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描寫四季以春天居多,原因其實很簡單,古人愛在春天做這些事

2020-12-19 藤樹先生

中國古代的詩歌,有著大氣磅礴、氣象萬千的豐富內涵,時至今日,古代文人墨客在詩歌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仍然在中國文學史上熠熠生輝。中國古詩的內容總是包羅萬象,就連一年更迭變化的四季,都能成為詩人筆下浪漫優雅的詩詞。就在這些描寫四季的詩詞中,人們絕對會發現,關於「春天」的古詩數量,要遠勝於其他幾個季節。比如賀知章筆下的「二月春風似剪刀」,再比如白居易的「誰家春燕啄春泥」,就連王安石的這首思鄉詩《泊船瓜洲》都借用「春風又綠江南岸」,來表達他自己思念家鄉的深切感情。為何如此多的古詩中,文人墨客總是偏愛「春天」呢?

春之「意象」

中國古人的觀念裡,變化更迭的四季從來都不是一個抽象概念,每個季節都有著自己的具體形象。比如說到春天,人們就想到了桃花、梨花、春柳、黃鶯這些代表春日的美好意象;夏日的意象則為炎日、荷花;秋日的意象主要有落葉、梧桐、秋蟬;能夠代表冬日意象的則是霜雪、松柏等。這四個是季節的意象美學,就成為了古詩中借物抒情的具體對象,也決定了古代詩人關於春夏秋冬的抒情模式。據統計資料顯示,在中國古典文學中,春秋景物被採擷入古詩詞的比例,遠遠要高於夏冬景物,詩詞意象中的春與秋相比,春天又更加具有數量優勢。

氣候與農業影響下的春天

中國古人之所以如此喜歡春天,其實是受到了自然氣候的影響。我國本就是一個溫帶大陸型季風氣候為主的國家,四季分明、晝夜交替的規律性特點,讓中國古詩詞形成了一種所謂的「周期性季節病」。其實早在1987年,日本學者在研究中國古代詩歌中四季出現的頻率與強弱時,早就提出了中國古詩詞所存在的「氣候論」,春秋兩季所表現出來的自然規律,相較於夏冬其溫度更加具有不穩定性。春天是乍暖還寒,是草木萌芽,是萬物的甦醒,這種季節的變化與推移,仿佛是在瞬間所完成的。自然氣候所造成的這種春天的季節特徵,讓文人騷客在與春季相遇時,其情感更加容易感化宣洩,這就增加了古詩與春天相遇的可能性。

其次,春天之所以在古詩詞中如此頻繁地出現,這與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以農業文明為主的特性有關。農業大國有一個特點,這就是在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歷史長河中佔據重要地位的「民以食為天」,說到糧食問題,自然就涉及到了中國的24節氣。根據中國古人的農耕生活經驗,四季農時擁有著無須贅言的重要性,《漢書·食貨志》中就有記載:「春,令民畢出在野」,由此可以看出,即便是在幾千年的古代,春天也代表著播種、希望、青春、生命,這種與自然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季節,同樣也自然而然地蘊含在了詩人的情感內涵中,成為了中國詩歌的一部分。

節日習俗中的春天

再者,節俗文化也是讓春天頻繁出現在中國詩歌中的一個主要原因。以白居易的《長恨歌》為代表,在這首長篇愛情故事中,也是緊緊圍繞「春」來寫,比如「春寒賜浴華清池」、「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從春遊夜專夜」,這首古詩之所以會極力突出「春」這個字,其實是因為中國古代的男女情事,常發生於春季。之所以會發生在春季,就是因為在春天有一些特別的歲時節日,會不會以往素不相識,毫無瓜葛的男女提供一個相戀的機會,比如元宵節、清明節、三月三是古代極為隆重的節日。

