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困難、走出困境:學習《魯濱遜漂流記》,看看困境中的魯濱遜

2021-01-09 王老師同步課堂

大家好,歡迎來到好好做教育,我是王老師。

人的一生不可能風平浪靜,有時突發的事情會使人陷入十分危險的境地。那麼,面對困難和困境,我們該如何戰勝困難、走出困境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魯濱遜漂流記(節選)》,來一起看看困境中的魯濱遜是怎麼做的。

圖片展示:課題內容說明

1.作者簡介:

丹尼爾·笛福(1660-1731)英國小說家。以寫政論和諷刺詩著稱,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魯濱遜漂流記》,其他小說有《辛格頓船長》《摩爾·弗蘭德斯》《大疫年日記》等。

2.字詞預習:

(1)近義詞:

畏懼-恐懼 悽涼-悽慘 安慰-寬慰 野蠻-蠻橫 缺乏-缺少 簡陋-粗陋 前所未聞-史無前例

反義詞:畏懼-勇敢 悽涼-繁榮 安慰-責備 簡陋-豪華 野蠻-文明 前所未聞-司空見慣

圖片展示:近義詞辨析

(2)詞語解析:

梗概:大略的內容。

天涯海角:指極遠的地方或形容彼此之間相隔極遠。

悽涼:寂寞冷落(多用來形容環境或景物)。

流落:窮困潦倒,漂泊外地。

安慰:使心情安適;因精神上得到滿足而心情安適。

簡陋:(房屋、設備等)簡單粗陋,不完備。

圈養:關在院裡飼養。

前所未聞:從來沒有聽說過。

日晷: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

小結:

課文中描寫心理的詞語有(畏懼、不安、擔心、憂鬱、寂寞、苦悶、恐懼萬分)類似的詞語還有(惴惴不安、驚恐萬狀、戰戰兢兢、毛骨悚然、大驚失色)等。

3.課文品析(兩部分:梗概和節選)

(1)梗概:

①梗概的寫作順序:按照魯濱遜歷險的時間順序,介紹了魯濱遜「遇險上島」「建房定居」「畜牧種植」「救星期五」「獲救回國」的事情。

②魯濱遜在荒島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樣解決的?

圖片展示:困難是怎樣解決的

③魯濱遜非同尋常的能力與品質:堅韌不拔的意志,豐富的知識技能;具有不畏艱險、樂觀向上的素質。

④大意:

第1自然段:開篇介紹魯濱遜喜歡航海和冒險的特點,為下文的荒島歷險埋下伏筆。

第2自然段:寫魯濱遜在航海途中遭遇大風,只有他一人被大浪衝到了一個荒島上。

第3自然段:寫魯濱遜幸運地在沉船上找到了一些東西,心中有了一絲安慰。

第4自然段:寫魯濱遜在島上或者寂寞的生活,食物很快吃光了,他的生存受到了威脅。

第6自然段:寫魯濱遜在島上畜牧種植,積極創造生存的條件。

第7、8自然段:描述魯濱遜在荒島上遇見了野人,救下了「星期五」並和「星期五」一起生活和勞動。

第9自然段:寫魯濱遜獲救,回到了他闊別已久的英國。

(2)節選:(對應梗概的第6自然段-節選第2段交代了時間:在島上待了十一二天以後)

①節選片段和梗概有什麼不同:

圖片展示:梗概與節選

②大意:

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寫魯濱遜在島上憂鬱而寂寞的生活。

第1自然段:這幾句寫出了魯濱遜的細心和智慧。

第2自然段:從中可以看出魯濱遜對上島後的時間十分重視,也表明他是一個做事細心、充滿智慧的人。

第3自然段:從魯濱遜具體的說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很仔細、有遠見的人。

第5自然段首句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下文要圍繞「缺少許多」來寫。

第6自然段的首句,說明了魯濱遜具有頑強的毅力。

第7自然段的首句是一個反問句,是魯濱遜的自我安慰。

第二部分(第8-10自然段):寫魯濱遜對自己目前的情形和處境的理性思考。

第8自然段前兩句說明魯濱遜對自己目前情形的認識是很理性的。後幾句說明魯濱遜能夠冷靜地面對現實,接受命運對自己的安排,能在困難的環境中找到安慰和滿足。

4.課文結構:

圖片展示:圖解結構

學了梗概和節選,我感受到魯濱遜是一個面對不好的境遇沒有消極,而是非常樂觀和冷靜地分析問題,找到生存的希望的人。我為他不畏艱險、正視現實、樂觀向上、頑強生存的精神品質而震撼,你呢?你從魯濱遜的身上學到了什麼,快快來評論區一起分享吧,期待你的分享。

