醫護人員在一線都不怕,我們又怕什麼呢?」這樣想著,阿香和阿中很快轉變了思想,心理障礙慢慢消失,逐漸打消了後顧之憂。
帶著這樣的信念,夫妻倆用「白加黑」的愛心接力護航,度過了艱難的兩個月。2020年7月,阿中和阿香雙雙獲得「戰疫優秀駕駛員」榮譽稱號。在戰疫的道路上,一份榮譽,一次次揮手送別,都是他們情比金堅、優質服務的最佳印證。
青年精神,不畏艱難貢獻平凡力量
熟悉王海超的人,都能感受到他身上的那股「衝勁兒」。
2019年7月21日凌晨,王海超在沿江中路天字廣場候客,突然耳邊傳來一聲尖叫:「救命啊!有人跳江了!」 顧不上拔車鑰匙,他迅速下車跑到江邊,看到兩個女孩在水中掙扎著,江面漆黑一片,情況十分危險!
「當時什麼都沒想,請岸邊市民幫忙報警並尋找救生圈後,我就立刻跳下去了。」時隔一年多,王海超對當時的一幕仍記憶猶新,「救人要緊」是他腦海中唯一的念頭。生死時刻,王海超與另一位「的哥」合力救援,只用了5分鐘,就成功地從死神手中搶回了鮮活寶貴的生命。
青年廣州「的哥」王海超
王海超是個「90後」青年,來自河南省上蔡縣,為了追逐夢想來到廣州打拼,從事夜班計程車司機的工作。正是這種無畏的青年精神,讓他在路上一次次救人,更奮不顧身地投身戰疫一線。
王海超是愛心計程車隊的青年成員。「看到醫護人員全力奮戰在一線,十幾個小時都不能換防護服,我也想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為了節約醫護人員的等待時間,王海超會提前半小時到達約定地點。「儘早完成接送任務,讓醫護人員安心上下班。」王海超表示。
疫情之下,防護和消毒格外重要。為了落實車輛每日消毒,在航空、鐵路「三站一場」門戶交通樞紐,都有市交通運輸部門搭建的出租汽車防疫服務網絡,包括集中消毒、企業共享消毒、企業利用自身場地消毒及駕駛員自行消毒四個層面。在接送醫護人員之前,王海超都會前往集中消毒點仔細消毒計程車,用消毒水擦拭門把手。
客流減少是疫情期間計程車司機面臨的難題。「那時在路上兜圈,根本看不到乘客。去機場排隊候客,一等就是3個小時。」王海超感觸頗多,「大家都互幫互助,除了自身克服困難,行業內也幫助我們許多。」據了解,從今年2月至6月,出租汽車協會倡導企業為駕駛員發放綜合生活補貼,累計減免駕駛員車輛承包費超2億元。除此之外,市交通運輸部門按1000元/車標準向巡遊車駕駛員發放疫情財政補貼,幫助駕駛員們渡過難關。
讓王海超感受深刻的還有行業內齊心戰疫的決心和勇氣。4月19日起,廣州為全市計程車駕駛員免費提供核酸檢測服務。僅用3天時間,廣州市近4萬名出租汽車駕駛員核酸免費檢測全部完成,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感染率為零。
青年「的哥」王海超貢獻平凡力量
「助人為快樂之本,遇到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只要力所能及,我都毫不猶豫。我們都是平凡人,貢獻平凡力量,是青年人應該做的。」王海超如是說。
在廣州當「的哥」,腳踏實地,辛勤養家,王海超扎住了根。廣東省最美職工、廣東好人、河南好人、廣州好人……在生命面前,在戰疫一線,王海超贏得了尊重,立住了青年精神。
來源:羊城晚報
原標題:《【特寫】廣州「的哥的姐」 :戰疫一線的城市「血脈」守護者》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