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南攝影大師給影友的35個建議

2022-01-04 影像視覺

普利茲影像聯盟


(本文轉自普利茲影像聯盟)

瑪格南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三個字甚至代表了攝影的一個高度、一種風格、一份榮耀。在瑪格南博客中有這樣一篇訪談,向瑪格南攝影師提出了以下兩個問題:你第一次對攝影感到興奮是什麼時候?你對年輕攝影師有何建議? 以下是來自瑪格南攝影師的35個建議!

Abbas

買雙好鞋,並且……去愛(愛攝影,還是愛別人?)

Alec Soth

去嘗試各種攝影:新聞、時裝、肖像、人體,任何種類。你不會知道是什麼類型的攝影師除非你嘗試過。我大學時期有個暑假做了一個桌面攝影師的助理,他是個再生的基督徒,於是我跟著他每天聽著天主教電臺廣播拍攝襪子。在那個夏天我發現自己不適合當影棚攝影師,也不會成為再生基督徒。另一年我為一家郊區報紙工作,那個時候我驚訝地發現自己很喜歡接受拍攝任務。興趣是最重要的。你應該享受這個過程,並且喜歡拍攝的主題。如果你厭倦了,或者不喜歡這個主題,就會在圖片中顯現出來。如果你內心想拍攝小貓,那就去拍攝小貓。

Alex Majoli

我建議多看些文學作品,而儘量少看其他攝影師的作品。每天都要拍攝,哪怕沒有任務或者是錢。拍攝,拍攝,拍攝,這必須成為自己的原則,而不是為了圖片編輯或者是得獎。同時,也要與別人合作,不光是攝影師,還有你尊敬的人。關鍵就是要參與進去!

Alex Webb

要因為熱愛而去拍攝,因為那種不得不拍的感覺而去拍攝,為了在過程中得到滿足而拍攝。其他的收穫——別人的讚譽、報酬——這些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得到,而且是那麼的短暫。哪怕你在某種程度上獲得了成功,也不可避免地在一段時間之內受到忽視,沒有收入。世上有很多容易的謀生方式,把攝影當作自己的興趣,而不是職業。

Alessandra Sanguinetti

我自己倒是有不少好建議……但在我腦子裡首先跳出來的是鮑勃·迪倫(Bob Dylan)的話:「保持頭腦清醒, 帶一個電燈泡。」

Bruce Gilden

我的建議是:拍出你自己!

Carl De Keyzer

給你自己五年時間然後看看是不是達到了自己的目標。很多有才華的人在開始的時候就放棄了;舒適的學生生涯之後巨大的黑洞是最大的天才殺手。

Christopher Anderson

不要去想成為一個職業攝影師。首先你要當一個攝影師,或許之後自然而然就職業了。不要急著靠拍照付房租。吉米·亨德裡克斯(Jimi Hendrix)並不是在學會彈吉他之前就決定當職業音樂人的。他首先熱愛音樂,並且創造了一些美妙的曲子,然後才成了音樂家。在拉裡·託維爾(Larry Towell)成為職業攝影師之前,早就成了一個著名的攝影師。去拍攝那些你認為不得不拍的影像,或許這會慢慢把你引向職業的道路。但如果你一開始就想著職業,那你只能拍出自己都不在乎的劣質圖片。

Chris Steele-Perkins

1)不要覺得攝影很容易。就想寫詩,要寫幾句韻文或許很容易,但那不足以成為好詩。

2)學習攝影,看看大師們是怎麼做的,向他們學習,但不要試圖複製他們的影像。


3)去拍那些你真正關心的事物,那些真正吸引你的事物,而不要拍攝你認為你應該拍的東西。

4)用你認為正確的方式去拍,而不要用你認為應該用的方式去拍。

5)願意接受批評,它們有時是有益的,但是要堅持你的核心價值觀。

6)學習和理論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你更多地是通過實踐來學到東西。拍攝,拍攝很多很多照片,為之沮喪,然後拍攝更多。磨練你的技術,投入大千世界並且做出回應。

