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第一風流才子柳三變

2021-02-13 王補平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崇安(今屬福建)人。北宋詞人,婉約派創始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景祐年間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由於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轉而厭倦官場,耽溺於旖旎繁華的都市生活,在「倚紅偎翠」、「淺斟低唱」中尋找寄託。作為北宋第一個專力作詞的詞人,他不僅開拓了詞的題材內容,而且製作了大量的慢詞,發展了鋪敘手法,促進了詞的通俗化、口語化,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詞作流傳極廣,「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有《樂章集》。

柳永出生在北宋初年一個舊式官僚家庭。其父柳宣曾官至南唐水部侍郎。後主李煜被宋所滅,柳宣歸順新朝,柳永亦因此背上了個"降臣之後"的聲名,雖才學不淺,卻屢試不第。柳永的父親、叔叔、哥哥三接、三復都是進士,連兒子、侄子都是。柳永本人卻仕途坎坷,景佑元年(1034年),才賜進士出身,是時已是年近半百。曾授屯田員外郎,又稱柳屯田。

柳永一生,佳作無數,很多詞都是抒寫他與歌女的愛情,反映歌女的悲慘生活,表達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他同情歌女的思想,與他深愛的歌女梅枝有關。柳永與歌女梅枝,同屬福建崇安人,出身書香門第、世宦之家。兩家都是當地有名的大戶,又是多年的世交。二人打小相識,可謂青梅竹馬。梅家有一梅園,園中種滿梅樹,一到冬天,花開萬朵,香飄滿園,加上雪花輕舞,銀紅萬點,甚是浪漫。年少的柳永與梅枝,常在梅園裡吟詩作賦、追逐嬉戲。梅枝天生麗質,聰慧靈巧,琴棋書畫,無所不精,柳永十分愛慕。柳家知道後,便去提親,梅家欣然同意。柳永十分高興,從此刻苦用功,一心求取功名。天有不測風雲,不久梅家遭遇巨大變故。原來,梅家遭人陷害,祖父蒙冤下獄,家財被抄,梅枝從此流離失所,杳無音訊。柳家怕受牽連,便與梅家解除了婚約,柳永非常生氣,無奈胳膊扭不過大腿。傷感之餘,便寫下了那首千古名詞——《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十年之後,柳永赴京應試,雖然有一腔的抱負,第一次赴京趕考,最終卻以失敗告終。第二次又落榜。按說,補習補習,完全可以東山再起。可不服輸的柳永就是沉不住氣,由著性子寫了首牢騷極盛而不知天高地厚的《鶴沖天》: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落榜了,不好好反思自己,卻要說皇帝沒有發現自己,政府遺漏了賢才。明明是一介布衣,偏偏要說自己是才子詞人,是沒有穿官袍的高官。特別讓當局難以容忍的是結尾的一句話:「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年輕人真有些狂。自己落了榜,不知丟人傷面子,還故作清高,換什麼「淺斟低唱」。發牢騷的柳永只圖一時痛快,壓根沒有想到就是那首《鶴沖天》鑄就了他一生辛酸。 沒有幾天,柳永的《鶴沖天》就到了宋仁宗手中。仁宗反覆看著,吟著,越讀越不是滋味,越讀越惱火。特別是那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真是刺到了宋仁宗的痛點上。三年後,柳永又一次參加考試,好不容易過了幾關,只等皇帝硃筆圈點放榜。誰知,當仁宗皇帝在名冊薄上看到「柳永」二字時,龍顏大怒,惡恨恨抹去了柳永的名字,在旁批到:「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其實,柳永風流倜儻,寫有許多歌詞,深得歌女的喜歡,便四處傳唱,早已轟動了京城。他對歌女的謳歌與同情,顯然為封建禮教所不容。儘管宋仁宗知道柳永之才,但還是棄之不用。

