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過最不後悔的一本書是什麼?作為職業讀書人,我推薦這本

2021-01-09 箏小錢

在過去的2020年,我發現自己這一年讀了50+本書,寫了近百篇書評,主要以個人成長類書籍為主,在這些書中,有一本讓我看了就移不開眼,並且極力想推薦給大家的書就是周嶺的《認知覺醒》。

《認知覺醒》凝聚了作者3年多的思維和實踐精華,既有深入底層的認知,也有觸手可及的方法,能夠幫助我們在高效學習的同時,深入思考、專注行動,最終在行為上做出改變。

書中介紹了「大腦構造、潛意識、元認知、刻意練習、深度學習、關聯、反饋」7大底層概念,用20個成長關鍵詞解讀了如何養成「自控力、專注力、學習力、行動力、情緒裡、覺知力」等習慣。

每看一個新的章節,都會有一種AHA的感覺,非但不會覺得枯燥,還在一直刷新我們的認知,是值得所有人反覆閱讀的一本書。

年末很多人都在發年終總結,看到別人收穫滿滿的一年,你有沒有很焦慮?

周嶺老師在《認知覺醒》中說:「焦慮的根源是急於求成,相同時做很多事;避難趨易,想不怎麼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

那麼如何才能告別焦慮,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工作和生活呢?

一、直面焦慮,掌控自己的人生

我們之所以會焦慮,是因為總是在和別人作比較,看到別人創業成功、1年閱讀100本書、月入10w+……就很羨慕,反觀自己,每天早出晚歸、辛苦打拼,還在為房貸、車貸發愁,相比之下,挫敗感就會油然而生,很容易陷入焦慮無法自拔,負面情緒也會隨之產生。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如果總是一味地和他人作比較,我們永遠都會處在被動的狀態裡,逐漸失去自我。為了擺脫焦慮,我們要做回自己,主動掌控自己的人生。

為了能更好地趕走焦慮,首先就要了解焦慮的幾種形式:

1.完成焦慮

所謂的完成焦慮,就是我們每天把計劃制定地非常滿,幾乎不留休息時間,一旦有一項任務完成不了,內心就很自責。

比如從早上6點到晚上12點,時間被安排地滿滿當當,臨時有事情導致計劃沒完成,就會讓自己非常痛苦;一個沒有閱讀基礎的人,卻要求自己1天讀完一本書,當目標完成不了的時候,就很有負罪感。

2.定位焦慮

定位焦慮,就是過分仰慕某個領域的頂尖人物,以至於忘記了自身的能力而產生的焦慮。

比如你是一個寫作小白,看到某些大咖通過寫作月入10萬+,帶領很多人實現了副業變現,而自己才剛開始,文章也沒有太多人看,就開始焦慮,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像他們一樣優秀。

這就是典型的定位焦慮,因為沒有找準自己的定位,過分去仰望比自己厲害很多的人,就很容易產生焦慮心理。

3.選擇焦慮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你去買衣服,如果某一個款只有一個顏色,你會很快做出決定,但如果有好幾個顏色,而且都很好看,你就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了,糾結了半天也沒有結果。

這就是典型的選擇焦慮,當有多項選擇的時候,自己又沒有足夠強的判斷能力,就很容易陷入選擇焦慮之中。

4.環境焦慮

比如為了每個月節省幾百塊錢的租金,你把房租在了離公司很遠的地方,每天上下班都得好幾個小時,弄得自己筋疲力盡,雖然內心很不樂意,但也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堅持下去。

又比如下班後你想學習,但是家人、孩子又需要照顧,眼看著學習計劃一再被拖延,但是無能為力,就會變得越來越焦慮。

這些都是環境焦慮,因為環境或者家庭的原因,即便不願意,也不得不花時間去做一些事情,導致焦慮產生。

5.難度焦慮

前兩年,看到很多人都通過寫作賺錢了,我和幾位朋友也加入了寫作的行列,本想著能很快變現,誰知這是一條艱難的道路,很多人都中途放棄了,堅持下來的只有少數幾個人。

這就是難度焦慮,當我們不得不學習某個有難度的技能、知識的時候,如果不下決心與之死磕,始終在表面上打轉,時間越長就會越焦慮。

當我們了解了自身存在這些焦慮的時候,就要有意識地做出一些改變,不把自己逼得那麼緊,給突發事情留一些空間;找準自己的定位,制定好成長計劃,不要糾結自己多久會成功,只要方法正確並堅持下去,結果都不會太差;做事情的時候,不要給自己太多的選擇,避免焦慮越來越嚴重,不斷失去自我。

