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城市的街道上,會時不時地看到一家家商場掛出閉店清倉大甩賣的牌子,然后里面的商家撤櫃,整個商場或改造或倒閉!
我國的實體店生意是越來越不好做了,縱觀那些曾經在國內火得一塌糊塗的各種品牌服裝店,比如貴人鳥、德爾惠、真維斯、拉夏貝爾等等,都因為生意不景氣而深陷困境,如今已經物是人非。
不知從何時起,很多實體店的老闆都抱怨,近年來的生意不好做了。人工成本、房租費用,每年都在增長,但是實體店的生意卻沒有太大變化,甚至有些實體店的生意還不如從前了。不少人都說,「一鋪養三代」已經成為了「過去式」。
在遭遇電商經濟的影響之時,房租的壓力也是很多實體店無法做大的原因。年年都上漲的房租,很多商家辛辛苦苦結果是給房東打工,店鋪租金佔經營成本約30%。實體店商家就像在夾縫中生存,最後只能面臨關門。
電商之所以能夠快速成長,是因為電商有效地砍掉了諸多中間商,使得產品價格有所下降。也正是因為價格的優勢,使得電商平臺群雄爭霸。很多實體店有點蒙圈了,因為電商擠走了它們的盈利空間,步履維艱。
除了電商之外,還有一個也是讓實體企業倒閉的原因之一,那就是:租金上漲。現如今,很多實體企業想要生存下去,首先要考慮的,就是租金問題。以往,實體企業較少的時候,商場都會降低租金,並且給商戶補貼,以這樣的方式來吸引商戶入駐。但是隨著國內地產行業不斷的崛起,商鋪的價格也開始上漲。
國內的房價一漲再漲,實體門的房租不可避免的也跟著上漲了。不管是商場裡面的商鋪,還是沿街鋪面,房租都在上漲。房租上漲的嚴重,物價卻並沒有上漲很多。實體企業家不能通過漲價來維持商品利潤,因為漲價會讓商店損失顧客。持續上漲的房租,以及越來越低的利潤,讓實體店家實在難以承受。
進入到2020年,人們的日子可能會更加難過,那就更沒有錢消費了,這一年裡實體店的日子也不會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