對手太強大了。被除名的柳永咽淚裝歡,玩世不恭地扛著「奉旨填詞」的御批招牌,浪跡江湖。深入歌樓舞場,堂而皇之地貫徹落實仁宗的聖旨,夜以繼日地「淺斟低唱」。這一招,也夠毒。他玩得皇帝羞辱難堪,喘不過氣。「奉旨填詞」的柳永,玩著御批的「淺斟低唱」,竟反打正著的玩成了走紅的大腕級巨星,玩出了響噹噹的名牌效應。最難得的是,歌舞場的辛酸和旅途的風雨成就了柳永的不朽和宋詞的輝煌,奠基了他獨樹一幟的悲壯人生。落魄之時,柳永只得棲身青樓之中,以填寫歌詞為生,想不到機緣巧合,竟與梅枝重逢。此時的梅枝,已是京城有名的歌女。兩人相見,感慨萬千,憶起梅園之約,不禁淚如泉湧,便格外珍惜重逢的緣份,他們彈琴作歌,吟詩作畫,情深意篤,心心相印,在歌女中傳為佳話。與梅枝短暫相聚之後,柳永不得不離開京都遠行,仕途與愛情的失敗,使柳永感到格外悽涼,便在秋風中寫下了那首千古名詞——《雨霖鈴》: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梅枝讀過此詩,心如刀絞,感動萬分。雖執手相看,依依不捨,卻只能屈從於命運,從此兩人再未相見。只有那一闐闐情深意長的歌詞,通過梅枝之口,傳唱於青樓楚館,迴蕩於大街小巷。幾經坎坷,柳永終於在他47歲那年,考中了舉人,但始終不得志。官場的冷遇,情感的孤獨,以及與梅枝的失散,給柳永的心靈留下了抹不去的傷痕。他在晚年時,曾回崇安梅園,憑弔往事,可惜物換星移,人去園空,一片衰頹景象,忍不住暗自神傷。後來,他旅奔於長安古道之上,面對衰颯清遠的秋景,禁不住仰天長嘆,寫下了另一首傳世名篇——《少年遊》,又名《玉臘梅枝》: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秦樓楚館,舞女歌伎,是個很資深又很敏感的話題。那時經營青樓的老鴇們往往四處搜尋長得有點姿色的窮人家小女孩,然後以收作養女的名義將她們買來,教之女紅、曉以詩文,待到十六、七歲後,便讓她們開始接客。因為這樣的關係,當時的青樓女是以吟唱詞曲為主,假如老鴇和歌女們看不上來客,歌女們是不賣身的。達官顯貴,正人君子們憑著權勢紙醉金迷在秦樓楚館,醉生夢死在舞女歌伎群中。因為權力,這一切都是合法的,應該的。可轉過身,回到殿堂、公館,穿上官袍,帶上烏紗,他們又以傳統道德守護者的身份,污衊,漫罵自己曾經作踐過、蹂躪過的舞女歌伎,以顯自己的文明儒雅,正人君子。柳永不同,也可能惟有柳永不同。他以善良、真摯的同情心體察那些生活在最底層的婦女,他放下傲視權貴的「白衣卿相」的架子,以心換心,和舞女歌伎做朋友,以滿腔的真情溫暖那些冷冰冰的心、滴血的靈魂。在世人潑滿汙水的地方,柳永看到了大宋王朝骨子裡的汙濁,看到崇高掩蓋下的卑鄙。最骯髒,最卑鄙的地方,不是秦樓楚館,而是富麗堂皇的宮殿。 堂堂正正,坦坦蕩蕩,甜甜蜜蜜切切綿綿,難得的真情,傳奇般的故事。在那充滿著汙濁,虛偽,欺騙,殘暴的社會裡,莫要說柳永為舞女歌伎們寫詞寫曲,他們就是熱烈地擁抱,瘋狂地相愛,也是崇高的,清潔的,燦爛的。要說這就是柳永的沉淪,那麼,這種沉淪太美了,太精彩了。它足使天下那些在權勢和金錢的床單上進行的男歡女愛黯然失色。「正人君子」們罵柳永沉淪,是因為柳永愛煙花巷。那麼「正人君子」們真的就沒有去過煙花巷嗎?他們又是何等的德行,何等的禽獸。確實也有沒去過煙花巷的正人君子。那麼,他們在煙花巷之外就沒有幹過煙花巷的事嗎?或者說,他們靈魂深處就沒有對煙花巷的嚮往嗎?有幾個「正人君子」敢說不呢。


