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如何查詢是否需要退補稅款呢?

2020-12-28 鋼企網

個人所得稅:如何查詢是否需要退補稅款呢?

來源:芝麻科技訊 2020-06-29 13:26:05

近日,個人所得稅可以退稅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小編身邊不少朋友也都愉快的得到了退稅,可以說是一次意外的「加雞腿」驚喜。那麼,個人所得稅為什麼可以退稅?如何查詢自己能否退稅?假如查詢到需要補稅,能否假裝沒看見?帶著這些疑問,芝麻科技網小編為小夥伴們詳細介紹下。

個人所得稅為什麼可以退稅?

2019年1月1日,新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全面實施。這次個人所得稅改革,除提高「起徵點」和增加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外,還建立了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

綜合稅制,通俗講就是「合併全年收入,按年計算稅款」。而由於預繳稅大都以月為單位提前徵收,可能會與以年實際收入為基礎的年度彙算應繳稅額產生差異。並且年度彙算採取綜合稅制,各種稅之間存在算法的不同,當進行年度彙算的時候,需要對不同稅種細目以年計重新匯總。以及一年中會產生各種扣除項目,都會造成應繳稅額與已繳納的稅額產生差異。

綜合來看 當年度彙算時,實際應繳稅額>預繳稅+扣除項目,納稅人就會收到一筆退稅;而當實際應繳稅額<預繳稅+扣除項目,納稅人就需要補繳稅款。

導致實際應繳與預繳稅產生差異,從而需要「多退少補」的具體原因有很多,多數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

①年終獎單獨或合併計稅,導致彙算結果不一致;②各月收入極不平衡,比如上半年收入極高,下半年極低,有可能產生退稅;③補充申報專項附加扣除,也可能產生退稅。O2019年個稅年度彙算「刷屏」 有人退有人補玄機在這裡!

根據網友的統計,退稅跟補稅的概率差不多是65:35,也就是說,可以退稅的人佔大多數,少數人沒稅可退,甚至還需要補的。 小編身邊不少朋友查詢了下,多數都是能退幾十、幾百,甚至幾千的(網上甚至看到有退稅幾萬的),當然也有部分是0(沒稅可退),暫時沒有看到要補的。當然,網上也有一些網友查詢了下,需要補稅的,這種就有點鬱悶了。

個人所得稅如何退稅?

由於需要補稅人的很少,大多數人都能夠退稅的,那麼如何查看自己要退稅還是補稅呢?下面簡單分享下方法。

1、首先在手機上下載「個人所得稅」APP;

2、下載安裝後,打開「個人所得稅」APP,然後使用自己的身份證、手機號並通過人臉識別完成實名帳號註冊;

3、完成帳號註冊之後登錄,然後進入「個人中心」的綁定一張自己的銀行卡,如圖所示。

4、完成銀行卡綁定之後,返回首頁,然後點擊常用業務下方的「綜合所得稅年度匯報」,然後根據提示完成申報即可查詢自己是否能夠退稅或者補稅。

如上圖,小編查詢了下,自己能夠退稅2300多元,根據提示完成了退稅申請。由於最近手頭有點緊,看到這個正當的意外之財,心裡也是美滋滋的,大家趕快去查查看吧,說不定會有意外的驚喜。

對於退稅,其實在4月1日在網上就火了,小編當時沒有去查,在4月3日才下載APP,註冊登錄、綁卡,並查詢了下,結果提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該功能暫緩開通」。

對於這個提示,小編網上也查詢了下原因,說是可能是沒有登錄或者系統崩潰引起的,小編在隨後幾天繼續查詢,依然是這個提示。

差點就放棄了!4月10日晚上,小編打算如果還是查詢不到退稅,就卸載APP(主要為了節省手機空間),沒想到這次又可以查詢了,順利完成了退稅申請,於是也有了今天的這篇文章分享。這裡也提醒沒有查詢到的朋友,建議不要輕易放棄。

假如要補稅,能否假裝沒看見?

對於少數需要補稅的,比如要補稅500元以上,可以不補,假裝沒看見?

答案是不可以,對於補稅不超過400元的,可以享受免申報,也就是可以不補稅。但超過400元的,必須及時、足額補足稅款,不然,會影響個人納稅信用等級,受到多部門聯合懲誡,同時還要補繳稅款和滯納金。上一年度欠稅的補繳截止日期是次年6月30日,也就是年度彙算截止日。

友情提醒:退稅是個人權利,沒有及時領取算放棄。補稅是義務,必須繳納!

趕快去查查你能退稅了多少吧,說不定會有意外的驚喜哦!

