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B站「搶活」,知乎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2020-12-24 Tech星球

謝邀,人在B站,剛發視頻。

文 | 李曉蕾

編輯 | 張宇婷

上刑法課的羅翔教授在B站迅速「破圈」了。

3月9日,羅翔成為一名B站UP主,創造了B站漲粉的最快速度記錄,在平臺上迅速圈粉超535萬,獲贊913.5萬,首條視頻收穫了785萬的播放數。

從粉絲數來看,僅僅用了一個多月,羅翔積累的粉絲數量就已超越同在B站上的絕大多數UP主。

B站2019百大UP主粉絲數量排行,數據截至:2020年4月。來源:B站UP主賢組長

原本嚴肅的刑法突然掀起現象級的學習熱潮。就在4月1日,羅翔也正式入駐知乎,發布第一條短視頻。作為中文社區中最大的知識內容生產平臺——知乎,恰好在這天推出愚人節欄目「B乎——知乎的B面」,短視頻在這一欄目上為第一順位。

目前,羅翔在知乎粉絲僅為5000餘人,無論短視頻,還是專欄文章均未起量,未能掀起諸如B站一般的影響力。

B站和知乎似乎是兩個次元的產物,但相同的是,兩家都有向科普知識類短視頻靠近的趨勢。

知識類短視頻在B站屢次爆火、衍生出了一小批百萬粉絲的知識科普類UP主。而作為知識社區,知乎尚未跑出一個短視頻領域的典型案例,仍在尋找「解題的最佳公式」。

有意思的是,一批知識類UP主,最先都是在知乎、微信公眾號上積攢粉絲和內容,大範圍「出圈」卻是在B站。包括之前被指抄襲的巫師財經,也是從知乎內汲取觀點。

透著「學術風」的知乎,聚集了各個領域專業的內容貢獻者,也擁有豐富知識類內容的寶庫。但似乎本該屬於知乎的「知識科普短視頻」這碗飯,為什麼卻被B站搶走了?

為什麼在B站成了?

知識、科普類的內容,似乎天然與知乎更為接近,亦屬於知乎的「業務範圍」,儘管位置不算明顯,但知乎內也同樣有視頻板塊。

而真正將知識科普短視頻做起來的,打造出典型內容創作者案例的為什麼會是B站?甚至有了「上B站和Z世代搞學習」的說法?

UP主「衝浪普拉斯」的內容定位在創投領域。早些時候,他在微信公眾號運營了4個月,但數據並不理想,不怎麼漲粉。

2019年12月6日,「衝浪普拉斯」轉至B站,發布第一期視頻,講述「國民老公」王思聰背後的投資故事。視頻一擊即中,目前播放數已接近250萬,在B站上,這是一個不低的數字。

同一時期,以半佛仙人、巫師財經、IC實驗室為首的知識科普類UP主,在B站內迅速獲得批量關注和流量。當時,「衝浪普拉斯」看到了機會,「創投這個領域沒人做」。

11條視頻發下來,「衝浪普拉斯」收穫了61.8萬粉絲,70.5萬獲贊,1127.6萬播放數。

知乎大V「兔撕雞大老爺」很鼓勵大V們做新內容平臺的嘗試,他的直接感受是,每個平臺的冷啟動都比較難,但最先嘗試做科普知識類短視頻的這部分人,他們成了領路人,做成了新頭部,有示範效果。

「兔撕雞大老爺」目睹了許多從知乎生態內走出來的人,在短視頻這塊領域上再次被關注和喜歡,諸如入駐B站的UP主「半佛仙人」、「溫柔JUNZ」、「瞻云云」等人。

一位B站5級用戶認為,視頻版塊不是知乎主推的內容,無法「第一眼就觸達視頻內容」。同時,相較文字,視頻本身趣味性更強,對具體事件中細節拆解會更細緻;加上娛樂化處理,切入點更清奇,但信息增量沒有缺失,「試問誰會不喜歡一個滿腦子都是奇怪知識點的傢伙呢?」該用戶對Tech星球說道。

從產品機制本身的特點來說,「兔撕雞大老爺」認為:「知乎更多是在針對大事件做討論,用戶關注點聚焦在觀點上,並不用記住是誰寫的。但B站有強烈的個人屬性。創作者激勵機制上,B站激勵機制門檻低,也更加完善和友好」。