Constantine Manos

不要去拍那些僅僅顯示出事物表象的照片。你把圖像的各種元素組合在一起的方式就想我們展現了我們未曾見過的東西。更不要忘了,影像中被捕捉下來的瞬間使之在時間的長河裡成了唯一。另外,儘量參加你敬重的攝影師的短訓班,但首先你得搞清楚他們不僅僅是好攝影師,同時也是好老師。拍出好的照片很簡單。創造出很棒的圖片很難。創造出偉大的圖片幾乎是不可能的。

Donovan Wylie

要享受攝影。嘗試不要去尋找圖像,而要保持開放的心態,讓圖像來刺激你。要帶著目標來拍攝,為了出版一本書,或是舉辦一個展覽,但更重要的是,要為了找到你自己的意見、自己的主題和自己的方式去拍攝。記住你的作品是關於你本人的,而不是你所代表的東西。這是個微妙的平衡,你要學著去把握,當然,別最後去拍自己的腳就行了。換言之,你要試著把自己的個人經驗轉換成普遍經驗,這確實是有可能的,而且我認為這是任何藝術形式的關鍵訴求……去研讀Michael Schmidt的Waffenruhe一書—— 去研究所有偉大的攝影師並且要喜歡研究他們,從頭開始研讀,去看早期美國攝影師,然後德國的,還有法國的,然後再仔細研讀一下二十世紀60年代採用攝影術的藝術家,比如Rusha等。不要讓自己陷入理論中不可自拔,而要尊重理論。

去讀讀羅伯特·亞當斯(Robert Adams)的攝影理論——實際上,好好研讀羅伯特·亞當斯,你會學到很多東西。去讀文學作品,特別是早期俄國文學、法國文學以及現代美國作品,還有愛爾蘭文學,比如詹姆斯·喬伊斯(James Augustine Aloysius Joyce,1882-1941),遊記類文學作品在描寫和記敘方面與攝影極為接近。不要為了風格而風格。如果你有自己的主題,你也可以採用別人的方式,只要對主題有幫助。反之亦然。如果你要去拍大家都已經拍攝過的東西,那麼就採用你自己獨有的方式和風格。而最終你兩樣都會得到,你的意見會自己顯現出來,但這需要時間。去讀讀《How You Look at It》這本書……其中重要的文章會對你有幫助。要保持對自己誠實……比如,到底是當一個攝影師這件事更讓你激動,還是攝影本身?如果是前者,那麼你應該去做演員……如果你真的熱愛攝影,那麼就不要放棄。理解並且享受攝影作為一種獨特的媒體的特性。接受攝影的局限性,在這些局限之內儘量拍攝,然後你可以走得更遠。

David Hurn

除非你真的很想當攝影師,不然不要去做。那不是個簡單的選擇。如果你當了攝影師,你會需要走很多路,所以買一雙好鞋。

Dennis Stock

年輕的攝影師需要了解攝影技術,但別指望能夠靠拍照謀生。不過他們需要追隨自己的內心。找時間去拍能夠反應他們關注點的主題,不管是大是小。最最重要的是,拍攝清晰的圖像。

Eli Reed

拿著相機的時候別想太多理論,也別過分考慮出來的圖像。把自我收起來,然後影像會自己找上你。觀察你周遭如流水般的生活,你得意識到你所拍攝的圖像終將成為你所在的時代的公共歷史。

Elliott Erwitt

學好技術,這並不困難。仔細學習以前攝影師的作品和古典畫作。多看些電影,並從中學習。試著讓自己成為一個「商業攝影師」,我指的是,為別人工作,根據要求拍攝。但更重要的是,把你自己的攝影當作單獨的愛好。如果你做的足夠好並且足夠勤奮,自然會得到回報的。

Lise Sarfati

廣泛地閱讀,創造你自己的體系。學習如何創造及構建作品系列。不要讓別人的作品影響你。試著創新,或者就簡單地做你自己。

Martine Franck

我給年輕攝影師的建議是出去拍攝,當然,如果你是學生的話,完成學業。儘可能多學些語言,多看電影,多讀書,去參觀博物館,一句話,開闊你的眼界。

Harry Gruyaert

做你自己,不要模仿任何人。

Hiroji Kubota

學習歷史上偉大攝影師的作品,比如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和安德烈·柯特茲。去世界各地旅行,要理解這個世界的多樣性。

