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陳文茜,被李敖稱為「臺灣最聰明的女人」,於是吳曉波將她拉進「大頭幫」。她說,加入「大頭幫」是為了完成她最後的願望——加入幫派。
點擊加入「文茜的愉悅學校」,收聽李敖與文茜的深度對談。
文/申屠
說到杜拜,人們的第一印象差不多都是「土豪」,法拉利用來當警車,自動販賣機裡賣的是金條,就連收破爛的,都能月入幾萬。而杜拜之所以出手這麼闊綽,是因為這裡有取之不盡的石油,躺著就能掙錢。
但事實上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 7 個成員國中,杜拜並不是最富的一個,它的 GDP 中也只有 2% 來自石油,但它卻成為「奢華的」代名詞,享譽世界,這要歸功於杜拜王室阿勒馬克圖姆家族,尤其是現任酋長謝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
名字很長的謝赫酋長
1833 年,阿勒馬克圖姆家族帶著一支大約 800 人的部落,到杜拜海灣定居,從此有了杜拜。但當時這裡只是個貧窮的小漁村,直到 1966 年,杜拜發現了石油。
這是杜拜歷史上的第一個轉折,石油瞬間帶來巨富,大家開始肆意揮霍,於是很快地杜拜又出現了歷史上第二個轉折:大家發現石油快沒了。但也正是因為石油資源的匱乏,讓阿勒馬克圖姆家族能夠放開手腳,大膽革新去尋找出路。
杜拜的石油資源只佔整個阿聯的 5%——比起老大哥阿布達比的 90% 不過九牛一毛,老酋長謝赫·拉什德——也是現任謝赫酋長的父親,就開始擔心:我的祖輩們都騎駱駝,我有石油開上了奔馳,我的兒子大概也還可以開路虎,但是如果繼續吃老本,我兒子的兒子,又只能騎駱駝了。
坐著梅賽德斯,卻開始憂患未來
所以老酋長用石油換來的錢去打造一個不需要靠石油的杜拜。他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港傑貝·阿里港以及現代化的國際機場,逐步將杜拜打造成連接東西方的貿易中心——一個「中東的香港」,這是杜拜得以崛起的地基。而到了謝赫酋長這裡,則更進一步。
謝赫酋長跟他父親一樣,有著強烈的危機感,所以他十分強調速度。他有一句口頭禪:「I want it now(我現在就要)」。只有比別人跑得快,才能獲得成功。他領導下的杜拜也的確很快,每年 16% 的經濟增速,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這其中的原因,除了和香港相似的港口、貿易自由、寬鬆的金融管制之外,還因為謝赫酋長將杜拜打造成了一個貼著「奢華」標籤的、獨一無二的品牌,讓杜拜在香港的屬性之外,又帶了那麼點拉斯維加斯的味道。
一座城市,兩種味道
跑得比誰都快的謝赫酋長,先是為杜拜帶來了許多世界第一:世界上第一高樓、第一大購物中心、第一大室內滑雪場,他還在沙漠裡硬生生打造出一個綠洲,建了世界排名第一的高爾夫球場。
在水比油還貴的杜拜,種一棵樹的代價就超過 3000 美金,所以維護一個高爾夫球場的代價之昂貴,只會讓人覺得「謝赫酋長大概是瘋了」。
記者們也不理解他的做法,一位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記者就曾經特別傲慢地問他:
「您究竟在幹什麼?」
「做第一。」
「可是為什麼要做第一呢?」
「為什麼不呢?沒人會記住第二名。」
永遠做第一,創造了「杜拜速度」
所以不管花費多少昂貴的代價,謝赫酋長都選擇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並且他很擅長向全世界推銷杜拜的那些第一壯舉,這其中的一個經典案例,就是杜拜那座七星級卓美亞帆船酒店。