北宋仁宗時,有位名妓謝玉英,色佳才秀,最愛唱柳永的詞。柳永才高氣傲,惱了仁宗,不得重用,中科舉而只得個餘杭縣宰。途經江州,照例浪流妓家,結識謝玉英,見其書房有一冊"柳七新詞",都是她用蠅頭小楷抄錄的。因而與她一讀而知心,才情相配。臨別時,柳永寫新詞表示永不變心,謝玉英則發誓從此閉門謝客以待柳郎。柳永在餘杭任上三年,又結識了許多江浙名妓,但未忘謝玉英。任滿回京,到江州與她相會。不想玉英又接新客,陪人喝酒去了。柳永十分惆悵,在花牆上賦詞一首,述三年前恩愛光景,又表今日失約之不快。最後道:"見說蘭臺宋玉,多才多藝善賦,試問朝朝暮暮,行云何處去?"謝玉英回來見到柳永詞,嘆他果然是多情才子,自愧未守前盟,就賣掉家私趕往東京尋柳永。幾經周折,謝玉英在東京名妓陳師師家找到了柳永。久別重逢,種種情懷難以訴說,兩人再修前好。謝玉英就在陳師師東院住下,與柳永如夫妻一般生活。

後來柳永出言不遜,得罪朝官,仁宗罷了他屯田員外郎,聖諭道:"任作白衣卿相,風前月下填詞。"從此,他改名柳三變,專出入名妓花樓,衣食都由名妓們供給,都求他賜一詞以抬高身價。他也樂得漫遊名妓之家以填詞為業,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

柳永一生都在煙花柳巷裡親熱唱和,大部分的詞誕生在笙歌豔舞、錦榻繡被之中,當時歌妓們的心聲是:「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不願千黃金,願得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

但柳永終是一個封建文人,終難徹底擺脫傳統思想,那種 "定然魁甲登高第"的思想始終沒有斷絕,最後在將近五十羅時, 終於在更名後考中進士,步入仕途。經過不斷的宦遊漂泊,生活 坎坷,柳永的社會人生之感逐漸深沉,玩世狂蕩之心逐漸收斂。 特別是按宋制,士子及未火朝籍者可出入民間妓院,一為朝廷命 官就失去了這種自由。因此晚年的柳永不得不改變青年時的狂 蕩,而對一直心嚮往之的風月生活持一種留戀而又無力挽回的態度,不斷唱出浪子暮年無可奈何的人生悲哀與情場失落。

在描寫都市風光的作品中,影響最大的還是那首歌詠杭州的《望海潮》:

東南形勝,江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據說金主完顏亮讀罷柳永的《望海潮》一詞,稱讚杭州之美,「遂起投鞭渡江、立馬吳山之志」,隔年以六十萬大軍南下攻宋。當時,以晏殊為首的士大夫們對柳永的詞風一向不滿,看他一朝得勢更是如鯁在喉,想方設法要把他壓下去。正巧,北方女真部落金主完顏亮看到《望海潮》後竟屯兵邊境,發誓要奪我華夏這"神仙之地"。晏等奏報皇上:柳詞藏有通反之心。幸劉太后喜愛柳詞,加以幹預,柳才保住性命,被剝去功名,發送回鄉。

柳永盡情放浪多年,身心俱傷,晚年窮愁潦倒,死時一貧如洗,死在名妓趙香香家。他既無家室,也無財產,死後無人過問,亦無親族祭奠。謝玉英、陳師師一班名妓念他的才學和情痴,湊一筆錢為他安葬。謝玉英曾與他擬為夫妻,為他戴重孝,眾妓都為他戴孝守喪。出殯之時,東京滿城妓女都來了,半城縞素,一片哀聲。這便是"群妓合金葬柳七"的佳話。每年清明節,歌妓都相約赴其墳地祭掃,並相沿成習,稱之「吊柳七」或「吊柳會」。

