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斯基,逃亡40年,我只想不在監獄裡紀念你

2021-01-08 巴塞電影

很多人知道,波蘭斯基老爺子有著一段男默女淚的人生。

1933年,羅曼·波蘭斯基出生在法國一個波蘭裔猶太家庭,隨後全家搬回波蘭。二戰時90%的波蘭猶太人被納粹屠殺,他的母親就在其中。

在父母都被關入集中營期間,6歲的他僥倖逃脫,從此獨自逃亡了6年,直到德國戰敗;

1969年,臭名昭著的連環殺人團夥「曼森家族」入室殺死了波蘭斯基的妻子莎倫·塔特,身兼模特和演員的塔特當時懷著他們的孩子,還有兩周就到預產期;

而波蘭斯基當時正在歐洲拍電影,這件事成了他一生的痛;

1977年,著名導演波蘭斯基因性侵13歲少女被捕,並收到包括強姦在內的六項指控;1978年,他飛往法國,從此再也沒有回過美國。

「波蘭斯基先生逃脫這一法院的非法制裁完全正當合理,就像他當年逃脫入侵波蘭的德國納粹一樣。」

今年83歲的波蘭斯基在法國再次申請特赦回美國,又一次被法院無情拒絕時,他的律師這樣表示。

哈蘭·布勞恩是洛杉磯著名的刑事辯護律師

就在本月初,洛杉磯高級法院的法官結束了為期兩周的聽證會,再次拒絕了這位著名導演兼逃犯的請求。

83歲的波蘭斯基希望能回到美國祭奠亡妻,並希望法院能公開聲明免除他的服刑義務。

「針對本項長達40年的罪案中的法律和事實分析表明,該法院於2017年4月3日所做之決定,在道義上不合常理,在法律上不合邏輯,在事實上存在欺瞞。」

波蘭斯基的代理律師布勞恩表示,他在上周五向洛杉磯高等法院提交了上訴狀。

斯科特·戈登法官

這份上訴狀長達13頁,針對拒絕其請求的斯科特·戈登法官提出「法院宣稱波蘭斯基先生無權要求法院放棄其立場,因為他『公然藐視本院的法律秩序』。」

1977年3月,波蘭斯基為當時13歲的嫩模薩曼莎·嘉利拍攝雜誌大片,雖然後者聲稱自己15歲,但在當時的嫩模圈,謊報年齡等各種潛規則都是公開的秘密。

薩曼莎·嘉利

事後波蘭斯基被逮捕,並受到6項性侵指控。

在律師與法官進行了認罪協商後,波蘭斯基認罪了其中一項「非法與未成年人發生性關係」,然後在加州一家監獄被關押了90天。出獄後他對認罪協議表示同意,刑期是已服刑的90天外加緩刑期。

本來交易應該如此結束,美國「有錢有律師能使法官推磨」的法律體系又能增加一個新案例,雙方心照不宣地坐等宣判就可以了。

波蘭斯基拍攝的薩曼莎

但隨後波蘭斯基聽說,法官在私下裡表示要推翻認罪協定,改判波蘭斯基50年有期徒刑,「讓他死在裡面。」

波蘭斯基當時的律師也說這位法官不可信任,於是就有了波蘭斯基在宣判前一天出逃法國的事情。

從今年3月20日起,戈登法官的主持的法庭舉行了長達兩周的聽證會,討論如果83歲的波蘭斯基在逃亡39年後首次回到美國,該不該受到關押。

波蘭斯基的上訴狀向洛杉磯高等法院直言不諱地痛批:「正是該法院當初藐視了其基本的司法義務,對波蘭斯基先生做出承諾然後毀約。」

1977年,波蘭斯基的強姦案令公眾譁然

波蘭斯基擁有法美雙國籍,法美之間沒有引渡條約,因此他一直在法國避難。多年來,美國官方一直在試圖把他引渡回來。

2010年在波蘭斯基去瑞士期間,美國曾希望通過瑞士引渡波蘭斯基,但瑞士最終駁回了美方的請求;

