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退休的楊女士,生活上面臨兩大關於「遠」的難題。這第一遠,是和丈夫孩子的生活距離,這第二遠,是和丈夫的情感距離。可令我們意外的是,我們卻從丈夫劉先生的話語中聽出了「近」。劉先生告訴我們,他懂妻子,也很想靠近妻子,可就是怎麼也走不進妻子的心裡去。隨著調解進程的展開,劉先生想要破除妻子關於「遠」的決心,也愈發強烈。那麼調解團隊能否把脈成功,縮短兩人的距離?
在楊女士看來,三十二年的婚姻從一開始就是個錯誤。當年二十出頭的她,經人介紹和還在服役的軍官劉先生走到一起。她之所以看中劉先生,是因為劉先生融洽的家庭氛圍,不像她的原生家庭一樣充滿吵架、爭鬧。可真正嫁過去之後,楊女士卻發現婆家和諧的背後,有她無法忍受的另一種氛圍。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婆家人都是那種不喜歡講話的,一家人很少有溝通,這讓她很不舒服。就連吃飯也是,誰先回來了,就誰先吃,都是各顧各的,雖然很和睦,但是一點溫情都感覺不到。在她懷孕的時候,也是沒有人會來關心她,都是她一個人咬牙堅持下來的。
劉先生解釋道,父母都是文化很高的,很有修養。在他們那個院子裡,是有口皆碑的,大家的評價都是相當好。之所以妻子身上會出現問題,是因為她的性格所致,打從進門開始,妻子就用比較挑剔的眼光看待他們家,那麼怎麼可能會沒有問題。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著,好在她終於等來了隨軍的機會,而這一次丈夫沒有像在婆家那樣不說話了。可讓她不滿的是,話雖然有,但卻不是她愛聽的。就比如那時候衣服設計不就是有長有短的,丈夫非說她衣冠不正,這讓她很不高興,幾句話都沒有,就吵架了。
劉先生表示,部隊就是這樣,講究著裝要整齊,所以他才會不滿衣服的設計。就為了這個事,他和妻子說過好多次了,讓她換一換。可妻子就是不聽,最後還反感吵架了,這是他沒想到的。
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更是傷了楊女士的心。在2002年的春節,丈夫說要去聚會,因為三年前剛去過,所以她就讓丈夫別去了,好好在家陪她和孩子一起過節算了。沒想到招來的又是丈夫的一頓打,腰都痛了一個月。
劉先生解釋道,當時是軍校同學聚會。聚會是邀請一家人共同前往的,不僅僅是只有他一個人去。而且那時候他虛榮心也有一點,在那一批人裡,他是升得最快的。當上武裝部部長的他,因為年輕氣盛,所以就更想去了。結果最後被妻子這樣一鬧,就沒去成了。
之後劉先生就退伍回了老家,開始自主創業。而楊女士因為在外已經安置好了工作,就沒有選擇回老家生活。就這樣兩人開始了長期的分居生活,對於這樣的日子,楊女士覺得很舒服,因為她本就是一個害怕吵架的人,終於可以不爭不吵的過日子,對她而言,正是一種享受。可也正是這樣的一種心態,讓我們不由得為夫妻倆接下去的日子而擔憂了起來。
觀察員劉鋒表示,夫妻間最大的問題在於兩人的親密關係始終沒有建立起來。同時姜殊慈表示,夫妻倆對溝通的認知都還有著偏差。另外陳興東表示,劉先生對妻子的要求有些過高了,就連衣著都要管得那麼嚴,這樣怎麼可能受得了,要多去理解和體諒一下妻子。最後觀察員朱永卓希望劉先生注意到,妻子的性格決定她想要卻不敢要。
調解結束了,這一次劉先生表達了很多,這也正是他三十二年婚姻裡最缺少的。真心的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裡,劉先生能多表達、多行動,用更多的愛來溫暖妻子。而楊女士則放下心中的愁苦,從陰影中走出來,積極地和丈夫互動,讓晚年的生活充滿溫馨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