謝玉英痛思柳郎,哀傷過度,兩個月後便死去。陳師師等念她情重,葬她於柳永墓旁。

柳永一生官場不得志,卻很有女人緣,結識紅粉無數。有兩個女人嫁他為妻,卻都死於非命,也沒有留下子嗣。以至到老時,他常常有空「暗想當初,有多少、幽歡佳會,豈知聚散難期,翻成雨恨雲愁」。倘若他娶一而終,我們今天就讀不到這些佳詞妙句了。


【版權說明】文字內容轉載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宋玉:他因何成為中國古代第一「風流才子」?
    情如宋玉:他因何成為中國古代第一「風流才子」情如宋玉 宋玉是中國歷史上與潘安齊名的最著名的兩大帥哥之一,但是這位先生的帥名卻又多少來得有些蹊蹺.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從來就沒有哪部正經的史書甚至野史筆記裡說過他是如何如何的帥,唯一的佐證便只有他寫的那篇《登徒子好色賦》了所謂「風流才子」,大抵應該具備三條:
  • 眾位名家趣談《風流才子》,這場景空前精彩!
    擔任本期主場嘉賓會戲曲名家同樣了不得,她就是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素有「中原第一小生」美譽的王希玲老師!豫劇《風流才子》是王希玲老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她不拘泥程式的束縛,努力探尋程式與人物的傳神之作,王老師憑藉此戲獲得文華表演獎的榜首。在她的主場晚會上,在場的各位戲曲大咖也來了一次趣談《風流才子》的深體驗。
  • 「風流才子」範曾:藝術成就頗高,卻奪朋友妻,一生被人詬病
    才子多風流,文人常無行,古今如此。
  • 風流才子娶雙美~
    2011年,為了慶祝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再度復出公演,與小咪、石惠君、呂雪鳳等資深歌仔戲演員一起演出《江南第一風流才子》,飾演唐伯虎。小婊貝們,今天一起來欣賞來自《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的片段吧,看風流的黃香蓮怎麼娶到兩位大美人!
  • 大宋第一流行歌手的一生:生前奉旨填詞,死後紅顏相送
    1、宋代流行歌手說起柳永,都知道他是宋代一大文豪,一代風流才子這個才子可不一般,放眼看宋朝整個文化領域的騷年憤青們,說他牛B第二,無一人敢說第一這個人就是宋朝著名詞人,婉約派鼻祖,宋代流行歌手兼超級巨星:柳三變。
  • 《風流才子紀曉嵐》:請問你到底藏了多少冷門古裝美人?
    比如我最近一段時間看的《風流才子紀曉嵐》,也是藏了不少冷門古裝美人的,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說到香妃這個角色,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還珠格格》中劉丹扮演的含香了,畢竟是真的美呀。
  • 《風流才子紀曉嵐》:請問你到底藏了多少冷門古裝美人?
    比如我最近一段時間看的《風流才子紀曉嵐》,也是藏了不少冷門古裝美人的,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說到香妃這個角色,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還珠格格》中劉丹扮演的含香了,畢竟是真的美呀。其實還有一個版本的香妃也是大美人,那就是《風流才子紀曉嵐》中的香香女。
  • 古今第一刺客~豫讓
    然而豫讓身不強,力也不壯,大體也不會什麼武術,但司馬遷卻偏偏把他寫進了《史記》的《刺客列傳》之中,並極力推崇,後世人稱之古今第一刺客,連那個風蕭蕭兮易水寒的荊軻也要排在其後。那麼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怎麼會被稱為古今第一刺客呢?他又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 白衣卿相柳三變:心高氣傲考科舉,一朝落榜遊戲風月場上
    他原來的名字叫柳三變,後來該做劉永。劉永的家裡是世代做官的人家,他的家人都很文雅,但是劉永身上有著不同的氣質。就像他浪漫的氣息和音樂的才華。在那個時候,男子有條件的都是要去參加科舉考試的,更不用說劉永這樣出生在官員人家的孩子。劉永的浪漫讓他在參加考試的路上也發生了一些浪漫的故事。劉永少年的時候就在家鄉用功學習,希望可以繼承家業。他小時候就能作詩,被相鄰看作神童。