2014年波蘭斯基到訪波蘭參加二戰猶太人紀念活動,美國也未能引渡成功。

1989年,波蘭斯基與現任妻子、法國女演員艾瑪紐爾·塞尼耶在法國結婚

在重啟本案的過去的幾個月中,布勞恩律師再次重申了法院當年與波蘭斯基達成的協議:後者認罪五項指控、法院判其90天刑期。

這場強姦幼女案,已經變成了一個人與一個國家司法系統的拉鋸戰。

當年的受害者薩曼莎已經結婚生子並出版了回憶錄,並時不時對此接受媒體採訪

4月3日聽證會結束,法院駁回了波蘭斯基的不服刑/監外服刑請求,並將在4月25日舉行第二輪聽證會。

地方檢察院在當然會繼續強烈辯駁,但這一次波蘭斯基和律師將變換主題,請求法院放出2010年某檢察官對本案的供述。

當時這位名叫羅傑·岡森副檢察官作為證人承認了1977年90天認罪協議的存在,並且認為波蘭斯基從被捕到逃亡的這麼多年來,早已承擔了遠超過這一刑期的處罰。

2003年波蘭斯基因《鋼琴家》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卻無法參加奧斯卡典禮

「顯而易見,波蘭斯基先生希望找到一個經濟、實用的方式來了結這個長達40年的案子。」訴狀中說。

「但不論出於何種理由,該法院似乎只想加重本案的複雜。法院當初的認罪約定沒有問題,也沒有證據或證詞能夠推翻地方檢察官岡森、辯方律師道頓、以及民權律師勞倫斯·西爾弗的宣誓證詞。沒有事實問題,以及從法律的角度而言,該法院也必須履行其諾言。」

波蘭斯基近年來一直健康狀況堪憂,多次入院,把案件全權委託給律師。

2013年他在法國坎城電影節宣傳新片《穿裘皮的維納斯》之後,就再沒有出現在公共視野中,這也是他最近的一部作品。

波蘭斯基與妻子在2013年的坎城電影節

對於亡妻莎倫·塔特,波蘭斯基在回憶錄中說:

「莎倫的死是我人生中唯一重要的分水嶺,把我從一片充滿希望與樂觀的無憂無慮的海洋,拉入了頑固的悲觀主義... 我要永遠對生命不滿了。」

這個案子給群眾餵了太多的瓜,把很多人推上了輿論前沿,而身在歐洲的波蘭斯基,也沒有停止成為電影大師的步伐。

但最終得失如何,孰是孰非,人生軌跡改變最大的還是波蘭斯基本人。走到了人生邊上,波蘭斯基能不能了卻夙願,還是要以一個強姦犯的身份流亡餘生?

下一次聽證會將在4月25日舉行。

巴塞電影

抱歉,百何,抱歉,文章,我想誇一誇你們最討厭的狗仔

那麼多版本的《攻殼機動隊》,你分得清嗎?

北影節老司機終極搶票秘訣,想買不到票都難!

北影節老司機「影院攻略」:守住這幾家,好片都不落

冒昧的問一句,北影節必看影片你做功課了嗎?

香港金像獎:還有多少人在乎「港片」的死活?

