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路人》由香港金像獎和臺灣金馬獎雙料影帝郭富城領銜主演,影片取材於社會真實事件,「麥路人」又被稱為「無家者」,指很多底層勞動者晚上無家可歸,選擇在24小時快餐店過夜。即使被生活所「拋棄」,但他們並沒有自我「放逐」,「麥路人」的陌路相逢,是路人,也是家人。
影片開始不久,用寥寥幾個鏡頭輕巧卻精準地刻畫出麥路人這個群體的肖像。麥路人們混在食客裡,起初除了外貌打扮,很難分出他們與普通食客的差別。夜深,快餐店仍然燈火通明,座位上零散地坐著借宿者,彼此隔著安全而禮貌的距離,劃下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
天剛蒙蒙亮,生物鐘準時響起,他們保持著秘而不宣的默契,也遵守著不成文的隱形規則,為了不影響快餐店正常經營,很早就起床,打包收拾好自己的全部家當,在如湖水般靜謐的藍色清晨,走出溫暖的室內。
有人沿街點上一根煙提神,有人卸下鎖在路旁欄杆上的推車,接著他們像一條條細小的溪水一樣注入香港這條寬闊的江湖,仿佛完成了生活中一道隱秘的儀式。
隨著故事的展開,影片開始逐漸描繪這幅群像中每個個體的具體形象。
這其中,蝸居在公租房的「籠民」深仔(顧定軒 飾演),和家人鬧矛盾離家出走,討不到工作和房子,流落街頭後被帶到快餐店,加入麥路人的群體。
曾是金融才俊的博哥(郭富城 飾演)遭遇人生變故後,白天打各種零散工掙點飯錢,夜晚雷打不動地在快餐店借宿,完成艱辛的一天。
媽媽(劉雅瑟 飾演)帶著女兒囡囡借宿快餐店,丈夫去世後,為了替沉迷賭博的婆婆還債她拼命的打工掙錢。
值得一提的是,媽媽這個角色在整部電影裡都沒有透露她的真實姓名,在一定程度上,這也反映出她在諾大的城市中,很難獲得身份的認同與接納。
除此以外,每晚守在同一張桌子前的等伯,衣衫襤褸的街頭畫家,以及時不時在快餐店照顧大家的歌女阿珍,都是麥路人的一員。
《麥路人》是對香港電影小人物情結的繼承與延續。影片用細膩的筆觸,勾勒出借宿在24小時快餐店的小人物的生命軌跡。與其獨自堅強,不如抱團取暖,《麥路人》記錄了這個看似冷漠疏離的社會中,平凡小人物之間尚且存在的情誼溫度。而這種樂觀、互愛,也恰好是我們從無數影視作品中體會過的香港精神。
曲終人散、物是人非,故事的結局很難以happy ending來定義,然而它仍然保留了希望。電影裡,麥路人們拍下了一張難得的大團圓合影。合影見證了他們的互助互勉,而這份溫情與善良,最終將在小女孩囡囡的畫中延續下去。
溫柔善待他人,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會被世界回報以溫柔。
大家可通過手機應用商店搜索「醜橘娛樂」APP,進行下載購票,還可領取電影優惠券哦~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