相關焦點

  • 廣州個人所得稅完稅證明如何查詢真偽?
    廣州個人所得稅完稅證明如何查詢真偽?  《個人所得稅納稅記錄》還可以網上查驗哦。比如當旅行社幫客戶代辦出國籤證時,收到客戶辦理業務所需要的個稅納稅記錄,就可以通過個稅APP查驗真偽。  登錄個人所得稅手機APP後,點擊底部菜單進入「服務」界面—下拉至【公眾服務】欄,點擊【票證查驗】功能。
  • 新版個人所得稅APP上線 可查詢收入和納稅明細
    新版個人所得稅APP上線 可查詢收入和納稅明細金羊網  作者:唐珩  2020-01-04 1月1日,自然人電子稅務局(WEB網頁端、手機
  • 個人所得稅查詢後發現自己要退稅42000元?原來虛驚一場
    近日,個人所得稅app更新了重要功能,一個是對於2020年3月1日開始的綜合所得彙算申報,列為重點業務,在首頁醒目位置展示,同時還用專題形式介紹了申報途徑、網絡申報適用人群、注意事項等。另一方面也上新了新的功能,比如可以查詢收入納稅明細。
  • 全國個稅查詢—個人所得稅
    全國個稅查詢—個人所得稅 生活工具 大小: 11.67M
  • 《民法典》即將施行,房產如何繼承?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提到房產繼承,想必每個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一家親戚之間因為房產繼承問題大打出手的場面,那麼,對於大家關心的房產繼承問題《民法典》是如何規定的呢?繼承人在繼承房產時以及之後再將房產轉讓時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呢?今天,筆者就與大家一起聊聊這個話題。根據《民法典》規定,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
  • 新版個人所得稅APP上線啦!
    2020年,我們將迎來新稅制實施後的首次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按照國家稅務總局「先當納稅人、再當稅務人」的要求,為便於大家及時全面了解如何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現將相關內容分幾期與大家一起學習。
  • 明年1月1日起,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進一步優化
    也就是說,自2021年1月1日起,對於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在其累計收入達到6萬元之前的月份,暫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在其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年內後續月份,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新方法如何理解?而在採用新預扣預繳方法後,因小張全年工資收入低於6萬元,所以自1月份起即無需預繳稅款,年度終了也不用辦理彙算清繳。為何要採用新方法?據了解,個稅改革後,為儘可能使大多數納稅人在預扣預繳環節就精準預繳稅款、提前享受改革紅利,參考國際通行做法,我國對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採取累計預扣法來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 個人所得稅的稅務籌劃應該怎麼做呢?
    最後,要注意區分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收入和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收入。 2. 準確把握扣減項目 除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基本生育保險、住房公積金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外,其他保險也是實現個人所得稅籌劃的重要手段。
  • 個人所得稅App登錄不了怎麼辦?官方常見使用問題答疑
    今日,國家稅務總局針對個人所得稅App的幾個常見使用問題發布了一篇答疑文章,解答了「未連接到網絡」、「被入職」、扣除信息上報等問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在手機打開「個人所得稅」App後提示「未連接到網絡或未獲取網絡權限,請檢查」,但手機網絡正常,能打開網頁,該如何解決?
  • 稅務機關追徵2018年8月31日前未扣個人所得稅,不應加收滯納金
    黨召兵閱讀提示:2018年8月31日前,扣繳義務人未履行扣繳個人所得稅義務,稅務機關向納稅人追繳個人所得稅,是否可以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管理法》「第三十二條 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規定,加收滯納金?
  • 2020春節公司發年終獎,怎麼交個人所得稅呢?
    年終獎在計算個稅的時候,是單獨按照一個月的工資來進行計算繳納多少的稅款的。年終獎是臨近過年時,公司對員工發放的一項工資福利。而年終獎在發放給員工的時候,因為是稅收的徵收範圍內,所以也是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 關於2019年教職員工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的通知
    三、需要辦理年度彙算的教職員工 1.2019年度取得綜合所得,平時預繳過個人所得稅,2019年度中間適用的預扣率不同於全年綜合所得年適用稅率的。有多個受僱任職單位,多處取得工資薪金所得,預繳稅款時重複扣除了基本減除費用(5000元/月)。
  • 50問|廣州市實施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財政補貼
    海外華僑在適用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財政補貼政策時,如何界定是符合身份條件的華僑?需要提供什麼資料證明?在計算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和財政補貼時,是否應將全年一次性獎金、股權激勵併入綜合所得一併計算個人所得稅財政補貼?屬於非居民個人的境外高端、緊缺人才取得的數月獎金、股權激勵又應如何計算財政補貼?
  •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
    個人所得稅制改革後,為儘可能使大多數納稅人在預扣預繳環節就精準預繳稅款、提前享受改革紅利,參考國際通行做法,對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採取累計預扣法來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這樣大部分僅有一處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人預繳稅款與全年應納稅款一致,次年就不用再進行彙算清繳,辦稅負擔得以有效減輕。
  • 關於《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
    個人所得稅制改革後,為儘可能使大多數納稅人在預扣預繳環節就精準預繳稅款、提前享受改革紅利,參考國際通行做法,對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採取累計預扣法來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這樣大部分僅有一處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人預繳稅款與全年應納稅款一致,次年就不用再進行彙算清繳,辦稅負擔得以有效減輕。
  • 個稅App現可查詢收入納稅明細 事關你的錢包
    最近,由國家稅務總局開發的個人所得稅APP更新了版本。新版本開放了「收入納稅明細查詢」功能,給納稅人查詢2019年之後的收入數據和納稅情況,方便納稅人做2019年個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 事實上,支付寶和微信的城市服務都早已上線了個稅等稅務情況查詢功能,然而跟個人所得稅APP一比,才知道有差距。
  • 企業補發工資「個人所得稅」與「企業所得稅」業務處理
    智華建造企業2019年6-12月由於資金流的問題,經於員工協商每月工資按60%進行發放,剩餘40%的工資在未來兩年分批發放,企業財務對於2019年6-12月工資仍按原工資進行了計提200萬,2019年6-12月份實際發放120萬,假設2020年4月補發了30萬,2021年4月補發了50萬,該企業對於2020年4月和2021年4月補發的工資在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上如何處理
  • 「誰」說開發商支付的違約金都要扣繳個人所得稅?
    因工程延期延遲交房向業主支付的違約金;2、因延期辦理房產證向業主支付的違約金;3、因未按約定建設配套設施向業主支付的違約金;4、因開發企業自身原因造成購房人不能按合同約定辦妥按揭貸款手續,雙方協商解除合同而向業主支付違約金;5、因開發企業違法建築(如超容積率建設等)無法向業主正常交付房屋而支付的賠償款及違約金以上五種情況開發企業向業主支付的違約金,支付方是否需要代扣個人所得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