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喜歡在包裡裝一個本子。帶一支筆。
和朋友在咖啡館小坐或是在路邊停下來休息時候,拿出筆亂塗幾下。
包裡有一個可以寫寫畫畫的本子,十分安心。
最近,在旅行路上畫本子有漸漸上癮的趨勢。
因為不是正式的作品創作,基本上是可以放鬆亂塗,畫的興起,常常急切的想把本子畫完。
七月的臺灣旅行手繪日記,大部分是回來之後趕趕趕~惡補「暑假作業」來著。大約畫了六十幾頁的隨手日記。
「 月光畫畫課」春季班結束後,給後續開設的「 過癮班 」布置了暑假作業,為了HOLD大家畫畫的癮,我也答應了一起來做作業,這樣在上課時,會有更多的共鳴。
畫本子有點做自己的私人旅行雜誌的感覺。
當時所有的畫面和瞬間,對我來說,都充滿了某種微妙的意義。
在旅途上,如果常常停下來去畫,似乎就不能完整的感受那種流動的氣息。比如,坐在捷運上,不會刷手機,我看人,看窗外的風景。比如,在淡水河邊,有人說是寫生的好地方,我什麼也不做,只是坐下來,呼吸一下這裡的空氣,看看對岸的山和深綠淺綠,看看身邊的旅人的默默身影,又比如,在海邊,只是躺下來,聽海浪的聲音已足夠。
所以,即使在結束之後用畫筆去塗鴉補記錄一下這個旅程,即有趣味,又好像是又去了一回。也是用這種方式完成了春季班結束後的放空與休息,充滿了電回來,帶著全新的能量,開始準備「 月光畫畫課」秋季班啦。
月光
2018年9月6日
這次臺灣旅行的本子是普通的道林紙空白頁本子,帶了鐵盒梵谷水彩,水彩筆,防水針管筆。這是一些方便攜帶又簡單易用的畫材。
在浦東機場候機時,發現有MUJI的專櫃,買了一頂草帽。
做一個簡單的路線行程,看一下打算前往的目的地。
每次出門旅行都喜歡寫一個旅行清單,一項一項寫上行李箱裡要裝的,裝完了再一個個打鉤確認,有checklist完成了工作的輕鬆。
出發前買了外交官24寸旅行箱,28L的OSPREY背包
研究一下臺北的捷運線路以及自己要去往的地方在哪一站。
在臺北的住所是在AIRBNB上預訂的,房間的名字叫做「 嵐」
在臺北,小巷子裡的夜排檔,喜歡吃鍋燒面。
在松山文創,喝到「 小確幸」紅茶牛奶,就是奶茶嘛。
全家超市買的紫米米漿和牛奶花生飲料,都喜歡。
在松山文創一家叫做「 大心」的店吃海鮮面,發現客人坐的椅子有一個設計,就是隨身物品可以放在座位下方的竹筐裡。
「 學校美術社 」,是一家有80年歷史的畫材店,畫材品種豐富,價格合理,看到很多美術生在店裡採購,我前後去了兩次。
從板南線善導寺站1號出口走不遠就到了「 學校美術社 」。
那天去逛永康街,天氣熱,又想吸菸,發現連街心公園都有標示「 NO SMOKING 」。。。後來找到一家酒吧,買了一瓶很文藝名字的啤酒,得以坐在店外的休息區抽一支煙。
在臺北西門町吃了「 王記府城」肉粽,在永康街吃了「 思慕昔 」芒果冰。
臺北的住所走出去三五分鐘,就有一家永和豆漿,營業時間從晚上九點到次日上午11點,有豆漿,油條,蛋餅,粢飯糕。
板南線永春站五號出口出去有一個虎林街黃昏市場,是附近居民買菜買日用品的綜合市場,很大,有各種食品小攤,那天想買水煎包吃,等了半天沒做好,又排長隊,沒耐心就去買了兩個包子湊數。
在花蓮的住所,「 住海邊 」民宿,是「 有人在家 」的老闆娘小官推薦的,是真正的住在海邊額,窗外就是太平洋,走去海邊幾分鐘。
白襯衫和草帽,成了旅途上的日常穿著。
有一天走半小時去花蓮大橋等公交車,路上非常安靜,附近本來也沒有其他民宿和住戶,只偶爾有摩託車開過。
抵達花蓮正好中午,在火車站附近路邊小館子要了一份滷肉飯,和貢丸湯,可能是餓了,覺得好香啊。