John Vink

時時刻刻向自己提問,這樣會讓你不那麼自大。挖掘自己的內心,挖掘,繼續挖掘……如果你不再享受這個過程,就停下……但最重要的是,尊敬你所拍攝的人……

Jonas Bendiksen

把你自己扔下懸崖——我只是打個比方。攝影是一種語言。想想你要用它來表達什麼。你感興趣但是什麼?你想問些什麼問題?然後你就去用攝影來談論這個話題,去構建一個主體。

Larry Towell

相機讓我能夠分享他人的生活,進入他們的生活,了解他們的內心。那是我對攝影感到興奮是開始。

做你自己,並關心周圍的世界。

Mark Power

雖然比起轟轟烈烈的二十世紀80年代,現在有更多人試圖要做攝影師,現在也有更多的機會。感謝上帝,那種日子一去不復返了,那時拍攝一次商業圖片、甚至在報紙上刊登一副照片就會喪失進入美術館展覽的機會。

但是,現在越來越明確的是,僅僅拍出幾張優秀的照片是不夠的。現在重要的是整體的思路,以及作品的目的。如果你想表達什麼,最好是你能有新穎的方式來表達,這樣的話你就大有機會了。

我感覺現在攝影終於又開始關注現實話題了。有一陣攝影關注的是它本身,當然這也不錯,有時候也很有趣,但這並不是攝影所擅長的。你要去了解攝影豐富而精彩的歷史,以便理解攝影真正擅長什麼。要為攝影已經取得以及還可以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不要試圖改變這個工具。保持靈感。試著去複製,如果你可以的話,事實上沒有人能複製。尋找你自己關心的主題,那些真正能打動你的東西,那些引起你發自內心的情緒的東西。然後,你要耐心。

Martin Parr

找到你熱愛的主題,堅持拍攝下去,即使感到困惑也不要停,然後你會獲得潛在的偉大的專題。

Mikhael Subotzky

堅持長時間地拍攝一個主題,邊拍邊學,哪怕它似乎可以完成了,也要接著拍。這是唯一的突破方法,從中你可以學到非常重要的一課,那就是如何講故事,以及如何把影像組合在一起。


Olivia Arthur

我給年輕攝影師最主要的建議是:畢業之後別去倫敦或者紐約這樣的攝影中心,那兒有那麼多攝影師拿著自己的作品集到處轉,其結果就是大家都很難找到工作,而就算得到了拍攝任務,也未必自己想要拍攝的,他們工作只是為了使收支平衡。在這樣的大環境中,每個人的創造性都很容易被抹殺。我的建議:在被現實生活束縛之前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如果一開始不冒點險,以後再想回來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更難了。


Paolo Pellegrin

我相信攝影就像一個人會做的其他事一樣,是一個人在特定時刻的自我表達:你每一次構圖、按下快門的過程實際上都表達了你對周遭世界的看法和觀點。所以,除了需要耐心——這是顯而易見的,因為攝影是一種需要時間來參與的複雜的媒體;還有恆心和在和人打交道時必要的謙遜態度,我的建議是要努力成為一個全面的、見多識廣、知識淵博的人,多參與社會活動。這將使你對周遭世界的理解更為深刻和全面,並且最終使你的影像的含義更為豐富而深遠。

Patrick Zachmann

你得為成為一個攝影師而奮鬥!嚴肅一點說,我給年輕攝影師的建議是,去看各種展覽,多閱讀並去拍攝個人的專題,我指的是對他們自身來說有特殊意義的專題,他們在情感上對這些主題特別接近並且有迫切的表達願望。

