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姚新聞網訊(姚界客戶端記者朱從谷)「黃士甄老師今年已83歲高齡,近來因身患重症,治療費用很高……但讓人特別感動的是,黃老師在跟病魔頑強鬥爭的同時,心繫家鄉教育,堅持向家鄉教育基金會捐款。」11月28日上午,梁弄鎮政府一名幹部給記者打來電話說,正是有這樣一批最美新鄉賢的凝心聚力,「五彩梁弄」新畫卷才更出彩、絢麗。
黃士甄老師是土生土長的梁弄人,早年畢業於餘姚師範學校,畢業後被分配到橫岙所屬學校任教多年,後調到梁弄集鎮,曾在聯辦小學、區校、初級中學從事語文教學工作。
黃士甄的同事、原梁弄區中心小學校長黃孝源告訴記者,黃老師基本功紮實又勤於鑽研,在語文、音樂、書法、美術等方面頗具影響力,為山區的教育發展嘔心瀝血,傾其所能。
「正因為黃士甄同志在語文教育中經驗豐富、獨具匠心,後來他被當時的餘姚師範聘請為『小學語文教材教法』老師,為梁弄乃至餘姚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語文老師。」黃孝源說,後來,餘姚師範搬遷至寧波市區,黃士甄也因此離開了家鄉梁弄,直至退休。
故土血脈地,入夢記鄉愁。黃士甄老師退休後,念念不忘家鄉的教育事業,每次歸鄉省親訪友,總不忘關切家鄉的教育:硬體投入能否跟上教育現代化步伐,教育均衡發展「短板」如何補,骨幹教師和優質生源是否有流失……所有涉及家鄉教育的大事小情,都讓黃老師深深牽掛,放心不下。
圖為2018年黃士甄夫婦(右二、右一)跟黃孝源夫婦(左二、左一)在海南旅遊時的合影。
「兩三個月前,老黃通過家鄉同事得知,為了支持家鄉教育深化改革、提升辦學質量,梁弄新鄉賢籌建了餘姚市正蒙教育基金會,目前已募集資金500多萬元,非常開心,多次念叨他也要為家鄉教育事業盡一份綿薄之力。」黃士甄的老伴陳蘭珍告訴記者,黃老師罹患重症,要承受巨大的身心痛苦,而且用於治病的自負藥費每月都在1萬元以上,經濟並不寬裕,但是,向家鄉教育基金會捐款卻成了他的「心結」。
「11月25日傍晚,我跟黃老師的老伴通電話詢問他的病情,突然,電話那頭傳來了黃老師的聲音——『蘭珍,阿拉難熬煞哉』……陳蘭珍以為黃老師又犯頭疼病了,來不及掛斷電話,趕緊跑過去問哪兒疼……」黃孝源告訴記者,其實,黃老師是想跟他通電話。
「是梁弄哺育了我,我的一雙兒女也都是從梁弄培養出來的……」躺在病榻上,黃士甄微弱的聲音傳給了黃孝源:「一聽說家鄉成立教育基金會時,我就想來梁弄表表心意,卻因為生病把這事給耽擱了這麼久。明天一定讓在餘姚工作的兒子把捐款送過來,請你替我轉交給基金會……」
11月26日,黃老師的兒子黃少雲專程拜訪老校長黃孝源,代父親向家鄉教育基金會捐款5000元,並懇請老校長幫父親達成心願。
「我第一時間將這筆捐款送到了正蒙教育基金會,黃老師的善舉感動了基金會的所有人。」黃孝源告訴記者,但是,對於收還是不收黃老師的這筆捐款,多位理事各執己見。反對的人說,黃老師治病需要用錢,不給他增添經濟負擔;贊成的人表示,這是黃老師回饋家鄉的一片赤子之心,收下了是幫黃老師實現願望。最終,黃士甄的這筆捐款被成功匯入正蒙教育基金會帳戶。
「當聽到捐贈手續已辦妥的消息時,電話裡傳來了黃老師欣慰的笑聲。」黃孝源說,辦好手續後,他第一時間把匯款回折單拍照發給黃老師,在隨後的通話中,黃老師顯得很開心。
(來源:餘姚新聞網 編輯:翁劍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