「衝浪普拉斯」的感受是,知乎的最終落地點是內容本身,關注點都聚焦在回答上。而B站內容呈現出來的風格、特點是貫穿始終的,會通過視頻內容讓用戶有專注創作者的驅動力。

實際上,在探索短視頻上,知乎始終在緩慢而謹慎地推進。2018年6月20日,知乎App首頁改版後,在首頁結構上,首次新增「視頻」專區。

此時,抖音月活已達3億,快手月活2.66億;2019年1月,知乎開始內測短視頻App「即影」,未達預期,同年4月就將其迅速關閉。

一位知乎大V告訴Tech星球,早期,還曾收到過知乎的邀請內測,即通過一個接口,將文字通過PPT的模式轉化為視頻的產品,「但也沒有任何起色」。

B站進擊,知乎防守

如果說,知乎的天然優勢是圖文內容,B站是視頻內容的話。可以看到,兩者都在向對方的領域開疆拓土。

從2019年8月開始,B站專欄正式對外開放「專欄UP主」認證。至此,在內容呈現上,B站開拓了圖文這一形式。也就是說,B站成為集聚動態、公眾號、短視頻、直播的完整生態。

但根本上,B站仍是以視頻為主的社區。一位被邀開啟專欄功能的UP主告訴Tech星球,在專欄方面,更多是為了服務圖文類創作者,先把這類作者吸引過來,再想辦法幫這部分創作者做視頻內容。

Tech星球注意到,近期,B站還與媒體合作短視頻訓練營,試圖提供渠道,讓更多圖文類寫作者嘗試視頻的表達方式。

而在今年4月1日,知乎上線「B乎」功能,其中置首位的就是短視頻內容版塊「B乎有視頻」。B乎意為「知乎的B面」,這一名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B站,排列也與B站類似。

知乎開設視頻板塊即將兩年,但這一功能入口並不算醒目,也導致了知乎仍是專攻圖文內容的固有印象。在知乎內搜索與「知乎短視頻」相關的問題,會看到知乎用戶的各類吐槽,從推薦視頻打擾閱讀感受,到不滿意內容質量等。

有知乎用戶評論稱,「希望知乎的短視頻是集中乾貨和知識點的,而不是抖音、快手視頻的搬運區。」要知道,從高知人群中成長起來的知乎,對社區生態和氛圍必然會有更高程度的要求。反之,在B站爆火的知識類視頻,恰好滿足的就是知乎用戶所期待的「乾貨和知識點」。

知乎誕生至今九年中,培養了一大批意見領袖和知識分子,更不缺少基礎創作者。但在短視頻內容上,知乎的確失去了城池。

知乎需要激活視頻這一B面。

「兔撕雞大老爺」認為,做好創作者激勵機制很關鍵,創造更多商業化的可能性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B站有一套基於短視頻內容的打賞模式,在保證創作者的輸出激情的同時,也避免過於激進的商業化會降低內容純度。很多時候,創作者不掙錢就沒有動力,粉絲積累到一定程度,必然會考量自身價值,而且只有實現商業化才能完成更高強度的專業化」,「兔撕雞大老爺」說。

多位從知乎轉至B站生產知識科普類短視頻內容的大V均表示,商業、金融、網際網路等行業知識科普內容在B站是空白的,他們看中的,是未來的想像空間。

一位多平臺內容創作者告訴Tech星球,B站做了7年,終於熬到最初的那批年輕用戶長大,成為付費的主流用戶。而抖音、快手、微博等平臺,商業化較早,商業價值已經被瓜分。而B站的廣告價值、消費力都還未被收割。

同時,B站的商業化逐漸綜合化,除基礎投幣和打賞外,還有瀏覽量分成機制。動態,視頻、直播,專欄文章,有很多可以商業化的選擇。

知乎如何打開B面?

