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發表了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秘了全球身高最高、最矮,以及長高得最快的地方。研究發現,中國人在過去三十多年的時間裡身高越來越高,尤其中國男性成為全世界身高增長最快的群體之一。
    中國青少年身高全球增長最快
    這項研究匯總了2181項基於人口的研究數據,這些研究測量了200個國家和地區的6500萬參與者的身高和體重。
    過去35年來,兒童平均身高增長最多的國家主要是新興經濟體,如中國(男孩增長最多,女孩增長排名第三)和韓國(男孩增長排名第三,女孩增長排名第二)。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近三十多年來,中國19歲男孩的身高增長全球最快,平均身高增加了8釐米,達到175.7釐米。身高排名從1985年的全球第150名提升到了2019年的第65名。同時,中國19歲女孩的身高增長全球第三,平均身高增加了6釐米,達到163.5釐米,平均身高全球排名從第129名上升到第54名。
    2019年,中國19歲男女均超過韓國(男性175.5cm/女性163.2cm),成為了東亞地區身高最高的國家。
    在全球範圍內,中國的平均身高還超過了南歐的葡萄牙、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國家。
    身高差距與不健康的營養狀況有關
    世界上平均身高最高的青少年在哪個國家?
    答案是荷蘭,該國的男性和女性的身高分別為183.8cm和170.4cm。而男性平均身高最低的為東帝汶,160.1cm,女性最低的為瓜地馬拉,150.9cm。東帝汶和寮國19歲男孩的平均身高與荷蘭13歲男孩的平均身高相同。
    研究結果顯示,各國學齡兒童的身高和體重差異很大。2019年,對19歲青少年而言,平均身高最高和最矮的國家相差20釐米,相當於女孩8年的身高生長差距,男孩6年的身高生長差距。
    同樣,最低和最高的BMI之間相差約9~10 kg/m2(相當於25kg體重),湯加19歲女孩的平均BMI最高,為29 kg/m2,而東帝汶的最低,為19.6 kg/m2。
    研究稱全球各國身高與體重變化幅度差異大與不健康的營養狀況有關。身高較矮和/或BMI過低可能會增加患病和過早死亡的風險,損害認知發展,並降低日後的學業表現和工作效率。同樣,兒童青少年時期的高BMI與2型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高風險和早發病有關,且更容易出現成年後過早死亡、心理健康不良、教育結局較差等情況。
    研究呼籲關注5歲以上青少年健康問題
    這項研究認為,全球營養政策主要關注5歲以下兒童,但結果已經表明,人們需要對年齡較大的兒童的生長模式給予更多關注。
    研究發現,儘管許多國家的兒童能夠健康生長到5歲(身高和體重都在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健康範圍內),但有些國家的兒童在上學期間的生長卻落後了(出現非健康生長性的體重增加過多或身高增長過少)。
    社會、營養、家庭、學校和社區環境等因素,都對兒童到青春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在學齡期(通常為5-19歲),這些因素會放大或減輕嬰兒期和幼兒期的逆境,如果健康則可以幫助鞏固幼兒期的收益並糾正一些營養不足和失衡現象。因此,投資學齡兒童和青少年的營養攝入對於健康過渡到成年至關重要。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Dr. Andrea Rodriguez Martinez指出,「身高和BMI這類指標隨年齡和時間的變化軌跡在國家之間差異巨大,明顯體現出飲食質量,以及家庭和學校的生活條件對年齡較大的兒童和青少年的重要性。因此,在兒童青少年時期對孩子的健康和營養進行投資將有助於他們一生的健康和幸福。」
    但研究團隊也指出,雖然這項研究首次提供了世界上所有國家學齡兒童青少年身高及BMI的可供比較的估算值,但由於缺乏一些國家的數據,研究結果可能會受到影響。
    採寫:實習記者譚思靜 記者吳斌 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