買火車票有兩種方式,一是可以在臺鐵網上預訂火車票,然後去7~11便利店付款取票,二是直接去火車站買票。那天買完票順便租了單車去花蓮市區逛一圈,就一個多小時居然曬傷了。
花蓮市區有一家「 小房子涼水鋪」,下午兩點開始營業,離開那天我叫了計程車去火車站,特意在她家門口等開業,只為了買一份烏梅汁和一份杏仁茶。
「 住海邊 」有兩隻貓,一隻叫「 咪咪 」,一隻叫「 春枝 」
下載了一些app,臉書,INS,GOOGLE MAP,CHROME,AGODA,BOOKING,GOOGLE MAP超好用的。
「 住海邊 」每天有早餐,費用隨喜,主要是由麵包水果蔬菜還有紅茶組成。
旅途上正好遇上獅子座新月。
臺東的「 有人在家 」民宿的大門口,種了非常多的植物。
卑南鄉利嘉村利民路100巷的巷口,玫紅色的三角梅正開的熱烈。
「 有人在家 」有三隻貓。
在臺東偶遇颱風,就天天窩在旅館裡看書。
學習了一個新的詞兒:「 樸門 」。這個詞結合了「 永久持續的 」和「 農耕」「 文化」三個詞語的意思。
利嘉村就一條主要的街道,午餐我常常去「 吃麵族 」吃一碗麵。老闆娘問我:自由行嗎?一個人多孤單啊,怎麼不找個伴兒?我說,一個人很有意思的;D
到臺東的第一個下午有去都蘭,那裡遇到好多貓貓。
回到臺北後十分想念花蓮的杏仁茶,找到一家「 原杏」,也有自己的不同口味特色,好喝。
本地人和我說:花雕雞面是臺灣最好吃的方便麵!回到上海後,立刻上網淘寶買了一箱:)
在臺北,忠孝東路五段有一家Mr.wish飲料店,她家的芒果冰沙好喝~
坐捷運去淡水河邊散步~
淡水河邊老街上很多小吃鋪賣花枝燒,就是類似於天婦羅的食物。魷魚裹上一層麵粉油炸。
老舊的迪化街~
在臺北看了一場電影,《DUNKIRK》
在花蓮住過的房間,名字分別叫做「 單人哨 」和「 第三間 」,都可以看海,賞海上日落日出。
海邊散步。
旅館院子裡的小凳子小椅子。
在花蓮火車站。
旅館院子裡種了幾盆蘆薈,曬傷了正好用來塗抹。
花蓮大橋邊上的便利店,買了一瓶黑松沙士,味道真是奇怪啊,邊喝邊等公交車。
離開「 住海邊」那天是中午,小貓咪咪來和我告別。
「 住海邊」二樓天台上一個看海的角落,有木頭躺椅和靠墊。
花蓮大橋。
「 住海邊」的兩條狗狗:小花和小草。
喜歡乘坐「普悠瑪」號列車,當時單純覺得這名字好聽,原來也是有出處的。
臺北市的臺鐵檢票口,在7~11買的票,可從人工檢票口進入。
3月臺和4月臺分為北上和南下的列車。南下去往臺中臺南高雄,北上去往臺東花蓮宜蘭。
臺北的公交車站。
捷運上的博愛座,如果沒有老年人在座,一般空著再擁擠大家也不會去坐。
捷運站臺上的休息座位。
臺北的公共自行車系統,YOUBIKE
伴手禮,選擇了「微熱山丘」鳳梨酥。
在完成「 暑假作業」的過程中,
對旅行日記手帳又有了些新的想法,
期待在「 月光畫畫課」秋季班上
分享給大家~
「 月光畫畫課」春季班
之手帳日記部分習作欣賞
~ 「 月光畫畫課堂」~
所有圖片來自月光繪畫作品和
「 月光畫畫課」學生習作
「 月 光 畫 畫 課」秋 季 班 正 在 報 名 中
限 額 78 人 報 滿 即 止
目 前 尚 餘 59 個 名 額
長按識別二維碼報名
繪本畫家;獨立插畫師;塔羅師;
創立「 月光畫畫課堂 」「 月光塔羅 」工作室,和「 月之手繪 」網上藝術商店;
自2012年起在微博持續連載「月光的畫日記」現已結集出版:《四季有時莫辜負》;讀庫「 籤名版 」、「 一條 」生活館、亞馬遜、噹噹、京東 在 售~
長按 識別圖中二維碼
即可關注 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