在知乎上,科學、數碼、教育等領域有多年的內容積攢,已經形成明顯的領先優勢。知乎以問答為主,短視頻這一內容形態如何跟產品本身的模式、社區氛圍、社區生態有機結合,這是留給知乎的難題,與長久跟隨知乎的商業化難題如出一轍。

早在2011年,國外問答網站Ask.fm就增添了視頻問答的功能。按照Ask.fm當時的說法,這是受到「YouTube熱」的啟發,使回答更加私人化和富有感情色彩。

2011年,這一模式同樣引發了知乎上的討論,其中大多人並不看好。

「文字是非線性敘事,閱讀文字也是非線性閱讀,當需要更改內容或回憶內容時,信息可以直接索引」,一些人認為。

不過,在另一些人看來,「視頻本身的特質,適合展現那些無需交互、邏輯性不強的信息流,與問答網站無關。難以被索引的信息是沒有價值的。」

知乎並未選取這種模式,從目前的視頻內容來看,更多創作者選擇將知乎作為分發平臺之一,只是將其他平臺上的內容「搬來」重新發布,內容方面也多以娛樂或時事有關。

以4月24日,視頻熱榜第一的視頻為例,其播放量也僅為25.9萬,並不算一個理想的數字。

知乎大V外流,在另一個生態下實現了內容的爆發。這也側面印證,知乎並非缺乏內容生態或原生生產力。本質上,內容的核心並未發生變化,知乎缺少的只是一個對於創作者更為友好、更大想像空間的生態環境。

而對於B站來說,不斷發掘和培養知識科普領域的創作者,一方面,要幫助創作者更大程度的破圈,用多層面的內容吸引更多受眾,創造更大的社區價值。

另一方面,在視頻平臺版權化競爭尤為激烈的當下,與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以及西瓜視頻等相比,每年動輒數十億的版權合作費,是B站難以承受之重。越往後發展,版權競爭就愈發激烈,如若B站內能催生更為豐富的PUGC內容(專業用戶生產內容),競爭力也將擴大一個量級。可以預料到的是,B站將會繼續豐富科技區內容,引入更多知識科普類UP主。

與此同時,據上述多平臺內容創作者表示,其他視頻平臺也正發力PUGC內容,正試圖通過現金激勵和流量扶持計劃等挖角,希望UP主們在平臺上生產獨家內容。

本質上,知乎與B站的核心拉鋸點是對創作者和內容的搶奪,都是為了找到真正有生產力的創作者和構造有核心用戶吸引力的內容生態,在平臺內打造出下一個「半佛仙人」、下一個「IC實驗室」。

不過,將文字內容轉化為精良的視頻化內容,並非照搬就可完成。

「兔撕雞大老爺」認為,懂知識的人很多,然而做知識類視頻能成功的卻很少。主要原因在於,這一領域競爭基數大、大眾很難再對簡單的內容滿意,造成了門檻偏高的問題。內容上要比拼立意、詞彙新穎度,但這是少數人才有的實力。同時,創作者生態、用戶觀看氛圍、打賞習慣等都將直接決定內容的生命力。