二、用好5個方法,輕鬆告別焦慮

周嶺老師說:「焦慮的根源,就是想同時做很多事情,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說白了,就是當能力和欲望之間的差距過大的時候,焦慮就產生了。

那麼我們如何做才能告別焦慮呢?5個方法值得我們學習:

1.克制欲望

我們常常會高估自己的能力,覺得可以同時完成很多事情,於是制定了滿滿的行程和計劃。但是因為外界影響,或者效率太低,很多事情都無法完成,這就產生負面情緒,導致自己比較焦慮,這也就是完成焦慮。

為了擺脫這種焦慮,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克制欲望,不同時去做很多事情,減少任務量。

前幾年,每天下班後我都要學習幾門線上課,寫作、閱讀、PPT、文案、演講……本以為學完這些課程,就會像那些大咖一樣,打造自己的硬本領,結果什麼都沒學好,反倒讓自己越來越焦慮。

後來,我不再同時學習很多課程,而是用幾個月的時間去深耕一個領域,比如利用半年的時間學習寫作,用半年的時間學習高效閱讀……

當有了足夠的時間思考、練習的時候,學習的效率提高地很快,看到自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成長的時候,焦慮也就消失了。

2.面對現實

我們總是因為找不準定位,過度羨慕在某個領域做得非常好的人,而讓自己陷入焦慮。

應對定位焦慮的一個有效方法,就是面對現實,了解自己的真實水平,腳踏實地向著目標不懈奮進。

比如你是一位寫作小白,與其焦慮什麼時候能靠寫作閱讀幾萬,不如先堅持100天,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讓文章被更多的人喜歡。

比如你沒有閱讀基礎,與其焦慮什麼時候能1年讀100本書,不如先掌握多種高效閱讀的方法,每個禮拜先高效地讀完一本書,隨著閱讀量的增加,閱讀的速度自然會有很大的提升。

3.要事優先

時間管理中有一個「四象限法則」,它按照緊急程度和重要程度,把事情分為了4種:重要且不緊急、重要且緊急、不重要且不緊急、不重要且緊急。

為了避免選擇焦慮,我們就要優先完成重要的事情,然後再去完成一些不重要的事情,這樣即便有什麼突發情況,也不會影響重要事情的進度,當中要的事情都處理好了以後,焦慮也就不會產生了。

如果你一天要完成的任務有:閱讀1小時、寫一篇書評、陪家人逛街、聽1節寫作課、處理一些瑣事……面對這麼多要完成的事情,為了避免陷入選擇焦慮,就要對它們進行排序,優先完成重要的事情,比如寫完1篇書評、閱讀1小時,然後再去安排其他事情。

4.接受環境

很多時候,當你想做某些事情,但總是被周圍的環境、家人所影響,無形之中就會陷入焦慮,這時候該怎麼做呢?

為了避免環境焦慮,我們能做的就是接受環境,提高做事效率,在有限的環境中,盡最大可能完成任務。

比如你晚上回家想學習,但因為要照顧家人、孩子,很多時間都會被佔用,這時候有兩個選擇,一是把晚上的學習改為早上,利用早起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學習;二是安排好家人以後,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是可以改變自己,為了不讓自己焦慮,我們要學會接受環境,並且想辦法提高自己的做事效率,更高效地完成計劃中的事情。

5.直面核心

當我們面對一些不得不去攻克的難題時,要直面核心,一鼓作氣逼自己去突破它,以此來告別產生的難度焦慮。

學習寫作是一個漫長且艱難的過程,與其每天完成任務式地寫一篇沒有深度的文章,盯著沒有怎麼提升的閱讀量,讓自己越來越焦慮,不如先寫好一篇高質量的文章。利用一個禮拜的時間打磨一篇文章,從選題、標題、開頭、結構、小標題、遣詞造句等方面進行反覆修改,不斷發現自己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持續進行優化,寫作水平一定會有很大的提升。

焦慮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陷入其中無法自拔,之所以會陷入焦慮,是因為我們總是被動地接受生活的安排,如果想要徹底擺脫焦慮,就要出動出擊。

