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不做六個檢查,體內有癌也會漏診,六個部位最好每年體檢一次

2021-01-08 網易

2021-01-04 09:32:27 來源: 仔仔美食

舉報

  

  經常有女性諮詢,醫生,現在的癌症發病率這麼高,究竟怎樣做才能提前發現它們呢?

  的確,在我國,癌症的發生率很高,但是糟糕的是,癌症的早期發現率其實並不高,很多患者等到出現明顯的症狀時才到醫院去檢查,往往為時已晚。

  所以,要想及時發現癌症,就要在沒有症狀的時候就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

  那麼,對於女性而言,常見的防癌體檢包括哪些呢?

  第一,乳腺癌的早期篩查,在我國,乳腺癌是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要想及時發現乳腺癌,就要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一般來說,乳腺彩超或鉬靶檢查都是發現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方式。

  

  第二,肺癌的早期篩查,在我國,女性肺癌的發病率雖然不是首位,但也高居第二位,主動吸菸和被動吸菸均是導致肺癌的元兇,數據顯示,我國女性肺癌的發病率在不斷提高,因此,女性定期檢查肺部也是至關重要,一般的選擇是低劑量肺部CT檢查。

  第三,胃癌的早期篩查,胃癌的發病率位於惡性腫瘤的第三位,要想及時發現早期胃癌,一般的檢查是行不通的,最佳的方式就是胃鏡。

  第四,大腸癌的早期篩查,女性大腸癌的發病率位於惡性腫瘤的第四位,早期大腸癌可以沒有任何不適,很多人大便正常,這個時候,要想發現它,就需要腸鏡檢查。

  第五,肝癌的早期篩查,如何才能及時發現肝癌,對於女性,特別是罹患B肝的女性,應該定期檢查肝臟B超結合甲胎蛋白的方式,因為B肝是導致原發性肝癌的最主要因素。

  第六,宮頸癌的早期篩查,對於女性而言,還有一種檢查一定不能省,那就是婦科檢查,在婦科檢查裡,有宮頸癌的早期篩查,包括高危型HPV檢查和宮頸脫落細胞檢查,有助於及時發現宮頸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體檢不做兩個檢查,得了癌症都不知道,兩個部位最好四年體檢一次
    年年都在體檢,可還是罹患了癌症,真不知道每年做的是不是假的體檢。 事實上,你做的不是假體檢,只是這些體檢方式,都是最普通的體檢,它們所產生的費用不是很高,往往適合很多單位集體進行,項目都是統一的,你也可以理解為常規體檢。 常規體檢項目主要包括三大常規,肝腎功能,腹部B超,胸片和心電圖,這些檢查雖然能發現一部分疾病,但是要想發現更多的癌症,則有點困難。
  • 【健康科普】每年的健康體檢 都要注意什麼?體檢漏掉這些等於白做
    例如直腸指檢,可以發現70%至80%的直腸癌,但是直腸指檢需要暴露你的隱私部位,醫生用手指深入你的直腸,會有一些不適感,很多人就會拒絕這項檢查。 還有胃鏡和腸鏡,是發現早期胃癌和大腸癌最重要的手段,但是因為害怕有不適感,或者考慮到價格,很多人拒絕胃鏡和腸鏡檢查。
  • 防癌體檢和普通體檢區別在哪?多久做一次比較好?
    對於大部分癌症來講,一般50歲以上就可以進行常規防癌體檢。但乳腺癌不同,乳腺癌比較年輕化,尤其在中國大陸,高峰發病年齡在絕經前,因此40歲就可以開始做乳腺癌的防癌體檢了。不同的癌症體檢間隔期是不同的。比如結直腸癌的檢查,通過結直腸鏡檢查沒有發現問題,則需要5年〜10年再進行第2次檢查。但是作為肝癌高危人群的B肝攜帶者,做肝癌防癌體檢的檢查間隔時間就不能太長,一般需要控制在6〜8個月。
  • 明明每年體檢都顯示正常,卻突然得了肝癌?醫生說出實情
