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寧德市衛健委了解到,該市通過與扶貧、民政、醫保等部門對接,將扶貧開發對象和省定扶貧標準下的低保對象全部納入家庭醫生籤約範圍。截至9月底,全市家庭籤約醫生團隊達到1002個,每個家庭籤約醫生團隊平均服務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控制在150人以內,全市已籤約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11.58萬人,籤約率99.93%。
家庭醫生籤約貧困人口是健康扶貧的一種方式,重點加強對已籤約貧困人口中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患者的規範管理與健康服務。不少貧困人口文化水平較低,健康意識淡薄,收入不高,有病不願及時問診,得了慢性病不按時就醫,為了少花錢寧願扛著,導致身體每況愈下。家庭醫生籤約貧困人口後,不定時上門服務,比如,寧德市規定每個季度至少上門服務一次,可以勸導貧困人口有病及時就醫。
經過近些年精準扶貧,我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可期。但需要重視的是,貧困人口脫貧後仍有因病、因學等返貧的風險,鞏固貧困成果需要長抓不懈。而且,貧困人口還有不斷提高生活水平、過上更加美好生活的訴求。取得脫貧攻堅戰勝利之後,應當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及新近出現困難的群眾繼續給予幫扶,讓他們脫貧能穩下來,繼而富起來。
對貧困人口的幫扶,除了就業、增收之外,健康是十分重要的一環。貧困人口一旦得了較為嚴重的病痛,就可能嚴重降低甚至失去勞動能力,收入銳減,增加家庭經濟負擔。健康扶貧就要通過給予貧困人口更優的醫療保障,讓他們能夠及時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防得住病,確保「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報銷,大病有救助」。
健康扶貧需要在方便貧困人口看病上下功夫。應加強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建設,建立起健全的基礎醫療體系,讓貧困人口就近就醫。同時,創新醫療方式,如家庭醫生籤約貧困人口,變坐診為訪診,在給群眾看病過程中引導他們養成及時就醫的習慣。還應將醫療資源下移,如下派城市醫療專家到基層坐診、巡診,提高基層醫院醫療水平,讓群眾在本地也能醫治疑難病。
醫療費用是影響貧困人口就醫意願的一個主要因素。應當逐步提高基層群眾的醫療保險水平,並對貧困人口在看病住院報銷比例、大病保險賠付比例等方面給予傾斜,鼓勵他們有病及時就醫。
幸福的首要條件在於健康。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健康擺在重要位置,繼續在貧困人口看病就醫等方面給予幫扶,持續提高他們的醫療保障水平,讓他們以健康的體魄在小康路上越走越遠。(王志賢)
【來源:福建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