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昕捷:高考寫下文言文《赤兔之死》獲滿分,19年過去現狀如何?

2021-01-17 騰訊網

高考對於一個高中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考的面前,所有人都要放下自己的個性,付出自己的努力爭取在卷面上拿到一個共性的高分。

但是當年偏偏有這樣一個考生,他並不走尋常路,在19年前的夏天,寫下一篇《赤兔之死》的高考滿分作文佔據了所有人的視線。

人們紛紛爭相點開這篇傳奇一般的高考作文,都想知道一個高中生的水平,怎麼能寫出全篇文言文的高考作文而且竟然拿到了滿分,而19年過去,其現狀如何?

1、 認識《赤兔之死》的作者

寫下這篇《赤兔之死》的高考生,來自江蘇南京,他叫蔣昕捷。在2001年那場高考語文作文中,他另闢蹊徑,沒有使用我們平時的白話文,而是用中國的古文,寫就了一篇洋洋灑灑的古文。

蔣昕捷對古文的熱愛,還要從他五歲那年說起。對於一個五歲的小孩,還處於文字啟蒙的時期,大多數小孩都在這個年齡讀一些幼兒的繪本這種淺顯易懂的書籍。

但是蔣昕捷在這個時候就顯現出了與常人不一樣的文學的天賦,他在偶然的一次讀到了《三國演義》,從此對古文的熱愛一發不可收拾

對於《三國演義》,蔣昕捷不只是喜歡這麼簡單。在蔣昕捷讀小學的時候,就把這本書翻來覆去地看上了好幾十遍,就連他玩遊戲,都選擇與《三國演義》有關的類型,可以說對於這本書的喜愛到了一種迷戀的地步。

在蔣昕捷上了初中之後,接觸的古文類型多了起來,陸陸續續讀到了像《論語》、《莊子》之類更加高深的文言文。他並沒有覺得枯燥,反而在這些古人的文字中找到了樂趣。

雖然他學的是理科專業,但是並不妨礙他大量閱讀古代文學。正是在這種日常的閱讀中有了堅實的積累,使得他在高考時寫下《赤兔之死》十分輕鬆。

2、 是什麼原因,他寫下這篇《赤兔之死》

在蔣昕捷對《三國演義》的理解中,赤兔馬是一種特殊的存在。在這本書裡,關於赤兔馬的描寫讓蔣昕捷為之痴迷。

形容一個人十分年輕有作為,我們會使用"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來誇讚一個人。在三國時期,傳說董卓賞賜了一匹絕世好馬給呂布,這匹馬就是赤兔馬,但是關於赤兔馬的死因卻眾說紛紜,至今沒有確切的結論。

呂布在曹操手下時,被曹操用計去除後,赤兔馬就被曹操賞給了關羽。之後關羽又被呂蒙所害,赤兔馬就流落到馬忠手裡,至此赤兔馬就結束了短暫作為一匹馬的生命。

但是後世的史料又指出赤兔馬是為了關羽而死,赤兔馬是無比忠誠戰馬,它在關羽被害死後,不願意跟隨奸詐的馬忠,於是含恨而死。

其實根據科學的說法,馬的壽命不過短短二十幾載,在歷經數場戰爭然後死去也是正常的事情。

史書中和《三國演義》關於赤兔馬的描寫多少都帶有個人主義的色彩,對這匹馬賦予了情感上的寄託,而正是這樣的情感,讓蔣昕捷有了創作的靈感,並且在高考的考場上一筆揮就。

在2001年的高考語文考試的考場上,作文的題目是圍繞誠信展開寫一篇作文,對於作文的體裁,使用的文字是否是白話文或者文言文並沒有限制,這就給了蔣昕捷極大的鼓舞。

因為他本來就有文學功底在,而且加上他對文言文的多年以來的積累,使用文言文敘述對於他來說並非一件困難的事情。更巧的事情是,就在這篇作文前的閱讀理解中就有赤兔馬的內容。這難道不是天註定麼?蔣昕捷心想。