找準焦慮的形式,並採用正確的方法去應對,相信我們都能逐漸擺脫焦慮的束縛,讓自己變得更加自信。

相關焦點

  • 人生中最值得看的100本書,你讀過幾本?
    不看後悔系列!!之全網最全書單分享!!!初初作為一名「資深書蟲兼快樂分享又駐紮知乎的小仙女」,經常看到知乎邀請的話題,「有哪些讓你讀完有跪感的書?」「有哪些你後悔沒有早點閱讀的書?」「有哪些年輕人需要看的書?」……這些問題真的太類似了吧,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終結此類問題,以後別人問你們,就把這篇文章甩給他們。
  • 復盤2020,我在這一年中讀過的十本好書,推薦給大家
    一轉眼,這一年就只剩下幾天了。看到很多書評人都交出了自己的年度書單,我也總結了一下,選出了自己在這一年中讀過的印象深刻的十本書,並簡單聊上幾句。由於篇幅所限,就不做長篇大論了,有的書已經另寫了書評,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看我的往期文章。
  • 真希望我的父母讀過這本書!
    她整理了這些父母的案例,並做了細緻深入的心理學剖析,把她總結出的所有寶貴經驗寫成一本書,書名是《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還有一個副書名:你的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我們都不希望自己深愛的人難過,敞開心扉去接納他們的不快樂或憤怒,可能會讓你感到危險和不安,好像你是在鼓勵那種感受。但是,感受遭到否定時並不會消失,它們只是躲起來繼續惡化,未來再冒出來製造麻煩。想想看,你什麼時候需要喊得最大聲?就是無法獲得傾聽的時候。
  • 職業讀書人如何高效閱讀的?他狂言:一年只讀800本的,不值一提
    我自己智商堪憂,一年讀不了幾行字,但身邊就有不少犯書痴的「癮君子」。朋友黃君,有三四年時間,基本每天都在圖書館,不交女盆友,連電腦都不買,儘量息交絕遊,不分青紅皂白,幾乎逮書就讀,精神堪比蔡尚思與魯實先。那幾年,他到底讀過多少書我無法統計,問他時只得到一個籠統回復,「白話文寫的大概每天10本以上,古文讀得慢,莊子讀10多年還在讀」云云。
  • 這本書推薦你,拿走不謝
    在大學裡,你會那樣感嘆。你懷念高中、初中、小學的時光,後悔沒有與家人、親人、小夥伴好好相處。剛參加工作,你也會那樣感嘆。懷念美好的學生時光再也找不回來了,後悔沒有好好談一場戀愛、沒有好好學一項技能。結婚成家有了孩子,你還會那樣感嘆。
  • 盤點推薦了260本書,讀過1本也證明今年...
    儘管疫情讓很多事情變換了節奏,但唯有閱讀如常,只受你的左右。這260本書是出版人的期盼的,也是愛書人期待的,點收藏圍觀的,不如就從裡面選一本開始自己2021的閱讀之旅吧。這次豆瓣年度書單,重頭推薦沒有什麼變化,但在很多細節上做了很有意義的調整。我們先從最重要的最受關注圖書和年度高分圖書的榜單開始看起。
  • 豆瓣精心推薦的7本東野圭吾的小說,你讀過幾本?
    下面這7本打動了千萬讀者的東野圭吾作品,最適合心情低落的時候看。它們不僅用精妙的故事帶你走入一段忘卻俗世煩憂的閱讀時光,更能在故事之外,給你滿滿的感動,讓你的心靈漸漸柔軟。1《秘密》豆瓣評分:7.8這是一個只有兩個人的三口之家,他們必須保守這個秘密。
  • 這10本書被BBC評為100年來最偉大的兒童讀物,你的孩子讀過幾本?
    而在威爾伯即將被宰殺時,渺小的蜘蛛夏洛卻說:「我救你。」於是,夏洛在豬欄上織出了被人類視為奇蹟的網上文字,最終威爾伯得救。與此同時,蜘蛛夏洛的生命卻走到了盡頭……這本書深受國人喜愛,無論小孩還是大人,都對它推崇備至。這本書的神奇之處,就在於每個年齡層的人去看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這本書適合孩子獨自看,也適合爸爸媽媽帶著孩子一起看,共同領會書中不一樣的內涵。
  • 5本經典仙俠小說推薦,每一本都曾紅極一時,看看你讀過幾本?
    大家好,我是馬哥,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經典仙俠小說推薦,每一本都曾紅極一時,看看你讀過幾本?
  • 《推薦一本書》作文350字,我來為你推薦一本書
