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籤署投資協定之際,波蘭突然發難:美國沒有點頭,我就不籤!

2021-01-07 騰訊網

根據新華社報導,12月30日,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歷經7年的中歐談判終於修成正果。

這一好消息讓歐洲各國歡呼雀躍,德國政府稱,該協定的達成"是一項重大進展";德國《經濟周刊》稱,該協議是德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期間取得的巨大勝利;法國總統馬克龍對該協定表示欣喜,稱近年來中歐之間的關係一直在增進,此後也將會持續增進,甚至提出了同默克爾在未來幾個月一起訪問中國的可能性;歐盟委員會主席指出,這是中歐關係重要裡程碑。

顯然,歐盟各國領導人都是看得懂形勢的。川普治下的美國政府,這幾年逆全球化大勢而行,向全世界擴散"美國優先",讓以德國、法國為首的歐盟各國早就難以忍受,以至於在2018年的G7會議上出現了"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的名場面。

但是,有一個國家例外,那就是波蘭。就前幾天協議快要籤署的時候,波蘭跳了出來唱起了反調,波蘭外交部長茲比格涅夫·勞23日在社交媒體上稱,中歐若要達成協議,需要提前徵求美國人的意見,最好讓美國也加進來。

"歐盟應該與中國達成一個公平、互惠、全面的投資協定。這個協定的磋商和透明度還不夠,讓我們對岸的盟友(美國)參與進來吧。一個良好而又平衡的協定要好於一個尚不成熟的協定。"

波蘭之所以敢這麼跳出來,也是因為與其關係密切的美國前一天已經作出了表態,美國人表示,希望自己也能從該協議中"分一杯羹"。

"拜登政府歡迎歐洲盟友們就雙方共同關心的中國經濟問題,與美國進行早期協商。"

可惜,中國與歐洲的協商從7年前就開始了,美國人現在才想起來"早期協商",實在有點太晚了。而波蘭的這一出"夫唱婦隨",也讓自己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左右不討好。

近年來,波美關係十分緊密。波蘭採取"先美後歐"的外交政策,多次歡迎美國插手歐洲事務,大量購買美國的武器裝備,甚至希望美國在本國建立軍事基地。權威民調顯示,波蘭是2020年歐洲最親美的國家,近8成的受訪群眾對美國抱有好感,支持美國。

值得一提的是,川普2016年就任後第一個訪問的國家就是波蘭,而波蘭現任總統杜達也十分重視加強與美國的關係。除了發展與美國的軍事聯繫,他還同美國在多個敏感議題上保持步調一致:比如反對華為5G項目在波蘭的建設;反對德國和俄羅斯合作的"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等等。

結果,在這個年末歲尾的時候,不但中歐協議順利談成了,而且"北溪-2"項目也傳出好消息,據俄新社28日報導,"北溪二號"在德國境內的管道鋪設已經順利完成,距整體完工只剩150餘公裡。

波蘭在歷史上曾經被多次瓜分,許多人認為原因是波蘭每次都"站錯隊"。而這次,似乎也不例外。

(編輯:獨賢)

