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了,環境變好了,市民來此散步多了」 我市又有4條水系入選...

2021-01-10 瀟湘晨報

在剛剛公布的2020年全省「美麗河湖」名單中,白泉片河庫水系、岑港河庫水系、桂太河庫水系、鳳舞河等4條水系成功「出道」。得知這一喜訊,白泉主河的「民間河長」陳幸福的心情就像他的名字一樣,幸福滿滿。

「水清了,岸上有草地還有公園,釣魚人少了,環境變好了,市民來此散步的都多了。這樣的好水好景,每天看看心裡也爽快。 」陳幸福欣慰地說。

白泉主河有顏值,引來約會小情侶

冬至早上6時左右,島城氣溫降到1℃左右,當了4年「民間河長」的陳幸福依然雷打不動地出門巡河。「我每天早上六七點就出門,沒去看老要惦記,去看過了才安心,而且一路看著乾淨漂亮的河道也很歡喜。 」

位於白泉鎮的白泉主河全長約7公裡,起於大幹橋,終於白泉大閘,是我市最大河道,也是白泉鎮行洪排澇、農業灌溉、生產生活用水的重要河道之一。暖陽下,可清晰地看到河裡「鬧騰」的魚兒,時而誘得白鷺掠過河面;兩岸綠植,雖略有青黃之色卻絲毫不減冬季風光的特有魅力。

「以前這河裡不僅有垃圾,還有死豬、死狗、死雞鴨等,那個髒臭就別提了。 」一提及前幾年白泉主河的「邋遢相」,陳幸福原本歡喜的語氣裡立即露出了一絲嫌棄。隨後他又欣慰地感嘆,這幾年無論是政府,還是當地百姓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改變這片河湖。

一邊是政府在花大力氣治河治水,另一邊是民眾逐漸形成的護河愛水意識,在這「雙力」推動下,白泉片河庫水系的顏值不斷提升。「現在經常有一些年輕人來這裡談對象,因為這裡漂亮了。 」陳幸福笑道。

美麗河湖「出道」理由,姿色獨有

據介紹,此次全省美麗河湖的評選高標準嚴要求,經過5個方面、24項指標的考核,總分達到90分方可通過驗收。我市4條水系各憑獨有的「姿色」從全省170多條創建河湖中成功「出道」。

位於岑港街道的岑港河庫水系,今年也打造桃色海岸、尋夢花港、古韻隨香三大主題特色區塊,並沿河布置了綠道、健康公園、品茗長廊等景點。該水系流域面積18.9平方公裡,有岑港河、涼亭河、雙鴉岙河等主要河流,總長10.71公裡。

桂太河庫水系這幾年的「動作」也很大,先後進行了周邊綠化建設、遊步道建設、親水平臺建設、河道景觀噴泉建設等改造,河道綜合環境明顯改觀。現在的桂太長河,河道碧波如洗、鳥飛魚躍,岸邊綠樹成蔭、青草依依。

再觀如今已整治一新的鳳舞河,河面碧波蕩漾,河水清澈見底,水下有「森林」,水面有噴泉,岸邊的親水平臺和木質涼亭裡,常有居民漫步或閒坐。

已打造一批生態文明建設「金名片」

記者從市治水辦了解到,自2018年開展「美麗河湖」創建以來,秉承「岸上綜合整治、水中生態修復」相結合理念,我市在全省率先剿滅劣V類水體,成功創建省級「美麗河湖」9條,並已實現累計完成百條「品質河道」的建設目標。在金塘鎮、鹽倉街道、東港街道、高亭鎮等所屬鄉村,打造了4個「樂水小鎮」和16個「水美鄉村」。

目前,我市還實現了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全覆蓋。其中,普陀區、嵊泗縣還創建成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縣),我市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縣)比例全省領先,高標準地打造了一批治水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金名片」。

下一步,我市還將繼續加強河湖水域生態文明建設,推進河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建設全域「美麗河湖」。同時,藉助「民間河長」志願者隊伍、「綠水幣」阿拉當河長平臺等,進一步激發市民護水、治水的熱情,推動我市水環境質量再上一個新臺階。