相關焦點

  • 《魯濱遜漂流記》讀書分享
    (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中心學校702班 鄧茹蔓)一本好書好比一杯好茶,洋溢著馥鬱的清香,淡淡地、細細地撥動著我的學習生涯。記得剛懂事那陣子,我讀了一本名叫《魯濱遜漂流記》的書。「魯濱遜」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名字,就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中,他從小就幻想著能雲遊四海,在一次航海中,風浪把他捲入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在如此困境下,他以超強的毅力在孤島上勞作生息,開拓荒地,生存了整整二十八年!這讓我明白很多,遇到困難哭沒有用,只有堅強地面對,才能戰勝困難,遇到事情不能慌張,要沉著冷靜。在之前的學習生活中,我也曾遇到過困難,有時就沒有勇敢地去面對。
  • 《魯濱遜漂流記》在逆境中生存
    《魯濱遜漂流記》是改編自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同名小說,喬治米勒執導,皮爾斯·布魯斯南、波利·沃克等主演的劇情片。經典電影不僅是因為其中人物的表演真實而富有情感,以及劇情精彩,才被當作是經典的,更多的是這些經典的電影中表現出來的人性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真是太勵志了~
    最近,我讀了英國作家笛福的作品《魯濱遜漂流記》,讓我受益匪淺。《魯濱遜漂流記》主要講述了一個人徵服自然並拯救自己的故事。《魯濱遜漂流記》航行時,船在南美洲的一個荒島附近的巖石上,船壞了,所有的水手和乘客都淹死了,只有魯濱遜倖免於難。海浪把他卷到了岸上,克魯索開始了他28年的冒險。
  • 魯濱遜漂流記的主人公是誰 魯濱遜漂流記的主人公
    《魯濱遜漂流記》的主人公是魯賓遜·克魯索。魯濱遜在一次航行中船隻失事,流落荒島28年時間;在這期間,魯濱遜在荒島上建設家園,過著完全與世隔絕的生活;後來魯濱遜設法救出當地土著居民 "星期五",兩人成為生死之交;二十八年後,魯濱遜和"星期五"搭乘船重返英國。
  • 《魯濱遜漂流記》的真實版本
    🎨《丹尼爾·笛福肖像》1719 年 4 月 25 日他的長篇小說《魯濱遜漂流記
  • 讀書手抄報內容:魯濱遜漂流記
    魯濱遜漂流記(又譯作魯賓遜漂流記,直譯作魯賓遜·克魯索)是一本由丹尼爾·笛福59歲時所著的第一部小說,首次出版於1719年4月25日。這本小說被認為是第一本用英文以日記形式寫成的小說,享有英國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的頭銜。  這部小說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
  • 荒島求生的《魯濱遜漂流記》原來還暗藏哲學思考
    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國外經典閱讀名著《魯濱遜漂流記》,他的創作者是生活在18世紀的英國歐洲小說之父——丹尼爾笛福。說起笛福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是說起他的代表作《魯濱遜漂流記》,幾乎人人都聽過、看過或者了解過這本書。
  • 《西遊記》和《魯濱遜漂流記》的共性與差異:性相近,習相遠
    《西遊記》中,師徒四人不畏艱險取回真經,最後在功德圓滿之際功成身退,遠離了熙熙攘攘的紅塵。而《魯濱遜漂流記》中的主角魯濱遜,則是經過一系列的冒險和奮鬥,最終獲得了自己年輕時追求的財富和地位。其實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他們身上都透露著相似的人性閃光點,不過在最後結局的時候,卻又轉變成了兩種區別非常明顯的思想觀念。
  • 2018年讀書筆記·第31本丹尼爾·笛福《魯濱遜漂流記》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一部小說作品,主要講述了主人公魯濱遜因出海遇難,漂流到無人小島,並堅持在島上生活,最後回到原來所生活的社會的故事。一個人類戰勝自然,自己救自己的歷險故事。魯濱遜出生於一個體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見識一番。
  • 《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
    《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丹尼爾.笛福是英國文學史上重要的小說家,對英國小說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他廣闊的生活閱歷為他的小說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和創作技巧。語言樸實、簡潔、易懂,甚至有口語化的語言風格,很少有雕琢的成分。他觀察敏銳注意細節,又豐富的想像力寫景的時候栩栩如生。
  • 與《魯濱遜漂流記》相比,這部韓國「漂流」電影更撩人
    單純做一個以動物為主角的《魯濱遜漂流記》,並未打動廣大影迷的興趣。某影評媒體稱:「《魯濱遜漂流記》這部電影誠意滿滿,在尊重原著經典的同時又不乏創新,將魯濱遜賦予了全新的定義,人物造型與性格刻畫亦是鮮萌可愛,極具喜感。
  • 自由意志下的魯濱遜精神——讀笛福《魯濱遜漂流記》
