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弄新鄉賢黃士甄——病榻上不忘回報桑梓

2020-12-23 抽屜視頻

餘姚新聞網訊(姚界客戶端記者朱從谷)「黃士甄老師今年已83歲高齡,近來因身患重症,治療費用很高……但讓人特別感動的是,黃老師在跟病魔頑強鬥爭的同時,心繫家鄉教育,堅持向家鄉教育基金會捐款。」11月28日上午,梁弄鎮政府一名幹部給記者打來電話說,正是有這樣一批最美新鄉賢的凝心聚力,「五彩梁弄」新畫卷才更出彩、絢麗。

黃士甄老師是土生土長的梁弄人,早年畢業於餘姚師範學校,畢業後被分配到橫岙所屬學校任教多年,後調到梁弄集鎮,曾在聯辦小學、區校、初級中學從事語文教學工作。

黃士甄的同事、原梁弄區中心小學校長黃孝源告訴記者,黃老師基本功紮實又勤於鑽研,在語文、音樂、書法、美術等方面頗具影響力,為山區的教育發展嘔心瀝血,傾其所能。

「正因為黃士甄同志在語文教育中經驗豐富、獨具匠心,後來他被當時的餘姚師範聘請為『小學語文教材教法』老師,為梁弄乃至餘姚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語文老師。」黃孝源說,後來,餘姚師範搬遷至寧波市區,黃士甄也因此離開了家鄉梁弄,直至退休。

故土血脈地,入夢記鄉愁。黃士甄老師退休後,念念不忘家鄉的教育事業,每次歸鄉省親訪友,總不忘關切家鄉的教育:硬體投入能否跟上教育現代化步伐,教育均衡發展「短板」如何補,骨幹教師和優質生源是否有流失……所有涉及家鄉教育的大事小情,都讓黃老師深深牽掛,放心不下。

圖為2018年黃士甄夫婦(右二、右一)跟黃孝源夫婦(左二、左一)在海南旅遊時的合影。

「兩三個月前,老黃通過家鄉同事得知,為了支持家鄉教育深化改革、提升辦學質量,梁弄新鄉賢籌建了餘姚市正蒙教育基金會,目前已募集資金500多萬元,非常開心,多次念叨他也要為家鄉教育事業盡一份綿薄之力。」黃士甄的老伴陳蘭珍告訴記者,黃老師罹患重症,要承受巨大的身心痛苦,而且用於治病的自負藥費每月都在1萬元以上,經濟並不寬裕,但是,向家鄉教育基金會捐款卻成了他的「心結」。

「11月25日傍晚,我跟黃老師的老伴通電話詢問他的病情,突然,電話那頭傳來了黃老師的聲音——『蘭珍,阿拉難熬煞哉』……陳蘭珍以為黃老師又犯頭疼病了,來不及掛斷電話,趕緊跑過去問哪兒疼……」黃孝源告訴記者,其實,黃老師是想跟他通電話。

「是梁弄哺育了我,我的一雙兒女也都是從梁弄培養出來的……」躺在病榻上,黃士甄微弱的聲音傳給了黃孝源:「一聽說家鄉成立教育基金會時,我就想來梁弄表表心意,卻因為生病把這事給耽擱了這麼久。明天一定讓在餘姚工作的兒子把捐款送過來,請你替我轉交給基金會……」

11月26日,黃老師的兒子黃少雲專程拜訪老校長黃孝源,代父親向家鄉教育基金會捐款5000元,並懇請老校長幫父親達成心願。

「我第一時間將這筆捐款送到了正蒙教育基金會,黃老師的善舉感動了基金會的所有人。」黃孝源告訴記者,但是,對於收還是不收黃老師的這筆捐款,多位理事各執己見。反對的人說,黃老師治病需要用錢,不給他增添經濟負擔;贊成的人表示,這是黃老師回饋家鄉的一片赤子之心,收下了是幫黃老師實現願望。最終,黃士甄的這筆捐款被成功匯入正蒙教育基金會帳戶。

