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瑪目禮20拜跟拜者禮8拜離開

2021-02-19 聖訓寶庫天天學
聖行是同伊瑪目完成間歇拜

問:如果一個人在齋月,跟著一位要禮二十三拜的伊瑪目禮「特拉威哈」拜(間歇拜),他禮了十一拜後就停止了,再沒有和伊瑪目一起禮。他的這種做法合乎聖行嗎?答:按聖行是與伊瑪目一起禮完拜功,即使是二十三拜。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說:「誰和伊瑪目一起禮完拜後回家,安拉將為他記錄一整夜的禮拜報償。」(鐵勒米茲輯錄)跟拜者應該跟隨他的伊瑪目禮拜,直到一起禮完回家。無論是禮十一拜,還是十三拜,或二十三拜。二十三拜是歐麥爾和部分聖門弟子的做法,不算缺點,不算違規。他仍算聖行——正統的代治者的聖行。據伊本·歐麥爾傳述,使者(願主福安之)說:「夜功拜是兩拜、兩拜地禮,如果擔心臨到黎明就只禮一拜,所禮的那一拜就自然地成了奇數拜。」(布哈裡、穆斯林輯錄)使者(願主福安之)沒有限定夜功拜的拜數,使者(願主福安之)說:「夜功拜是兩拜、兩拜地禮。」如果伊瑪目將「特拉威哈」拜禮成十一拜,或十三拜時,這是最優越的,每兩拜出一次「色蘭」,因為這是使者(願主福安之)大多數情況下的行為,這最適宜人的本性。誰增加或減少的話無妨,因為夜功拜拜數是寬泛的。安拉是使人順利的主!

變換「特拉威哈」拜數之論斷

問:伊瑪目最好是變換「特拉威哈」拜的拜數呢?還是只定為十一拜呢?答:我不清楚這有何不妥。如果某幾晚禮成十一拜,另幾晚禮成十三拜無妨;超過十三拜也無妨,夜功拜的問題是寬泛的。但一是要有確鑿的聖訓為據;二是為了讓人們了解他的禮拜方式,以致人們不要誤認為他是個疏忽大意的人的主張,那麼出於這兩個目的,將「特拉威哈」拜局限於十一拜時也無妨。問:為了尋求伊瑪目的美聲誦讀,使之更加恭順、虔誠的話,更換清真寺為何斷法?答:安拉至知!如果目的是因此會更加恭順、享受禮拜的甜淨、使心情愉悅地禮拜的話,往來於各清真寺則無妨。安拉會根據此人的舉意報償他。有時候跟著一位伊瑪目會很虔誠,跟著另一位就不虔誠,其原因是兩位伊瑪目的誦讀和禮拜速度有差距。如果此人去很遠的清真寺的意念,不是追隨自己的私慾,只是想聽到聲音洪亮的伊瑪目的誦讀,從中受益和學習,使自己拜中更加恭順的話,此行為無妨。使者(願主福安之)說:「人們中禮拜報酬最大者是離清真寺步行最遠的人,然後是僅次於他們者。」(布哈裡輯錄)如果他的目的也是為了增加通往清真寺的步伐,那這也是合理的目的。問:為了聽到優美的誦讀,每晚往來於各清真寺是什麼斷法?

答:如果目的只是找一個能使自己心靜、恭順的清真寺,而往來這座清真寺,那麼我不清楚此行為有何不妥?因為他有時候去另一座清真寺,卻得不到與前面清真寺裡禮拜的虔誠、心安的效果。根據教法學原理,我則側重主張,如果他找到一位好伊瑪目,這位伊瑪目能使他更加安心禮拜,拜中恭順時,他應常跟隨此伊瑪目禮拜。假若他的目的純善,不含有沽名釣譽之嫌疑時,去跟隨另一位伊瑪目禮拜,我們認為也無妨。但從教法原理學角度來講,他應經常去使人更加虔誠、心靜,伊瑪目念得好的清真寺;或者由於有優秀的伊瑪目,而禮拜者(群眾)多的清真寺;或者往來於「臥爾茲」講得好,群眾能從中受益的清真寺。如果情況是像上面所講的那樣的話,這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點擊閱讀:

「特拉威哈」拜的拜數

關心孤兒和窮人

諷誦古蘭的意義

真主的四個許諾(上)

自願施捨

對待父母的35個禮節

糧食和瓜果的天課

如何知道主愛你

香櫞、椰棗、香草、苦瓜的比喻!

