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無問西東》
電影《無問西東》由少年成名的李芳芳自編自導,最初為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籌拍的獻禮片。片名來自校歌「立德立言,無問西東」。我沒上過清華,自然不熟悉這歌詞與片名,乍一聽,甚覺高冷,很是彷徨了一回。
剛進影院,走廊裡巨幅海報鋪天蓋地,青春兼實力派大腕雲集,如張震、章子怡、黃曉明、王力宏、陳楚生,更有老戲骨助演,一星一海報,聲勢碾壓同檔期大片。看宣傳陣勢,暗自慶幸自己的抉擇,覺得真的沒白來一回。
《無問西東》宣傳海報
銀幕打開,飾演張果果的張震映入眼帘,清華畢業的他,面對一個剛剛產下四胞胎的外地家庭,作為廣告公司高管,承諾以公司名義資助20萬醫養費用,前提是馬上要籤的一份文案協議生效。可事與願違,不僅未能籤下大單,還被失去了職位,他陷入兩難境地。是繼續資助,還是謝絕得寸進尺的四胞胎家庭?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
鏡頭莫名奇妙切入上世紀六十年代北京的一家醫院,黃曉明飾演的清華學生陳鵬放學後來找章子怡飾演的藥劑師王敏佳,原來他們都是孤兒,被中學老師許伯常收留且都有了好的去處。許老師的無愛婚姻很痛苦,常遭受妻子辱罵。王敏佳決定模仿他人筆跡給師母寫匿名信,不想被識破,「同謀」的李想如果承認就會失去光榮支邊名額。抉擇面前,內心經受巨大折磨。
鏡頭再次切換,時間來到抗戰期間,地點西南聯大,這是清華曾經的旅居地之一。飾演清華學生沈光耀的王力宏帥氣逼人,故事裡他出身名門,貴為富家子。戰火紛飛的年代,母親千裡探望,千叮嚀萬囑咐不得以身涉險。面對同胞慘死敵手,他該怎麼辦?
西南聯大時期名師如雲,其中就有曾就讀清華文科的吳嶺瀾。電影慣用時空頻切手法,鏡頭切到建校初期已不令人意外。由陳楚生飾演的吳嶺瀾秉持實業報國決心,卻考不及格。繼續追隨熱點從事實科,還是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文科?
章子怡飾演王敏佳海報
四段劇情手法雖然顯得突兀,認真研讀,邏輯性一目了然,時空倒敘,恰到好處。
張果果初心敦厚仁義,面對抉擇不知所措而鬱鬱寡歡,怎麼解決?導演並不急於給答案,而是層層剝筍。原來他的父母就是和李想一起支邊獲救的那對夫婦,李想的抉擇發自內心真實,通過父母傳遞給自己,這是清華的代代相傳從未熄滅的精神之火。
張果果聽從父母勸告,遵從內心,決定繼續幫助四胞胎家庭,替他們租房找工作,有困難隨時可聯繫。釋然的他,終於可以安心工作健身,臉上露出久已消失的笑容。
為了保護李想,王敏佳做了艱難的選擇,一個人默默頂雷,差點被打死,她高昂的頭顱,面臨批鬥的坦然化為會心的微笑,我想,她心裡正為自己點讚。而陳鵬就是當年沈光耀救下的雲南農村窮苦孤兒,他遠赴西北荒漠的獻身抉擇,來自駕機保家的清華學子遵從內心真實的精神。沈光耀的老師吳嶺瀾也曾對他說過當年梅校長曾說過的話,這就是傳承。時代在變,精神永恆。
敵機轟炸的慘狀令沈光耀這樣的熱血青年忍無可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面對抉擇,他毅然報名駕機凌空。飛機故障時本可跳傘,當看到囂張的敵艦耀武揚威,出身「三代五將」之家的他選擇與敵人同歸於盡,完成家國情懷真情釋放,合情合理。
校長梅貽琦和吳嶺瀾談話,說「什麼是真實?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浸溢出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這就是現在說的「遵從內心」。吳嶺瀾讀懂了梅校長,遵從真實的內心改實科為文科,終成一代大家。
內心真實,源自梅貽琦,片中先是指導了吳嶺瀾,吳嶺瀾指導了沈光耀,沈光耀用行動身教小小陳鵬,陳鵬帶給了小夥伴王敏佳和李想,李想感染了張果果的父母,指導了張果果破解人生謎團。
王力宏飾演沈光耀海報
何謂真實?梅校長的解釋直白而傳統,一要發自內心深處,二要不懊悔不羞恥,三要平和而喜悅。說白了就是自願、喜歡。人生道路上,每個人都面臨諸多抉擇,唯有發自內心,無私無畏,從容淡定,真誠真實,無愧良心,才能行穩致遠。
梅貽琦強調的理性和紀律,主張的一切以事實為出發點,構成了清華獨特的風格。這也是理學家、儒學家、士人學子、歷朝歷代民族脊梁的精神支柱。
無細節,不電影。影片中一些細節頗令人感同身受,聽演講人群中的吳嶺瀾,其強烈的報國之心,來自於清華另一精神:恥不如人。如內心不淨、不真,怎麼會知恥。當感悟到梅貽琦關於內心真實的內涵,向梅校長投去感激的一瞥,二人四目相對,會心一笑的特寫,令多少人動容。
因陋就簡,注重實幹。西南聯大校舍簡陋,為趕工期屋頂滿鋪鐵皮,雨季來臨,叮咚雨聲遮擋老師的講課聲音,實在無法繼續,老師轉身在黑板上寫下「靜坐聽雨」四字,特寫的鏡頭實事求是,又擊中觀眾心裡的痛點,讓人覺得真實可信。
沈光耀為國犧牲,當報信的同學離開沈府時,攝像機居高臨下,鏡頭中出現「三代五將」的牌匾特寫,觀眾一時泣下如雨。如果說這一切不是我泱泱中華民族面臨危亡,發自內心的保家衛國強大自覺而捐軀矢石間精神,又能是什麼?
沈光耀母親海報
將門之後,投筆從戎
影片選取清華立校以來四個特殊時期的人物,雖不能代表全部,卻有大師、有熱血青年、有民族英雄、有支邊模範、有商界精英,皆為時代驕子。他們的所作所為彰顯了民族的力量,帶著知識分子的氣節和情懷,有時代精英的使命擔當,是國家和社會的脊梁,是億萬民眾的榜樣。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清華是國家最好的大學之一,作為世界著名學府,立校也才百年。和歐美一些世界名校比,歷史文化積澱和科學研究成就雖有差距,卻各有千秋。其在社會上的影響舉足輕重,影響全賴貢獻與精神。
影片體現的清華學子的愛國風骨和回報社會的毫不猶豫,正是當今清華的價值和精神,也應該成為全國大學和高等學術機構效法的對象,培育的強大清華精神足以引領時代繼續前行。
愛國風骨
永遠的西南聯大,永遠的清華,致敬的同時,更多的讓人想到,是泱泱民族精神民族魂成就了清華,是以清華為代表的熱血青年無愧時代,擔當了民族脊梁。當人生面臨兩難的抉擇彷徨不安時,想想自己最真實的內心,無問西東。
《無問西東》收穫了上映27天票房逾7億元人民幣的高上座率,可以自豪的說,這是被熱捧青春片的又一個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