「當聽到捐贈手續已辦妥的消息時,電話裡傳來了黃老師欣慰的笑聲。」黃孝源說,辦好手續後,他第一時間把匯款回折單拍照發給黃老師,在隨後的通話中,黃老師顯得很開心。

(來源:餘姚新聞網 編輯:翁劍波)

相關焦點

  • 「昆明新鄉賢」捐資助力家鄉 以公益善舉回報桑梓
    陳學德    飲水思源,回報桑梓。2017年「昆明新鄉賢」評選結果揭曉後,也許有人會問:「什麼樣的人才是『新鄉賢』呢?」在張家保的帶領下,如今的路則村走上了一條植樹帶動、經濟發展、生態和諧的道路,而張家保自己也得到了群眾和社會的肯定,2014年被評為「最美昆明人」,如今又成為「昆明新鄉賢」,成為鄉親們學習的榜樣。
  • 用心用情 澤被鄉裡——寧波新鄉賢工作推進綜述
    這群人有個共同的稱呼——新鄉賢。近年來,我市各地各部門充分打好「鄉情牌」,以鄉情親情為紐帶,以新鄉賢聯誼活動為載體,進一步激活新鄉賢活力、凝聚新鄉賢智慧、匯集新鄉賢力量,引導和支持新鄉賢在助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積極作用。
  • 【新鄉賢工作進行時】溫州瑞安「賢治」模式助推鄉村振興
    溫州首個鄉鎮級新鄉賢調解志願者隊伍——陶山鎮「賢調」志願團成立兩個月來,已受理糾紛23起,調解成功率達100%。新鄉賢的「一杯和解酒」「一席暖心話」讓基層治理更有溫度、更有力量。「在新鄉賢助推沙洲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提煉總結出了以『賢政、賢智、賢資、賢調』為主要內容的『賢治』經驗。」鄭超豪介紹說。
  • 撈刀河傳世好刀,新鄉賢來「帶貨」
    撈刀河傳世好刀,新鄉賢來「帶貨」 2020-05-22 23: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省最美家庭:返鄉創業賢伉儷 比翼雙飛桑梓情
    全省最美家庭:返鄉創業賢伉儷 比翼雙飛桑梓情 2020-12-17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大代表風採】致富不忘桑梓 真情回報家鄉——記縣人大代表裴明偉
    【人大代表風採】致富不忘桑梓 真情回報家鄉——記縣人大代表裴明偉 2021-01-06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梁弄醉美處,望眼水杉林 隨手一拍都是大片!
    臘月的梁弄 水杉林層林盡染、色彩斑斕、如夢似幻 成為冬日裡靚麗的畫卷 梁弄不僅有著浙東抗日根據地的紅色歷史,還有蝶來紫溪原舍、紅杉林等綠色風景。
  • 【新鄉賢工作進行時】湖州長興:[濱湖記憶]·洪橋鄉賢示範帶 打造...
    近年來,長興縣委統戰部以古老的洪橋「濱湖文化」為基底,通過「一村一重點」,著力打造以「魚水憶·互助情·和諧風」為內核的五村互聯「濱湖記憶·洪橋鄉賢示範帶」,通過感召和匯聚新鄉賢力量,為弘揚傳統文化、助力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中道村:鄉賢譜寫現代漁家故事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 銅仁印江:楊濤難捨故鄉情 回報桑梓心
    北京至印江,雖然有1900多公裡的遙遙路程,但是他的心一直和家鄉人連在一起,無時無刻都在關心著家鄉的發展變化,一邊打拼自己的事業,一邊以自己的實際行動默默支持家鄉的公益事業,設置獎助學金,不遺餘力幫助家鄉的學弟學妹,以一顆感人之心,反哺故土,回報桑梓。他就是現任北京小蜜蜂網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始人,貴州省印江自治縣沙子坡鎮池壩村人——楊濤。
  • 【新鄉賢工作進行時】台州市路橋區橫街鎮鄉賢+「E超市」調解法助...