    《魯濱遜漂流記》作為笛福的重要代表作品,是現實主義小說的典範,在小說發展史上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憑藉《魯濱遜漂流記》裡詮釋的魯濱遜式精神,笛福顫慄了西方文學界。伍爾夫曾對《魯濱遜漂流記》發表過這樣的評論:「這本書的偉大名聲,給它的作者帶來了某種不公正的待遇,在它給了他(笛福)一種無名的榮譽的同時,它也掩蓋了這樣一個事實:他又是一些其他作品的作者。」《魯濱遜漂流記》作為笛福留給文學界的重要代表作品,其影響可謂是持久且深遠的。後世學者們就魯濱遜式精神不斷地進行探討,指出笛福通過《魯濱遜漂流記》闡明了個體的自我性。
  • 國外名著《魯濱遜漂流記》,一部人類文明發展史
    《魯濱遜漂流記》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部世界名著。它是18世紀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作為一本冒險遊歷小說,描述了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一次次的歷險經歷,一經發行便風靡全球。18世紀英國著名詩人和評論家科爾律治曾認為:「《魯濱遜漂流記》體現了人類的普遍性。」
  • 文明世界的再發現:從〈魯濱遜漂流記〉到〈漂流者〉
    文明世界的再發現:從《魯賓遜漂流記》到《漂流者》從莎士比亞的《暴風雨》到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從戈爾丁的《蠅王》到小川一水的《漂流者》,文學作品對荒島題材的發掘從未停止。「漂流」和「荒島」帶給人們的直觀感受是環境的艱險和求生者的頑強,是人類與自然的博弈。
  • 名著導讀 |《魯濱遜漂流記》必考知識點最全整理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一部長篇小說。作品通過塑造一個永不滿足、不斷追求、不斷進取的冒險家形象,歌頌了資本主義上升階段的資產階級冒險進取精神,表現了他們為創造個人財富而顯露的聰明才智、勞動熱情和戰勝困難的毅力。丹尼爾·笛福(1660—1731)被譽為「英國與歐洲小說之父」。
  • 靈魂漂流記——你沒讀懂的《魯濱遜漂流記》
    別人說這是一部名著,就買了書去看,看完沒覺得有多大的思想意義,只記下了本書中最精彩的部分——魯濱遜和一個叫「星期五的」黑人在荒島上開荒生存的那段傳奇經歷。 不關注靈魂的閱讀者都喜歡在故事中獵奇,看的時候精彩入勝,看完了,就完了,過段時間,故事也就忘了,又被另外的新奇故事取代了。當年的我就是一個這樣的閱讀者。
  • 重報小記者雲挑戰| 《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
    讀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想起魯濱遜能幹、沉著、冷靜的品質,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魯濱遜想走遍天涯海角,他反感家中的束縛,當上了一名水手。在一次的航海中,只有魯濱遜漂流到了一座荒島。他一個人在不毛之地的荒島中,並沒有抑鬱而終,他能幹、沉著、冷靜的品質打動了我。在外婆家的一個夜晚,我蜷縮著身子躲在被窩裡。屋外寒風呼嘯,雨啪嗒啪嗒的下著,想著爸爸媽媽不在,眼淚就情不自禁地流了出來,我好懼怕黑暗。可又想著《魯濱遜漂流記》中的魯濱遜在荒島上生活了二十八年呀!難道這不是一個神話嗎?不是一個奇蹟嗎?所以想到這些,我決定理清頭腦:勇敢克服自己對黑夜的恐懼。
  • 動漫電影歡樂天堂魯濱遜漂流記家園守衛戰開幕
    經典著作《魯濱遜漂流記》是風靡全球的冒險小說,這次導演和編劇們腦洞大開添加了許多動物元素,並賦予他們人的特性為我們呈現了一部溫馨又充滿冒險精神的動畫電影。《魯濱遜漂流記》講述了一個由小動物主宰的荒島被暴風雨打破寧靜,「不速之客」魯濱遜與動物島主們上演了一場啼笑皆非的遭遇戰。
  • 六年級課外必讀《魯濱遜漂流記》閱讀指導課教案
    一、教學目標:1.通過閱讀和交流,使學生了解《魯濱遜漂流記》的故事內容,並能從魯濱遜的身上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習他的頑強與樂觀精神。2.學會由表及裡的閱讀順序,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魯濱遜在一次航海中遇險,逃生到一座小島上,克服一切困難在小島上生活了35年,最後成功返回家園的故事。3、看圖片,猜故事(用一兩句話說一說)4、這本書中還有哪個故事情節令你最喜歡最感興趣?講一講(先同位講一講)5、故事講得真好!同學們讀完一本書啊,故事的主要內容和一些精彩的情節會留在我們腦海中,這些都是略讀時帶給我們的收穫。
  • 《魯濱遜漂流記》手抄報素材,帶著手抄報和我一起走進經典名著
    「有了這個公眾號,從此手抄報作業再也不用愁」【手抄報模板圖片】【文字素材參考】01《魯濱遜漂流記》內容簡介英國青年魯濱遜從小喜歡航海,曾三次離家到南美各地旅行一日他懷著雲遊四海的高遠志向,告別家人,越過大西洋和太平洋,在驚心動魄的航海中經歷無數險情,後來整條船在太平洋上不幸罹難,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蹟般地活下來,並隻身來到一座荒無人煙島上。他從絕望的縫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啟示,性格堅強的魯濱遜在島上獨立生活了28年。他在孤島上勞作生息,開拓荒地,圈養牲畜,生產水稻和小麥,年復一年與孤獨為伴,克服了種種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