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的印第安女孩,消逝的容顏,永恆的美麗

2021-03-05 世界音樂

印第安民族

勇敢,樸實,正直

他們崇奉萬物有靈

對自然界的一草一木

一山一石都報以敬畏

點開音樂,更驚喜!

 

19世紀時

印第安女子曾經在傳統的美洲原住民文化中

受到很高的尊重

她們在部落中的角色與男性不同

但往往擁有與男子同樣的權利

19世紀80年代,女孩的照片

這是唯一一張,帶著最燦爛笑容的照片

Cherokee Nanyehi,Lakota

水邊的原住民女孩

1869-1904,William E. Irwin,這氣場又美又霸氣

1899年 Hattie Tom Apache,憂鬱的女孩


1890年,她的眼神裡帶著憂傷

Elsie Vance Chestuen,Chiricahua

有一種女王的風範

1880-1890,Taos Pueblo部落女孩

這些罕見的老照片

拍攝於19世紀末至19世紀之交

定格了美國原住民青年女孩獨特的美

她們看起來清新自然

同時也帶著神秘與威嚴

 

1895年,霍皮印第安女孩

1914年,查瓦特諾克瓦人(Tsawatenok)

1880-1900年,她的神採很美

1892年,北美印第安民族基奧瓦女孩,耳環和服飾真美

1878年,Pretty Nose,Cheyenne

1895年,山區部落的女孩

1848-1911年,她的五官很美

1900年,兩個可愛的印第安霍皮族少女

1886年,她作為表演者參加布法羅比爾的狂野西部秀

1886-1914年,她來自印第安一個強悍的部落,阿帕契族

後來不幸成為戰俘

在土著印第安部落中

雖然酋長是男子

但是負責選舉他的都是女性

具有一定的社會,政治和經濟權力

1899年,憂鬱的阿帕契部落女孩

1870-1900年的美國原住民少女

左邊的女孩美得太驚豔了

1880-1890年,基卡普酋長的女兒

1886年,Julie Nelson

1885年,北美印第安的科曼奇族女孩

1890年,看起來甜美又帶著傷心的基奧瓦部落女孩

1900年,這是霍皮族女孩的婚禮當天

1895年,兩姐妹

1900年,霍皮女孩

1900年,眼神堅定的印第安女子

即使在今天

美國原住民部落中

還大約有25%的印第安族群由婦女領導

Na-din-praquai-gizay

1870-1880年,阿拉帕霍人

1900年,霍皮女孩聚集在一起

左邊的女孩看起來很害羞

Yankton部族女孩,耳飾是最大的亮點

1880-1889年,科曼奇族女孩

1895年,Susan Bullock-tibbitts

印第安人有句名言

「如果我們走的太快

要停一停,因為

我們需要等候靈魂跟上來」

內容來源

https://www.boredpanda.com/vintage-native-american-girls-portrait-photography/


五個步驟

歡迎星標關注世界音樂好內容

愛音樂、愛世界的你

不容錯過哦

相關焦點

  • 18世紀的生化武器,英軍用病毒擊潰印第安原住民
    因此,歐洲人帶去的天花、霍亂、肺結核等舊大陸疾病直接導致原住民的大量死亡,從16到17世紀這一百年時間裡,瑪雅帝國的人口從2000萬銳減到160萬。1763年,以英法為主的七年戰爭落下帷幕。北美這邊的英法勢力也重新劃分,法國原本在五大湖區域的大片領土被英國人佔據。但五大湖這片地方的印第安人原本是法國的盟友,雙方還籤訂了不少條約。
  • 絕代佳人費雯·麗舊照天使容顏,驚豔一整個世紀的美麗
    她有如此高超的演技,又何須在意絕美容顏?光影荏苒,歲月如梭,時間回到二十世紀,奧黛麗·赫本、葛麗泰·嘉寶、瑪麗蓮·夢露等知名影星都具有獨特的鮮明風格,但不約而同的美麗則讓人記憶猶新。她小巧精緻的臉龐,靈動的雙眸,都仿佛是從油畫中跌落凡間的天使,她生在那個復古風盛行的時代實在太過於合適,世人都折服在她的美麗之下
  • 來自神秘印第安的浪漫!美到窒息的捕夢網
    捕夢網,伴隨著印第安文化的流行在美國掀起了一場潮流,而後甚至引發了全世界對捕夢網興趣。如今,捕夢網作為極具ins風的家居裝飾,充滿了驚豔,深深迷住了我。— —捕夢網緣起:原始、溫馨而又神秘捕夢網,源自18世紀,印第安人用它來捕獲美麗的夢幻,讓惡夢隨清晨的陽光而消逝,他們相信夜晚的空氣中充滿著各種的夢幻,只有捕夢網能將夢過濾,把他們帶入美麗的夢鄉。
