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這部劇,在我國抗日題材類型的影視劇中,雖然不敢說的巔峰榜首般的存在,但是因為其太貼合當時的歷史環境和真實狀況,也是讓這部劇在現如今的作品中猶如「一條清流」。雖然某些地方也是有些差入,但是整體來說,這部劇能夠經歷15年依舊火爆,也是足以說明一切的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讓越來越多的觀眾開始對這部劇展開更深層次的探討和推敲。這也並不難理解,畢竟「人紅是非多,劇紅人眼饞」嘛!而劇中李雲龍幫助楚雲飛「平叛亂」之後,順便「摟草打兔子」的事情也是讓很多人興奮不已,但是在事情過後,丟失了一個營裝備的楚雲飛,不管自己毫不在意,就連當時的國民政府都不在意。這樣的事情也是讓許多觀眾感到有些不解。難道當時在全國都物資裝備都十分匱乏的時代,國民政府的不作為,真的貼合實際嗎?
說起來,對於大家有著如此疑問,這也是極其正常的一件事情,畢竟不管怎麼說,如此行為和反應都是有些不合常理的,就拿當時的八路軍來說,別說是一個營的裝備了,哪怕就算是丟了一支槍,都是會被記大過的。反觀楚雲飛,雖然只是一個團長,但是權力之大可見一斑,不僅張嘴就表示不要了,就連後來上級都是沒有絲毫的表示,更不用說處分了!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才導致這樣的情況發生呢?
首先,還是要從當時的國民黨政府的實際情況說起,在當時,國民黨因為有著美軍的資助,不管是裝備還是物質上,都是遠超八路軍的,可以說從一開始,就是有著強硬後盾支撐的。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腐敗也是註定的事情!單純只是依靠軍餉恐怕都已經滿足不了當時的軍官,各種吃空餉和謊報戰損的事情,也是時有發生,甚至在當時的國民政府部隊中,這樣的事情,都是已經司空見慣的了。
而當李雲龍將358團一營的裝備運走之後,雖然後來楚雲飛也是多次向李雲龍討要,但是在未果之後,也是只能做了一個順水人情。當然,這並不是表明楚雲飛多麼的大度,而是因為這點裝備在當時的楚雲飛手中,或許,並不是一件很大的事!尤其是後來楚雲飛身邊的方參謀長,更是直言表示這些裝備還是可以依靠著戰損來彌補的,到時候窟窿堵上之後,也就沒事了。
其次,就是這一次的事件起因還是因為自己的部下準備「投敵」,因為自己的用兵不當導致了事情的發生,雖然楚雲飛可以如實上報,但是熟知楚雲飛的觀眾都是知道,這位團長,不僅有著將領之風,面子也是看得十分重要的。如果真的讓楚雲飛如實上報,那麼楚雲飛的面子上定然掛不住,甚至可以說,這也是楚雲飛的一點私心罷了!
所以針對楚雲飛丟失一個營的裝備之後並沒有受到處分一事,或許並不是不會處分,而是上級壓根就不知道,畢竟長期以往的空餉和「虛浮戰損」都遠超這次損失的數量,如此一來,稍加運作便是能夠將這一次的損失完全彌補。
最後,也是因為楚雲飛對於國民黨政府來說,實在是太重要的。師出名門之後的楚雲飛,可謂是閻錫山最得意的將領,而楚雲飛更是有著極其長遠的戰略目光和治病之方,單純就是從當時358團足足有著一個全美編制的「炮兵營」,就足以看出閻錫山對於楚雲飛的重視程度。
好不誇張地說,當時的楚雲飛,就如同是閻錫山的「親兒子」,各種好東西好裝備定然會是第一個「嘗鮮」的。而反觀楚雲飛和李雲龍的對話就是能夠看出,雖然李雲龍「順走」了楚雲飛一營的裝備,但是在討要的時候,楚雲飛也是表示這是幾百條槍和大量的輕重機槍,還有迫擊炮,如此裝備,相較於當時的八路軍來說,可謂是「巨款」了。
但是要知道的是,楚雲飛的這個一營,那也是一個加強營,上下人馬足足有著兩千餘人,而李雲龍的獨立團呢?整個團也才僅僅只有著一千多人,所以在某些程度上來說,楚雲飛的一營,並沒有全部跟著錢伯鈞一同「叛變」。
不然,單純就憑這兩千餘人一人一槍,也不是楚雲飛這一個警衛班能夠抵擋住的,換言之,或許李雲龍繳獲的裝備,只是錢伯鈞的嫡系部隊所帶領的。不然這兩千餘人的裝備,可真的就讓李雲龍「鳥槍換炮」了。
如此一來,先不說上級沒有知道此事,哪怕就是知道,恐怕也絲毫不會有什麼做法,畢竟僅僅只是幾百條槍和輕重機槍,這樣的家當還比不上楚雲飛重要的。尤其是一營大部分戰鬥力量還沒有受到牽連,也算是沒有出現大的危機。所以不管如何,恐怕楚雲飛都不會受到任何的影響。
受重視、有實力、家底厚,不管是哪一方面,都是楚雲飛最大的依仗和底牌,甚至在某些程度來說,也正是因為國民黨如此行事風格和腐敗的軍隊作風,才導致後來的節節敗退,但不管如何,楚雲飛的大將之風,可是絲毫沒有「縮水」的!也正是如此,才會有著如此待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