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故人來》第十期 | 洋為中用 看足尖如何講述中國故事

2020-11-30 澎湃新聞

《似是故人來》第十期 | 洋為中用 看足尖如何講述中國故事

2020-09-22 2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中國網 中國網

9月22日晚21:20,《似是故人來》節目第十期於中國網、江蘇衛視、愛奇藝同步播出。

節目中,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探訪中國最頂尖的藝術殿堂——中央芭蕾舞團,聽馮英團長為我們講述中國芭蕾舞的故事,看看一代又一代的芭蕾舞者們是如何用足尖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一天跳壞一雙鞋,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門行當?

它就是芭蕾舞,一門誕生於義大利,流行於法國,在俄羅斯進入最繁榮階段,以腳趾尖端跳舞為主要特點的舞種。它最開始僅存在於皇宮貴族的高牆之內,只供有身份的階層欣賞,而隨著芭蕾舞從宮廷走向劇場,它逐漸被更廣大的民眾所欣賞到。也正是在20世紀初期,芭蕾舞被傳播到了中國。

如果說1581年法國《皇后喜劇芭蕾》的上演,一直被視為芭蕾舞劇的雛形的話,那麼芭蕾在中國的興起與傳播幾乎晚了3個多世紀。中國的芭蕾舞雖然起步比較晚,但前進的步伐卻是飛躍式的,芭蕾舞劇在進入到中國之後,它所經歷的波折和繁榮時期,也正表明了芭蕾在中國具有它的時代性和突破性。

面對一門全新的跨文化的高雅藝術,善於學習和創新的中國芭蕾舞者們探索出一條自己的道路。

在短短幾年時間裡,我們不僅能夠出色地演繹國外芭蕾舞經典劇目《天鵝湖》、《胡桃夾子》等,還創新地編排出像《紅色娘子軍》這樣極具中國民族特色的芭蕾舞劇目,並得到了世界芭蕾舞界高度的認可和讚揚。

《紅色娘子軍》在中國芭蕾舞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展現了一幅「英姿颯爽足尖鞋」的中國女孩偵察圖像,結合西方芭蕾和中國民族舞蹈的風格,營造了一個良好的世紀國家芭蕾舞,中西文化實現了完美的融合。芭蕾舞版《紅色娘子軍》的誕生,標誌著中國芭蕾藝術不是照搬西方古典芭蕾,而有自己的創新之路。它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在西方古典芭蕾藝術中融入了許多中國元素,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學以致用,反映了時代的特殊背景,緊跟時代的步伐。也正是在這種精神和發展思路的指導下,我們才看到了更多像《鶴魂》、《敦煌》、《沂蒙三章》、《大紅燈籠高高掛》等經典的極具中國特色的大型原創芭蕾舞劇。

多年來,中央芭蕾舞團堅持「洋為中用」的發展理念,將芭蕾這一西洋藝術根植在古老東方的土地上,並將中國傳統文化與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堅定不移地走有本民族特色的道路,用西方世界熟知的藝術形式,講述我們自己的故事,中國的芭蕾舞才會有無限的生命力和活力。