    本來只是因為總感覺肩膀疼,才來醫院做了個檢查,卻沒想到查出來肝癌。明明每年的體檢都按時做了,一次也沒有偷懶,結果也顯示自己很正常,怎麼就突然查出來肝癌。醫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之前差不出來有肝癌,我現在到底該怎麼辦?張先生崩潰的說道。體檢真的查不出肝癌嗎?醫生表示,常見的體檢項目,一般是沒辦法發現肝癌的,畢竟,是抽血檢查肝功能,有的會檢查C肝抗體,很少有人專門去做肝癌相關檢查。
  • 為什麼年年體檢,還是查出晚期癌?
    但是,很多人參加的體檢,都是由單位統一安排的,這些體檢項目並不是專門針對癌症的防癌體檢,而是比較粗糙的健康體檢。例如,早期肺癌需要通過胸部CT才能夠發現,而絕大多數體檢,做的都是胸片檢查,胸片是不可能發現早期肺癌的。大腸癌只能夠通過腸鏡檢查來發現,而查大便常規,腫瘤指標CEA均有可能漏診。食管癌和胃癌,只能夠做胃鏡才能夠早期發現,做B超或者抽血檢查是很難發現的。
  • 體內有癌,脖子先知?脖子一旦出現2個特徵,提醒你最好趁早檢查
    一提到癌症人們就會害怕,一旦發病有很高的致殘率和死亡率。對於高危人群來說要定期去醫院做體檢,同時要多觀察身體上的異常情況。在脖子部位有很多淋巴管,若體內有癌的話脖子先知道。尤其是脖子變大時,排除甲狀腺功能亢進的可能性,需警惕甲狀腺癌。
  • 體內有癌,腹部優先「呼救」,若無3個特徵,說明體質不錯
    癌,其實離我們並不遠,據最新的全國癌症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癌症新增患者約40萬人左右,平均每天就有大約1萬以上的人被確診為癌症。全球因為癌症而死亡的人數有很多,而且癌症如若不能及早的發現並治療,很可能會造成癌症的生長,從而難以抑制。
  • 體內有癌,身體會有什麼信號?若發現身上有3種疙瘩,需警惕下
    像常見的肺癌、肝癌、胃癌等疾病在早期時,通常都比較隱秘,患者經常不能及時地發現自己身體出現了異常,等身上的不適感非常明顯時,再檢查就已經到了中晚期,導致治療的效果不佳。其實癌症出現時,身體上是會有異常表現得,及時了解。體內有癌,疙瘩先知?身上有哪些疙瘩,暗示有了癌細胞?
  • 男人50歲以後,想要健康長壽,哪些體檢項目每年要檢查一次
    都說男人越老越有魅力,但實際上,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出現問題的風險也會升高。因此,及時檢查,就能防患於未然,男性50歲以後,以下這幾個部位最好每年去檢查一下,別覺得體檢沒必要,浪費錢,殊不知省小錢得大病!每年要檢查一下前列腺是否健康,在臨床上,前列腺疾病是在中年男性身上比較高發的一種疾病。
  • 為什麼有錢、年年體檢也逃不了?
    你天天吃香的,喝辣的幾十年了,五六十歲的也不做個胃鏡,胃裡的黏膜什麼情況你根本就不知道!你一旦難受了或者消瘦再做都晚了。建議50歲以上的人一定要做一個胃鏡,了解你的胃黏膜是個什麼情況。對於結腸癌的篩查,第一個推薦的是每年一次大便潛血試驗,或者是5年一次的乙狀結腸鏡,或者是仿真CT,還有就是10年一次的全結腸鏡檢查。好多人對結腸鏡比較牴觸,其實你想想做一次能夠管十年,而且現在還有無痛胃腸鏡,所以說還是很划算的。
  • 趙忠祥因癌離逝,享年78歲!年過50,7種癌症容易趁虛而入
    多發癌比例增加:這指的是體內存在多個原發癌,各癌之間不存在轉移關係。40多歲的癌症患者中,只有4%的多發癌患者;而老年癌症患者中有9.3%是多發癌患者。有報告顯示,先後出現4個或以上原發癌的患者,平均年齡是66歲。 5. 症狀不典型:老年人一般都有很多常見病,即使沒有病也會有各種不適感。
  • 趙忠祥78歲生日這天因癌去世!警示我們10大體檢項目+10大臨床症狀...
    我們平時做的健康體檢其實是體格檢查,是對身體健康狀況的檢查評估,比如肥胖、血壓、血脂等異常,還包括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胃炎、腸炎等疾病,但是有些體格檢查是查不出早期癌症的,比如胃癌需要做胃鏡,查腸癌需要做腸鏡,肺癌需要做低劑量螺旋CT,但是平時簡單體檢是沒有這一項的。所以要想查癌症還是需要精準體檢,就是要無中生有、吹毛求疵。
