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裡》:尼莫船長的三重矛盾,暗示了悲劇結局

2020-12-28 忱讀

作為法國小說家儒勒凡爾納著名的海洋三部曲之一,《海底兩萬裡》一經問世便引起了廣泛關注。時至今日,這部誕生於150年前的作品,依然風靡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群,它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可見一斑。

小說構畫了一艘超越時代的潛水艇——鸚鵡螺號。它獨立自由地航行於大洋之上,與陸地徹底斷絕聯繫,依靠從海洋中汲取的資源供應一切所需。

小說的主要人物有鸚鵡螺號船長尼莫,追擊鸚鵡螺號落水被俘的博物學教授阿羅納克斯,教授的僕人康塞爾,魚叉手尼德蘭。講述了幾人航行於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冰洋、北冰洋,縱橫兩萬多裡,其間經歷的一幕幕驚險遭遇,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多彩神秘的海底世界。

故事將四位主要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織入其中,在硬派科幻的外表下,增添了人文主義精神內核。其中亦正亦邪的尼莫船長,已成為科幻小說歷史上經典形象之一。

關於如何評價尼莫船長,支持正面評價的,讚揚他仁慈、博愛,具有反殖民主義精神。但我認為,作者凡爾納在故事敘述中,包含了對尼莫三重矛盾行為的否定,從而將尼莫的悲劇命運引向必然。

儒勒凡爾納

01 第一重矛盾:尼莫船長的自由與不自由

尼莫船長對陸地上的人類社會懷有深刻仇恨。他曾經領導印度人民起義反抗英國殖民者,鬥爭失敗後妻兒慘遭殺害。從此,他憎恨人類所有一切,決心投入海洋、永離塵世。

尼莫親自設計製造了鸚鵡螺號。這是一艘以未來能源電力為動力的潛水艇,電來源於海水中提取的鈉元素,動力永不枯竭。潛艇雙層外殼結構堅硬如鐵,不懼島礁衝撞或炮艦打擊。大海中豐富的魚類、貝類,提供了充足食物。就連布料、菸草等生活用品,也可以從「江珧」和大葉海藻中提取原料。

鸚鵡螺號是孤懸海外的獨立大陸,是尼莫打造的自由烏託邦。他曾經驕傲地宣布:海洋不屬於壓迫者,鸚鵡螺號上的人是新的人、是自由的人。

然而,尼莫真的自由嗎?其實,烏託邦只存在於尼莫的願望之中,發誓永不踏上陸地的他,只是換了個地方畫地為牢,將自己囚禁起來。

(1)尼莫對英國殖民者的仇恨,使他帶上沉重精神枷鎖,一刻不能卸去。

在太平洋上,尼莫面對英國船隻「牙齒半露、全身顫抖、拳頭握緊」,憤怒之情暴露無遺。

在印度洋上,他暗諷「最聰明的民族」英國人,拿走了採珠場幾乎全部收入,可悲的印度採珠人用生命勞作卻一無所有。

在北冰洋上,尼莫鄭重憑弔奮勇打擊英國軍艦的法國沉船「復仇者號」。

尼莫無時無刻不在仇恨英國,身體雖然自由,精神卻受困於一座叫做仇恨的監牢,在痛苦和復仇之間左右碰壁。

電影《海底兩萬裡》

(2)尼莫所謂的自由是一個人的自由,他本人就是鸚鵡螺號上的獨裁者。

鸚鵡螺號航行於海上,它的方向全憑尼莫個人喜好。

完成前人所未有的研究,是支撐尼莫生存的動力。為實現第一個登陸南極點,他冒險將潛艇駛入南極冰蓋下航行,險些全員悶死在水底。

如果說鸚鵡螺號上的船員們甘心把命交給尼莫,那麼後加入的阿蘭納克斯教授三人則完全是委曲求全。當尼莫駕駛鸚鵡螺號衝殺英國軍艦,客觀上,三人被迫成為一場屠殺的共謀者,這是扭曲人性的強權。

尼莫曾對教授說,海洋中才有真正自由的生活,他希望建立一座沒有專制的海底城市。尼莫的矛盾之處,正在於以專制的方式追求自由,所謂的自由不過是自欺欺人。

電影《海底兩萬裡》尼莫船長和教授

02 第二重矛盾:尼莫船長的慈悲與嗜殺

(1)尼莫具有人道主義精神,平等地看待生命,珍惜生命。

尼莫搭救教授三人,承擔了極大風險。小說發生的1866年,正是帝國主義大肆擴張的年代,為爭奪海上霸權,強國不斷製造新式武器(同年甚至清政府都在創辦馬尾船廠)。鸚鵡螺號「比時代超前了一個世紀」,這樣的秘密一旦為外人所知,可以想見將掀開怎樣的血腥爭奪。