像迪安·阿勃斯(Diane Arbus)一樣,對我來說攝影有特別的意義,是通過他人來表達自己、是無意識的——我為我糟糕的英語道歉,我是指「潛意識」、是一個心理過程。我要回答第三個問題因為這與前面兩個是相關的,那就是「我為什麼要成為攝影師?」我當攝影師是因為我沒有記憶,我花了很長時間在我為我的書《Inquest of identity or a Jew in search of his memory》、《Chile. The roads of the memory》和《My father’s memory》等做調查的過程中想明白的(派屈克·扎克曼Patrick Zachmann是一個猶太裔的攝影師,這幾個專題應該都是他所做的關於自己的種族的調查,補充一點查到的相關訪談),那時我一直在尋找「失去的」影像。在編寫《Inquest of Identity》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發現我的姨媽,也就是我爸爸的姐姐,是一個納粹集中營倖存者,她保留了一張我祖父的照片,我的祖父是奧斯維新集中營的遇難者之一。但我父親從來沒有給我們看過這張照片。感謝攝影,讓我看到了我從未見過的祖父,這就是我熱愛攝影的原因,它使我能夠了解自己,以及通過現實了解過去。

Peter Marlow

做你自己。早點起床,但別過分用功,因為你想要表達的東西有時候會毫不費力地自己出現。學會相信你的直覺,別老去想別人會怎麼看,也別去想整個過程是怎麼樣的。努力,但是要享受攝影。

Steve McCurry

如果你想成為攝影師,那就得去拍攝。如果你仔細看你所欽佩的攝影師的作品,你會發現他們都深入地拍攝了一個特定的地方或者主題,並且從中發現了一些特別的東西。那需要勤奮、激情和努力的工作。

Stuart Franklin

跟著感覺走,不要放棄。

Susan Meiselas

深入拍攝,跟著你的直覺走,相信你的好奇心。

Thomas Dworzak

認真地去生活,無論是在家鄉還是在國外。必須有激情。一旦你掌握了攝影的基礎,就別去多想攝影的技術等東西。

Thomas Hoepker

別去讀任何攝影學校或者課程,那些只會讓你產生大而空的理想並把學員的想法變得千篇一律。你得找到你自己的攝影方式,如果你有了文憑,就沒人會再找你。儘可能多地去參觀博物館,你看到的影像,不管是油畫、素描、蝕刻畫還是攝影,都會伴隨你一生,它們會幫助你在真實生活中發現好的影像。別傻乎乎地想著要當一個偉大的藝術家,做個優秀的攝影師已經夠困難的了。

