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好好做教育,我是王老師。
人的一生不可能風平浪靜,有時突發的事情會使人陷入十分危險的境地。那麼,面對困難和困境,我們該如何戰勝困難、走出困境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魯濱遜漂流記(節選)》,來一起看看困境中的魯濱遜是怎麼做的。
1.作者簡介:
丹尼爾·笛福(1660-1731)英國小說家。以寫政論和諷刺詩著稱,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魯濱遜漂流記》,其他小說有《辛格頓船長》《摩爾·弗蘭德斯》《大疫年日記》等。
2.字詞預習:
(1)近義詞:
畏懼-恐懼 悽涼-悽慘 安慰-寬慰 野蠻-蠻橫 缺乏-缺少 簡陋-粗陋 前所未聞-史無前例
反義詞:畏懼-勇敢 悽涼-繁榮 安慰-責備 簡陋-豪華 野蠻-文明 前所未聞-司空見慣
(2)詞語解析:
梗概:大略的內容。
天涯海角:指極遠的地方或形容彼此之間相隔極遠。
悽涼:寂寞冷落(多用來形容環境或景物)。
流落:窮困潦倒,漂泊外地。
安慰:使心情安適;因精神上得到滿足而心情安適。
簡陋:(房屋、設備等)簡單粗陋,不完備。
圈養:關在院裡飼養。
前所未聞:從來沒有聽說過。
日晷: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
小結:
課文中描寫心理的詞語有(畏懼、不安、擔心、憂鬱、寂寞、苦悶、恐懼萬分)類似的詞語還有(惴惴不安、驚恐萬狀、戰戰兢兢、毛骨悚然、大驚失色)等。
3.課文品析(兩部分:梗概和節選)
(1)梗概:
①梗概的寫作順序:按照魯濱遜歷險的時間順序,介紹了魯濱遜「遇險上島」「建房定居」「畜牧種植」「救星期五」「獲救回國」的事情。
②魯濱遜在荒島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樣解決的?
③魯濱遜非同尋常的能力與品質:堅韌不拔的意志,豐富的知識技能;具有不畏艱險、樂觀向上的素質。
④大意:
第1自然段:開篇介紹魯濱遜喜歡航海和冒險的特點,為下文的荒島歷險埋下伏筆。
第2自然段:寫魯濱遜在航海途中遭遇大風,只有他一人被大浪衝到了一個荒島上。
第3自然段:寫魯濱遜幸運地在沉船上找到了一些東西,心中有了一絲安慰。
第4自然段:寫魯濱遜在島上或者寂寞的生活,食物很快吃光了,他的生存受到了威脅。
第6自然段:寫魯濱遜在島上畜牧種植,積極創造生存的條件。
第7、8自然段:描述魯濱遜在荒島上遇見了野人,救下了「星期五」並和「星期五」一起生活和勞動。
第9自然段:寫魯濱遜獲救,回到了他闊別已久的英國。
(2)節選:(對應梗概的第6自然段-節選第2段交代了時間:在島上待了十一二天以後)
①節選片段和梗概有什麼不同:
②大意:
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寫魯濱遜在島上憂鬱而寂寞的生活。
第1自然段:這幾句寫出了魯濱遜的細心和智慧。
第2自然段:從中可以看出魯濱遜對上島後的時間十分重視,也表明他是一個做事細心、充滿智慧的人。
第3自然段:從魯濱遜具體的說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很仔細、有遠見的人。
第5自然段首句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下文要圍繞「缺少許多」來寫。
第6自然段的首句,說明了魯濱遜具有頑強的毅力。
第7自然段的首句是一個反問句,是魯濱遜的自我安慰。
第二部分(第8-10自然段):寫魯濱遜對自己目前的情形和處境的理性思考。
第8自然段前兩句說明魯濱遜對自己目前情形的認識是很理性的。後幾句說明魯濱遜能夠冷靜地面對現實,接受命運對自己的安排,能在困難的環境中找到安慰和滿足。
4.課文結構:
學了梗概和節選,我感受到魯濱遜是一個面對不好的境遇沒有消極,而是非常樂觀和冷靜地分析問題,找到生存的希望的人。我為他不畏艱險、正視現實、樂觀向上、頑強生存的精神品質而震撼,你呢?你從魯濱遜的身上學到了什麼,快快來評論區一起分享吧,期待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