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2日晚九時四十分,原武漢越劇團的最後一位元老玉牡丹逝世,享年95歲。
玉牡丹,女,原名陳彩英。國家一級演員,浙江新昌人。1922年4月出生,1934年在嵊縣小高升舞臺科班學戲,工花旦。隨班演出於浙東和上海。1942年科班解散,參加筱丹桂領銜的丹桂越劇團演出。1943年8月,自己組班領銜演出,搭檔小生邢月芳、老生錢鑫培。1949年冬,與金月樓(小生)、筱靈鳳(老生)、黃笑笑等組成「六藝」越劇團赴漢口演出。1953年「聯藝「與「東升」二個越劇團合併整編為武漢越劇團。
提到當年的武漢越劇團,不得不說把越劇帶到漢口碼頭的五位元老。老生筱靈鳳、筱湘麟,花旦玉牡丹,小生金月樓、金雅樓。她們當年離開上海,帶著越劇舉家遷移漢口,讓武漢人了解並深深喜愛這江浙劇種。
1951年武漢市「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戲曲觀摩會演,該團前身以《梁紅玉》、《楊娥》參加演出,獲劇目乙等獎。1955年參加武漢市第三屆戲曲觀摩會演演出《西廂記》、《蘆花記》、《珍珠塔》。1956年參加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沉香扇》,獲演出獎、劇本整理獎、導演獎、樂隊伴奏獎、舞臺美術獎。金雅樓、玉牡丹獲表演一等獎。1957年6月26日,《沉香扇》進北京中南海懷仁堂演出,周總理等中央領導人出席觀看,並在中南海紫光閣接見了全團演出人員,上海越劇院院長袁雪芬陪同接見。周總理與大家作了長時間的親切談話併合影留念。該劇還在武漢為全國政協副主席班禪大師作招待演出。
《葉香盜印》、《庵堂認母》先後參加1960年湖北省第四屆戲曲(教學)會演和1981年全省戲曲劇團青年演員比賽演出。1961年底,上演新編歷史故事劇《毛子佩闖宮》,並於1963年由珠江電影製片廠和香港鳳凰影片公司聯合攝製成彩色戲曲故事片。劇團還積極創作、改編、移植演出現代戲40餘個,其中《蘆蕩火種》、《江姐》、《海島女民兵》演出超百場。
在以上歷屆戲曲會演中獲表演二等獎者有金月樓、筱靈鳳、筱寶奎、賀亮敏。獲音樂二等獎者有韓發增、代和卿。1982年林婷婷應南京電影製片廠邀請飾演越劇彩色戲曲片《莫愁女》中的主角莫愁女。劇團除長期在漢口民主劇場演出外,還送戲到本省市大型廠礦、農村和慰問武漢駐軍,並遠至湖南的長嶺煉油廠、江西的安源煤礦、安徽的銅陵礦區以及廣州軍區所轄部隊。劇團多次在漢、滬、浙三地招收男女演員、學員達73人。曾一度實行男女合演。
1957年經越劇大師袁雪芬陪同武漢越劇團編演的《沉香扇》進京入懷仁堂演出。
1960年五位元老同臺演繹《沉香扇》,從左金月樓、金雅樓、筱靈鳳、玉牡丹、筱湘麟
(點擊圖片進入觀看電影)
電影《毛子佩闖宮》金雅樓、華倩、筱寶奎
武漢越劇團金月樓與三位妹妹同為劇團演員,在當時有越劇團「金家四姐妹」的美譽。
如今武漢越劇團已經成為消失的劇團,這些老藝術家們都已經離開人間。但越劇這個劇種確在武漢深受當地人的喜愛。
謹以此文向那些年支援全國各地越劇團建設的越劇前輩致以崇高的敬意!
向依然關心老前輩的越劇傳承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特別向全國各地的越劇戲迷、票友、傳承人,徵集更多各地越劇前輩的生活狀況信息和視頻!
尋訪系列已經推出的人物:
支援北京的陳少鵬
支援福建的尹桂芳
支援西安的高劍琳
支援景德鎮的王世玉
支援西安的許瑞春
— END —
圖文視頻由林娟娟授權發布
本期編輯:東方笑
☞ 官方QQ群:208896494
☞ 投稿郵箱:iyueju@126.com
☞ 合作諮詢:0571-58121705
您的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