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黎明》中文版8月25日登場 依循蝴蝶效應脈絡面對生死攸關的 「選擇」

2021-02-16 攻略大雜燴
英國 Supermassive Games 製作,臺灣索尼電腦娛樂(SCET)預定 8月25日同步在臺推出中英文合版的 PS4 恐怖冒險遊戲《直到黎明(Until Dawn)》,今(20)日在臺北光點電影院舉辦體驗會,邀請製作人傑斯‧哈瑞斯(Jez Harris)來臺與媒體及玩家見面,親自解說遊戲內容特色。

Supermassive Games 資深製作人傑斯‧哈瑞斯(Jez Harris)

《直到黎明》是款以典型美國青少年恐怖片為主題的恐怖冒險遊戲,邀請好萊塢電影劇作家與電視藝人參與製作。故事敘述 8 名青少年在 2 位朋友因為一場惡作劇而意外身亡 1 年後,再度回到慘劇發生的偏遠深山別墅,卻遭遇到未知的死亡威脅。在電力中斷、手機不通的孤立狀態下,用盡一切手段苦撐至黎明到來。遊戲請到眾多美國知名藝人參與演出,包括《英雄》希丹‧彭尼蒂亞(Hayden Panettiere)、《博物館驚魂夜》雷米‧馬利克(Rami Malek)、《神盾局特工》布雷特‧達頓(Brett Dalton)、《康斯坦汀:驅魔神探》彼得·斯特曼(Peter Stormare)等人。透過 PS4 強大的處理效能、先進繪圖引擎與動畫系統,以臉部捕捉技術將好萊塢演員精湛演技栩栩如生地在遊戲環境中重現。

傑斯‧哈瑞斯表示,這些知名演員演出的角色在不同情境下的反應,將會是遊戲的重點。

傑斯‧哈瑞斯表示,《直到黎明》雖然乍看之下很像是一般的恐怖遊戲,不過這只是個表象,後續的發展絕對出乎玩家意料之外。遊戲採用源自同名概念的「蝴蝶效應」系統,玩家將面對各式各樣的抉擇,每個看似無關緊要的抉擇,都可能在之後掀起狂濤巨浪,如同沿著蝴蝶翅膀的脈絡般導向不同的結局。遊玩一輪的時間大概是 9 到 12 小時,不過有上百種結局變化等待著玩家。

重現經典場面的布景,是要自戕拯救朋友呢?還是要犧牲朋友保命?

作為一款恐怖遊戲,恐怖感的營造自然是關鍵,製作團隊主要透過 3 大手法來營造恐怖感:

1. 對未知的恐懼,正因為未知,所以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會產生恐懼

2. 恐懼,被突發或恐怖的事物驚嚇到的恐懼

3. 血腥殘酷,以令人聯想到傷害與死亡的血腥殘酷畫面讓玩家心生恐懼

遊戲的特色之一就是突發的驚嚇場面,傑斯‧哈瑞斯表示,雖然有玩家覺得這種手法太廉價,但事實證明這招很有用,製作團隊甚至還特別製作一個系統,可以透過 PlayStation Camera(如果玩家有安裝與開啟的話)把玩家在驚嚇場面的反應錄下來,可以自己回顧或是分享給親友。

為了成功營造最佳的恐怖感,製作團隊在開發過程中還特別找來許多測試玩家,讓他們獨自一人在黑暗的房間中試玩遊戲,並透過攝影機麥克風以及手腕上測量皮膚導電率的裝置,來客觀評估恐怖感的強度。如果不夠恐怖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製作團隊就會針對該橋段進行調整改良。


緊接著傑斯‧哈瑞斯示範了遊戲的序章,也就是描述一年前發生的慘劇的章節。他透露,其實這段大可製作成片頭劇情動畫影片,但製作團隊認為應該讓玩家充分體驗 「選擇」 的重要性,所以最後還是決定製作成遊戲章節。但因為這是發生在一年前的慘劇,所以玩家的選擇只會造成過程的變化,無法撼動已知的結果-姊妹兩人的慘死。


遊戲中玩家可以撿到印地安部族留下的木雕圖騰,這些圖騰會顯示未來的 「可能性」,玩家可以藉此趨吉避兇,但收集圖騰只是一個取得線索的手段,就算完全不收集也不影響遊戲的進行。

