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喝醉後失態,竟然和樹打架,寫下一首詞,被譽為千古名作

2020-11-18 草夕寸品文史

南宋年間,一個明月當空的夜晚,一個醉漢搖搖晃晃從夜色中走來。他跌跌撞撞衝到一棵松樹下,一頭栽倒在地上。可醉漢摔倒了還不老實,還拍拍松樹的樹幹,斜著眼睛得意洋洋地問:「你看我醉得怎麼樣啊?」

松枝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就「伸手」想扶他一把,醉漢不但不領情,反而一把伸出大手,使勁兒對著松樹猛地一推,還一邊大聲呵斥:「躲開!」原來,醉漢迷迷糊糊把松樹當成了送自己回家的朋友,這オ上演了醉漢和松樹之間的一幕有趣互動。這位醉態可掬的大漢,正是大名鼎鼎的詞人辛棄疾。而這好笑的醉酒場面就記錄在他的《西江月遣興》一詞中。

《西江月遣興》

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這首詞的題目就是《遣興》,看起來好像是在抒寫自己的悠閒,但是細細讀來卻發現一種不滿現實的情感和詩人獨特的個性。古代文人喜歡喝酒,特別是唐朝和宋朝的詩人們,他們的詩詞創作大多和酒有關,似乎不喝酒,詩詞就會少了些許韻味。

但是他們卻並非人人都是酒鬼,其實,辛棄疾並不是一個嗜酒如命的人,他真正的志向是去戰場上勇敢殺敵,為國家收復失去的土地。然而,他的滿腔抱負無法施展,正當壯年卻被罷官,只能長期閒居在家中,心情極度鬱悶的情況下,他才不得不借酒澆愁,酒杯便成了他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這無疑是辛棄疾醉後的「胡言亂語」。酒可消愁,讀書可增長知識,他卻說「我一直在喝酒,哪有功夫愁」。他引用了孟子的名言「盡信書,不如無書」說說隨著時代的變遷,古書上的話難免會與事實產生偏差,不能盲目地相信古書,而是要根據現實的變化去理解。而這句詞在辛棄疾這裡蘊含了另一層意思:古書上說的道理其實都是對的,可是在現實中完全行不通,還不如完全不看。

很顯然,這是詞人喝醉之後的憤激嘲世之語。所謂「古人書」上的那些道理,正是辛棄疾奉行一生的信仰報效國家,可是冷酷無情的現實扼殺了他的信仰。

曹雪芹說「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也許辛棄疾就是要用荒誕的故事,借著醉意控訴南宋朝廷的腐朽,表達自己清醒的志向和理性的思維,通過醉話表達自己的躊躇滿志。在他看似詼諧輕鬆的「以手推松曰:「去」中,我們看到的是一顆寂寞靈魂的痛苦掙扎,和等待國家再次召喚的迫切希望。

辛棄疾的這首詞看似荒唐,喝醉了酒竟然和松樹打架,實際上他正是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現狀和對現實的不滿,當現實無法改變的時候,他只好暫時用酒精來麻痺自己,但是心中的理想絕不會因為一時的沉淪而喪失,反而在等待時機,等待厚積薄發的機會。你喜歡這首詞嗎?歡迎大家留言。