相關焦點

  • 羅曼·波蘭斯基是怎麼走到今天這步的?
    起初,法官裡滕班德私下告知達爾頓和岡森,90天的醫學觀察就是波蘭斯基的全部刑期。岡森認為這樣做不合法規,表示反對。但是法官堅持這麼做。為了照顧媒體,裡滕班德甚至導演了一出公訴人與律師在法庭交鋒的戲碼,儘管最終結果三人早就知道。服刑42天後,波蘭斯基從奇諾監獄出獄,精神鑑定報告建議立即釋放他。
  • 羅曼·波蘭斯基是怎麼走到今天這步的?
    法官立即祭出殺手鐧,威脅波蘭斯基的律師,如果不聽自己的建議,48天之後,波蘭斯基將會繼續服刑,時間從1年到50年不等。我從克拉科夫猶太人區逃出來,又從波蘭逃出來,我不得不逃離迫害。也許我壓根就不該從猶太人區出走,畢竟有些人沒走,後來得以參加華沙猶太人起義,以一種自殺式的反抗,最終成了英雄……我覺得即使我不得不回波蘭,在那裡工作一輩子,也好過現在經歷這一切。」
  • 天才光影世界裡的善惡交織——大導演羅曼·波蘭斯基的雙面人生
    羅曼波蘭斯基羅曼·波蘭斯基是個備受爭議的人,雖然人們一方面迷戀觀看他的那些不凡才華成就的影片,一方面又被現實裡有關他的負面信息所困惑。4、出現性侵醜聞,陷入逃亡生涯1977年波蘭斯基被指控強姦13歲少女薩曼塔,波蘭斯基開始說那是經過薩曼塔允許的,但是薩曼塔否認,後來波蘭斯基對這一指控供認不諱,但是聽說要關他100年時,在候審期間逃離美國,定居法國,這一走背上逃犯身份33年。逃亡生涯中對電影事業卻仍然痴迷執著。
  • 羅曼·波蘭斯基被控強姦 受害者稱事發於40年前
    1975年暴力強姦了她,當時她只有18歲。羅曼·波蘭斯基。圖片來自網絡據瓦倫丁·蒙尼爾描述,事情發生在瑞士格施塔德的一間滑雪木屋內。而在事情發生前,她和羅曼·波蘭斯基沒有任何私人聯繫,幾乎不認識他。她聲稱波蘭斯基打了她並強姦了她,還曾試圖強迫她吃下某種藥物。
  • 藝術家波蘭斯基無法抹去的印記,40年前誘姦13歲少女
    作為事件的主人公、著名導演羅曼·波蘭斯基,為何會成為「me too」的下一個目標,本文為你全面復盤。:棄保潛逃40年後指控再起這場長達40餘年的波蘭斯基風波的開端還要追溯回1977年薩曼莎·蓋裡的強姦案。
  • 迷宮中的波蘭斯基
    他和朋友制定計劃,準備逃亡西方,但在邊境站前跳下,回到克拉科夫。1953年,他考上羅茲電影學院。他如是寫道:「這是哺育我們的城市克拉科夫的一個真正的勝利。」羅茲電影學院同樣改變了波蘭斯基,他在回憶錄裡寫到這段經歷時,筆調總是不乏歡欣。那五年,他和朋友們在學校放映室大量看片,展開討論、爭辯。他坦言那是他們的「主要精神食糧」。1957年,他終於如願去了巴黎。他說:「對羅茲電影學校的學生和所有我這個年齡、選擇了我這條道路的波蘭青年來說,巴黎是世界文化中心。」這段巴黎之旅,對他意義重大。
  • 波蘭斯基再遭重創
    一名法國女演員(Valentine Monnier)在《巴黎人報》上控訴波蘭斯基在1975年強姦了自己,那時她只有18歲。儘管現在無法對其提起訴訟(法國只有20年追訴期),但在波蘭斯基新片《我控訴》上映前夕公開此事無疑會對這位導演造成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
  • 波蘭斯基性侵案的來龍去脈
    波蘭斯基又拍了不少照片,迅速脫下了自己的衣服,踏進了按摩浴缸,準備與蓋利一起泡澡。蓋利說要回家,波蘭斯基說:我會很快送你回去的。出了浴室,波蘭斯基把蓋利帶到了客房臥室,開始親吻和愛撫她,與她做了愛。請注意,這是波蘭斯基的說法。蓋利的說法是:她一直說不要不要,但波蘭斯基強姦了她。至於為何不反抗,蓋利說:因為我很怕他。隨後,波蘭斯基把蓋利送回了家。
  • 波蘭斯基的不可知論
    《魔鬼聖嬰》海報可書裡描寫的她是個富有活力的標準美國姑娘,米婭·法羅(Mia Farrow)原本完全不在導演考慮範圍之內。但當兩人真見面後,波蘭斯基很快便被其天真爛漫的個性迷住了。2000年拍攝《魔鬼聖嬰》回顧紀錄片時希爾伯特回憶說,「而我在紐約生活了35年,書裡提到的那些地方我都很熟悉。」全片最具話題性的一場戲,或許就是女主角夢見自己被魔鬼強姦的那段。導演希望能呈現一種真實的夢境,而非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夢境。「我按照自己記憶中的夢境來拍這場戲,關鍵點在於,首先,我的夢十分安靜,哪怕夢裡有人在尖叫,也聽不到什麼聲音。其次,夢裡的人會變化。
  • 【世界博覽】羅曼·波蘭斯基:與剎那欲望擦身而過的幻術師
    波蘭斯基是歐洲三大電影節的常客,獲得過金棕櫚和金熊獎,多次提名奧斯卡最佳導演,在電影領域載譽無數,可風光的背後卻充斥著苦難和詆毀。納粹集中營的圍剿、曼森家族的虐殺、喪母失妻的恐懼、遠走他鄉的逃亡、蜂擁輿論的踐踏,「悲慘世界」的磨鍊讓這位身材矮小的藝術家愈發敏感和尖銳,溫文爾雅的面孔下蘊藏著對人性和名利的深邃窺探。生命中的陰影揮之不去,電影裡的欲望若隱若現,兩者的疊加擴張了神秘,也塑造了傳奇。