遙看晨光,屬於芭蕾。涵芬綻放,竟是未央。

作者:李汀

原創文章,版權歸中國網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大/家/都/在/看

主編:劉倩

原標題:《《似是故人來》第十期 | 洋為中用 看足尖如何講述中國故事》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似是故人來》觀後感
    《似是故人來》觀後感(一):建議多看一遍  還是在沒有DVD的年代,從外面租來的VCD。。。  第一遍,隨著故事的慢慢展開,覺得故事中的人物越來越美。  到最後哭的是稀漓譁啦。。。唉。。  第二遍,你會為導演精心安排的每一個小細節而感動。。。
  • 梅豔芳:似是故人來
    《似是故人來》是香港著名歌手梅豔芳的一首粵語歌曲。由羅大佑作曲,林夕作詞。1990年度電影《雙鐲》主題曲(第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她唱過《壞女孩》的叛逆也唱過《似是故人來》的典雅唱過《烈焰紅唇》的性感也唱過《夢裡共醉》的傳統她的風格是中國與西洋的結合仿佛香港這座城市的時代文化縮影。。。梅豔芳,1963年10月10日出生於香港旺角,四歲半開始踏上舞臺。
  • 《似是故人來》:在走訪對話中,追溯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
    以社會文化現象、熱點文化問題切入,《似是故人來》通過「走訪+對話」觸摸中華文化內涵。
  • 芳華絕代,似是故人來.
    愛 民 謠 , 愛 生 活每 天 一 民 謠 , 溫 暖 你 內 心‍2020年12月30日 天氣晴   |   每天推薦一首民謠第1356期‍何日再聚何地再醉說今夜真美無份有緣回憶不斷生命卻苦短‍> 看電影還要買各種碟片的年代,我家有個碟子小時候我經常看,那部電影名字叫《壞女孩》,梅豔芳在裡面扮演一個叫阿芳的女孩。
  • 《似是故人來》第七期 | 翻譯——穿透時空的文字交流
    《似是故人來》第七期 | 翻譯——穿透時空的文字交流 2020-09-01 2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趙汝蘅「師說」舞臺講述如何用芭蕾來演繹中國故事
    她是《紅色娘子軍》裡的瓊花,也是《天鵝湖》裡的優雅天鵝,3月16日,趙汝蘅來到「師說」,講述如何用芭蕾來演繹中國故事
  • 《魚美人》——足尖上的中國神話故事
    撰文 | 任夢慈《紅色娘子軍》和《白毛女》都是中國原創民族芭蕾的裡程碑之作,誕生於新中國建立的第15個年頭。這15年也正是中國真正開始發展芭蕾藝術的時間。它借鑑了古典芭蕾的結構形式,融合了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元素,以創新的形式呈現中國神話故事的首次嘗試。對中國芭蕾本土化發展起到了意義非凡的推動,可以說,沒有它的突破,就沒有後來的《紅色娘子軍》和《白毛女》。
  • 梅豔芳《似是故人來》被韓國樂隊翻唱,成為賈靜雯新劇片尾曲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湯霽英 通訊員 鄭天一Netflix首部華語劇《罪夢者》10月28日發布片尾曲MV,歌曲是由2018年金曲獎表演嘉賓、韓國獨立樂團Hyukoh,翻唱梅豔芳在1992年的作品《似是故人來》。
  • 中國的武術到底是不是花架子?吳彬《似是故人來》今晚揭秘
    很多人現在覺得中國的武術是花架子,特別是前一段的時間詠春拳跟自由搏擊的一次競技,詠春拳敗了,很多人就說中國的武術不管用,變成了一個花架子。吳彬,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北京武術院院長,北京武術隊首任總教練,由因中國武術最高段位九段,中國當代十大武術教練之一,被武術界喻為「金牌專業戶」。
  • 中國的武術到底是不是花架子吳彬《似是故人來》今晚揭秘
    很多人現在覺得中國的武術是花架子,特別是前一段的時間詠春拳跟自由搏擊的一次競技,詠春拳敗了,很多人就說中國的武術不管用,變成了一個花架子。吳彬,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北京武術院院長,北京武術隊首任總教練,由因中國武術最高段位九段,中國當代十大武術教練之一,被武術界喻為「金牌專業戶」。
  • 中國網推出大型實景文化類深度訪談節目「似是故人來」