水面之下,另一個層面的博弈則是,真正有價值、有含金量的內容,到底是自發性的,還是經濟效益性的?本質上,這也是知乎和B站,在知識科普類視頻上的另一場博弈。

相關焦點

  • 知乎 2019 「新知青年大會」後記 | 星河有時,來日方長
    知乎創始人&CEO 周源8 年前,知乎剛剛上線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網際網路社區娛樂化、灌水化的情況難以改變,知乎沒有多大生存空間,活不了多久!而 8 年過去了,中文網際網路環境日益改善,我們也有了今天的規模。
  • 知乎「不知道診所」開業,原來我們大家都有病
    不是開售搶購也不是籤名活動,而是知乎的線下體驗活動「不知道診所」。如劉看山所說,「就像身體上有了問題,我們會去醫院-掛號-看醫生一樣,生活中有了問題,我們也會來知乎-搜索-得到回答」,所以此次的線下體驗館主要是模擬醫院就診的場景。線下活動一般可以分兩種:人多的和人少的。
  • 本周知乎熱榜 | 「油膩」的女生什麼樣?淘寶雙十一蓋樓活動是否違規?演員熱依扎為何給網友發律師函?
    提到「油膩」,很多人習慣用來形容不求上進的中年人,但最近在:「油膩的女生什麼樣」問題下,一位匿名知友的回答卻收穫了 12,000+ 贊同。我小學的時候每次蹲下撿東西 起來的時候都喜歡做個 wave 起來……就是撅屁股往上扭一下子,覺得自己很性感。我還總喜歡吐舌頭舔嘴唇以為自己很誘人,有時還經常幻想自己是個公主,認為公主就應該是娃娃音,所以講話故意很嗲,然後擺出一副高傲的亞子。
  • 遇見元気壽司「大滿足」系列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今天推薦的這家店是迴轉壽司鼻祖元気壽司,他們家極上の選「大滿足」系列。他們家脂香甘甜的三文魚到鮮美爽糯的帆立貝柱,每一口都可以治癒美食君的不滿足感。    美食君一份一份地吃,不過美食君推薦大家,吃的順序上要確保口味從輕到重,這樣才能體會每一種壽司的鮮味。 「蔥燒牛肉」一上桌第一道就是這份蔥燒牛肉,份量剛剛滿足美食君。
  • 知識營銷走進校園 知乎「新知大學」幫助畢業生華麗轉身
    在「新知大學」廣州大學城快閃活動現場,與去年 9 月開學季的校園場景為主不同,此次「新知大學-畢業季」選擇了以院系場景來搭建活動,以便從情感上更貼近畢業群體。「青春到達站」是「新知大學」的起點,每個到場的用戶,都可以在這裡領到一張「入學卡」,通過完成不同情景的體驗獲取印章,用戶在收穫滿滿知識的同時,完成自我成長的畢業。
  • 知乎,你的「陰陽怪氣」啥時候才能好?
    高一點的叫「因人廢言」,或者「對人不對事」,因為這個人,他的特質,他的身份,他的某些屬性,所以他所有的話都應該被反對。再上一層,是批評語氣,「就算你說的對,可我不喜歡你說話的樣子」。再往上,就算是有建設性的批評了。所以,所謂「陰陽怪氣」,大致處在倒數第二層和第三層這個區域中,雖然不屬於有建設性的批評,但是要好過直接的辱罵。
  • 知乎上線直播,精英主播+禮物「學富五車」是一種什麼體驗?
    作者:YY欄目編輯:尹茗2年前,知乎上有網友提問,為何知乎不做直播?一知乎用戶回答稱:你信不信一旦大批知乎大V本人親自去直播,粉絲們看到大V本人的長相和聲音,掉粉速度會突破天際。2年後,知乎正式上線直播功能。
  • B站低調換標?小電視的「腿」不見了!
    )」全新換標,不僅修改了其經典的電視圖標,而且還將名稱從之前的英文「Niconico」改成了假名「ニコニコ」。電視的兩隻「眼睛」和「嘴巴」的線條也增加了圓角,嘴巴部分的線條與b站第一版圖標(2015年之前)非常相似。
  • 《有錢男與貧窮女》年薪百萬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小慄旬:謝邀。
    感興趣的知友可以先去看我上一個答案,「長得又帥又有錢是一種什麼感受」,總的來說也沒有什麼,穿優衣庫新百倫,家具喜歡原木色,對於我這種白手起家的人又生活在一線城市的人來說也就是剛過了溫飽線。」。——————分割線——————更新了,謝謝大家,又有這麼多贊啊,你們知乎用戶真是長情啊。終於從鄉下回來了。近來工作上遭遇大危機,500萬份用戶的資料被洩露,股票市值狂跌,但我實在不想放棄這個項目,就把自己的股份全賣了給用戶賠錢了,但是股票有在漲,暫時還有點欣慰。
  • 站在vlog的風口上:b站95後up主養成記
    (2)首頁Feed流(個性化)訂閱話題/標籤的相關內容分發;熱門內容的推薦(如「很多人點收藏」「5k點讚」「動畫.硬幣飆升」「萬物皆可逮蝦戶」)。在初投稿的情景下,用戶側沒有任何場景,平臺側也沒有運營位banner,可以推測出是在首頁feed流中被平臺推薦了。
  • 「真正的成熟」是什麼樣的?