  •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就算把記憶抹去,我還是會愛上你
    導演: 米歇爾·貢德裡編劇: 查理·考夫曼 / 米歇爾·貢德裡 / 皮埃爾·比斯毛特主演: 金·凱瑞 / 凱特·溫絲萊特 / 伊利亞·伍德 / 克斯汀·鄧斯特 / 湯姆斯·傑·瑞恩 / 更多……類型: 劇情 / 愛情 / 奇幻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04-03-19
  • 美劇《黑吃黑》的印第安美女諾拉:稱得上「魔鬼身材,天使容顏」
    與她第一次「相見」來自於一部偏小眾的黑幫美劇——《黑吃黑》,她在劇中飾演諾拉,一個發誓為哥哥報仇的印第安冷酷美女。雖然出場率不高,但奧黛塔的絕世容顏和魔鬼身材還是給本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先來幾張酷炫的機車圖吧:自那之後,我找了好多關於她的資料,希望能在其他作品裡繼續欣賞她的容顏,畢竟這麼漂亮不看可惜了。
  • 印第安人野蠻殘忍,美國屠殺幾千萬印第安人是天大的謊言!
    在後來的西進運動中,美國人是依靠著經濟優勢逐步佔據了西部各州,一次又一次將印第安人擠走,而不是靠著大規模殺戮解決問題的,倒是野蠻的印第安部落非常喜歡剝白人的頭皮。現在印第安人佔美國總人口比例少,則是因為19、20世紀移民大量湧入美國導致,其絕對數目實際上是有所增長的。
  •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刪除記憶一時爽,誰知明日又愛他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出自18世紀詩人亞歷山大蒲柏的詩《埃洛伊斯致亞伯拉德》,內容大概說的是一個愛情悲劇。電影《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同樣也是一個愛情悲劇。不同於許多關於感情破裂的愛情肥皂劇,這部電影植入了科幻的元素,可以當成純粹的愛情片來看,也可以更深層次去挖掘哲學層面的東西。
  • 電影|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
    ‍可愛們~這裡是FM87.9長醫之聲NO.1點歌臺,我是本期主播金魚《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又名《暖暖內含光》),是一部直接把愛情拍成了燒腦懸疑片的作品,不過,它背後卻有著深刻的哲學探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由金·凱瑞和凱特·溫絲萊特主演的高分佳作吧。
  • 《二十四城記》:消逝的美麗與賈樟柯的哀愁
    而從更深的角度看,它所探討的仍舊是時代發展變化中那些消逝的美好,帶著一絲對時光流逝的哀愁與感傷,體現了賈樟柯一貫的悲憫情懷與人文關懷。從1958年建立到2008年被賣給房地產公司並迅速改建成「24城」樓盤,這個國企大廠半個世紀的起伏,伴隨著社會經濟的轉型、現代科技的發展、城市化的大趨勢。談及創作初衷,賈樟柯曾言:「從國營保密樓廠到商業樓盤的巨大變遷,呈現了土地的命運,而無數工人生生死死、起起落落的記憶呢?這些記憶將於何處安放呢?」
  • 緋聞女孩 S女王的不老容顏有多叫人羨慕...
    新浪微博@紐約君 微信nycmaster《緋聞女孩》裡的S女王 Blake Lively 生完娃,終於大大方方出來驚豔眾人啦
  • 緋聞女孩布萊克.萊弗利,帶你感受不老容顏,品嘗浪漫的愛情
    阿黛琳·鮑曼(布萊克·萊弗利飾)出生於世紀之交之後的某個時候,從小就被培養成一個受人尊敬的女人,她為女兒弗萊明(艾倫·伯斯汀飾)的出生而欣喜,並忍受著已故丈夫的離世。20世紀20年代的一個晚上,阿黛琳經歷了一場車禍,她開著車一頭扎進冰冷的水裡,神奇的被閃電擊中,而她的年紀也在這個時刻凍結,某種力量賦予阿黛琳將永遠活下去,不會變老。
  • 美國黑歷史——印第安人大屠殺