    我是四年級9班的閆思諾,我今年11歲了。今天,我要給大家推薦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大家都知道,叫做——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這本書的故事非常的多,一共有264個小故事組成,這本書在中國叫《天方夜譚》,在西方被稱為《阿拉伯之夜》。《一千零一夜》還被譽為世界民間文學創作中的「最壯麗的一座紀念碑」。他是世界上最具有生命力、最負盛名、擁有最多讀者和影響力最大的作品之一。
  • 這70本書最受讀者歡迎!你讀過幾本?
    >《未來站在中國這一邊》《對話中國》《這就是中國:走向世界的中國力量》《中國奇蹟是如何發生的?》(雜)文作品《浮生有愛》《書房一世界》《于謙小酒館》《一個人的小美好》《風雨雞鳴:變動時代的讀書人》《活著,就要盡興》《人間告白》《不負過往,不懼孤獨》《觀復嘟嘟(上下)》《山居七年》十佳財經作品
  • 一年讀過35本書,我只推薦這1本給自媒體運營人
    回顧2020年,我一共讀過了35本書:1、創客 新工業革命2、商務PPT視覺設計高手18課3、新參者4、惡意 東野圭吾5、GOOGLE工作法推薦給自媒體運營人的1本書作為一名普通自媒體運營人員,如果推薦的一本書,我推薦《從零開始做內容:爆款內容的底層邏輯》。本書上線一個月即榮登微信讀書新書榜第1,當當網新書管理榜第1,亞洲好書榜第1。
  • 三年讀了1400本書,推薦這240本
    此時,一場談話、一本書,都有可能改變你一生的志趣、方向、選擇,乃至命運。背後那雙看不見的手,你感受到了嗎?004《荒原狼》(9.0分)[瑞士]赫爾曼·黑塞讀過黑塞之後,你會發現,再也沒有和你的靈魂如此熨貼的文字了。
  • 陪自閉症女兒讀過上千繪本後,我精選了50+本特別推薦!
    繪本,作為寶寶的第一本書,是父母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最佳選擇。可是,市面上的繪本五花八門,家長挑得眼花撩亂孩子依舊不喜歡,怎麼辦?其實呀,挑選繪本有講究,跟孩子一起看繪本,更是一門大學問!作為一個3歲娃的媽,能讓我小小的傲嬌一下的事情就是孩子很喜歡讀書:坐火車出行,捧一本書可以安安靜靜:在圖書館,一待就是幾個小時:最好的時光,就是親子共讀
  • 給迷茫的你,推薦這1本書
    視頻號已上線,我們會在這裡和你#用1本書解答1個問題第1期關鍵詞:迷茫你一定在身邊遇到過這樣的朋友:心事重重,怨念頗深,覺得世界不公。總想做點什麼,可是一想到可能很麻煩,他們就會長嘆一聲:我又能怎麼辦呢?
  • 這十本繪本,讀過會讓你更懂愛情
    而今天要分享的這十本繪本,相信讀過之後,你一定會更懂愛情。1、《黑兔和白兔》作者: [美] 加思·威廉斯 森林,藍天,白雲,草地,白兔和黑兔整天在一起快樂地玩耍。作家細膩的筆觸營造出了無比純淨而美好的景色。但黑兔不時流露出一臉憂傷,在白兔的追問下,黑兔終於說出了他的願望:「希望我能夠永遠、永遠、永遠跟你在一起。」
  • Kindle,你千好萬好,就這1點,傷了讀書人的心
    以前出差,選擇帶哪本書,就讓我頭大,帶上幾本,就壓得我直不起腰來。現在好了,提前選好書,下載到kindle裡,放在手包隨走隨帶。坐車、等人,隨時隨地都可以看書,「書呆子」終於美夢成真了!可惜,我的美夢很快就到頭了。一天,我按照網上前輩的指點,將kindle電子書裡的標記內容拷貝到電腦裡。
  • 詠梅:他是一個職業的讀書人,而且非常自由
    比如說我們有服裝街啊,就沒有這種書店街,特別希望能有這樣的一條街,一家店進去,再進入到下一家店,每一家店都會有不同的風格啊氛圍啊。理想國:那您今天要為我們閱讀推薦的是哪本書呢?詠梅:我今天推薦唐諾的《閱讀的故事》,推薦這本書有三個原因。
  • 沒讀過這些不算看過東野圭吾,東野圭吾最好看的10部作品推薦
    目前東野圭吾的作品已經高達九十多部,無疑是位高產的作家,本期將為大家優中選精,推薦其最著名也是最好看的10部作品。因為東野圭吾的小說大多為推理小說,為了不影響大家的閱讀體驗,並不會在介紹中向大家有任何「劇透」,所以儘管放心閱讀。如果覺得不錯,給點個讚吧!1.《放學後》:人終此一生值得珍惜的到底是什麼?
  • 經常看書與不看書的人有什麼區別?職業讀書人親身體驗過的這三點
    從一年最多看5本書,到一年輕鬆讀50+本書,我深刻體會到了閱讀帶給我的收穫,我結合自身的成長曆程,告訴大家經常看書和不看書的人有哪些區別。一、專注力會更高有一次和閨蜜一起出去玩,一路上她會頻繁地拿出手機,總是心不在焉的樣子。開始我以為她有事要處理,後來才知道她只是習慣性地拿起手機看一眼,哪怕沒有新消息,也會忍不住拿出手機,否則她會覺得很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