相關焦點

  • 初戀時候的李清照,寫下一首詞名揚天下,最後兩句還成了千古名作
    初戀時候的李清照,寫下一首詞名揚天下,最後兩句還成了千古名作要是說在歷史上有濃墨重彩一筆的女詞人,當之無愧則屬於南宋的李清照了,她和趙明誠也是為世人所豔羨的一對眷侶。而新婚後李清照也憑藉一首詞聞名天下,最後3句更是千年以來無人能及。當她遇上了出身士大夫之家的趙明誠,兩個人情投意合,便用一首《點絳唇》來回應男方的熱烈追求。
  •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驚豔,最後一句模仿不來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驚豔,最後一句模仿不來蘇軾作為我國宋代的大文豪,憑藉其出眾的才華,年少時就已經出名。蘇軾被貶黃州,大徹大悟後,寫出一首千古名作,最後一句飽含哲理由於「烏臺詩案」,蘇軾鋃鐺入獄,最後死裡逃生,貶官來到黃州。來到黃州後,他並沒有選擇自甘墮落,相反的,他將更多的時間,放到了參悟自己的內心上。
  • 辛棄疾醉倒松樹旁當了一回小丑,卻寫下了令人哭笑不得的千古名詞
    這些失態之景實在是讓人不得不感嘆,哪怕再風光霽月、宛若謫仙之人,醉酒之後都能瞬間落入凡俗。不過要問這些醉酒的詩人之中最荒唐搞笑的是誰,那肯定是非辛棄疾莫屬了。他在有一次醉酒之時,居然醉到扶著松樹聊天,還向它問自己醉成了什麼樣子。不過這還不算完,之後辛棄疾還為此作詞一首,專門記下此次趣事。他的這首詞還流傳至今,堪稱千古名作,當屬大文豪無疑。
  • 辛棄疾寫下戒酒詞,不久反悔,又寫下一首破戒詞,成為千古笑談
    辛棄疾,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為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是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然而,喝酒傷身,尤其是過量飲酒,對人的身體有巨大的不好影響,而辛棄疾便是年老之時遇到了這樣的情況,甚至連筆都拿不穩了,於是他便有了戒酒之心,並寫下了一首《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表明自己戒酒的決心。《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
  • 硬漢辛棄疾很「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唱,不輸李清照
    硬漢辛棄疾最「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絕唱,不輸李清照敲碎離愁,紗窗外、風搖翠竹。人去後、吹簫聲斷,倚樓人獨。滿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但試將一紙寄來書,從頭讀。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時足?滴羅襟點點,淚珠盈掬。
  • 辛棄疾最神的一首詞,堪稱詞中瑰寶,4句就有兩句流傳千古
    對於這些讀書人來說,這就是他們的堅持和抱負,他們想要憑藉自己一身所學,為國家和百姓謀福祉,當然讀書人大都有自己的風骨,所以很多詩人總是仕途多坎坷。而筆者今天要為大家所介紹的這首詞,是來自「詞中之龍」辛棄疾的一首詞,這首詞被譽為辛棄疾最神的一首詞,堪稱詞中瑰寶,4句就有兩句流傳千古。《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宋-辛棄疾)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王,作為1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什麼很大的成就,但李煜卻稱得上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君主。李煜的詩詞具有獨特的風格,他的詩詞簡單幹練,能夠在寥寥數十字中將要想表達的場景形象生動地呈現在讀者的面前,和其它的動不動就長篇大論的宋詞不一樣。也就是由於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因此 他也被後人稱之為「千古詞帝」。
  • 李清照最調皮的一首詞,專門寫來向丈夫撒嬌,卻成了一首千古名作
    當16歲的她寫出「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世人驚豔於這位大家閨秀的頑皮;當婚後與丈夫分別時的她寫下「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時,世人和這位痴情女子一起傷懷;而當面對大是大非的她寫下「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時,世人無不讚嘆她的霸氣。無論是頑皮、痴情還是霸氣的李清照,世人都照單全收,傳誦了數百年。但事實上,李易安也有小女子可愛加調皮的一面。
  • 辛棄疾回憶沙場往事,寫下一首膾炙人口的詞,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
    傳奇愛國詞人辛棄疾,二十歲時曾為抗金義軍領袖,僅率五十騎就敢深入金營斬殺叛徒。回歸南宋後,辛棄疾原以為可以大展拳腳,收復失土;誰料到終其一生遭到朝中「投降派」排擠,再也未能重返戰場。辛棄疾作了一首著名的「穿越」詞,陳同甫受到詞作的激勵,三度上書朝廷,要求抗金,結果反被拿下大獄,差一點丟了性命。在詞中,他夢想自己一覺醒來,「穿越」回疆場,與軍中的兄弟們有肉同吃,有酒共飲,一起上陣殺敵。
  • 辛棄疾寫下一首看似歡快的醉酒詞,卻感嘆讀書「全無用處」