尼莫對其他人包括動物的生命,同樣有慈悲的一面。被歐洲人稱為「兩腳動物」的巴布亞人,在尼莫眼裡是值得同情的可憐人。在印度採珠場,他為搭救一名窮苦採珠人,挺身同鯊魚搏鬥。面對尼德蘭獵殺幾隻長鬚鯨的請求,他的回覆是「不允許殘害生命的消遣。」

(2)幾次殺戮事件又完全顛覆了尼莫的仁慈形象。

小說結尾,鸚鵡螺號向英國戰艦展開復仇。「超前一個世紀」的技術差距,讓一場戰爭變為單方面的屠殺。作者描寫悲慘的場面,「遇難者爬滿了桅杆,一串串的人把它都壓彎了……這黑乎乎的龐然大物隨之消失,隨之消失的還有被巨大漩渦捲走的全體艦上人員的死屍。」

尼莫下令屠殺抹香鯨群,稱它們是「醜惡的動物,一點也不用憐憫」。潛艇鋼鐵衝角刺向鯨群,「頃刻,海上浮滿支離破碎的屍體,幾海裏海水染成紅色。」

慈悲與嗜殺同時存在於尼莫身上,區別僅在與個人好惡的一念之間。這種生死予奪的個人意志是不正義的,也是被作者所否定的。屠殺抹香鯨後的某一天,作者借教授之口,解釋了鯨類對海洋生態平生的價值和作用。而在尼莫屠殺英國艦船的當晚,教授三人既決定,要不惜生命代價逃離鸚鵡螺號。

電影《海底兩萬裡》

03 第三重矛盾:尼莫船長的生存與死亡

傾盡心力打造鸚鵡螺號,投身無垠的大海。尼莫船長應該是熱愛生命,具有強烈生存欲望的。然而在小說中,尼莫卻多次透露出對死亡的嚮往。

在瓦尼可羅群島,尼莫找到了航海家拉彼魯茲的失事船隻遺骸,他羨慕地讚嘆道「這真是死得其所啊……希望我死後也能葬在這靜謐的珊瑚墳墓。」

尼莫談到經歷海上的種種危險,最後卻死於交通意外的偉大航海家迪維爾。他言語激動、神情嚮往,表示很欣賞這種成就偉大事業後,戲劇性結束的人生。

向英國軍艦復仇後,尼莫任由鸚鵡螺號捲入「鋼鐵也會撞個粉碎」的大漩渦。對此,作者的解釋是「被它的船長無意中,或者有意地拖了進來」。

尼莫對死亡始終懷有一種隱約的嚮往。家人離去讓他的生命無所依傍,因此希望借探索海洋尋找新的生命意義。然而,尼莫面臨的危機不是來自外部,而是個人自身在理智與情感、思想與行動之間的分裂。這種分裂矛盾的內在世界,使他即追求自由又無法放棄枷鎖,即懷有慈悲之心又無法克制殺戮欲望。

重重矛盾撕扯下,尼莫終於迷失自我,迷失於蒼茫無垠的海上。是生存還是死亡?這對尼莫來說始終是個問題。

電影《海底兩萬裡》尼德蘭

04 如何化解尼莫船長的精神危機

幾乎與凡爾納同時期的弗洛伊德提出「自我認知理論」,由此引申出消解個體矛盾、化解內在危機的方法,為尼莫的精神危機提供了一條心理學解決思路。

「自我認知理論」提出,個體心靈包含「本我」即人的本能,即潛意識;「超我」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相當於人格的管理者;處於兩者之間的「自我」受雙方轄制,負責應對現實世界。個體矛盾的根源在於「本我」與「超我」之間衝突,破解方式是以高層次的「超我」對低層次的「本我」實施幹預,控制無意識、潛意識的精神範疇。

正視現實。「本我」具有追求快樂、擺脫痛苦兩種趨向性。失去家人是尼莫痛苦的根源,潛意識中他將復仇作為擺脫痛苦的出路,因此才會造成與本性矛盾的殺戮心理。實際上復仇既不能改變失去家人的事實,也不能消解痛苦。尼莫只有先從「超我」層面去正視現實,才有可能擺脫自相矛盾的死循環。

「力比多」轉移。弗洛伊德提出 「力比多」,是指個體的力量或能量。個體如果喪失所愛,會導致「力比多」向負面流動,比如尼莫的悲傷情緒。「力比多」轉移需要克服固有本能,將能量轉移向事業、愛好、社交等其他方面。其實,尼莫潛心研究海洋,已經在進行「力比多」轉移。只可惜,由於缺乏有意識的引導,尼莫的最終沒能打敗內心的負面能量。

