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系列——越劇支援武漢,五位元老都已離世

2021-03-02 越劇之家

2017年10月12日晚九時四十分,原武漢越劇團的最後一位元老玉牡丹逝世,享年95歲。

玉牡丹,女,原名陳彩英。國家一級演員,浙江新昌人。1922年4月出生,1934年在嵊縣小高升舞臺科班學戲,工花旦。隨班演出於浙東和上海。1942年科班解散,參加筱丹桂領銜的丹桂越劇團演出。1943年8月,自己組班領銜演出,搭檔小生邢月芳、老生錢鑫培。1949年冬,與金月樓(小生)、筱靈鳳(老生)、黃笑笑等組成「六藝」越劇團赴漢口演出。1953年「聯藝「與「東升」二個越劇團合併整編為武漢越劇團。

提到當年的武漢越劇團,不得不說把越劇帶到漢口碼頭的五位元老。老生筱靈鳳、筱湘麟,花旦玉牡丹,小生金月樓、金雅樓。她們當年離開上海,帶著越劇舉家遷移漢口,讓武漢人了解並深深喜愛這江浙劇種。

   1951年武漢市「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戲曲觀摩會演,該團前身以《梁紅玉》、《楊娥》參加演出,獲劇目乙等獎。1955年參加武漢市第三屆戲曲觀摩會演演出《西廂記》、《蘆花記》、《珍珠塔》。1956年參加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沉香扇》,獲演出獎、劇本整理獎、導演獎、樂隊伴奏獎、舞臺美術獎。金雅樓、玉牡丹獲表演一等獎。1957年6月26日,《沉香扇》進北京中南海懷仁堂演出,周總理等中央領導人出席觀看,並在中南海紫光閣接見了全團演出人員,上海越劇院院長袁雪芬陪同接見。周總理與大家作了長時間的親切談話併合影留念。該劇還在武漢為全國政協副主席班禪大師作招待演出。

《葉香盜印》、《庵堂認母》先後參加1960年湖北省第四屆戲曲(教學)會演和1981年全省戲曲劇團青年演員比賽演出。1961年底,上演新編歷史故事劇《毛子佩闖宮》,並於1963年由珠江電影製片廠和香港鳳凰影片公司聯合攝製成彩色戲曲故事片。劇團還積極創作、改編、移植演出現代戲40餘個,其中《蘆蕩火種》、《江姐》、《海島女民兵》演出超百場。

在以上歷屆戲曲會演中獲表演二等獎者有金月樓、筱靈鳳、筱寶奎、賀亮敏。獲音樂二等獎者有韓發增、代和卿。1982年林婷婷應南京電影製片廠邀請飾演越劇彩色戲曲片《莫愁女》中的主角莫愁女。劇團除長期在漢口民主劇場演出外,還送戲到本省市大型廠礦、農村和慰問武漢駐軍,並遠至湖南的長嶺煉油廠、江西的安源煤礦、安徽的銅陵礦區以及廣州軍區所轄部隊。劇團多次在漢、滬、浙三地招收男女演員、學員達73人。曾一度實行男女合演。

1957年經越劇大師袁雪芬陪同武漢越劇團編演的《沉香扇》進京入懷仁堂演出。

1960年五位元老同臺演繹《沉香扇》,從左金月樓、金雅樓、筱靈鳳、玉牡丹、筱湘麟

(點擊圖片進入觀看電影)

電影《毛子佩闖宮》金雅樓、華倩、筱寶奎

武漢越劇團金月樓與三位妹妹同為劇團演員,在當時有越劇團「金家四姐妹」的美譽。

如今武漢越劇團已經成為消失的劇團,這些老藝術家們都已經離開人間。但越劇這個劇種確在武漢深受當地人的喜愛。

謹以此文向那些年支援全國各地越劇團建設的越劇前輩致以崇高的敬意!

向依然關心老前輩的越劇傳承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特別向全國各地的越劇戲迷、票友、傳承人,徵集更多各地越劇前輩的生活狀況信息和視頻!