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中,由於封建教條的枷鎖,女子常年幽居深閨,她們能夠與外界接觸的機會並不多,只有在元宵、清明、三月三這些全民狂歡的節日裡,女子才能打扮一番,走出家門遊玩。所以在是中國古詩中,就有很多描寫男女之情萌芽於春季的古詩,比如歐陽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時》: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這首相思詞,就是寫於春季物是人非、舊情難續的感傷之詞。其實中國古代許多愛情作品,男女主相遇的設定背景大多都發生於春季,比如白娘子與許仙就相遇於清明節。這些節歲禮俗,為男女之前的產生提供了一個特定的時間,那些與愛情相關的故事也因此而誕生。

踏青郊遊中的春天

中國文人墨客之所以如此喜歡春季,將這個季節寫入詩詞當中,還與歷史悠久的春遊踏青密切相關。踏青從中國古代到現代社會,仍然是一項有著重要意義的時令習俗,所以它才能代代沿傳。從《武林舊事》中早就記載過古人踏青春遊的習俗,就連《清明上河圖》這幅名畫其實描繪的都是清明時節古人踏青出遊的熱鬧盛況。古人踏青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他們可以遊覽名勝美景、觀賞山川風光,也可以野炊、放風箏、狩獵,充實踏青活動,所以這句「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痴人」,就足以看出歷代文人騷客與春遊踏青的不解之緣。

尤其是在唐、宋以後,踏青春遊的習俗比以往歷朝歷代更加盛行,所以這個時候與春遊踏青相關的古詩,相比昔日更多。唐朝詩人韓愈的這首《寒食》、宋朝程顥的《郊行即事》,還有清代書畫家鄭板橋內嵌54個「春」字的《春詞》,這些膾炙人口的古詩,都體現了歷代文人騷客與春遊踏青的不解之緣,如若不吟詩作賦將這種盛況記載下來,古人又如何回味春遊踏青時的美好風光呢?

(感謝閱讀,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參考資料:

《春秋季節與傳統詩詞》

《春意象與中國詩藝綜論》

《中國古代文學中的春恨主題初探》

相關焦點

  • 古人是如何通過詩詞描繪春天的?大好河山躍然眼前、美不勝收
    古人是如何通過詩詞描繪春天的?大好河山躍然眼前、美不勝收春天既是四季輪迴中的第一個季節,同時也是萬物復甦、春暖花開的大好時節。古代詩人雖然有「傷春悲秋」的文人情懷。但是在面對生機盎然的大自然時,也禁不住用富有活力的詩句,去讚嘆紅花柳綠與奼紫嫣紅。
  • 《一個叫春天的俠客》:四季大師有四個弟子,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
    四季大師接著說道:「而這往往讓他忽視了自己的上身,胸門大開,很容易被別人擊中。」管家有點很感興趣的問:「那春天呢?」「春天?」四季大師愣了一下。「我不知道!」「你不知道?你是他師傅,也不知道?」「我不知道!」四季大師道:「別人都有缺點,但他沒有!」「不可能沒有,是人就會有缺點!」
  • 描寫春天的詩句:代春日行
    春天給人們帶來的一切,都那樣新鮮明麗,生意盎然。  接下去的八句再寫水遊之樂:春遊的人們來到煙波浩渺的水上,蕩起了龍舟畫舫;他們整齊地舉起槳片(棹),使勁地劃呀劃呀;船兒飛快地在水上滑行,水鳥被驚得撲翅飛向兩岸。人們不禁心曠神怡,逸興遄飛,在船上奏起了江南的《採菱曲》,音調流轉柔婉;時而又唱起古老的《鹿鳴》歌(《詩經·小雅》中一篇,是宴客的詩),情韻和雅古樸。
  • 這些描寫春天的古詩詞,譯成英文同樣唯美!
    春天已至,綠回大地,春意盎然,萌發的生機帶來了新的希望。雖然目前大家還無法摘下口罩在戶外自由地大口呼吸,盡情享受春光,但我們仍能感受到春日煥然一新的氣息。
  • 小學生優秀造句,描寫春天、動物、放學後、兒童節、情緒、動作等
    小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造句,其實,造句,就是寫一句話,為寫作文做好鋪墊。那麼,如何造句呢?小朋友們很有必要去學習好的造句,但要真正寫出好的句子,肯定是有感而發。所以,小朋友們應該多去實踐,去感悟,多讀書。以下是呼和浩特小朋友的優秀造句。
  • 楊嘉松:聯合萬曉利、周雲蓬、郝雲合唱春天,他用18年把四季唱完
    就比如誰能想到,他用了十八年時間,最終完成了自己「音樂四季」四部曲。 這首如今在你耳邊播放的《春天2020》,就是楊嘉松寫給他「音樂四季」的最好句點。讓人好奇的一定是:到底是什麼原因,支撐他走過了這些年的音樂之路?或許,答案就在這個春天裡。
  • 描寫春天,這些好詞列印出來,貼牆上背,考試立馬能加分
    愛上學語文,老師拒絕照本宣科,學生拒絕按部就班,讓我們的語文學習總比別人好一點大自然如一支神奇魔幻的畫筆,把春天五彩斑斕美不勝收的一幅幅風情畫卷多姿多彩的呈現在我們面前。可是,在面對如此美麗的江山圖畫的時候,要同學們去描寫它們的時候,即便是短短的幾百字,對於很多同學來說,卻難於上青天。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因就在於同學們平時不注意詞語的積累。考慮到關於春天這個季節的描寫經常在小學高年級和初中作文裡出現,今天老師就把和這個季節有關的詞語以歌謠的形式組合在一起,以供同學們背誦記憶,便於作文運用。
  • 《四個春天》:一屋,兩人,三餐,四季
    母親李桂賢是典型的賢妻良母,是操持家務的一把能手,她做針線活、縫紉、燻臘肉、種花種菜。她性格比丈夫外向多了,俏皮可愛,大笑時總會帶上語氣詞「哉呦」。她與丈夫一樣熱愛生活,有事沒事,就會哼起歌來;與丈夫走到田埂上,興之所至還會扭幾個舞步。父母感情極好,形影不離、琴瑟和鳴。父親在這屋擺弄電腦,母親在另一屋做縫紉;或者父親在樓上拉二胡,母親就在樓下做針線活。
  • 寫在春天的十首古詩: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天是一個如詩如歌的季節,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大地上散發著生機,世間萬物都帶著慵懶的睡意從冬日裡出走,睜開迷濛的雙眼,揉揉眼睛,開始揚起悅耳的歌聲,春天裡的歌一首比一首美妙,一首比一首動聽,一首比一首精湛。這般美麗的時節,詩人又怎會錯過呢,他們總是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能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風景,精選十首寫在春天的古詩,看不同的詩人如何用不同的文字共同抒寫春意盎然的美景。
  • 冷門詩歌:寫春天的小詩無一生僻字,讀來很美,作者名字卻不認識
    古人所生活的環境,不像今天的我們一樣擁有很多塊屏幕。他們也不會像今天的我們一樣,很容易就被屏幕中的內容所控制。這只是被動地接受,而極少去發現存在於身邊的美麗景色。古人想獲得我們今天如此五彩斑斕的生活是不可能的,他們只能把目光投向於大自然當中,在季節的變換當中,在溫度的升降當中,在天氣的晴雨之中,尋找那片刻的溫柔的詩意,寫出精美的詩篇。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