  • 風流才子明唐寅,行書瀟灑不一般!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又字子畏,別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之美稱,蘇州人。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繪畫與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齊名,史稱「明四家」。詩詞曲賦與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 《金瓶梅》為古今第一奇書,卻被認為低俗,但張愛玲卻十分推崇!
    《金瓶梅》為古今第一奇書,卻被認為低俗,但張愛玲卻十分推崇!在我國古代,誕生許許多多非常優秀的小說和名著,一直以來都非常受到人們的喜愛,比如《隋唐演義》,比如四大名著,還有《聊齋異志》等等,但是在這些書當中能夠被稱之為"古今第一奇書"的只有"蘭陵笑笑生"寫的《金瓶梅》了。
  • ...烏龍闖情關|許平君|劉病已|香妃|劉丹|宋妍|風流才子紀曉嵐
    說起「香妃」這個角色,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想到劉丹版的香妃。這幾年李沁、麥迪娜等人雖然也演過這個角色,但都如過眼雲煙,沒能真正演到觀眾的心裡。而唯一能和劉丹版香妃媲美的版本,就只有20年前宋妍這版了。可惜的是她和劉丹一樣命不好。
  • 《風流才子紀曉嵐》中香妃的10個造型,這才叫驚為天人
    除了這個版本的香妃之外,其實還有一個版本的香妃也能算得上是驚為天人,她就是《風流才子紀曉嵐香妃受刑時候的造型上面這些就是我整理的《風流才子紀曉嵐
  • 《宋詞》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出自他手
    北宋最偉大詞人之一,仁宗時期的進士,因為所填「鶴沖天」中有「忍吧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而仁宗不喜,所以讓他去填詞,柳永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宋詞》這本書中,共收錄柳永所作之詞十三首,多為千古傳頌的詞作。今天我們來分享一下其中最出名的兩首,這兩首詞你肯定知道,甚至能背過。
  • 王維的這首詩,只有短短4句,卻寫盡了別情,被稱古今第一
    宋人劉辰翁更是在《王孟詩評》中說:「更萬首絕句,亦無復近,古今第一矣」。 至於宋人劉辰翁所說的古今第一,其標準很大部分便是源於其情感的表達。而世人對於這首詩的接受與稱讚,從它成為流傳千古的名曲,便可見一斑。
  • 風流才子天下聞,春風十裡不如你
    他曾以三十六年的功力,博覽古今典籍,考溯各種典章制度,撰成巨著《通典》,開典章制度彙編的先河。杜牧的父親杜從鬱,蔭貞元末擔任太子司議郎。元和年初,轉左補闕,又改為秘書丞,終任駕部員外郎。爺爺和父親在世的時候,杜牧是羨煞眾人的高幹子弟。他們住在帝都的黃金地段——朱雀大街安仁坊。杜牧自己有詩描述他們家輝煌時的景況:「舊第開朱門,長安城中央」。
  • 說說大唐女詩人劉採春,與風流才子元稹的風流事
    而元稹作為風流才子,不僅有妻子,還與多位女子鬧過桃色新聞。丈夫周季崇對劉採春很好,溫柔體貼,寵愛有加。當劉採春的美貌與歌聲吸引元稹時,她也被他的風流所吸引,毅然拋棄丈夫,與元稹共度了七年之久。兇手是元稹還是第一任丈夫周季崇。元稹作為薄情才子,拋棄女子不在少數,比如崔鶯鶯、薛濤等,殺人動機不明。而丈夫周季崇對劉採春是一往情深,倘若真因情所殺,為何在七年之後待拋棄再殺,這也不通。總而言之,我更願意相信劉採春被情傷透,看淡世事,隱居於山林之中,遠離那滾滾紅塵了吧!
  • 與富婆分手後精神失常,患癌欲自殺,一代風流才子下場讓人唏噓
    能文能武長相還俊朗堪稱一代風流才子。如果不是因為下不去手的話,相信洪朝豐已經離我們而去了,最後生活無望的洪朝豐選擇遁入空門,以俗家弟子的身份出家,一代風流才子下場讓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