光點電影院的老洋房場地與遊戲的氛圍非常契合,還重現了死亡陷阱名場面

首先被問到 Supermassive Games 之所以首次挑戰製作恐怖遊戲的契機,傑斯‧哈瑞斯表示,其實《直到黎明》是 Supermassice Games 獨立經手製作的第一款大型遊戲,之所以會選上恐怖遊戲類型,是因為創意總監本身很喜歡恐怖片,特別是受到《驚聲尖叫》、《絕命終結站》、《是誰搞的鬼》等電影的啟發,加上製作團隊中很多人都喜歡恐怖片,促成了這次的專案。

由於遊戲原本是在 PS3 製作,使用 PS Move 體感控制器操控,後來卻轉移到 PS4、使用 DS4 控制器操控,當被問到遊戲的系統與機制是否有什麼重大改變時,傑斯‧哈瑞斯表示,當初之所以會轉移到 PS4 上,主要是因為時間點,當時 PS3 已經步入末期,而 PS4 即將要推出,所以製作團隊最後決定把整個案子轉移到 PS4 上。而一開始在 PS3 上製作時,就有不少玩家反應希望能用 DS3 控制器來玩,所以後來 PS4 版就直接改成用 DS4 控制器操控,視角也從第一人稱改為第三人稱,更能充分呈現角色與環境的互動。

對於遊戲中的選擇場面是否可以透過讀檔重來一事,傑斯‧哈瑞斯微笑表示,遊戲中並不能這樣做,存檔機制只是讓玩家告一段落時可以把進度紀錄下來下次繼續,並不是用來讓玩家馬上回到剛剛做出選擇的點之前重新選擇。這款遊戲強調的是「不同選擇所面對的不同結果」,選擇本身沒有對錯善惡可言,不論玩家做出任何選擇,故事都會進行下去,不會有傳統的「Game Over」。

關於結局的數量,傑斯‧哈瑞斯笑著說有上百種變化,其中包括所有角色都存活或者所有角色都死掉這兩種最極端的狀況。因為任何選擇(甚至包括不選擇)都能讓遊戲進行下去,所以每個結局都是均等的,沒有所謂的 「難易度」,只不過第一輪通常很難玩到全員存活的結局。而且正面善良的選擇不見得一定會導到所謂的 「好結局」,甚至所有角色都存活的結局也不一定是 「好」 的。

玩家可以透過反覆遊玩來體驗不同的路線,因為每次的選擇都會影響下次的選擇,所以只要途中的選擇稍有不同,就不太會重複到上次的路線,可以體驗到略有不同的臺詞與故事。

另外,選擇本身還會影響到角色的特質以及彼此之間的關係。這些角色一開始都設定成很典型的性格,像是聰明、積極、無禮等,但是角色的特質參數會隨著遊戲進行中的選擇而改變,讓後續的行為或是臺詞發生變化。即便玩家做出正面善良的好選擇,結果也不一定是好的,例如提升與某一名角色的關係時,有可能會同時降低與另一名角色的關係。

關於遊戲途中會不時登場的心理醫師對玩家進行的心理測驗究竟用意何在,傑斯‧哈瑞斯語帶保留地表示,這個角色的定位很難描述,他總是對於玩家的恐懼與選擇很感興趣,至於究竟是為了什麼,這點只能留待玩家自己去發掘了。

最後傑斯‧哈瑞斯對臺灣玩家表示,這次很高興能受邀來臺與大家見面,希望玩家能充分享受《直到黎明》中製作團隊精心製作的各種新創意新玩法。


限量預約特典:《直到黎明》特製鐵盒

首批封入特典:25 分鐘額外遊戲內容

PlayStation Network下載版特典及優惠內容

一 PSN 早期購入特典

期間:8 月 25 日~9 月 7 日(2 週)

內容:於期間內購買 PSN 下載版,即可獲得 25 分鐘額外遊戲內容

二 PlayStation Plus 會員折扣優惠

期間:8 月 25 日~9 月 7 日(2 週)