  • 春天到了,有哪些描寫春天的古詩詞呢
    自古就有無數個詩人盛讚萬物復甦、萬紫千紅的春天,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古代文人筆下的春: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 描寫立夏節氣的古詩 關於立夏的詩詞大全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描寫立夏節氣的古詩 關於立夏的詩詞大全 立夏節氣的腳步越來越近,也意味著春天要走了,炎熱的夏天就要來臨,屬於夏天的故事就要發生,而關於描寫立夏節氣的古詩有哪些呢?關於立夏的詩詞大全有哪些呢?以下就是總結的所有內容,隨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描寫春天的詞語有哪些?最全的11個描寫春天的詞語
    15、春色滿園(chūn sè mǎn yuán),近義詞有:萬紫千紅,反義詞有:冰天雪地,天寒地凍16、春天(chūn tiān),名詞,近義詞有:春季,反義詞有:秋天。例句:春天來了,蝸牛媽媽對小蝸牛說:「孩子,到小樹林裡去玩吧,小樹發芽了。」
  • 古詩《長歌行》解,探索古人境界
    詩與歌不分家,古詩講究韻律,與節拍相合,抑揚頓挫,抒發情感。今人解詩只在字面為用,升而入境,進而為歌,但是講到歌這一個層次的又少了,所以現在雖然讀書人多,但是能寫歌詞者少,多因為不得要領。春天溫暖的陽光散布到大地,所有的生物都發出耀眼的光輝。一片生機勃勃的樣子。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常常擔心秋天到了,葉子黃了花衰落了,生機不再。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 吟誦湘潭的古詩詞 哪一句喚醒了你的春天?(一)
    受疫情影響,2020年的春天,非比尋常。對依舊抗「疫」在家的人們,對這樣的春意或許還尚未察覺,或是心嚮往之而力不能及。春天在戶外,也在詩行裡。我們將陸續推出「吟誦湘潭的古詩詞 哪一句喚醒了你的春天?」,敬請關注。
  • 春天裡生命蓬勃的聲音丨春天的古典樂、英文兒歌、紀錄片等全合集
    在書裡讀到一個小姑娘與四季遊戲的故事,尤其是春天到來時的歡喜。北京這幾天霧霾壓城,小朋友們並不能去暢快地去踏青玩耍。但你們所在的城市早已經春意融融了吧?今天滿滿媽就推送一個關於春天的古典樂,紀錄片,英文兒歌大合集!做好準備,和孩子們一起側耳聆聽春天裡蓬勃生命的聲音。
  • 今人要從古詩中學什麼?這個問題沒弄清,詩就白讀了
    一位朋友說:古人寫詩基本上都是單純的情感表達,思想內容與現代詩沒有可比性。另一位朋友說:詩詞是藝術,不只是表達技巧。這兩種觀點我都是認可的。但是,我們為什麼要讀古詩呢?有人馬上就會反駁:這全憑個人愛好,讀古詩還需要什麼理由,喜歡就是喜歡,娛樂不行嗎?
  • 春事花事情事,寫給春天的那些詩詞
    春天,春光明媚,春思飛揚。春草青青,春柳依依。春風軟軟,春水漾漾。有云:」沐春風而思飛揚,凌秋雲而思浩蕩。「春光太短,流光易逝。古人惜春傷春,憐春喜春,贊春愛春。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喚得笙歌勸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舊。青春元不老,君知否。——辛棄疾《感皇恩·為範倅壽》清明時分,春事花事皆美好,年年如此,春老否?青春不老,君老否?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少年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韋莊《思帝鄉·春日遊》春天美好,泥融沙暖與鴛鴦。
  • 描寫春天小草優美段落
    4、春天,田野裡一片繁忙的景象!在炎熱的太陽下,一群群勤勞的農民伯伯貓著腰,弓著背,熟練地插下那一株株幼小的秧苗,灑下一粒粒希望的生命種子。再看那邊,一頭頭肥壯的牛正歡快地拉著犁、唱著歌,好象在歡迎春天的到來!  5、路邊的那些燦爛的花,在陽光的照耀下盡情地蹦來跳去。一到微風吹來時,它那動人的舞態,是多麼讓人喜愛啊!它們誰也不讓誰,爭先恐後地開放。
  • 美好景色,愛在春天
    你看那河邊就有著小孩子在拔著毛草心,那是春天給的禮物。還有的小孩子在拔著蘆葦筍拿回家做菜吃,存綠色健康的食物是春天帶來送給人們的。隨著春天的到來,各種花草都奔向著溫暖。向春天展現它們的愛。你看那桃花開的多荗盛多嬌豔,粉紅色的面膀,像人們展現它對春天的愛,對溫暖的向望,在溫暖的地方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