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蘇州自古便是中國人心目中的天堂,乾隆六下江南,次次都繞不開蘇州。
蘇州話以優雅著稱,所謂吳儂軟語就常用來形容蘇州話。一種方言好聽與否,主要取決於語調、語速、節奏、發音以及詞彙等方面。蘇州話語調平和而不失抑揚,語速適中而不失頓挫,蘇州話的發音有些低吟淺唱的感覺。
如果要在南方挑一個吃麵比北方還狠的城市,那一定是蘇州。
從湯底、面的種類、佐料到澆頭,沒有哪個城市能比蘇州更細緻講究的了。
蘇州面最與眾不同的地方,是它仍保有「不令不食」的習慣,不同季節去蘇州吃的面也不一樣。
比起「非物質文化遺產」奧灶面,上過《舌尖》的楓鎮大肉麵,隱藏在靈巖山裡的素麵……最吸引人的,還是那碗三蝦麵。
一碗赤豆鴛鴦糖粥可能是蘇州最具代表性的小吃甜品了,將紅豆熬成沙,澆入雪白的米粥裡,再撒入一些桂花,甜度適中細膩綿軟,超好吃。
赤豆小圓子是蘇幫菜裡最傳統的甜品。
鮮甜軟糯的小圓子搭配厚實順滑的豆沙,很多家店還習慣會撒些桂花,二者交融又甜又彈牙,濃濃的紅豆香與桂花香充斥著口腔,蘇州真甜吶!
蘇州最出名的湖鮮,就是澄陽湖大閘蟹了。而吃蟹也要挑對時候——「秋風起,蟹腳癢,九月圓臍十月尖」。
正值時令的大閘蟹,經過精心料理之後,滿滿的蟹肉塞滿蟹殼,蟹殼鮮紅透亮,金黃色的膏肉質地稠密,咬一口鮮嫩細滑,讓人慾罷不能!
蘇州,一座精緻到骨子裡的城市。
這種「精緻」,並非是衣著的華麗,包包的新潮,亦或是妝容的完美,而是一種精緻的生活態度。住要住得精緻,吃要吃得精緻,活更要活得精緻。
蘇州這種精緻感,是由內而外散發出的,它來源於江南古城傳承千年的審美觀,也來自於魚米之鄉孕育出的挑剔美味;更體現在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從容不迫,氣定神閒的氣質。
蘇州優秀了2500年,生活在這兒的人們,真正地實現了詩意地棲居。
在這個千城一面的時代,煙雨朦朧中的蘇州,靜靜地描畫著江南城市的綽約風姿,展現著中國式建築的詩意與精緻。
古時中國人的房子建到了極致,大概就是園林了。而今天我們說起園林,必然繞不開蘇州。
「蘇州的園林甲天下」,中國四大名園,蘇州佔了兩個:拙政園、留園。
登黃鶴樓眺望武漢全景,還可目睹武漢長江大橋的雄姿。
蘇州是崑劇和蘇劇的故鄉。
在崑劇鼎盛時期,以蘇州為中心,其流布範圍幾乎遍及全國各大城市,獨霸劇坋二百餘年。
早起買大餅油條的人們,淡定地排著長隊;
而早早在葑門橫街買好了菜的阿婆們,也不急著回家,幾位老人聚在一起,聊聊家常。
即便是要去上班的年輕人,也會在早上不緊不慢地吃上一碗頭湯麵,再騎著電瓶車揚長而去。
午後的茶樓,總是坐滿了人。
一份四碟茶點,一杯碧螺春,聽聽評彈,聊聊家長裡短,最後再來一碗雞湯餛飩,便是一個老蘇州的充實下午。
更多高中學業規劃諮詢,請添加小編微信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