    【新鄉賢工作進行時】台州市路橋區橫街鎮鄉賢+「E超市」調解法助建區域鄉村治理新體系 2020-05-25 1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回報桑梓無止期——浙江秀峰村「鄉賢式」振興鄉村速記
    「這些橋亭廊榭,既是周教授回報鄉裡的實際行動,更表達了他希望我們張村重振昔日文化興村的輝煌,湧現出更多鄉賢。周教授用心良苦,他身上古風昭然。」張淑華說。可以說,中國鄉村成為超穩定社會結構,與代代接續、庚戌不已的鄉賢歸老桑梓關係極大,即如周順華的父親老了也在村裡辦圖書室、放映室。隨著工業化的飛速發展,鄉村不再是從前的桃花源,歲長月深,漸漸就成了空心村、留守村,原本耕讀傳家、子孝孫賢的農村全非舊時模樣。鄉村空了,國焉能安然如故?
  • 法制日報頭版點讚溫州瑞安「賢治」模式助推鄉村振興
    >群眾遇到矛盾糾紛不用愁,在浙江省瑞安市陶山鎮可以找身邊的新鄉賢調解志願者來調解。2018年10月,沙洲村匯聚了50多位分布在國內外的新鄉賢,成立了溫州市首個村級「新鄉賢參事會」。所謂「賢治」模式,即積極引導新鄉賢參與鄉村建設和基層治理,推動形成村社多元共治的一種創新模式。一個好的帶頭人,可以帶領村民共同逐夢小康路。陶山鎮大力吸引優秀新鄉賢,將其推薦為村幹部候選人、「兩代表一委員」,讓新鄉賢參與基層治理的「賢政」內涵,正是陶山「賢治」模式的一大特色。由此,陶山新鄉賢回歸農村「治政」蔚然成風。
  • 【嘉鄉賢·興鄉村】巨匠集團呂耀能:心懷感恩勇擔責任 才能走得更遠
    【嘉鄉賢·興鄉村】巨匠集團呂耀能:心懷感恩勇擔責任 才能走得更遠 2020-06-30 0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信銀行新鄉分行到新鄉職業技術學院開展金融防詐騙講座_新聞中心...
    為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防範電信詐騙和金融消費安全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理性消費觀念,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中信銀行新鄉分行踐行社會責任,在分行合規部的大力支持與指導下,聯合新鄉職業技術學院開展「金融防詐騙宣講活動」。
  • 【新鄉賢 新作為】長興縣打造「一鎮一品牌」,助推鄉村振興
    【新鄉賢 新作為】長興縣打造「一鎮一品牌」,助推鄉村振興 2020-05-21 04: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引得鳳凰歸桑梓
    回報桑梓:強帶動、促發展,突出示範引領 (畫外音)任職於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的博士生導師熊源泉,於2015年10月在家鄉泰和縣創辦了江西金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水稻穀殼、竹材等農林廢棄物的高附加值工業化綠色產品的開發與利用。
  • 12月新鄉好人好事榜
    自2016年3月起,市文明辦在《新鄉日報》開闢「新鄉好人榜」專欄,2019年1月,該欄目更名為「新鄉好人好事榜」。請全市人民積極參與,關注身邊好人,並積極向所轄縣(市、區)委宣傳部、文明辦推薦線索,為我市精神文明建設注入強大精神力量,在全市形成學習、崇尚、爭當好人的濃厚氛圍,有力促進我市公民道德建設深入開展。
  • 「展思維風採 享數學魅力」新鄉高新區振中小學舉行速算比賽
    (重點觀察新鄉訊)為落實《數學新課程標準》要求,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計算速度和正確率,近日,新鄉高新區振中小學舉行了全體同學參與的速算比賽。比賽內容由振中小學數學教研組設計,根據學生規定時間內的答題正確率進行評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