【來源:舟山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從化區穩步推進國家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縣項目建設
    作為流溪河的發源地,從化治水工作成效直接關係到下遊1400多萬廣州市民飲用水源安全。近年來,從化區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打好治水「組合拳」,以加強河(湖)長制落實、大力整治「散亂汙」場所、推進碧道建設等重點工作為抓手,堅決守護好美麗河湖。
  • 半城子水庫入選2020年度北京市優美河湖
    密雲區半城子水庫也入選本次「2020年度北京優美河湖」,半城子水庫源自潮河水系牤牛河,發源於不老屯鎮西駝古村東溝,幹流河道長33公裡,水庫流域控制面積66.1平方公裡,河道為沙卵石覆蓋,半城子村以下,河谷開闊,兩岸平緩。半城子水庫總庫容為1020萬立方米,水庫被群山包圍,常年有野生飛鳥、野鴨等棲息。
  • 一城活水漾宜城——從「一湖九河」到全域水系治理的「安慶實踐」
    近年來,安慶市以打造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水環境為目標,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為指導,通過「滲、滯、蓄、淨、用、排」各項工程措施,實施一系列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治理「一湖九河」,構建一城活水生態水網;整治黑臭水體,還市民魚翔淺底好風光;推深做實河長制,以河長制促進河長治……在做活水文章的同時,做優水生態,「一城活水漾宜城」的生態畫卷正在古皖大地上鋪展開來
  • 水清岸綠 伊通河歡唱幸福之歌 | 長春榮獲「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變了,變了,伊通河這幾年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75歲的市民孫文峰和許多世代生活在這裡的「老長春」一樣,見證了伊通河流域再現遊魚如梭、水鳥起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景致。在治理過程中,我市始終把重心放在解決水汙染、提升水環境質量上,組織多家國內知名專業治水團隊參與設計,一河一策制訂整治方案;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作為方案專家組組長,對方案進行把關論證;全面推行治水工程質量保證金制度,嚴格組織考核驗收,實行按效付費;聘請東北市政院、中科院生態中心作為第三方技術諮詢和評估機構,對工程進行全面評估,確保投資見效、水質達標……
  • 宿州: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宜居家園
    如今,在宿州各大公園,你會看到市民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或晨練健身,或駐足欣賞美景;在新汴河、環城河等河流周邊,兩岸綠樹成蔭,水面波光粼粼,風景如畫……「這兩年宿州的水更清了,天更藍了。」12月18日,在宿城三八河附近,70多歲的李永安老人告訴記者,「我親眼見證了三八河的蛻變,昔日臭水溝,今日好風景,現在每天都要到這裡走一走。」城市美不美,首先要看水!近年來,圍繞「水動、魚遊、景美、燈亮、步道通」的治理目標,我市實施「一河一策」,創新打造主城區水環境治理升級版。如今,水清岸綠的生態秀美畫卷已在皖北大地徐徐展開,一個更加美麗的宿州正在漸行漸近。
  • 水清、岸綠、河暢、景美!普陀這些老舊小區多了個「濱水後花園」!
    同時,水生態系統的缺失,河道景觀較差,以及老化欄杆帶來的安全隱患,逐漸使這條河失去了往昔美麗純淨的模樣,讓住在河岸兩旁的居民頗為無奈。「我小時候,這條河可以並排通行4條大船,老老少少都喜歡在周圍活動。現在隨著人為活動密集、兩岸又逐漸受到擠壓,縮小成小河。還有一些居民將生活垃圾、汙水排入,汙染了水體。原本好好的家園河景都沒了,我覺得很心痛。」
  • 壯麗70年 蝶變新永康︱燦若繁星環境之「美」成就公園城市
    這70年裡,公園從無到有,這是城市發展對人們的饋贈,直接改變了休閒娛樂的方式;從有到多,大大小小遍地開花,服務範圍與日俱增,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從多到優,打破固有格局,承載了越來越豐富的功能,讓城市公園化、景觀化,燦若繁星的環境之「美」繪就了一幅幸福生活的新畫卷。