  • 《唐人街》丨羅曼波蘭斯基:我喜歡電影中的陰影
    竟然恐懼回家了,此處應該有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不知道賀歲片四部電影你們看了哪些,我在家裡能容納幾百號人的小縣城電影院看了《唐人街偵探2》,說實話略失望,看完發現全部的笑點都集中在了王寶強一驚一乍的臺詞上,說實話這樣的系列電影是有點討巧,也有點危險的。因為買不到直達的動車,今天轉了一天的車,到一座城市換乘的空餘時間,迫不及待地找電影院看了《紅海行動》。
  • 波蘭斯基最佳導演 無數女性抗議,究竟是怎麼回事?
    2017年,當時還是好萊塢大亨之一的哈維·韋恩斯坦陸續受到幾十位女性的性侵指控。由此,好萊塢極不光彩的一面被掀開。     幾年之間,不斷有女性站出來稱自己受到了製片人,導演,演員的性騷擾甚至性侵。逐漸,這一女性發聲運動從好萊塢擴散到整個美國的各行各業,一直持續至今。
  • 昨日,法國凱撒電影:我還是想悄悄地留住波蘭斯基... 法國人:我*
    別說法國人民不買單!連法國凱撒學院大會內部,擁有投票權的成員也不買單!最後還不忘加了一句:「希望團隊裡的無關成員,自行離開。」眾多的女權主義協會又豈能善罷甘休?男女平等的諾言是被遵守了,可是名單裡怎麼會有一個...叫做波蘭斯基的東西。」這個叫做波蘭斯基的東西早已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眾怒,人們覺得他應該待在監獄裡,不管如何,都不能再出現在光鮮亮麗的電影界裡。
  • 「我們」批判波蘭斯基,「批判」的是什麼?|鮮觀
    事件的源頭,也就是40年前的那起性侵案,這裡就不再複述了。 其實關於「藝術家的個人道德與作品是否應該區分對待」這個話題,無論如何爭論都不可能得到一個簡單的答案。 作為一個中立者,筆者在這樣的問題面前,無法給出自己的答案。
  • 電影解析:波蘭斯基電影的悲劇意識,開眼界了
    在波蘭斯基的眾多電影中,如,《羅斯瑪麗的嬰兒》《苔絲》《鋼琴師》等,這種悲劇意識表現得極為鮮明與深刻。首先,現實世界對個體的殘酷傾軋在波蘭斯基的電影中俯拾皆是。人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向環境徵求。然而這種徵求是如此艱難。波蘭斯基的電影揭示了人與現實之間關係極度的不對等性。這種不對等性導致了求生的艱難和生命尊嚴的剝落。
  • 如果你只想看她裸戲, 那就看吧!
    1978年,《寄宿學校》裡有她也露點的鏡頭。兩人一同出席1979年坎城電影節雖然後來金斯基說,自己和波蘭斯基只是純潔地「調情」,沒有發生性行為,但她還是被捲入了1977年波蘭斯基孌童案件——一個13歲的少女狀告波蘭斯基強姦了自己
  • 妻子孕期被捅16刀慘死,他因性侵醜聞被驅逐,波蘭斯基的人生實慘
    文 | 糖果果連著寫了兩期好萊塢的慘案,還有一起發生在1969年的慘案不能不寫。與果姐我之前寫的音樂天才殺害女明星案和辛普森殺妻案相比,這一起案件才真是讓整個好萊塢聞之色變,因為兇手更殘忍更可怕。被殺害的女明星是大導演羅曼·波蘭斯基的第二任妻子莎朗·塔特,她被捅了16刀慘死,肚子裡還懷著八個月的孩子,一屍兩命。
  • 監獄裡的「斑馬斑馬」
    「也許當初,我不該選擇逃亡,也或許,揮起鋤頭的那一瞬間,我應該選擇默默放下」25年前,年前的劉某一時衝動與鄰居發生口角,大打出手並致對方死亡。那時的他慌不擇路選擇逃跑,而這一逃,就是25年。生活,往往沒有那麼多的「也許」天網恢恢,25年的逃亡帶給他的只有親人盡失和漫長的牢獄,而他最掛念的老母親,他已然不知道該用怎樣的方式去想念,25年了,她的模樣還只是在記憶中。他的手上連一張她的照片都沒有。他不敢去想母親過得怎麼樣,但他心裡清楚,從他犯下罪行的那一刻起,膝下盡孝這個詞或許永遠與自己絕緣了。
  • 美國再次試圖從波蘭引渡著名導演波蘭斯基
    原標題:美國再次試圖從波蘭引渡著名導演波蘭斯基  原標題:美國再次試圖從波蘭引渡著名導演波蘭斯基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湯黎):波蘭檢察官辦公室日前收到美國執法機關的申請,要求把法國籍波蘭裔電影導演羅曼·波蘭斯基引渡到美國。波蘭斯基的律師表示,他們將盡一切努力,不把波蘭斯基交給美國。
  • 開除波蘭斯基的,和當初聲援他的,是同一批人嗎?
    羅曼·波蘭斯基寫完這段新聞,我也忍不住打了個哈欠,綿延四十年的波蘭斯基公案隔幾年就會出一集新番,除了陸續有女性提出新控訴,還不斷有當年強姦案的原告薩曼莎的新消息。叫得最起勁的可能是哈維·韋恩斯坦,他在給媒體的公開信裡寫道:「無論你對波蘭斯基所謂的罪行是怎麼想的,他受到的懲罰也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