於是他定了定神,拿起筆就開始用文言文敘述起赤兔馬與誠信的故事,在這篇作文裡,他讓赤兔馬和關羽,因為信任永遠地在一起了。

寫完這篇作文,蔣昕捷長舒一口氣,還沒交卷,他已經看到這篇文章將會使他一舉成名天下知。多麼奇特的構思,多麼另闢蹊徑的寫法,這將會成為高考作文上有史以來最特別的高分。

當閱卷老師拿到他的作文,通篇讀下來,對這個才十幾歲的高中生能用古文敘述出這樣宏大的故事感到十分吃驚。

幾個閱卷老師拿著這篇作文互相傳遞,於是消息在閱卷組傳開,在各大高校傳開,有一個少年用古文寫成一篇作文,拿了高考作文的滿分。

3、 年少輕狂寫下全篇古文的他,如今現狀如何

當年因為這篇《赤兔之死》,蔣昕捷收穫了全中國惜才的目光,都認為寫下這篇古文不僅僅因為才氣,更因為他有打破傳統,敢於創新的勇氣,而且他的年齡還這麼小,以後肯定會有更大的成就。

雖然蔣昕捷的高考作文是滿分,但是加上其他學科的分數,仍然低於他想考的南京師範大學的分數線。在南京師範大學知道了蔣昕捷的情況後,破格低分錄取了這個有才華的年輕人,因為學校在他身上看到了不一樣的品質,這是應試教育所沒有的。

成名後的蔣昕捷一切都很順利,他也成功讀上了他自己想讀的新聞系。在畢業後,因為當年的滿分作文也被《中國青年報》青睞

在《中國青年報》工作的時候,他也寫出了幾篇精彩的報導,如《是什麼讓揭開地溝油'蓋子'的教授改口》,他研究社會中的現象,與古文漸行漸遠,慢慢地淡出了大眾的視線。

當蔣昕捷再次出現在大眾的視野,是以天貓雙十一的發言人這樣的方式。從新聞記者到阿里集團的公關代言人,蔣昕捷就像他當年在高考作文中另闢蹊徑一樣,大眾總是能發現他不走尋常路,總是和普通人不一樣。

對於高考這場戰役來說,蔣昕捷是成功的,他在高考作文中用文言文寫作給後來的考生提供了新的思路。

但是,成功並不能被模仿,每個人都需要在積累的基礎上才能有所輸出。在事業上,蔣昕捷也是成功的,他一直都在嘗試找到自己的路。他同時也在用自己的經歷證明《赤兔之死》的作者不是一閃即逝的天才,而是一直在用自己的雙手繼續開創人生的新的篇章。