相關焦點

  • 陳鳳英:中歐投資協定與美國無關
    12月30日,中歐投資協定籤訂,這意味著外國投資者在華投資機會將得到擴大。中歐投資協定英文是EU-China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被稱為《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可以說,覆蓋了中歐之間經貿往來的方方面面。自2014年開始,中歐雙方就開始了關於雙邊投資協定的談判。如今,投資協定談判圓滿達成,給中歐合作帶來了更多的機會。
  • 中歐投資協定背後的汽車博弈:歐洲車企謀求股比最大化的機會來了
    中歐投資協定歷時7年,總計經歷了35輪馬拉松式的談判,成為中國在區域經濟合作上的又一個裡程碑。在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情況下,和歐洲籤訂投資協定,再加上之前和東協以及日韓澳新籤訂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為今後一段時間內中國對外貿易打下了一個非常紮實的基礎。在中歐投資協定中,我們向歐洲完全開放了新能源汽車市場,成為協議中最大的看點。】
  • 中歐投資協定有何外交含義?外交部回應
    有美國媒體記者就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即將完成提問說,中國「著急」和歐盟達成投資協定有何外交含義?是否是為了在拜登上任前和歐盟提升關係?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表示,中歐合作遠大於競爭,共識遠大於分歧。中歐是互利合作的夥伴,雙方關係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 葡萄牙總理:若因美國反對就拒絕中歐協定,將是可怕跡象
    【文/觀察者網 齊倩】2020年12月30日晚,在經過長達7年多的「拉鋸戰」後,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然而,這一裡程碑式的協定卻惹得美國不開心。川普政府副國安顧問曾表示,美兩黨和政府領導人對此「感到困惑和震驚」。 據歐洲媒體EURACTIV 4日報導,葡萄牙總理科斯塔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對美國的「小情緒」不以為然。
  • 歐盟這次急了,要加快和我國籤署關鍵協議,擔心美國明年從中作梗
    自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籤署之後,歐盟方面就急不可耐地加快了與我國的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據英國媒體12月21日報導,現在歐盟已經在「原則上」,同意了與中國達成中歐投資協定,該協議有望在2020年底前達成。為什麼歐洲會突然加快中歐投資協定的步伐了?
  •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中歐投資協定核心不在於投資,而在於市場準入
    年會上,以《中國與歐盟經濟及投資新動態》為題,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進行了主旨發言。「中歐關係當前究竟處於怎樣的階段?就所見所聞而言,形式相當樂觀。中國日均向歐洲出口價值10億歐元的商品,而歐洲對中國的日均出口為5億歐元。這其中固然存在巨額的貿易順差,但在我看來無需擔憂。這顯示出歐洲地區對中國商品的青睞。」伍德克說。
  • 美國使壞,中歐談判急踩剎車?外交部連續2天發聲,信號很強烈
    儘管美國當前面臨疫情大流行、經濟衰退、失業危機加劇等重大難題,但川普政府依舊我行我素,頻頻使壞,不僅接二連三的將我國部分企業列入制裁名單,甚至對一眾歐洲盟友施壓,阻止這些歐洲盟友與中國進行投資合作,也使得中國與歐洲的部分經濟往來顯得「焦灼」。
  • 央視財經評論丨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給全球經濟的新年大禮
    [摘要] 中歐領導人12月30日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這是中國和歐盟經濟界企業界共同期待已久的歷史性的協定。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中歐投資協定將有力拉動後疫情時期世界經濟復甦,促進全球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增強國際社會對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信心,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作出中歐兩大市場的重要貢獻。歐盟中國商會表示,中歐投資協定是雙方為中歐建交45周年送的一份厚禮,不僅對雙邊關係具有裡程碑意義,而且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信心和動能。
  • 獨家丨清華大學史志欽:中歐關係如何加碼「一帶一路」建設?
    它雖然一度被美國收購過,但是美國經營了幾年,最後也沒有挽救過來。後來中國的河北鋼鐵集團公司進行收購,對其經過一年的改造,技術改革,引進投資,鋼廠不到兩年就開始扭虧為盈,整個廠被救活。工廠救活後,廠子5000名員工保住了飯碗,同時也把整個城市經濟帶活了。還有一個案例是改造匈塞鐵路。從匈牙利到塞爾維亞,鐵路裡程不太遠,300多公裡。