音頻|教門就是忠實(六)

天課簡明圖解

團結友愛 奔向樂園(馬光月阿訇)

你連一點都沒記下誦經有什麼用處呢?

齋月卡片(下)

人啊!你究竟何時才能清醒?

【「慳吝أَكْدَى」指的是什麼?】

伊本·歐賽敏對禮花花拜者的斷法

再普及|何為法特瓦

屬性明文字明意不明嗎?

最幸福的婚禮操辦最簡單!

齋月快到了寺裡去不了該參悟反省別再輕視拜功了!!

禮拜的優越及地位(4)

底層的呼聲

教法的重要性

寬容(8)|對安拉屬性不同理解的交流互動

前言|先賢和教義學家對「泰夫維德(交付)」的主張

駁斥唯古蘭主義者

關於「時空」最友好的一次交流

淺談翻譯——兼與某阿訇商榷

如何理解安拉在夜間後三分之一降臨近天的聖訓?

寬容(7)|淺談如何看待先賢與後學對安拉屬性的分歧

信仰方面可以演繹嗎?

對亡人說:「已被饒恕者、已被憐憫者。」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呢?

禮拜者是否必須要為每番禮拜打土淨

安拉對女人的優待

古誦487-488

第五十七章 第9-10節

祈禱為何未被接納

無小淨觸摸古蘭之論斷

經典中的祈禱詞彙總,趕快收藏!

穆民祈禱詞彙總!

當孝敬雙親

感恩及其實質和特徵

堅  忍

女生優美古誦203-204

懺 悔

祈  禱

可以抹薄襪子(透明襪子)嗎?

正面回應: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燭火

當有所敬畏

面對疫情,穆斯林當反思

經婦可以誦讀和觸摸古蘭嗎?

人啊,善待動物吧!

疫情下的健康和閒暇

學者的品德

面對疫災做到四不四要

伊斯蘭的飲食制度——舍慕素阿訇

用可疑器皿就餐的論斷

【何為明確的和隱諱的節文?】

經血、病血和產血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祈禱被接受的條件

音頻|要珍惜恩典

婦女在生活中的地位

教法|女孩子出幼的四個標誌

音頻|你了解清廉的前三輩嗎?

教法|抹靴子和襪子是何斷法?

優美古誦26

教法|如何抹靴子?

【學者علماء和法學家們فقهاء在安拉闕前的地位】

教法|破大淨的因素

教法|大淨的兩種洗法

嘲諷聖訓的嚴重性

違背伊斯倆目的事項

教法|壞小淨的事項是什麼?

舉伴(什勒克)的種類

優美古誦山洞章1-60

兩見證詞及其意義

「討嘿德」的種類(下)

六大信條(六)·2

وراء 和 ورائ 之間的區別

親愛的!我因何愛你?

艾哈邁德189·最後關於部分聖門弟子傳來的再傳弟子時代情況的變化

伊斯倆目的要素

信仰學注釋

優美古誦149

為何誦讀古拉尼

如何獲益於古拉尼

穆斯林相互間應盡的義務 (六)

至仁主的密友易卜拉欣聖人

伊教基本

魯格曼對兒子的囑咐

從穆看伊全書及相關評論

優博老師聖訓選講(1—29)

優美誦讀第五五章 後半部分

一般學者對穆罕默德與伊斯蘭的評價

中和性、簡易性、目的性(4)

優美誦讀「山洞」章

博愛

典型的人物

舌中音字母(ش)

人生三嘆

為明天做好準備

40段經文祈禱

主麻誦讀《山洞》章

講解第五個字母(ج)

山洞章 第62至83節

古誦:國權章(下)