    今天要介紹的一首詞,既不慷慨激昂,又沒有纏綿悱惻,而是辛棄疾醉酒後寫下的作品。既然醉酒總有一些感慨或是牢騷,「詞中之龍」自然也沒能免俗,不過他這首詞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明明看似輕鬆,卻偏偏要感嘆讀書「全無用處」,讓人對此很是疑惑。
  • 辛棄疾不算豪放的一首詞,末尾一句很經典,多數人聽說過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最著名的豪放派詞人,也許正因為經歷和性格的原因,才使得辛棄疾的詞豪邁雄宏,在以婉約風格為主的詞壇開闢出了另一片新天地。辛棄疾的詞多詠祖國河山之壯美,多嗟世道政局之多變,筆觸大氣有力卻不失細膩。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由於年幼生長於金國,目睹了金國統治下,漢人所遭受的屈辱,終辛棄疾一生都希望能夠光復宋朝。
  • 辛棄疾寫下戒酒詞,不久反悔,又寫下一首破戒詞,拯救了千年笑點
    詩詞界嗜酒的文人騷客數不勝數,唐有李白,宋有蘇軾,但今天的主角是詞中之龍辛棄疾。對於稼軒兄來說,酒也是把雙刃劍,既有「醉裡挑燈看劍」的萬丈豪情,但也有「醉裡且貪歡笑」的孤獨失落,甚至還鬧出和松樹吵架的笑話:「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不過,辛棄疾因為喝酒而鬧出的笑話可不止這一個。
  • 辛棄疾喝醉酒,和松樹吵了一架,寫了一首詞,讀起來風趣幽默
    李白「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為了喝酒不惜一擲千金;王勃更是酒後援筆寫下千古名篇《滕王閣序》。辛棄疾也好酒。在一個月黑天高的晚上,他又喝多了。提著酒壺歪歪扭扭地往回走,沒成想就撞到一棵樹上,「啪」地把他給撞倒了。
  • 蘇軾被貶黃州,心情低落遊歷赤壁,隨手寫下一首詞,卻傳誦至今
    提到唐詩,我們肯定繞不開李白和杜甫,而提到宋詞也一樣繞不開一些名字,比如蘇軾、辛棄疾、李清照、柳永等。但如果要評價說唐詩宋詞中的巔峰之作是哪一首?今天史官就要和你好好談談。不得不提起蘇軾的詞作《赤壁懷古》,它絕對屬於宋詞的詞作巔峰之一。不止我認為,很多文學大家認為確實是宋詞的巔峰之作。
  • 蘇軾遊赤壁後寫下一首詞,全詞氣勢恢宏情感充沛,成為千古名作
    在金山寺的畫像前,蘇軾一時間感慨萬千,他追憶了自己一生的經歷,於是他寫下了一首《自題金山畫像》的詩: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遊覽黃州赤壁時,他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此外像《記承天寺夜遊》等精彩絕倫的文章,名句「小舟從此過,江海寄餘生」的詞作《臨江仙》,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定風波》等蜚聲詞壇的佳作,都是蘇軾在黃州創作的。提到蘇軾在黃州的創作,就不得不提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了,這首詞是蘇軾遊覽了黃州赤壁之後寫下的,這首詞也被人們認為是蘇軾最豪放的一首詞。
  • 辛棄疾為了戒酒,寫下最滑稽的一首詞,只讀了幾句就笑出了眼淚
    黃庭堅在妻子去世後,曾發誓戒酒,然而在被貶黔州時卻忍不住破戒,「遠山橫黛蘸秋波,不飲旁人笑我」。其實除了黃庭堅,南宋還有一位詞人也曾千方百計地想戒酒。他便是和蘇軾齊名的辛棄疾,56歲的他為了戒酒,寫下最滑稽的一首詞,只讀了幾句就笑出了眼淚。這首詞名為《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全文如下: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
  • 辛棄疾最不豪放的一首詞,末尾1句是人生第3境界,人一生要讀一次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最著名的豪放派詞人,也許正因為經歷和性格的原因,才使得辛棄疾的詞豪邁雄宏,在以婉約風格為主的詞壇開闢出了另一片新天地。辛棄疾的詞多詠祖國河山之壯美,多嗟世道政局之多變,筆觸大氣有力卻不失細膩。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由於年幼生長於金國,目睹了金國統治下,漢人所遭受的屈辱,終辛棄疾一生都希望能夠光復宋朝。
  •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就驚豔了,至今無人超越
    蘇軾卻不以為然,坦然自若,寫下了這首千古名作。定風波全文如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問了個尷尬問題,寫下一首詞安慰世人多年
    蘇軾的詞就是這樣,每一首詞的背後都有不同尋常的人生故事,也是蘇軾經歷了風雨,看到一些場景後,即興寫下的,但是每一首,都能讓後人加以讚嘆!人的一生,輾轉各處,像什麼呢?正像到處飛的鳥類。我們自小學便在語文課上學習了蘇軾的那些千古詩詞和文章,搖頭晃腦地讀著那些似懂非懂,但覺得很厲害的詩句,回到家後還不忘背給家裡人聽。如今在一些特定環境裡,腦海中浮現出那些詩句,不知是否會熱淚盈眶,還是淚往心裡流。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品蘇軾的人生,讓人奮發。
  • 辛棄疾為好友祝壽寫下這首趣詞,句句都是典故,詞中之龍名不虛傳
    以辛棄疾的耿介直男性格,能擔得起他誇上一誇的人,其實不多,但都挺有意思。這第一誇,他誇的是自己的髮妻,愛人過壽,他寫下了一首《浣溪沙·壽內子》,在詞中他寫道:「年年堂上壽星圖」,是滿滿的祝福,字裡行那股子恩愛勁兒令人會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