相關焦點

  • 當年高考寫下文言文《赤兔之死》的考生,19年過去,其現狀如何?
    而在每年的高考中,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優秀且「特別」的考生出來,比如在2001年的高考中,一個來自南京的小夥就用文言文寫下了一篇800多字的作文,作文名為《赤兔之死》。聽到這篇作文的名字,你應該就能想起來了,這個人名叫蔣昕捷,江蘇南京人。
  • 19年前,那位高考寫下文言文《赤兔之死》的蔣昕捷,如今過得怎樣
    走進現代後有不少的人因為他們在高考之中的作文走進了人們的視線,其中有不少人試圖用古文來寫作文的,有一些因為跑題只得了六分。而還有一些則是因為文章優秀,古文也顯得格外加分,因此得到了一個高分作文。2001年高考江蘇的滿分作文《赤兔之死》用的是古白話寫的,因立意高、故事新,在當年可謂是轟動一時。
  • 19年前,以《赤兔之死》獲高考作文滿分的江蘇男孩蔣昕捷,如今怎樣了
    「吾常聞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齊之高義。玉可碎而不可損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毀其節。士為知己而死,人因誠信而存,吾安肯食吳粟而苟活於世間?」——《赤兔之死》 高考滿分作文年年都有,但對廣大群眾來說,能讓人尤為驚豔的卻是鳳毛麟角,因此對高考滿分作文比較關注的除了中學師生大概就只有一些招生工作者。
  • 當年轟動一時的高考滿分作文,文言文《赤兔之死》作者蔣昕捷,如今...
    高考作為一年一度全國性選拔人才的考試,受到很多人們的關注,這不僅是檢驗一個學生苦讀12年成績的重要時刻,也決定著未來一個人將要去往什麼樣的大學走向什麼樣的工作方向,高考無疑是一個學生最重要的一次轉折,也因此受到很多考生和家長的關心,每年也有許多因為高考而走紅網絡的學霸學神,他們用優異的成績讓很多人折服,而我們今天說到的就是在高考之中憑藉一篇滿分作文
  • 蔣昕捷:高考寫出神作《赤兔之死》,卻沒過一本線,現成人生贏家
    ——皇甫《渝業》每年的高考,除了那些一朝成名的狀元備受關注外,還有一件事也是我們非常好奇的,那就是高考的滿分作文。最近的一次高考,浙江考生的一篇《生活在樹上》,引發了巨大的關注度,但是卻毀譽參半,叫好者有之,唱衰者也不少。看起來,這篇充滿晦澀表達的滿分神作,其實並不服眾。
  • 19年前,高考作文滿分的蔣昕捷,拒絕文章出版,如今成阿里高管
    曾經的高考滿分作文的作者蔣昕捷,就因為書籍而改變了自身的命運。憑藉豐富的知識積累,寫下一篇《赤兔之死》的作文,享譽全國。筆法老成的滿分作文每一年的高考對閱卷老師來說極度疲勞,2001年,一篇名為《赤兔之死》的文章,瞬間引起了閱卷老師的注意。這篇文章和其他的文章不同,完全是用文言文寫作而成。
  • 高考作文755字,但得滿分,這對老師來說很難讀懂試卷。怎麼了
    但其中一名考生,他在高考中用了30多個生詞,連老師都不知道。普通高考語文作文要求不少於800字,但他任性只寫了755字。這份試卷拿到組長那兒後,被選為高考的滿分作文。怎麼了很尷尬。老師很難讀懂這篇文言文作文這個考生是王雲飛。
  • 2020年了,高考為什麼還要考文言文?
    文言文是眾多高三考生的心頭怕,讀不懂,也用得少,為什麼高考還要考文言文?什麼是文言文?文言文是相對於白話文(口頭語言)來說的,王力先生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
  • 當年高考寫了756字文言文的考生,驚動古文專家,如今怎樣
    導語:當年高考寫了756字文言文的考生,驚動古文專家,如今怎樣?說到高考,可能大家都不會陌生了,因為這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場最重要的考試之一。高考的好壞,其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未來的人生方向,比如說在哪裡讀大學,在哪裡工作, 出來做什麼行業。而高考的時候,語文其實是讓很多人頭疼的,因為想要寫好作文,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當年高考寫了756字文言文的考生,驚動古文專家,如今怎樣?
  • 高考作文寫成文言文,有30字閱卷組長都不認識,卻被評為滿分作文
    高考對於每一個人都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它是我們人生當中的第一個轉折點。高考的每一分都有可能拉開幾千個人的差距。在我們參加高考時,我們一定會拿出自己最擅長最穩妥的方式力求我們能夠得到足夠高的分數。可是有一個人,他與我們不同。在高考中,他直接使用了一個新的作文形式——文言文。這個文體在以往的高考當中是完全沒有出現過的,也不屬於高考題目規定的文體。