  •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希望中歐投資協定今年順利達成
    中歐之間的投資協議已經談判了七八年,企業界希望不僅僅只是停留在口頭。「希望這一協議今年能夠順利達成。」成立於2000年的中國歐盟商會,是歐盟及其在華企業的商會組織,其會員總數已突破1800家。伍德克本人在華工作多年,擔任跨國公司巴斯夫的中國首席代表、總經理。
  • 鐘山: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籤署 開創全球開放合作新局面
    此次籤署協定的15個成員國總人口22.7億,國內生產總值合計26.2萬億美元、總出口額5.2萬億美元,均佔全球的約30%。成員國中既有發達國家,也有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協定最大限度兼顧了各方訴求,給予最不發達國家差別待遇,幫助發展中成員加強能力建設,促進本地區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發展。構建了區域高水平經貿規則。
  • 從中歐地標協定探秘歐盟地理標誌保護
    愛爾蘭威士忌、慕尼黑啤酒、菲達奶酪、帕爾瑪火腿……近日,隨著歐洲理事會授權正式籤署中歐地理標誌協定,這些來自歐洲的知名地理標誌產品將在中國市場上迎來廣闊的發展機遇。根據歐洲理事會發布的公告,中歐地理標誌協定將確保來自歐盟和中國的各100個地理標誌產品在對方市場上得到保護,從而確保雙方相互尊重對方的優良農業傳統。 《中國智慧財產權報》報導,從2011年中歐開啟地理標誌協定談判,到2019年10月談判結束,8年間,中歐雙方經過多次談判和磋商,最終達成這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協定。
  • 【中歐投資協定有何外交含義?中國外交部回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
    文 / editor2020-12-22 15:58:37來源:FX168 【中歐投資協定有何外交含義?中國外交部回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 中歐合作遠大於競爭,共識遠大於分歧。中歐是互利合作的夥伴,雙方關係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 拜登喊不籤貿易協定,媒體人嗆民進黨:臺灣淪為美國小弟
    臺灣將於明年開放萊豬(瘦肉精美豬)進口,各界猜測是因為可以換得談判臺美BTA(「雙邊貿易協定」),但是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上周卻表示,將確保美國國內投資優先策略,暫時不和任何國家(或地區)籤訂新的貿易協定。消息曝光後,引發臺灣人批評「空歡喜一場」。
  • 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後,蘇格蘭已箭在弦上
    這對於英國的整體經濟來說,簡直就是雪上加霜,尤其是中歐之間的談判穩定以後,對英國就更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英國當初的決定是錯誤的很多專家認為,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後,蘇格蘭就已經箭在弦上。看來這一次英國人的大麻煩來了!
  • 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是迄今為止唯一退出的締約方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去年11月4日,美國政府正式通知聯合國,要求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根據《巴黎協定》規定,退出過程需要一年時間。這也就是意味著,今年11月4日,也就是今天,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成為迄今為止唯一退出《巴黎協定》的締約方。
  • 波蘭總當出頭鳥,鐵打的「反中」,流水的美總統
    全球貿易趨勢美國是全球多邊化、自由化貿易的帶頭者,出口價格高昂的高端產品進口低端的輕工業產品,既維護了美國民眾的需求,又給資產階級帶來了巨大的利益。在這種局面持續二十多年後,隨著信息技術的民用化普及,「世界村」的概念越來越形象。WTO制定的貿易便利措施已經不能滿足各國需求,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更加優惠便捷的經貿協議已經或者正在形成。
  • 拜登:39天後,美國將重返《巴黎協定》
    2020年12月12日是《巴黎協定》籤署五周年,拜登當天發推表示,39天以後(1月20日),美國將重返《巴黎協定》。同日,拜登還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表示,他將在上任一百天內召集各國領導人召開「氣候峰會」;美國將制定並採取措施,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碳中和」;美國的氣候目標「對美國經濟和美國工人有利」。
  • 中歐這件大事進入最後衝刺階段!關鍵時刻,美國又想「摻和」?
    據FX168財經報社最新消息,多家美國媒體曝出一則消息,12月21日當天,美國新任總統拜登團隊內的一名代表人士在社交平臺公開表示,希望歐盟能與美國儘快就中國經濟合作夥伴的相關事宜展開談話。外媒分析指出,這位重要人士的表態是對歐盟的警告,不希望歐盟與中國達成投資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