    美國總統山沒錯,就是被美國人民雕塑總統山用以永久紀念的這四位,開國元勳華盛頓、《獨立宣言》的起草者傑佛遜、奠定20世紀美國之基礎的西奧多.羅斯福和解放黑奴的領導者林肯,除了各自的成就在屠殺滅絕印第安人過程中,華盛頓還指示他的將軍說:"在所有印第安人居留地被有效摧毀前不要聽取任何和平的建議。」在1783年,華盛頓在把印第安人和狼的相互比較中,將自己的反印第安人情緒暴露無遺:"兩者都是掠食的野獸,僅僅在形狀上不同。"
  • 1900年代:印第安人險被趕盡殺絕,一個美國人用相機拍下珍貴照片
    我們今天講的這個在20世紀初給幾近滅亡的北美本土印第安人拍了整整4萬多張照片,還作為印第安文明史的記錄者而聲名鵲起,出版了200多本作品集,甚至還由美國總統羅斯福寫了專門的序言的美國攝影師,愛德華·柯蒂斯,就是這麼一個「打扮歷史」的人。
  •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 最美不過初見
    假如我們的世界只能選出一部心碎電影,那一定非《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莫屬——沒有任何一部電影比這部心碎電影更睿智、更引人深思、製作更精良、演員表演更到位
  •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 推薦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帶你感受愛情的真誠與美好。喬爾(金·凱瑞飾)的性格沒有問題,但他的生活卻出了大問題——相戀多年的女友克萊門蒂娜(凱特·溫斯萊特飾)突然變成了一個對自己沒有絲毫感覺的陌生人。沒有第三者的介入,只因為克萊門蒂娜在一次接受精神病專家霍華德博士(湯姆·維爾金森飾)的實驗中失憶了,而所失去的又偏偏是對兩人來說分外珍貴的感情經歷。這一切對喬爾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
  • 原載《今日醴陵》永恆的美麗
    畫中的居裡夫人,容顏清新、氣質樸實、笑容淡定,而她在《我的信念》中的名言更是在旁邊印證著這種超越塵世的美麗:「我永遠追求安靜的工作和簡單的家庭生活。為了實現這個理想,我竭力保持寧靜的環境,以免受人事的幹擾和盛名的拖累。」在初中語文課本中學過《我的信念》以後,居裡夫人在我的印象中便是一個完美的科學女神,是勤奮和堅毅的象徵,是睿智和卓越的化身。
  • 唯美空靈,如夢似幻——《天使消逝的地方》
    轉身時,看見,天使來過,而這裡卻是天使消逝的地方……《天使消逝的地方》,又名《不在一起》,由阿·金作詞,阿·波庫特伊作曲,俄羅斯女歌手斯維特蘭娜·斯維蒂科娃演唱。一個體型嬌小、活潑開朗的黑髮女孩子,法國人稱之為世上最美麗的「埃斯梅拉達」,明星工廠第三期畢業生,在俄羅斯被認為是明星工廠最性感的女孩,曾經參加過「最後的主角」競賽。這是一首難得的俄語好歌,唯美的名字,歌曲同樣美麗而憂傷。歌詞擁有「史上最美歌詞」的美譽。歌詞意境營造出唯美、空靈甚至聖潔的氛圍。配上女歌手娓娓道來般的淺唱低吟,整首曲子呈現出「悲傷俄羅斯」情歌風格。
  • 野蠻的衝突:19世紀時期,美國西部與「蘇族」之間的戰爭
    自19世紀開始,在密西西比河以西生活著27萬餘印第安人,這些印第安人世代居住、狩獵在今天的艾奧瓦、內布拉加斯、明尼蘇達以及達科他州等地區。而與之相比,居住在這裡的白人卻有200萬之多,美國獨立後隨著新一輪擴張開始,白人在不斷尋求建立農場、開拓農業、掠奪印第安人的礦產資源。19世紀初,美國對印第安人政策一直是以單純將他們驅逐至那些被指定為居住地的貧瘠之地。
  • 美國人用鏡頭記錄下最後的印第安人!長相為何與我們相似?
    而在此之前,北美大陸上是一直生活著一些原住民的,他們就包括了數量眾多的印第安人,只不過,隨著歲月的流逝,歐洲人與當地人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加深,歐洲人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對於落後的印第安人進行了大規模、長時間的屠戮,最後使得這個本來人丁興旺的種族差點就滅絕了。
  • 北美印第安人 — 攝影師Edward Curtis作品
    1906年,摩根大通出資75000美元,邀請Curtis創作一系列以北美印第安人為主體的攝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