Trent Parke

去拍攝你身邊的、你最享受和最感興趣的事物。讓整個攝影的過程儘可能充滿樂趣、不那麼困難。

本文轉自普利茲影像聯盟

———————

作者:普利茲影像聯盟

微信公眾號:Pulitzer-Union

編輯:儲曉輝

———————



相關焦點

  • 瑪格南攝影大師Alex Webb是如何拍照的?幕後揭秘來了!
    瑪格南的攝影大師Alex Webb是如何拍攝的?
  • 瑪格南女孩
    這裡,為了紀念這本書的發行,Bair 介紹了這部分的一些歷史,強調了瑪格南的員工——銷售代理,作家,編輯以及其他職位——在創建一個新型的編輯攝影實體和市場中所扮演的角色。看看這些女性的開創性商業實踐,以及瑪格南的創始人和早期攝影師成員的作品,可以發現戰後世界新聞攝影真正的合作性質。
  • 走進瑪格南:攝影收藏之道
    走進瑪格南:攝影收藏之道 2019-10-10 09: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Harry Gruyaert:瑪格南的彩色信仰
    Leica J攝影大師賽當然不會讓你留下這個遺憾。關注我們,跟我們一起解讀評委導師們到底都是何方神聖。說起瑪格南的彩色攝影的時代,不能不說的一個人必然是Harry Gruyaert。也就是本次Leica J攝影大師賽的特約評委之一。讓我們先從2015年的入選瑪格南年度最佳的作品中Harry Gruyaert的那張說起吧。
  • 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參展畫廊|瑪格南圖片社
    瑪格南圖片社 (Magnum Photos),是全世界第一家由攝影師經營和管理的跨國攝影經紀公司,它的成立對新聞攝影乃至整個現代攝影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瑪格南圖片社成立於1947年5月22日,發起人包括戰地紀實攝影家羅伯特·卡帕、社會紀實攝影家卡蒂埃·布列松、新聞攝影師戴維·西蒙和《生活》雜誌專職攝影記者喬治·羅傑等。
  • 【第1099】河南攝影網影友作品選
    河南攝影網微信平臺由一個群發展到目前的四個群,而且每天新的影友還在源源不斷地提出申請要求入群投稿參與活動。對此,編輯部的全體同仁甚是感動,感謝大家的支持和厚愛,今後我們一定會克服一切困難,投入更大的精力為大家服務好,絕不會辜負大家對我們的信任。
  • 攝影大師布魯諾·巴貝去世:那時的中國是藍色
    本文是我最後一次見布魯諾·巴貝後寫下的文章,我們沒有再回憶他所經歷的戰地烽火,沒有探討紀實攝影的沒落和前途,而是聊了聊他四十多年來往返中國幾十次所看到的顏色。我見過好幾次布魯諾·巴貝。最早在法國看過他的影展,兩年前他的影集《在路上》在中國出版時,我又見過他一次。
  • 光圈專訪 | 瑪格南攝影師Cristina的虛實之間
    攝影承受著需要滿足大眾對於非洲刻板印象的好奇,但很少有攝影師真正了解這片大陸的真正興趣。」克裡斯蒂娜的作品 ©Cristina De Middel 事實的真相更像是一種為了適應當下需求而可以自由延展的解構在2012年的時候,克裡斯蒂娜辭去了記者的工作,轉而選擇一種介於真實和虛擬之間的攝影手法去創作。「那個時候,我意識到觀眾正在失去對攝影的興趣,攝影的影響開始減弱。
  • 【攝影好器材.矽谷四層找蝸牛】4月5日影友置換回收器材如下
    唐山攝影愛好者器材的集散地,第一家專業二手現金回收,以舊換新的器材商,第一家免費為廣大影友免費清理COM維護相機的商家,第一家為廣大影友提供免費公益課堂的商家,第一家會員可影棚免費使用的商家,第一家唐山市攝影協會公益委員會……用心成就夢想!我們一直在路上!努力並堅持下去!我們只相信以人為本!所以我們懂得珍惜!
  • 盤點攝影大師鍾愛的相機
    出色的相機性能讓一批攝影師對其推崇備至,而這裡面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日本攝影大師森山大道。森山大道非常鍾愛Ricoh GR21,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用手上的GR21拍攝的。GR21的便攜非常適合街頭攝影,而30cm的最近對焦距離跟21mm的超廣角對於街頭拍攝也是非常實用的。Ricoh GR21的易用性也很符合森山大道喜歡用「傻瓜相機」的癖好。
  • 世界攝影大師:攝影名作、名言精選