內容:PS Plus 會員於期間內購買 PSN 下載版,享有 9 折優惠以及 25 分鐘額外遊戲內容

來源:巴哈姆特

相關焦點

  • PS4恐怖遊戲《直到黎明》評測:別侮辱蝴蝶效應
    PS4的《直到黎明》正是採用了這麼一個「密室殺人事件」最常用的場景,然後又以「蝴蝶效應」的複合遊戲流程與結局作為最大賣點的互動遊戲電影。這個不明覺厲的東西是否真有它說得那麼玄乎?下面,愛玩網將為您評測這款Supermassive出品,PS獨佔的恐怖生存遊戲——《直到黎明》。
  • 《直到黎明》初體驗:選擇了就不要後悔
  • 直到黎明,又名:用蝴蝶效應搞死你bitch朋友的101種辦法
    ——你的每一個選擇,都會對事情的發展造成蝴蝶效應。是集體成功逃離山間別墅,還是上演一場黎明之前的「我朋友們的八百萬種死法」?據說有100種結局的遊戲《直到黎明》會給你答案。這個把蝴蝶效應玩的淋漓盡致的遊戲,各種一驚一乍的嚇人情節、充滿代入感的qte追逐段落和層層推進的詭異劇情,經常會把屍妹嚇得手柄脫手。
  • PS4《直到黎明》被劃分為限制級
    關於本作的色情元素此前並未在宣傳中刻意強調,不過根據ESRB的描述,對話中充滿了大量性暗示的描寫,可謂十分有料,譬如「讓我們像AV演員那樣狂歡一次」,「如果你不上她的話,也許麥克就會接你的盤了」等等。另外,如「f*ck,」 「sh*t,」 and 「d*ck」等美式粗口經常會出現在對話中,完全是口頭禪一樣。
  • 《直到黎明》評測
    《直到黎明》這款遊戲在宣傳上定位為恐怖冒險遊戲,但依然無法阻止我對它的嚮往,原因就是它其實不怎麼恐怖是一款互動式電影。「蝴蝶效應」讓電影更互動  作為這一類型遊戲典型代表的便是法國遊戲公司Quantic Dream開發的《暴雨(Heavy Rain)》和《超凡雙生(Beyond Two Souls)》,玩家在遊戲中可以做出不同選擇影響故事劇情的走向。
  • 《直到黎明Until Dawn》早知道評分:80 A級推薦購買
    歡迎點擊文章標題下方,日期右側藍色的「PlayStation早知道」,關注「PlayStation早知道」微信公眾號;或直接搜索playstationzzd今天(8月25日)《直到黎明Until Dawn》正式發售,歐美各大媒體也給出了自己的評分,目前本作的MetaScore評分為79分,而IGN給出了7.5分,GameSpot給出了8分,以上的幾個分數都很貼切的反映了《直到黎明Until Dawn》的基本遊戲素質。
  • 一部跑錯片場的B級恐怖「電影」——《直到黎明》
    從遊戲的開始界面就成功打造出良好的遊戲氛圍   電影交互遊戲       電影交互遊戲一種很古老的遊戲類型,以前遊戲製作人通過直接拍攝劇情,然後在播放時候可以選擇劇情走向從而觸發後面的劇情為主要玩法,而與電影交互遊戲掛鈎的就是蝴蝶效應,因為遊戲的玩法和蝴蝶效應的原理相當接近
  • 崩壞學園2蝴蝶效應怎麼樣 蝴蝶效應搭配屬性介紹
    《崩壞學園2》蝴蝶效應怎麼樣?這是4月5日實裝的六星武器之一,傷害敲過可以追加連續傷害,傷害效果非常好,可以用來快速清屏,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崩壞學園2蝴蝶效應的效果屬性搭配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 經典遊戲推薦:由整蠱開始的噩夢——直到黎明
    遊戲為PS4獨佔,並於2015年8月25日正式發行。或許在發行多年後再次聽到這款遊戲的名字會有些許的陌生,但如果有身為恐怖遊戲愛好者的朋友應該知道,《直到黎明》這部作品毋庸置疑是同類型恐怖遊戲中的代表作。
  • 蝴蝶效應:他為保護愛犬跟猴子搏鬥不幸離世,導致25萬人喪生
    前言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蝴蝶效應,指南美洲一隻振翅欲飛的蝴蝶,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北美洲一場龍捲風。在現實社會中,初始值的不穩定也會引發一系列嚴重性後果。
  • 豆瓣影評|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是氣象學家洛倫茲 1963 年提出來的。其大意為:一隻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在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此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