  • 天藍水清氣質佳 淄博交出生態環境保護「答卷」
    淄博市主要河流斷面 COD平均濃度由2016年的27.5毫克/升降至今年1-11月的19.83毫克/升,氨氮平均濃度由2016年的1.41毫克/升降至今年1-11月的0.91毫克/升,淄博市8條重點河流水質已全部恢復魚類生長的要求。
  • 羅帶河:生態修復顯成效 河暢水清入畫來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羅帶河好風光。經過生態修復和綜合治理,羅帶河迎來了美麗蛻變。下面請跟隨記者的鏡頭去感受她的變化。戴富文是錦江生態環衛公司的一名員工,他告訴記者,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同事分組,對羅帶河河道的水草、岸邊的垃圾進行清理,看著經過修復後的羅帶河環境越變越好,水質清澈見底,過去的黑臭水體也不復存在,他也感到十分的開心。錦江生態環衛公司員工 戴富文:我們每天都按規定的時間到這裡來清理河道兩邊的垃圾。這個環境整潔好了很多,晚上有時候我們也過來河道兩邊散散步,感覺風景挺好的。
  • 我市9條(個)美麗河湖入圍2020年省級美麗河湖名單
    近日,省水利廳、省美麗浙江領導小組、省「五水共治」(河長制)辦聯合印發了《關於公布2020年「美麗河湖」名單的通知》,我市9條(個)省級美麗河湖項目全部榜上有名,為我市2020年省級美麗河湖創建工作劃上了圓滿句號,同時,也為來年進一步加快推進全域美麗河湖建設,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奠定了堅實基礎
  • 廣西投入兩千多萬元整治桂林會仙溼地 「灕江之腎」重現水清景美
    廣西投入兩千多萬元整治桂林會仙溼地 「灕江之腎」重現水清景美 2020-10-16 13:59:09船在水中遊,人觀兩岸景,好一幅南國水鄉的田園風光。  這是會仙溼地經過整治以後呈現出的良好風貌。整治前的會仙溼地,環境慘不忍睹。桂林市臨桂區會仙國家溼地公園打撈水葫蘆專業隊負責人秦繼生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以前這裡竹筏根本進不來,溼地水面到處長滿了水葫蘆。雞、鴨等動物屍體隨意堆放在水裡,我們打撈隊7個人進去打撈,就有6個人吐了。」會仙國家溼地公園傍晚景色。
  • 健康步道景怡人 市民健身好去處
    市民在健康步道上行走10月12日,記者走進雨城區濱江西路看見,一旁的健康步道和周圍的環境相融相洽,不少市民行走在這條健康步道上。在我市中心城區,還有著多處這樣的健身場所,逐漸成為了市民們鍛鍊身體的好去處。健康步道 深受市民歡迎「您已經走了約1200步,約消耗25.2千卡路裡……」市民們悠然地走在濱江西路的健康步道上。
  • 廈門確定建設八條鄉村振興動線 平均分布於島外四區
    我市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每條動線設計各具特色。 在集美區的規劃中,溪林生態示範動線力求保持原生態,要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做到水清、岸綠、河暢、景美。具體項目包括許溪安全生態水系建設、許溪下莊魚鱗閘淨化溼地建設工程、流域周邊農房整治、流域範圍內田間管理房整治。
  • 如今的會城紫水河——水清岸綠!
    如今的會城紫水河——水清岸綠!現在環境好了,水清岸綠,每天早晨、傍晚,大家都喜歡沿著河邊散步。」近日,市民梁阿姨走在會城紫水河邊,對這幾年的黑臭水體整治成效讚嘆不已。重點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黑臭水體是民心之痛、民生之患,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
  • 海澱發布「水清岸綠」行動計劃 將鋪百裡傍水依林慢行走廊
    人民網北京7月15日電(董兆瑞) 常年乾涸的大寨渠變身濱水公園,五一渠串聯永豐路水岸風光直抵故宮北院,稻香湖、翠湖片區循環補水工程帶動南沙河12條支渠循環流動織就生態水網……身處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的它們即將靚麗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