    若成熟是「做事情現實一點」,那何來的「大風可以吹起一張白紙,卻無法吹走一隻蝴蝶,因為生命的力量在於不順從」?你會發現,絕大多數人口中的「成熟」,其實是「隨大流」,是「不犯錯」,是「活成別人眼中的樣子」。這不是「成熟」,至少, 不是「真正的成熟」。
  • 張皓翔:「笨拙」的人能否在競爭中取勝?| 知乎 2018 年度 TALK
    Live 曾被評為 2017 年度 2 月份最受歡迎的 Live,曾拿過知乎 Live 評分榜總榜、教育榜和藝術榜三個榜的評分第一,被媒體稱為「榜霸」,但他卻始終說自己是一個「笨拙」的人?普通人常說的「笨」、「不機靈」到底會成為我們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嗎?在他人看似「笨拙」的背後,他為了成功又做了哪些努力呢?
  • 【爆料】關於B站被訴的一些內幕
    在未來一個月內,B站可能要面臨9起涉及網絡傳播權的案件,9起案件的原告/上訴人分別是北京愛奇藝、北京奇藝、廣州鬥魚網絡科技以及華視網聚,案由均是「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關於B站,雖然目前遠離主流視頻圈,但它絕對是視頻界不可忽視的存在。對於B站,鑑於關注層面的原因,小爆確實不懂。不過,小爆在知乎倒是找到很多關於B站最近煩惱的內幕。
  • 「b站貼片廣告事件」更多地體現了價值觀和商業模式!
    而知乎這樣的知識類問答類社區,其用戶具有較高學歷背景,雖然精英率比之前略降,但已經成為很多富有知識性的話題的引發地,尤其是知乎用戶的二次評論,比如當年某公司開了一個發布會展示自己的電動汽車,結果在知乎被「扒光」。其次,簡單回顧一下事情的經過。b站在開啟新番承包計劃的時候曾經說過永遠不會在正版新番前加廣告。
  • 極印手機照片印表機體驗:讓照片「活起來」的隨身玩物
    目前極印手機照片印表機有兩種配色,一種是先前亮相的白色版本,一個是近期才開售的橙色特別款,兩者外殼均經過了磨砂處理。外觀上橙色版顯然要「亮騷」許多,不過兩者功能上並沒有差異,就看個人喜好了。讓你的照片動起來極印手機照片印表機和手機通過藍牙進行連接,配套 app 就叫「極印」,正是在這款 app 的支持下,印表機增加了更多的玩法。
  • 「特別推送」知乎日報啟動畫面合集
    知乎日報啟動畫面接受所有攝影師朋友們的投稿,從開放投稿至今已經收到了許多優秀的攝影作品。邀請大家一起通過打開知乎日報,看到一個更美更廣闊的世界。葡萄牙,裡斯本,熱羅尼姆修道院,中午的陽光穿過天窗,正好一個修女經過,油畫一般。這張照片要感謝我的同學錢某,當時我正在拍耶穌像,他突然碰碰我說「快看那邊」,我一轉身,立刻就明白他的意思了。修女正好在畫的右邊開始往左走,我舉起相機手擰光圈包圍拍攝了三張(不是很習慣用連拍),這張正好曝光和構圖都合適。
  • 知乎帶貨最全攻略,人人可操作的副業項目,知乎好物推薦實戰篇
    「平臺很想推,但大家都不是很想玩」,就是這樣一種情況。直到體驗好物的人越來越多,創作者也從知乎真實獲取了收益,知乎帶貨的名頭才算打響了名聲。請注意,這個名聲也只是對於行內人而言,主要指的是知乎大V,仍然有一大批創作者對於知乎帶貨一頭霧水
  • 知乎神吐槽 | 醫生是不是有一些「黑話」?
    一起嘲笑一個你不會遇到的人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社交套近乎手段,這種手段從小學就在被使用了。  @噴噴最健康        王思聰告營銷號是怎麼回事呢?王思聰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王思聰告營銷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吧。
  • 在新加坡當兵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在新加坡服兵役的體驗那麼在新加坡服兵役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我們來看看經歷過的網友怎麼說如果你還是有疑問或者想要分享自己在軍營的體驗請移步留言區告訴椰子哦~
  • 男朋友是王嘉爾,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之前你們千呼萬喚的「初秋彩妝&護膚新品」,今天終於被你們等!到!惹!(dbq我晚營業了,自罰3杯喝了變漂亮酒!要我說啊,這梳妝檯雖然看上去啥也不缺,但這手就是控制不住想花錢!害,誰叫這新的東西誰不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