  • 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蝴蝶由於你的一個噴嚏,使氣流發生強運動,通過氣流之間力的作用,最終使美國的一朵雲達到了降水的條件,由於你的一個噴嚏,使美國降了一場雨!而沒有你的噴嚏,那個雲的運動也是一定的,降水就不可能了。下雨所謂蝴蝶效應,其實也是這個道理,蝴蝶在太平洋那邊扇了下翅膀,另一邊可能因此颳起颱風。
  • 「現在改變過去,過去影響未來」的蝴蝶效應模式電影7部
    而且,導演沒有同樣使用後者中的「動態蝴蝶效應」,甚至只是把「蝴蝶效應」恰當地作為背景來展開,過去、現在的兩條時間線共同推進,直觀感受就是時間線的無比清晰——就如同認真觀看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圖那「混亂」剪輯的電影,即使是再亂也能清晰看到故事脈絡,況且《海市蜃樓》的時間線結構一點也不亂。
  • 新聞 [正義黎明]新預告DC三巨頭合體,反派毀滅日登場!
    ▲雞毛秀官方推特,韋恩老爺一上場就被吃了豆腐從克拉克VS布魯斯到氪星之子VS哥譚之蝠,二人針尖對麥芒的死磕,因為萊克斯·盧瑟的出現而轉向,乍現的佐德將軍屍體,預告結尾威風登場的「毀滅日」(Doomsday),終於集齊
  • 電影雜談:「蝴蝶效應」的驚悚故事
    王清和    亞馬遜熱帶雨林中的一隻蝴蝶扇動翅膀,在密西西比河流域會掀起一場風暴──這種聯繫現象被稱做「蝴蝶效應」。2004年1月23日在北美公映的《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從混沌學的理論演繹出富於哲理的心理驚悚科幻片,引導觀眾進入記憶深處的迷宮。
  • 蝴蝶效應:國王為保護愛犬與2隻猴子搏鬥,結果導致25萬人死亡
    7月2日,希臘正式對同盟國宣傳,全國徵兵25萬,同時在馬其頓、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作戰。正當希臘在國際戰場上無往不利時,深陷後宮的亞歷山大倍感失落,他無法參與任何國家大事,只能在妻子阿斯帕西婭的陪伴下,每天虛度年華,無所事事。 當時的他飼養了一條德國牧羊犬,名叫弗列茲。 亞歷山大非常喜歡弗列茲,經常帶著他去王宮各地散步休憩,一人一狗在深宮中度過了許多快樂的時光。
  • 《盜夢空間》主演囧瑟夫新驚悚片6月19日上線;《蝴蝶效應》導演...
    一起來看看哈哈哈哈~接著是今日的早毒資訊~【國內資訊】-第44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將於8月18日至31日舉行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宣布,第44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將於8月18日至31日舉行,為期14天。(原書很好看,這個演員陣容很不錯)-《蝴蝶效應》導演執導的新恐怖片《戰爭幽靈》發布預告《蝴蝶效應》導演埃裡克·布雷斯執導的恐怖片《戰爭幽靈》發布臺版中字預告。影片由布倫頓·思韋茨、西奧·羅西、凱爾·加爾納、斯蓋拉·阿斯丁、阿蘭·裡奇森等出演,以二戰時期為背景,講述五名美國大兵受命前往一座曾被納粹高級指揮官佔領的法國莊園。
  • 魔都下周超BANG的15個活動 | 8月19日-8月25日(內有福利)
    開放預訂時間:8月15日上午10點官方預訂網站:www.restaurantweek.cn一場無與倫比的沉浸式感官之旅,於8月12日-9月1日,10:00-21:00,在上海世博創意秀場正式對外開放,無需預約,免費入場!
  • 【影評】電影《蝴蝶效應》教會我們什麼
    所以我們必須對自己一言一行負責,最好不要做令自己後悔的事情,因為世界上唯一沒有的藥就是後悔藥。但是生活的精彩就是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所以人人都會對自己的生活有這樣或者那樣的期待,不過總的來說每個人總是希望自己會更好一些。就如《蝴蝶效應》中的埃文一樣,一次次的改變自己的過去,只為自己愛的人、自己過得更好。蝴蝶效應是氣象學家洛倫茲1963年提出來的。
  • 蝴蝶效應真實存在嗎?
    2004年好萊塢電影《蝴蝶效應》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電影,人類認為蝴蝶效應具有神奇的效果,小規模的事件可以產生巨大、不可預見的後果,甚至導致戰爭、核災難等……事實上,蝴蝶效應僅是一個氣象術語,源於半個世紀前,它實際是什麼對於多數人是很難理解的,我們來看看物理學家、大氣科學家和心理學家,他們如何分析蝴蝶效應的真實作用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