尋訪系列已經推出的人物:

支援北京的陳少鵬

支援福建的尹桂芳

支援西安的高劍琳

支援景德鎮的王世玉

支援西安的許瑞春

— END —

圖文視頻由林娟娟授權發布

本期編輯:東方笑

☞ 官方QQ群:208896494

☞ 投稿郵箱:iyueju@126.com

☞ 合作諮詢:0571-58121705

您的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安徽全力支援湖北支援武漢:同依大別山 共打保衛戰
    截至2月22日,安徽已派遣8批1305名醫療隊員馳援武漢,2批9名檢測專家支援湖北;調撥醫用防護服22批13.3萬件,一次性手術衣3萬套,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截至目前,安徽已派遣八批1305名醫療隊員馳援武漢,兩批9名檢測專家支援湖北;調撥醫用防護服22批13.3萬件,一次性手術衣3萬套,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支援武漢6臺奇瑞負壓救護車、300噸蔬菜;據不完全統計,省屬國有企業向湖北捐款2000萬元,全省各級紅十字會捐助800萬元,省總工會向湖北捐贈330萬元,為打贏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提供有力支持保障。
  • 同依大別山 共打保衛戰 安徽全力支援湖北支援武漢
    &nbsp&nbsp&nbsp&nbsp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自疫情發生以來,安徽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服從大局保武漢,動員全省力量支援湖北、支援武漢。日前,湖北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專門致信表示感謝。
  • 快樂體驗中展才藝長知識 尋訪最美精神
    展示越劇才藝,傳承樂清曲藝,遊東鄉習民俗,尋訪道德榜樣……他們的這個假期過得既快樂又有意義。尋訪最美精神近日,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尋訪『浙裡』道德榜樣,聚焦決勝全面小康」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9名財務會計系的大一學生來樂清開展為期13天的社會實踐活動。
  • 「重症八仙」已有五位抵達河北石家莊 四川重症醫學專家康焰已在抗...
    (封面新聞資料圖)河北累計病例已破千1月15日晚上,河北省石家莊市召開第十一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對疫情防控相關情況進行通報。通報稱,1月15日0—24時,河北省新增90例本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其中石家莊市報告83例(7例為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邢臺市報告7例(2例為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 名家曾吾珍:「珍珍越劇藝術團」的領頭人
    他們的舞臺布置非常專業,音響、燈光等都有專人負責;他們有專業的樂隊,包括二胡、琵琶等多種樂器。只要一有演員登臺,就能聽到人群中的掌聲和喝彩聲。「珍珍越劇藝術團」是由現年71歲的曾吾珍創業的。2007年,她自掏腰包,一手創辦了這支公益越劇表演隊。幾年來,在曾吾珍的努力下,珍珍越劇藝術團榮獲了蕭山區五星、杭州市四星級群眾文化藝術團隊的稱號。
  • 大部分藥妝店都貼滿「武漢加油」?假的!但日本支援中國是真
    在東京期間,我還拜會了有過駐華經歷的兩位日媒記者,一位是《日本經濟新聞》的上川,一位是《朝日新聞》的佐藤,我們聊天的話題自然都是圍繞「新型肺炎」。上川和佐藤每天都會關注疫情的最新進展情況,並且對微博和微信上的熱點話題也都十分了解。儘管來自兩家不同的媒體,但上川和佐藤都認可中國政府在應對「新型肺炎」疫情方面的能力。
  • 香港首批醫務人員計劃前往武漢支援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香港特區政府急民所急,連續推出一系列抗疫防疫措施,旨在圍堵和切斷病毒傳播鏈,加強全城防疫,並拿出實招為居民和企業紓困,與社會各界共克時艱。 香港首批醫務人員計劃前往武漢支援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仍在進行,首批香港醫務人員整裝待發,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
  • 尋訪荊楚好老師|有求必應的「武漢阿爸」,倒在援鄂醫療隊離開前一天
    戴勝偉是武漢市第十七中學原副校長,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他主動請纓、衝鋒在前、身先士卒,承擔對口支援武漢市肺科醫院的內蒙古第五批援鄂醫療隊的後勤保障任務,被隊員們親切地稱為「武漢阿爸」。3月30日,連續奮戰四十多天的戴勝偉,因突發疾病醫治無效殉職,年僅51歲。
  • 支援武漢!順豐、日日順、蘇寧物流、京東物流、德邦、申通等在行動
    已治癒出院38例。20個省(區、市)累計報告疑似病例1965例。目前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5197人,已解除醫學觀察1230人,尚有13967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另外,國(境)外通報確診病例:中國香港5例,中國澳門2例,中國臺灣3例;泰國4例(2例已治癒),日本2例(1例已治癒),韓國2例,美國2例,越南2例,新加坡3例,尼泊爾1例,法國2例。