    )和江蘇衛視聯合製作,正楊映像傳媒攝製的大型實景文化類深度訪談節目「似是故人來」,將於7月21日晚21:20在中國網、江蘇衛視、愛奇藝同步首播。節目對話嘉賓包括: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樊錦詩、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楊曾文、國際譯聯副主席黃友義、中國文字學會會長黃德寬、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金牌武術教練吳彬、「泥人張」第四代傳人張錩、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郝萬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王貴祥等。
  • 再見左小青,似是故人來
    在央視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最新一期,看到一張熟悉的臉:左小青,似是故人來的欣喜之後,心中竟然有些五味雜陳。,現在看上去總體保養尚可,至少看不出「放棄自己」的跡象,肌膚仍光滑白皙,五官依舊清麗脫俗,只不過蘋果肌似乎過於飽滿,鼻子山根處閃閃發亮,不由令人聯想到兩年前曾盛傳的「動刀」傳聞。
  • 中國網推出首個大型實景文化類深度訪談節目「似是故人來」
    為喚醒國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同,承載「中國文化走出去」歷史使命,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和江蘇衛視聯合製作,正楊映像傳媒攝製的大型實景文化類深度訪談節目「似是故人來」,將於7月21日晚21:20在中國網、江蘇衛視、愛奇藝同步首播。
  • 每日一歌《似是故人來》-梅豔芳
    每日一歌《似是故人來》-梅豔芳 歌 詞 似是故人來 - 梅豔芳 詞:林夕 曲:羅大佑
  • 古箏 |《似是故人來》溫柔細膩,真情依舊
    "《似是故人來》是林夕作詞,羅大佑作曲,中國香港女歌手梅豔芳演唱的一首粵語歌曲。 今天壹心帶給大家的是由吳千老師演奏的古箏的版本,出自專輯《音樂之聲》。 古箏演奏的此曲聽起來非常的溫柔、細膩。聽那掠過耳畔的清風,看那灑落一身的月光,讀那暖到心底的詩行,想那情誼濃醇的過往…都在彎彎曲曲的人生路上,散發著陳年的芬芳。
  • 《故事裡的中國》講述《白毛女》背後的故事
    11月3日(周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播出的第四期中,特別邀請到了松山芭蕾舞團的現任團長、日本芭蕾舞劇《白毛女》「喜兒」的扮演者森下洋子女士和她的先生——松山芭蕾舞團總代表、日本芭蕾舞劇《白毛女》的導演及「大春」的扮演者清水哲太郎先生,共同講述這段中日友好交往歷史的背後故事。
  • 梅豔芳的一首《似是故人來》如今已是落花還在,人已天涯
    打開微信朋友圈,發現青梅竹馬的朋友上傳了一首K歌作品《似是故人來》,這首原唱於1990年10月發布,由林夕作詞,羅大佑作曲,中國香港女歌手梅豔芳演唱的一首經典粵語歌曲,這條微信正文寫的是「K歌感覺還是在上個世紀的事了」,發布信息的時間已是零點,又是一個無眠的夜晚,一個有心事的女人用歌在迷醉自己把情感揉進了歌裡
  • 往事不可追,愛得有還無——關於梅豔芳歌曲歌詞《似是故人來》
    此首作品也是梅豔芳的成名代表作之一,她曾在1991年年底至1992年年初舉行的《百變梅豔芳告別舞臺1992演唱會》和去世前最後的《經典金曲演唱會》上都演唱過,在她去世後為她發行的一些紀念專輯裡都收錄了這首歌曲。
  • 《山河故人》:山河應猶在,何日故人來
    如果說到現在海外最受歡迎和喜愛的中國導演,那賈樟柯一定是其中之一。從最開始的《小武》《站臺》《任逍遙》,到最近幾年的《天註定》《山河故人》,賈樟柯的作品產量穩定,質量也是一直保持著高水準。賈樟柯或許是如今最懂得中國,最善於拍攝中國的導演;或許也是如今最具有鄉土氣息,卻又最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導演。
  • 如何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2020年8月9日刊|總第2543期一部講述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大型英文紀錄片《中華的故事》在BBC播出後,給英國媒體以及中國觀眾帶來很大震撼,該紀錄片導演、英國歷史學家、兼撰稿人麥可·伍德也因此被許多中國人所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