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之聲
12月4日下午16:00,從院線轉為網絡播放的《冷血狂宴》(原名《爵跡2》)在騰訊視頻正式上映。燈塔數據顯示,截至12月7日,該片累計播放量僅3907萬。
「這個播放量是有『水分』的。」一位熟悉流媒體平臺的業內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方面,燈塔平臺上對騰訊視頻的播放量統計口徑包含了預告片與花絮等相關內容;另一方面,平臺前端播放量並不能完全代表觀眾人次,也不排除同一人重複播放的可能性。
此外,口碑表現也不盡如人意。截至12月8日,該片在豆瓣獲得僅3.9的評分,直逼前作《爵跡》(3.8分)。有近650人認同評價「看了半小時了,臺詞太尬了,郭敬明還是寫書吧。」
以郭敬明為代表的80後明星作家,在過去近20年的爭議聲中完成了身份的華麗轉型,但隨著Z世代(95後群體)的話語權和審美觀進入主流視野,郭敬明等人的市場環境再一次受到質疑。
身份進階
儘管郭敬明成名的起點源自文學本身,但其發展之路卻頗具爭議。
在業內看來,雖說文學是個包羅萬象的林子,但傳統意義上的小說家、詩人、劇作家仍佔主導,文學活動家乃至商人就有些邊緣化的意思。但郭敬明,卻是後者的傑出代表。
2004年,業已成名的郭敬明成立工作室「島」,主編《島》系列雜誌,最高發行量達40萬冊;2006年底其成立柯艾文化,出版刊物《最小說》,2007年該公司版稅收入即破千萬元;2010年,上海最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郭敬明100%控股。
他對於個人身份的定義異常明晰,「我對作品或文學事業沒有像其他作家那樣,飛蛾撲火一般地把整個身心都投進去。小說可能只佔我人生的一部分,甚至一半都不到,我還有其他大部分事,比如公司。」
彼時,圍繞最世文化,郭敬明以「THENEXT·文學之新」選拔活動,挖掘了蕭凱茵、盧麗莉、陳晨等一眾年輕作者,建立深度商業合作模式。藉助最世文化的運作體系,其旗下作者「明星化」、「偶像化」效果明顯,在青少年群體中有著強大的粉絲基礎。
據《外灘畫報》此前的報導,最世文化旗下80餘位籤約作家每年為圖書市場貢獻2億元,旗下《最小說》、《最漫畫》、《文藝風尚》、《文藝風賞》等期刊的發行量,一度超過全國傳統文學期刊的發行總量。
那是最世文化與「作家郭敬明」最為輝煌的時期。
2007年、2008年、2011年,郭敬明分別以1100萬元、1300萬元、2450萬元的年度收入登頂中國作家富豪榜。2013年起,郭敬明跌出該榜單前五,此後逐漸下滑。與之對應的,是其文學作品的出版時間停留在2014年。
此後,伴隨郭敬明的標籤逐漸從作家變為「商人」。天眼查APP數據顯示,截至12月8日,郭敬明任職的10家公司,大部分公司歸屬於影視傳媒。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3年開始,郭敬明就未曾加入過任何公司,此後在很多公開場合中,他更願意以「導演」的身份出現。
職場危機?
2013年,郭敬明導演處女作《小時代》上映,在爭議聲中斬獲4.85億元票房,隨後兩年時間裡,郭敬明緊接著執掌了《小時代》4部曲中的其餘3部。4部低成本電影以小博大,總票房收入達17.91億元。這一操作讓當時控股的樂視影業賺得盤滿缽滿,郭敬明藉此成為樂視影業的股東之一。
儘管《小時代》被業內解讀為粗製濫造的青春片,該系列影片在豆瓣平均得分4.8,但在當時投資方的眼中,郭敬明無疑是票房的保障。在隨後很多次採訪中,樂視影業創始人張昭也對郭敬明在年輕市場中的影響力讚不絕口。
隨後,郭敬明的作品開啟了影視化道路,他先後執導了《最好的我們》《是!尚先生》《爵跡》等影片,同時擔任《幻城》《夏至未至》《悲傷逆流成河》《幻城凡世》的編劇。
然而,郭敬明相關的影視劇口碑一路下滑,上述7部劇集豆瓣平均得分僅為3.9分,評分最高的《悲傷逆流成河》僅有5.9分,甚至沒有達到及格線。
與此同時,電影票房也不及預期。與《小時代》不同的是,《爵跡》運用了大量技術手段,據相關報導成本高達2億元,票房收入約6億元才能回本。該片上映時,曾以「國內首部全真人CG電影」為宣傳點,目標票房衝擊10億元。但事實上,該片票房僅達到3.82億元,甚至沒有收回成本。
「如今《冷血狂宴》在騰訊視頻上付費點播,是很難收回成本的。」一位傳媒行業分析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該片已經有盜版資源流出,這對影片中後期的收入而言是一大阻礙。
事實上,郭敬明面對的職業危機,是大部分80後明星作家共同的現狀。年少時曾直言「靠稿費」過日子的文藝青年韓寒,也從開始擁抱影視資本。
2014年以來,韓寒在導演之路上高歌猛進,《後會無期》、《乘風破浪》、《飛馳人生》的累計票房分別達到6.29億元、10.49億元、17.14億元。
在此基礎上,他旗下的亭東影業成立不足5年時間,已經完成了4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普華資本、博納影業、華創資本等。除亭東影業外,天眼查APP顯示,目前韓寒名下有14家公司,涵蓋文化、體育、娛樂、住宿餐飲、租賃和商業服務等多個類別。
「與郭敬明相比,韓寒更為內斂。」上述分析師表示,雖然最近一年韓寒並未有新片上映,但其作品中個人風格已經在逐漸減弱,他正在從「明星作家」「青春作家」的身份中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