  • 民政部致信支援武漢養老服務隊隊員
    來源:經濟日報3月23日,民政部發布《民政部致支援武漢養老服務隊隊員的慰問信》,向支援武漢養老服務隊隊員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全文如下:支援武漢養老服務隊全體隊員:大家辛苦了!庚子年始,新冠病毒襲來。
  • 九牧為武漢雷神山醫院支援健康衛浴
    發生在疫情重災區——湖北武漢的一舉一動正在牽動著全體中國人民的心。2020年1月31日,央視新聞報導稱:武漢雷神山醫院醫護人員宿舍主體結構基本完工,已進入水電的安裝程序。視頻中,每間宿舍配備有獨立的衛浴空間,洗手臺、蹲便器、花灑等設備一應俱全,看起來乾淨而舒適。直播連線的央視記者評價道,能夠在幾天之內隔離出這樣的衛浴空間,十分不易。
  • 哈醫大二院心內科選派30名優秀醫護支援武漢
    3月22日,哈醫大二院心內科醫生邢磊收拾好隨身行李,與一起支援武漢的其他29名心內科同事登上了客車,他們結束了為期40多天的武漢市第一醫院的戰「疫」支援,即將繼續轉戰,支援武漢市人民醫院。  據了解,此次支援武漢,哈醫大二院心內科共派出30名優秀醫護人員。30名醫護人員中,22名護士,8名醫生,大部分為80後90後為主。
  • 去武漢支援的兄弟,你要活著回來
    二在我發現口罩已經脫銷,且得到本市醫院開始徵召志願者準備支援武漢的消息,這才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顧不得置辦年貨,我趕忙回家給老王打視頻電話,詢問疫情情況和他的身體是否健康。老王秒接,整個屏幕都被他的大臉佔滿了。
  • 「十姐妹」中最後一位離世者,她曾說:不管怎麼改,越劇必須是越劇
    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傅全香10月24日中午因病在華東醫院去世,享年94歲。至此,昔日轟動上海的「越劇十姐妹」在天上「團圓」了。 2017年4月,傅全香獲第27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終身成就獎。傅全香的女兒劉丹代為上臺領獎時說,「小時候鄰居家孩子過年都做新衣服。媽媽改舊衣服給我穿,她說,因為你是傅全香的女兒,更要樸素。
  • 秋瓷炫:被稱為「中國好媳婦」,也是首位支援武漢的韓國女藝人
    2011年在湖南衛視播出的《回家的欲望》距今已經快十年了,雖然是根據韓劇《妻子的誘惑》改編,卻已成為經典,是多少人的回憶呀。雖然秋瓷炫年過40,已為人母,但她生活美滿,依舊是我們心目中的公主,歲月依舊奪不走她的容顏和氣質。秋瓷炫之所以在中國廣受歡迎,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她把中國當成了自己的家,一口流利的中文甚至讓於曉光忘了自己的妻子是韓國人。
  • 越聚群芳 致敬經典——「越·聚黃金一代」越劇名家名劇系列展演...
    今天下午,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召開了「越·聚黃金一代」越劇名家名劇系列展演新聞發布會。作為「藝起前行」系列演出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越•聚黃金一代」越劇名家名劇系列展演將於2021年1月4日-10日亮相上海大劇院大劇場。
  • 當愛情遇上疫情:男護士支援武漢 給老婆寫信表白
    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今年1 月27 日,安徽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乘坐高鐵抵達武漢,來自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的男護士王健身在其中。
  • 21位臺灣藝人都是好樣的,林心如林志玲陳喬恩張鈞甯捐款支援武漢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遠,許多人都該返程投入到工作中了,然而這場肺炎疫情讓許多人不得不留守在家中,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防疫著,甚至紛紛伸出愛心之手為武漢捐獻醫療物資,此時此刻全國人民上下齊心,保護自己的同時也為前線醫護人員、病患者送去了溫暖。
  • 越劇遇上《戲碼頭》,「越」來越有戲!
    武漢這座戲碼頭和越劇也有百轉千回的情愫。1949年11月,越劇名伶玉牡丹、金月樓、筱靈鳳、王笑笑等組成的上海六藝越劇團應邀來漢演出,數月後改名為上海聯藝越劇團,又從上海邀來董偉思、蔡玉蓮、鄭採君以及金雅樓等演員,繼續在漢口天聲戲院演出。自此,老生筱靈鳳、筱湘麟,花旦玉牡丹,小生金月樓、金雅樓讓越劇蜚聲武漢戲碼頭,讓武漢人了解並深深喜愛上這個江浙地方劇種。
  • 戲曲藝術家共唱《花木蘭》:為武漢加油 為抗擊疫情助力
    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何賽飛第一時間就錄製好唱段,還熱心教其他藝術家如何用手機錄製;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楊俊此時身在武漢,為把豫劇版的武漢加油—《花木蘭》唱成黃梅戲味兒,錄製了好幾次,用心、用情傳遞出武漢人民的堅強和對全國人民的感謝;天津評劇院院長曾昭娟在錄音棚裡一遍遍地錄製,只為把最好的狀態及唱腔呈現出來;河北梆子表演藝術家王洪玲接到提議時,正在團裡值班,下班後立刻在兒子的幫助下用手機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