古誦40~42頁

時光章--世人章

忠誠章 1-4節

黃牛章 第11頁

相關焦點

  • 古代大禮中的「九拜」,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並不是拜九次
    《儀禮.鄉射禮》:「主人西南面三拜眾賓,眾賓皆答一拜。鄭玄註:三拜,示徧也。賈公彥疏:三拜示徧也者,眾賓無問多少,止為三拜而已,是示徧也。」「三叩九拜」是古時候的豪禮,在一般的了解中,「九拜」就是說持續拜九次,而禮法上真正的「九拜」卻並非如此。古代真正的禮儀是什麼?
  • 三跪九叩什麼的弱爆啦,民間24拜、36拜、72拜大禮你見過嗎?
    一些繁雜的禮儀得到簡化,部分大禮也變得不經常使用。現代人們見面一般使用握手禮,在顯示親近的同時也注重了人格方面的平等。如遇見長者,則使用作揖禮表是尊敬。過年過節時部分地區拜訪長輩時,也採用磕頭禮。至於更大的禮節,則在祭祀祖先和神靈是才會使用。現今常見的大禮一般是三跪九叩。至於部分重視禮儀的地區則還有24拜、36拜、72拜和108拜等。
  • 曹州那些年之農村喪事拜大禮
    在菏澤南農村的葬禮上,有逝者的女婿、娘家侄子等親戚在家祭儀式上行一百零八拜(這個較少)七十二拜、二十四拜大禮的習俗經過做了整理如下:一百單八拜的磕頭大哥祭拜場地及走位圖七十二拜大禮的拜法是:站在1的位置叩一個頭,按箭頭方面來到2的位置叩二個頭,然後每個點是三個頭
  • 正婚之禮:牽巾三拜 合巹同牢
    是以昏禮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皆主人筵几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牽巾三拜「牽巾」之禮,是主婚人將大紅綢交給一對新人,新郎將其掛在手中的笏上,新娘將紅綢搭在手中,一對新人相牽而行,繼而相偕一同拜謁男方的先祖。
  • 「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老祖宗的禮儀講究,你知道多少?
    從古到今,中國就是一個禮儀之邦,從周朝開始以禮治國,禮不僅是禮貌、禮節,而且跟社會等級制度,社會秩序休戚相關,由此春秋戰國禮崩樂壞時,孔子提出「克己復禮」,意思就是要提倡恢復周禮,事實上古禮已經恢復不了,不過一些傳統禮儀還是延續至今。
  • 拜師禮是中國古代優良傳統,連皇子也不例外,也要三叩九拜。
    拜師禮是我國古代優良的傳統禮儀之一,連皇帝也不例外,拜師也要下跪行三叩九拜之禮,這裡所說的皇帝應該是未成年的皇帝或者皇子。 中國自古以來講究尊師重道。皇帝是一國之君,萬人之上,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利,一般人見了皇帝都要行叩拜禮。
  • 傳統婚禮名詞解析:「三叩九拜」大禮原來是這個意思
    現代婚俗中有很多禮節都是從古至今一直流傳下來的,我們常說的舉行「三拜九叩」大禮也是一個古老的儀式。拜為躬身或跪,雙膝著地為跪,叩為頭挨地,「三拜九叩」和「三叩九拜」儀式有很多不同之處。「三拜九叩」是三次下跪,每次下跪之後叩三次頭,通常用於對尊長所行之禮;而「三叩九拜」則是雙手合十躬身三拜,之後再下跪叩一次頭,起身再拜再叩,重複三次,通常用於對天地神明的所行之禮,按照行禮前後順序叫九拜三叩更貼切。
  • 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但是有一個人要四拜,您知道是誰嗎?
    俗話說:「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意思就是在祭拜的時候,一般都是三拜,如果出現四拜的話,那麼就是不太好的事情,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國的傳統文化素有「神三鬼四」這一說法,拜神的時候多是「三」為主,祭鬼的時候才是「四」為主。不過有一位神在祭拜的時候一定要祭拜「四」下?
  • 結婚拜堂,為什麼要一拜、二拜、三拜?
    結婚拜堂,又稱拜天地、拜花堂、拜堂成親。起源於北宋時期,一直流傳至今,全國各地拜堂的禮儀也基本相似,都是民間婚姻的大禮。拜堂成親那麼結婚的時候,一拜、二拜、三拜到底在拜什麼?為什麼要這麼拜?還是很有講究的。標準的拜堂有四拜,從上天拜到個人。
  • 俗語:「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是什麼原因?古人的禮儀講究
    在古代最常見的就是見面的一些禮儀,比如說作揖、拱手、拜、頓首等。我們祭祀神仙或者祖先都要又拜又叩,「拜」指的是可以把自己的身體奉獻給崇拜的人。「叩」就是跪下身體,頭點地表示頂禮恭敬的意思。這個禮儀就很有講究,俗語中有一句「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說的就是叩拜時候的禮儀禁忌。
