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制內,有這樣一撥人,他們擁有編制,所謂的鐵飯碗,想放棄卻又怕一失足成千古恨,不辭職又怕異地耽誤家庭相聚。那如何才能不用辭職又能相聚呢?只有工作調動了。下面分享一些教師夫妻異地調動的經驗供大家參考。
第一種情況:縣內異地教師工作調動
一對夫妻,都在一個縣域內工作,而且都是在職在編,那麼只要達到最低服務年限後都可以申請工作調動,例如夫妻一方在稍微偏遠的鄉村學校,另一方在縣城,這種情況一般都是過著周末夫妻的生活。日子雖然過著不礙事,但是對於孩子的教育還是有一定的影響,久而久之,孩子會「偏科」,這裡的偏科指的是孩子只會喜歡父親或者只喜歡母親,這樣就是我們所說的缺母愛或者缺父愛。如果長期這樣下去,會導致孩子孤僻的性格,會使孩子產生不安全感,對孩子的一生都會形成惡性影響。
所以,為了孩子的未來,我們不得不想方設法調動工作,夫妻能否在一起對於孩子性格的影響是深遠的,工作很重要,但是陪伴孩子才是我們作為父母的首要思考的問題。
第二種情況:市縣區範圍內異地教師的工作調動
相對於縣域內的教師夫妻,市縣區範圍內的教師工作調動難度要大一些。這種情況一般是在一個市範圍內,只是在不同的縣區而已,他們同樣過著周末夫妻的生活。這樣的工作使得他們無論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上都非常不方便,一邊為了工作,一邊為了照顧孩子,一邊還有父母更需要照顧,再加上工作上的負擔,直接迫使他們不得不申請工作調動,在一起比什麼都好,在一起很多事情自然會解決,比如夫妻之間的一些生活上的誤會等也會隨之消失,減少夫妻之間一些生活上的不便和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很多人為了生活不得不屈服於命運,當然,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只要有心去爭取,教師夫妻異地調動還是指日可待的。
第三種情況:跨省市縣區教師異地工作調動
許多網友很好奇的就是這種情況,一般來說,前面兩種情況都比較容易實現工作調動的可能性,但是第三種情況卻很少見,網友直呼,跨省市縣區申請工作調動,那得有多難啊?正如第一種情況那樣,這才是真正的夫妻異地最嚴重的現實情況,他們無法達到第一、第二種情況那種過著周末夫妻的生活,也許是一個月見一次面,也許是三個月,也許是半年,甚至是一年才能見一次面,這種夫妻很容易出問題,只要一方稍微不忠,那是分分鐘的事情。他們沒有周末夫妻的幸福,他們過的是「單親」家庭的生活,新「留守式」的單身生活,特別是周末,那種相思的痛苦,那是多麼無助的煎熬?
有時候家裡突然有急事,更不能馬上到場,那種心急,那種無奈只有他們自己能切身體會到。
所以,這種夫妻想要團聚,唯獨的辦法就是異地工作調動申請,這種跨省市縣區的異地工作調動難度肯定大,一般人很難想像。有網友直言,乾脆直接辭職吧,太難了!其實,夫妻異地工作國家也是有相關文件支撐的,只要符合文件要求,還有當地的相關政策,按照程序辦理,也會實現跨省市縣區異地工作調動的。要相信,事情都是人辦出來的,辦法總比困難多。
關於夫妻異地調動工作你有什麼看法或建議?歡迎交流,與讀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