05 結語

150年前凡爾納幻想的《海底兩萬裡》,其中的很多東西如今都已實現。但比科學技術更久遠也更永恆的,是千百年來人類面對自然、面對社會、面對內心世界的複雜態度。反思這種態度,學習它的正面價值,吸取其中的教訓,這是今天我們重讀《海底兩萬裡》所能獲得的更大現實意義。

電影《海底兩萬裡》

相關焦點

  • 裸眼3D海洋主題音樂劇《海底兩萬裡》帶你顛覆想像!
    主要講述了博物學家阿龍納斯、其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一起隨鸚鵡螺號潛艇船長尼摩週遊海底的故事。作為一部經典的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已陪伴人類將近150年,曾點燃一代代中外少年兒童探索科學、揭秘未知的心靈火焰。
  • 獨潛深邃海底,尋找自由真諦——《尼莫戰爭:第二版》
    它被命名為海洋難抵極,還有個更為通俗的名字——尼莫點,因為在拉丁語中,「尼莫」(nemo)也意味著「沒有人」(no man) 。相信許多人在童年必讀書目《海底兩萬裡》中應該都見過「尼莫」這個名字,他是書中唯一一艘潛艇「鸚鵡螺號」的船長,儒雅紳士,勇敢睿智,卻以絕世高手的姿態孤獨地生活在潛艇中,駕駛著鸚鵡螺號遨遊四海,並拒絕回到陸地。
  • 中小學必讀《海底兩萬裡》經典賞析+必考知識點
    2、《海底兩萬裡》是凡爾納的三部曲之一,其餘兩部是:第一部《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第三部是《神秘島》。4、《海底兩萬裡》書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個半,即:尼莫船長、自然科學家阿龍納斯、僕人康塞爾、捕鯨手尼德·蘭,「亞伯拉罕·林肯」號驅逐艦艦長法拉格特,只在小說開頭部分曇花一現,姑且算半個。
  • 口碑爆款《海底兩萬裡》登陸魔都!奇幻裸眼3D+迪士尼歌舞,帶娃來一場"海底探險之旅"!
    提起《海底兩萬裡》通往海洋世界的大門.
  • 《FGO》尼莫攻略匯總 虛數大海戰五星從者尼莫資料一覽
    『海底兩萬裡』中塑造出的達卡王子,或類似於其原型的人物。這兩者合二為一的產物,即為這位『尼莫』。雖說『幻靈』這一存在僅在亞種特異點·新宿中得以實現,但阿特拉斯院的鍊金術師·紫苑黑走了這一數據,尼莫就是作為幻靈被她召喚出的特殊從者。在新·迦勒底的職責是運輸、支援前線作戰部隊。陸上作戰是少女達·文西的管轄範圍,而海上作戰則是尼莫船長負責管理。
  • 《海底兩萬裡》名著導讀+中考真題練習
    (1)文段節選自法國作家________(填人名)的《海底兩萬裡》 ,主要講述法國________(填學科名)家阿龍納斯帶著一個捕鯨手和僕人康塞爾跟著________(填人名)船長在海底做了兩萬裡的環球探險旅行。(3分)(2)請用一句話概述這次探險旅行的結局。(2分) 10.
  • 《FGO》:5周年紀念從者猜想,宙斯和尼莫船長你更想要哪個?
    而另一位在玩家們的猜測當中實裝呼聲非常高的從者就是「尼莫船長」,作為在《海底兩萬裡》中駕駛「鸚鵡螺號」的船長,相信不僅僅是在《FGO》的玩家群體當中,即使是對於一些沒有玩過《
  • 【買一送一】海洋歷險科幻親子劇《海底兩萬裡》雙十一特價來襲!
    波瀾壯闊的海底世界身臨其境的自然探險寓教於樂的科學啟蒙探索科學、倡導環保、收穫友誼一件偉大的事正在起航
  • 《FGO》:尼莫船長簡介,擁有對「超巨大」特攻的騎階藍卡單體!
    《FGO》的日服在近期推出了全新的限時活動「虛數大海戰」,同時還推出了2名全新的5星從者,梵·高和尼莫船長,今天呢,我們就共同來看一下關於尼莫船長的相關內容吧
  •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海底兩萬裡這本書一開始,作者就  給我留下了好多個疑問:摩尼船長製造這艘潛水艇的目的是什麼?摩尼船長那來的這麼多錢?摩尼船長怎麼知道的這麼多?隨著書頁一張張翻開,我帶著這樣的問題,知道關於海洋的知識越來越多,一開始的問題也迎刃而解。
  • 《海底兩萬裡》——三年級部好書推介(二)
    《海底兩萬裡》讀書感想      寒假裡,我被一本叫《海底兩萬裡》的書深深地吸引了。這本書是法國著名小說家、預言家凡爾納寫的。凡爾納1828年出生於法國南特,被稱為「科幻小說之父」,代表作品有《海底兩萬裡》、《八十天環遊地球》、《地底旅行》等。
  • 中考名著導讀《海底兩萬裡》47章故事梗概
    代表作有《地心遊記》《海底兩萬裡》等。其中,《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裡》《神秘島》被稱為凡爾納三部曲。《海底兩萬裡》是凡爾納「海洋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二、故事梗概1866年,海上出現了一頭被認為是獨角鯨的大怪物。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應邀參加追捕。