  • 靈性 | 拜三別拜四,拜四定壞事
    現在的孩子們,祝福長輩的時候,都只是口頭說一句祝福詞,但是在古時候,孩子們向長者拜賀時,是要叩頭施禮的。這一點尤其體現在拜年時,或者年輕人喜結連理時,婚禮的時候除了要向雙方的父母敬茶,也要跪下來磕頭,感謝父母的生養之恩,表達對雙親的尊敬之情。
  • 關公是吃貨 《智遊街機三國》拜二哥送好禮
    「過關斬將無敵手,平生最愛吃包子」,原來關二哥也是個吃貨。    《智遊街機三國》拜二哥有好禮,叱吒沙場的關公也抵擋不了舌尖上的誘惑!更多街機三國玩法、攻略等請隨時關注智遊網!
  • 初九拜天公原來人家這麼拜,作為大田人,你知道大田拜天公怎麼拜嗎?
    祭拜時最傳統的大禮是:打開大門,穿戴整齊,並依長幼順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禮,現代一般信眾則往往只有上香祝禱而已。當祭拜完成後,先燒金紙,再將天公座一起燒化,之後再撤去供桌。保佑一家平安符。設置地點    拜天公時,可分兩類:一是家中正廳有吊天公爐者,二是家中無天公爐者。若是家中有帛天公爐的話,可把供桌設於大公爐下向門外的方向,表示向天恭迎天不尊駕降臨;若是家中無天公爐者,則可將神桌設於前門口或中庭向天的方向。
  • 浙江樂清一高中生身穿漢服行三拜禮以傳統冠禮迎成年
    「行三拜禮!」樂清城東街道18歲高中生方楊鵬在「三加」之後,戴烏紗帽穿公服,在主持人的口令下,行三拜禮,拜黃帝像。旁邊的親朋好友靜靜地觀看,還有人不時拿出手機拍照。這是6月17日,在城南街道藝堂書院舉辦的一場漢族男子成人冠禮,由漢之甌越漢服社執禮。
  • 農村俗語:「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說的是啥意思?
    就比如這句民間有關禮節的俗話「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其描述的就是有關傳統禮儀中的叩拜的忌諱!那麼這句話中「三」和「四」分別指的啥?老祖宗講的有沒有道理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 臣子見到皇帝,都要行「三拜九叩」之禮,唐朝為什麼卻不一樣
    導語《周禮·春官·太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以享右祭祀。」在我國封建時代皇朝的一大缺點便是各式各樣極為繁雜的禮節,為了更好地展現每一個人的影響力而制定的規矩實際上是十分沒必要的,那麼唐朝時期的君臣之禮是哪些的呢?最先說起「三跪九叩」這一規矩出現的時間很晚,有說成來到清代才見記述。
  • 結髮禮、訴誓詞、對拜禮……結婚從儀式感滿滿的頒證儀式開始!
    再叩首,琴瑟調鴻業,香詞譜鳳臺……」在南京,登記結婚正變得越來越有儀式感,結髮禮、點紅燭、對拜禮可一一舉行。10月13日,新江蘇記者來到新建的南京市建鄴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探訪目前江蘇最大的結婚頒證大廳。
  • 「三叩九拜」真要拜9次?別被電視劇給騙了,任何情況下都不可能
    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九拜到底是哪九拜?到底怎麼個拜法,因為這九拜不僅名稱不同,行禮的方式也不同,真要一通全部拜下來還真要花費不少的時間。一拜稽首,稽首是拜禮中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禮節,一般用於重大的場合和地位懸殊較大的人之間,所以現代幾乎沒有行稽首禮的,古代也一般用在君臣之間,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對皇帝皆行此禮。
  • 【國學禮儀】你知道古人的祭祀之禮如何拜嗎?又為何墳墓要起高?
    孔子曰:「拜而後稽顙,頹乎其順也;稽顙而後拜,頎乎其至也。三年之喪,吾從其至者。」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進使者而問故。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 曾子曰:「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 ——《禮記》 譯文: 孔子說:「三年之喪,孝子有兩種拜法。一種是先拜而後叩頭,這種拜法突出了對賓的恭敬,於禮為順。
  • 古人所稱的「三叩九拜」都指的什麼?
    在古代禮儀中,「九拜」是明確的,禮制對其行禮方式和使用場合都有詳細的規定,但「三叩」卻不是古禮,只是民間對「跑拜」禮的俗稱。由此可見,「三九拜」只是人們對隆重大禮的民間稱謂而已。具體說來,「三叩九拜」便是指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