  • 755字高考滿分作文,30字老師沒見過,閱卷組長寫了近2千字注釋才明白
    從恢復高考到現今,已經出現了許許多多的「高考人才」,他們有的數學滿分,有的作文滿分,有的甚至能用甲骨文寫作……高考制度和古代的科舉制度十分相似,都是為了選拔高素質人才而設立的最具公平性的考試制度。雖然都說高考不是唯一的途徑,但是高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概率還是特別大,平民子弟幾乎只有通過高考這條途徑改變人生。
  • 當年,他寫下755字的滿分作文,高考閱卷老師還看不懂,最後如何
    1992年出生的王雲飛,本是一名普通學生,成績並不算多麼出眾,充其量就是中庸,但是他有一點是常人做不到的水準,那就是他有非常高的文言文造詣,而後來上了高考考場之後,王雲飛看到作文題目,也忍不住突發奇想,想要用文言文的格式寫成一篇作文,此後他就一氣呵成寫完了一篇作文,在他這篇作文被呈現到閱卷老師面前時,閱卷老師愣住了,他們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一篇作文
  • 高中語文:文言文翻譯練習100篇,高考翻譯題滿分從此不再愁!
    2021年高考生已經開始進入到了複習階段,經常有同學問其實高考文言文所選文段的難度都不會太大,根據考綱要求,對文言文閱讀的要求是:理解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篩選文中的信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 最牛高考滿分作文,30字無人能識,閱卷組長親自出馬寫2000字注釋
    筆者印象裡,每年高考似乎總會有一些奇葩事情發生。例如忘帶準考證、記錯高考日期,又或是搞錯開考時間等等。甚至在2003年,四川還有一位考生曾偷過高考試卷。究其原因,在於考生們對這場決定人生的考試還是太緊張。
  • 高考作文20年:命題類型變化敵不過套路長存
    倪江指出,今日高考作文之所以套路化,還在於一些高分樣本出現後,考生揣摩閱卷者喜好,老師缺少獨立判斷,在教學、備考過程中推波助瀾,引發群體性模仿。一個典型例子是2001年,文白夾雜的高考作文《赤兔之死》獲得了滿分,並被公之於世,全國因此掀起了用文言文寫作的熱潮。
  • 2019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一_高起點成人高考...
    2019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一下面是2019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大家在複習時,它的意思可要記住。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問題。向雄字茂伯,河內山陽人也。父韶,彭城太守。雄初仕郡為主簿,事太守王經。及經之死也,雄哭之盡哀,市人鹹為之悲。
  • 赤兔之死
    贊赤兔奔騰千裡蕩塵埃,渡水登山紫霧開。掣斷絲韁搖玉轡,火龍飛下九天來。據說相馬的第一步就是看馬的頭部,因為頭部是馬的品種、品質、體能、齒口最明顯的外部表現。古人依據馬的頭部形狀,形象地將馬分為直頭、兔頭、凹頭、半兔頭等幾種。在古代兔形的頭是好馬的重要外在標準。
  • 《生活在樹上》得了滿分,要效仿嗎?
    按照「美文」的標準審視以「選才」為要務的高考作文當然是不合適的。無論是2001年轟動一時的江蘇省高考作文《赤兔之死》,還是2007年浙江省以樸素文風見長的高考作文《懷想天空》,都有人指出他們文風上存在的「弱點」,但是這些文章背後閃耀的思想光華掩蓋不住,是以令作者脫穎而出。
  • 高考文言文閱讀看不懂,得分低,怎麼辦?聽聽老師怎麼說
    人們常說,學生語文學習有三怕,分別是魯迅的文章,作文還有文言文閱讀。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文言文學習佔用的時間是很多的,也是重點學習的內容之一,但是效果不理想。看看課內的文言文還可以,但是到了課外人物傳記閱讀,尤其是在做翻譯題的時候,更是一臉懵,看不懂。
  • 江蘇理科生高考作文滿分,寫了755個字,有30個字老師不認識
    他一改以往高考作文模式的畫風,通篇自編文言文題材抒發了自己的立意、觀點、感受,文如流水般通暢,令人佩服不已。 行險一棋 佇立山頭 1992年10月,王雲飛出生在江蘇省農村的一個普通家庭,高中是理科生,就讀於江蘇省如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