  • 《海底兩萬裡》鸚鵡螺號
    海底,一個恐怖,又讓人好奇的地方,一個充滿幻想而又美麗的地方。那裡的無窮無盡的奧秘,各種各樣的動物、植物,讓人們夢寐以求去探索。今天,我們就來讀凡爾納想像的海底世界——《海底兩萬裡》。《海底兩萬裡》就是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海底兩萬裡》中描繪的和現實的海底世界截然不同。文章中描寫的是凡爾納想像的夢幻世界。凡爾納虛構出一艘潛水艇,名字叫做鸚鵡螺號。這艘潛水艇在凡爾納的想像中遊覽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
  • 七年級必讀名著《海底兩萬裡》讀後感
    還有少數人「崇洋媚外」,正如《家有兒女》中劉星說的:冰箱裡有哈根達斯冰淇淋,還吃什麼中國破冰棍!這些現象在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可見,他們與尼摩船長相比,有多大差別啊!《海底兩萬裡》這本書,讓我懂得了愛國、報效國家,我真希望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從點點滴滴、一言一行中體現愛國,為國爭輝。
  • 鸚鵡螺號的故事——《海底兩萬裡》
    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為總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裡》《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遊記》等。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稱作「科幻小說之父」,還被譽為「科學時代的預言家」。
  • 手抄報|《海底兩萬裡》
    你可曾讀過《海底兩萬裡》?當我讀完這部作品時,我的感觸頗深。這本科幻小說講述的故事真可謂大膽至極。凡爾納以第一人稱寫了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和僕人康塞爾以及加拿大人尼德誤進「鸚鵡螺」號後的種種經歷。儘管凡爾納沒有下過海,但在他的文章裡絲毫看不見虛偽的痕跡,反而真實而驚險的冒險會讓人喘不過氣來。
  • 寒假預習丨名著導讀專題(四)《海底兩萬裡》:海底魅影
    可見,「科幻小說之父」的美譽凡爾納當之無愧,《海底兩萬裡》也堪為科幻小說經典。《海底兩萬裡》是儒勒·凡爾納的巔峰之作,是「凡爾納三部曲」的第二部(另兩部為《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神秘島》)。小說主要講述了博物學家阿龍納斯、其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一起隨「鸚鵡螺」號潛艇船長尼摩週遊海底的故事。這部作品展示了人類認識海洋和駕馭海洋的決心。
  • 《海底總動員》尋找尼莫的海底奇兵
    《海底總動員》主角是一對可愛的小丑魚(Clownfish)父子。父親馬林本來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但在一場意外中妻子珊珊和大部分孩子都被鯊魚吃掉,只剩下唯一的兒子尼莫。《海底總動員》裡小丑魚的海底歷險故事,是觀眾在以往影片中從未見過的,而一個魚父親對兒子的一片真情,也是打動觀眾的最大亮點。《海底總動員》的故事好看、好玩,還有對小觀眾們來說很重要的教育意義。
  • [蝦神小劇場]尼莫點:地球上最寂寞的地方
    並且以儒勒·凡爾納的小說《海底兩萬裡》中的尼莫船長的名字命名因為在拉丁語中,「尼莫」(nemo)也意味著「沒有人」(no man) ——這很好地概括了尼莫點的特點。距離尼莫點最近的陸地為三座遙遙相望的南半球島嶼——皮特凱恩群島中的迪西島、復活節島西南角的莫圖努伊島,及南極洲外海的馬厄島。
  • 名著導讀:《海底兩萬裡》|階段閱讀(六)(第十六、十七、十八章)
    、在海底平原上散步:我和康塞爾穿上防水衣服隨尼摩船長漫步海底平原,欣賞海洋奇物。船長領我到諾第留斯號的後部,走過尼德·蘭和康塞爾的艙房門前,我叫了我的兩個同伴,他們立即跟著我們出來。一會兒,我們到了前面,靠近機器房的一個小房子裡,我們要在這個小房子中穿起我們的海底打獵衣服來。 (選自《海底兩萬裡》第一部分第十五章《一封邀請書》)B.過了幾分鐘,一聲尖銳的呼嘯傳進我的耳朵。我感到好像有一股冷氣,從腳底湧到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