帆船酒店位於杜拜一個人工島上,光是填島就花了 3 年時間。島上沒有其他建築物,只有這一棟酒店,四面環海,遠看就像一隻帆船行駛在海上。
2005 年的時候,謝赫酋長請來了當時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兩位網球選手,阿加西和費德勒,在帆船酒店頂樓的停機坪上,上演了一場世紀大戰。
停機坪離地足足 321 米,單就風速而言也不適合網球比賽,風一吹說不定就把球吹出界了,但是這樣的一場比賽足夠抓人眼球。阿加西和費德勒位於一個空中球場,身下是湛藍的大海,這一比賽畫面在航拍之下,既驚險又壯觀。
杜拜網球賽:玩轉城市營銷
這次比賽讓帆船酒店一炮而紅,從此躋身世界最知名的酒店行列。其實後來阿布達比也建了一座八星級酒店,奢華更勝帆船,但若論知名度,卻遠不及後者,這就像當初謝赫酋長所設想的那樣:人們只會記住第一名。
不斷地做第一,然後不斷地向世界強調這些第一,於是人們一想到杜拜,就想到這些金錢堆出來的第一,就想到「杜拜等於有錢」。所以當「在杜拜撿垃圾都能月入幾萬」的謠言傳出來時,大家第一時間就相信了,畢竟在遍地都是黃金的杜拜,撿垃圾月入幾萬也很合理。
但事實上在杜拜的外來打工者,大多薪水少得可憐,在全年有三分之二的時間超過 35℃ 的杜拜幹著室外的建築、體力活,還只能蝸居在叫做「黃金鄉」的貧民窟裡——許多人就是被杜拜式的黃金夢忽悠而來,結果卻因為熱衰竭、勞累過度或者自殺,死在這散發著貧窮惡臭的黃金鄉。
除了滿大街的法拉利
還有載滿了外來勞工的運貨車
佔總人口九成的外來勞工,養活了只佔一成的杜拜本地人,他們開著豪車,享受著免費福利,不用工作也可以領取巨額救濟——在謝赫酋長的打造下,人們只記住了杜拜這土豪的一面,所以大家蜂擁到這座一半海水一半沙漠的神奇都市,想來過一把土豪癮。和拉斯維加斯一樣,杜拜也吸引著那些有特定需求的遊客。
謝赫酋長獨特的管理和推銷城市的方式,為他贏得了一個「CEO 謝赫」的外號。在人們的印象中,他只問經濟,不問政治,也不問宗教信仰,所以身為一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酋長,他卻說:如果英國首相找我談工作,我不感興趣,但要是哪家英國公司的 CEO 找我,我隨時有空。
這一切都讓謝赫酋長和他治下的杜拜在中東地區顯得十足異類。沒有其他中東國家的動亂、紛爭,只有和平、開放,這裡既有清真寺,也有基督教和印度教的教堂,是中東唯一一個允許建立其他宗教場所的地方。
杜拜的基督教堂
在杜拜街頭,既有黑袍黑紗只露出眼睛的傳統女性,也有穿著比基尼曲線畢露的曼妙女郎——不同文明在杜拜和謝赫酋長身上都能共存。
謝赫酋長大學在英國接受教育,杜拜又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他對西方文明的接受度非常高,他的智囊團成員幾乎都是西方人,而他最大的愛好賽馬,也是承自英國人的傳統。
他還曾經被拍到穿著 T 恤,一身休閒地在英國擠地鐵,這和我們想像中穿著長袍的阿拉伯形象相去甚遠。
謝赫(右)
因多金帥氣走紅網絡的兒子哈曼丹(中)
但是與此同時,他也常穿長袍,每天晨禱,伊斯蘭教允許一夫多妻,所以他娶了兩個妻子,而且第一任妻子是他表妹,因為近親結婚在阿拉伯國家很普遍。
他和兩個妻子還有大大小小的情人生了 25 個孩子,組建了世界上「顏值最高的皇室」,這些一千零一夜式的面龐,為杜拜這座現代化的大都市烙印上了獨一無二的異域風情。
有人曾經問謝赫酋長:你既穿長袍,又具有國際視野,那麼你認為自己究竟是個傳統的阿拉伯人,還是現代意義上的改革者?他的回答是「兩者都是」。我努力「在西方觀念和伊斯蘭價值觀中尋找最佳平衡點」。
身處這個時代
有些事你一定要了解,因為你逃不掉
點擊下圖 購買文茜的世界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