    瑪麗蓮夢露,一個性感女神與流行文化的代表,她一生的亮麗與瞬間殞落是個傳奇,在本書中您可以深入探索她的一生,閱讀她的傳奇。推薦閱讀[ 大師眼 ] 攝影大師玩自拍和你有什麼不同?[ 大師眼 ] 被布列松稱為老師的大師[ 大師眼 ] 被稱為魔力詩人攝影大師[ 大師眼 ]  一個反希特勒的達達主義猶太攝影大師[ 大師眼 ] 我為什麼迷戀你的手[ 大師眼 ] 攝影大師鏡頭下腦洞大開的視覺趣味[ 大師眼 ] 120幅有關孩子的經典攝影[ 大師眼
  • 瑪格南過去一年的精彩故事,你都看過嗎?
    這批圖片集合了過去12個月中,活躍在攝影界的瑪格南攝影師們的作品,一人一張,是對過去一年全球狀態精闢的視覺回顧。—柏林圍牆倒塌三十周年之際,隨瑪格南作品回顧歷史西柏林民眾在柏林圍牆前示威。從瑪格南聯合創始人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的早期作品到2019年的創作,街頭攝影的洪流一直貫穿著瑪格南圖片社的心臟地帶,直到今天。
  • 充滿想像的動態捕捉| 攝影大師系列
    攝影大師作品系列,充滿想像的動態捕捉。Andrejs Grants
  • 瑪格南圖片社2019年度攝影集
    今天,我們從2019年裡成員攝影師和遺產單位出版的攝影集中選出十一本,與你分享。艾利克斯形容這本書為「包含三個樂章的樂曲,它們分別有著截然不同的韻律」,他把鏡頭投向多元社區,以及這片區域的居民。麗貝卡則聚焦「布魯克林核心地帶的綠地」,並為圖像配以短文。書籍的裝幀設計也反映了這種二元性,並簡明有力地呈現出布魯克林的多姿多彩。
  • 「瑪格南傳奇三傑」馬克·呂布去世,為什麼我們都在哀悼?
    1969年6月14日,瑪格南法國攝影師馬克·呂布在工作中。攝影師:Bruno Barbey/Magnum Photos/東方IC馬克·呂布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攝影師之一」和「紀實攝影之父」,是與新聞攝影之父亨利·布列松、戰地攝影之神羅伯特·卡帕齊名的紀實攝影大師,也是上世紀50年代第一位進入中國拍攝的西方攝影師。
  • 瑪格南圖片社2019年度圖片
    原創: 瑪格南圖片社 MagnumPhotos瑪格南圖片社瑪格南圖片社2019年度圖片由現任圖片社主席託馬斯·德沃夏克(Thomas Dworzak)挑選。在縱覽國際重大事件的同時,許多照片也延續著瑪格南的傳統,記錄世界範圍內,那些沒有被頻繁敘述和報導的問題。從新聞拍攝任務到個人發起的項目,攝影師們的拍攝題材廣泛,充滿雄心壯志,共同傳達了所有成員在攝影方面進行的多樣嘗試和藝術方法。唐納·川普在一次集會上講話。
  • OPPO X 瑪格南圖片社,我們想跟你認真聊聊影像創作
    他宣布和瑪格南促成了這次歷史性的合作,高興得像一個孩子。瑪格南國際教育總監Shannon Ghannam上臺致辭,聊起了和OPPO的這次合作,說是昨天剛從倫敦過來,時差還沒調好。(結果Lua的作品就是拍於倫敦的《時差》,是不是挺玄妙的。)
  • 瑪格南攝影師們是如何刻畫一個地方的?
    在個人項目、攝影任務和一直屬於瑪格南工作一部分的群體項目中,攝影師都投身並融入世界各地的不同地方。倫敦的一次活動上,瑪格南全球文化總監蘇菲·賴特(Sophie Wright)總結了圖片社歷史上的許多不同拍攝方式。在這篇文章裡,賴特將跟大家介紹一些主要的委託任務和項目,以展示瑪格南攝影師們如何刻畫一個地方。
  • 那些鍾愛35mm鏡頭的攝影大師
    那麼選擇一顆常用鏡頭,究竟是28mm,35mm還是50mm?在眾多的攝影作品裡,我們也很難去定義究竟哪一個焦段的鏡頭更容易拍出好的作品,畢竟真正好的照片與器材無關。但如果我們仔細去觀察比對,會發現很多優秀的紀實攝影作品都是由35mm鏡頭拍攝的,人們也賦予了35mm焦段鏡頭「人文之眼」的稱呼,所以,對於這個選擇,我更傾向於35mm焦段的鏡頭。
  • PhotoBox《攝影大師傳世作》精彩再現,不容錯過
    PHOTOBOX《攝影大師傳世作》原編著:Roberto Koch出版時間:2018頁數:512商品語言:中文繁體Photobox《攝影大師傳世作》首次推出繁體中文版本,為了這些精彩攝影作品的真實再現,這本書特別選在了義大利印刷。書中展示了210位備受尊崇的攝影大師,一共250幅傳世代表傑作,稱得上是512頁視覺盛宴。一本如此內容豐富,風格多樣的攝影集錦,是多國的專家及專業團隊合作共同努力的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