  • 女子年年體檢「正常」卻癌症晚期,那還要不要體檢?
    今年50多歲湖北武昌的吳女士,平時很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每年都會去醫院進行常規體檢。一個月前她突然出現持續便血的情況,趕緊到醫院就診。醫生通過檢查,發現吳女士為結腸腺癌,並已出現肝轉移,屬於癌症晚期。這讓吳女士一家人備受打擊,每年做體檢時「癌胚抗原」都正常,怎麼最後發現癌症時已是晚期了呢?原來,「癌胚抗原」這個指標不完全是結直腸癌的預警信號,有些人可能患癌後這個指標會有明顯升高,但有些人即使是癌症晚期,這個指標還在正常範圍內,因此用癌胚抗原來判斷是否患有腫瘤是不準確的。
  • 每年都體檢,可你做對項目了嗎?來看看醫生推薦做哪些
    一般來講,一次普通的體檢包括的項目有:身高、體重、視力、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肝腎功能、肺功能檢測、血壓血糖血脂、十二導聯心電圖、腹部彩超等檢查項目。如果這些檢查沒有發現異常,那麼基本上我們可以說你的身體狀況比較健康。如果有異常,則需要根據異常的項目,做進一步檢查。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到日本體檢?
    這項複雜的癌症預防檢查表明,絕大多數早期或初期癌症篩查可以讓癌細胞無處藏身。日本從1984年起便開始實施3個抗癌10年計劃。早在2008年,日本就已實現全國癌症治癒率達到68%,位居世界第一。如此高的治癒率,早初期癌症的發現能力功不可沒。很多人每年都會做體檢,為什麼癌症卻一查出來就是晚期?
  • 單位體檢都檢查什麼 體檢前的飲食要求
    2.女人還要留意避免月經期,經期是不能進行體檢的。3.體檢當日應做到空腹,避免做血常規查看時影響到查看成果的準確性。4.體檢當日最好著寬鬆、休閒的衣物,不要佩帶金屬飾物,避免擋住X線。5.體檢前要堅持傑出的睡覺,不要有任何的心情波動,不要進行劇烈運動;而且體檢前不要發作性關係,避免影響到查看成果。男員工體檢前的注意事項:1.男性在體檢前需要注意的是飲食方面的問題。
  • 不同年齡段,體檢側重點也不一樣!年終體檢,你做對了嗎?
    40歲後體質開始下降,體內激素分泌水平發生變化,情緒特別容易波動,慢性病也會找上門。這一時期,結節、腫瘤、心腦血管疾病會初見端倪,家族遺傳疾病發病率上升。建議有家族病史、三代以內親屬有發生腫瘤的人,需要提早體檢。以胃癌家族史為例,用家人患癌時的年齡減去15年,就是需要做胃鏡的年紀。另外,肺癌是我國發病率最高的腫瘤,高危人群應注重低劑量螺旋CT篩查及腫瘤標誌物檢測。
  • 為何每年要體檢一次?如何笑著面對體檢報告
    每年到了年末,各大企業就開始團檢,對於我們這代年輕人,都很害怕看體檢報告,畢竟自己平日裡生活不良習慣多,多多少少對身體帶來點不好的影響。要是沒檢查出啥問題,可以高興個好幾天,要是檢查出問題,又容易玻璃心。
  • ...很多人的檢查都做錯了!|甲胎蛋白|X光片|癌症|體檢|篩查|-健康界
    醫生通過腸鏡檢查,發現其乙狀結腸處有一新生物,取活檢後病理結果為結腸腺癌,隨後通過腹部增強CT、核磁共振等進行進一步檢查,發現吳女士已出現肝臟的多發轉移,屬於癌症晚期。這讓吳女士一家人倍受打擊,每年做體檢時癌胚抗原指數都正常,怎麼最後發現癌症時還已是晚期?
  • 李詠每年參加體檢,為什麼確診時卻是癌症晚期?
    不過依舊非常遺憾,從確診癌症晚期到死亡,僅僅17個月。大家不禁要問,像李詠這樣的名人,一定是十分注重自己的健康,每年參加定期體檢,為什麼沒有早期發現癌症?這與李詠罹患的癌症有很大的關係,據報導,李詠患的是喉癌,早期喉癌並沒有任何特異性的症狀,常常表現為咽喉瘙癢,異物感,吞咽不適感。常常與慢性咽炎相混淆,很多人都不當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