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看更中用——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在哈醫大一院泌尿外科...

2020-12-23 瀟湘名醫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王錦鋒 焦治興 杜彥玲 王玉)「把解除患者的疾苦當成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說這句話的正是哈醫大一院泌尿外科二病房倪少濱主任。最近倪少濱主任新添了一位得力的助手「達文西」,它不僅名字洋氣,樣子也十分炫酷。遠遠的一個操作平臺、四隻機械手臂、一個三維攝像系統組成了一個全新的手術方式。

說起這個「新助手」,倪少濱主任滿臉自豪,他說「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的出現,給泌尿外科手術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的四隻機械臂中,有三隻負責握住仿真手(手術器械)進行微創手術,另一隻負責攝像和照明,極大地突破了人眼的局限,解放了醫生的雙手,也縮小了患者創口範圍」。應用全球最先進的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倪少濱主任團隊已完成了多臺高難度的手術,包括經腹腔或經腹膜後腎癌根治術、腎部分切除術、腎上腺巨大腫瘤切除術等。

近年來,機器人微創手術技術快速發展,逐漸成為外科學領域重要組成部分。藉助達文西手術系統,醫生可以逐步開展更加複雜和高難度的技術。這其中對泌尿外科手術的幫助更是巨大。達文西結合了人手的靈活性和腹腔鏡系統的微創優勢,突破了人體操作的局限性,可在狹小的空間完成更加精細的操作;控制臺將動作中的顫抖濾除後可將動作實時傳遞到手術器械,也就是說機器消除了外科醫生手部的震顫;機器人手臂具有7個自由度,可540度旋轉,使得原本在腹腔鏡系統下因「長筷效應」難以完成的某些動作可較為容易的完成;其10倍放大的三維高清視野,讓外科醫生在手術中有身臨其境之感,即使是細小的血管也能一目了然。

相信在哈醫大一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泌尿外科二病房積極開展機器人手術,讓高科技醫療設備越來越廣泛的服務廣大龍江患者!

責任編輯:陳芳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焦點

  • 勇攀醫學高峰,給外科醫生更靈巧的雙手!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入職...
    記者 柯靜 通訊員 王家鈴 李文芳12月18日早上,在邵逸夫醫院手術室,第四代達文西XI手術機器人正式上崗,普外科虞洪主任醫師用這臺機器人為一位肝癌患者做了左肝切除。「這個腫瘤長的位置非常刁鑽,在腹腔深處,靠近血管、緊貼尿路系統,如果是傳統術式或腹腔鏡手術,腫瘤恐怕不能清除乾淨,同時非常容易影響泌尿系統,患者預後和生活質量都有影響。」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黨委副書記,泌尿外科專家丁國慶說。徐先生很糾結,這手術如何做。「『螺螄殼裡做道場』是達文西機器人的拿手好戲。
  • 勇攀醫學高峰,給外科醫生更靈巧的雙手!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入職」
    12月18日早上,在邵逸夫醫院手術室,第四代達文西XI手術機器人正式上崗,普外科虞洪主任醫師用這臺機器人為一位肝癌患者做了左肝切除。這也是邵逸夫醫院第二臺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從此進入「雙機器人」時代。腹腔深處的腫瘤被整個「端」起手術機器人給醫生靈巧雙手此前邵逸夫醫院引進的第三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剛剛在12月15日完成今年的第1000臺手術,單機機器人手術量位列全國前三。目前,在邵逸夫醫院,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完成的高難度手術,包括了泌尿科、普外科、婦科、肛腸科、胸外科、心外科等。
  • 主刀醫生坐著完成手術,常州完成首例胃腸外科「達文西」機器人手術!
    據悉,這是常州一院開展的首例「達文西」乙狀結腸癌根治手術,標誌著常州地區胃腸外科手術邁入「機器人時代」。事情還得從一個月前說起,66歲的孫先生近來總感覺左下腹隱隱作痛,有時還會拉肚子,大便中偶有血跡。發現身體出現問題,他立即趕到常州一院就診。
  • 「達文西」手術突破100臺
    本報訊 「手術順利完成!」這是11月19日下午5點30分,常州一院手術室內,泌尿外科徐仁芳主任短短的一句話。由此,泌尿外科第100臺「達文西」機器人手術順利結束,這也是泌尿外科機器人輔助微創手術裡程碑的超越。
  • ...臺,穩居全國前三甲,邵逸夫醫院又最新引進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
    據了解,這是浙江省公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中首臺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與此同時,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手術室在連夜調試第三代手術機器人後,於12月19日中午正式投入使用,下沙院區手術室接連成功完成了2臺泌尿外科機器人手術,平均每臺手術耗時僅1小時。
  • 「達文西」入駐中大2年多,泌尿外科機器人手術超千例!
    1月11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舉行的泌尿外科「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突破千例」紀念活動。2018年10月,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安了家」,2年多的時間,泌尿外科手術量突破1000例。同時,在近日舉行的2021年南京泌尿外科學術沙龍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泌尿外科機器人1000例裡程碑紀念研討會議上,「達文西手術機器人中國泌尿外科臨床手術教學示範中心」正式落戶中大醫院。案例:達文西「身手矯健」避開血管,成功「端掉」腫瘤「右側腹膜後佔位,腫塊大約7釐米」。前段時間45歲的李女士(化姓),在體檢中竟意外發現體內藏著個「炸彈」,這個「炸彈」到底是何物?
  • 浙江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突破2500例,居全省前列!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浙江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的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累計完成2501例,據全省前列!其中,泌尿外科學科帶頭人、浙江省衛生領軍人才張大宏個人累計完成1000例!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的誕生和運用,為外科手術提供了高品質的保障。
  • 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泌尿外科 完成首例達文西Xi機器人手術
    記者從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獲悉,該院泌尿外科近日運用最新一代達文西Xi機器人,完成了中心成立以來首例機器人手術。這標誌著泌尿外科醫學部實體進駐第三醫學中心開展業務邁出了新的一步。據了解,該手術由不久前剛剛當選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的張旭教授領銜團隊完成,接受手術的是一名58歲、因腫瘤需要切除部分腎臟的女性患者。手術時長約半小時,張旭做現場指導,主刀由泌尿外科醫學部學術委員會主任馬鑫教授通過控制臺操控機器人完成。
  • 哈醫大一院完成經心尖TAVI手術
    今年開始老人反覆出現胸悶氣短、雙下肢水腫等心衰症狀,前往多家心臟外科中心求治均因年事已高、自身病情較重,而不敢貿然接手。此時,反覆的心臟功能衰竭,造成患者胸腔積液「潮漲潮落」,胸悶、氣短、不能平臥等症狀,折磨得老人痛苦不堪。最終,她和家人輾轉來到哈醫大一院心外科病房。得知老人的情況後,科主任謝寶棟教授仔細為大媽進行了評估。
  • 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救治9歲女童
    近日,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三病房史懷璋教授團隊成功為一名右側顱內動靜脈畸形、基底節腦出血的9歲女童實施經靜脈途徑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這是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開展經靜脈途徑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後,該術式在臨床高難度複雜病例上的又一次成功應用。
  • 94歲老人腎臟內長「鹿角」 哈醫大一院多學科協作挽救患者生命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徐旭)近日,哈醫大一院泌尿外科三病房修有成教授團隊成功為94歲的腎半鹿角結石女性患者,完成微創碎石取石手術,成功解除泌尿系感染與梗阻,避免危及生命的全身炎性反應症候群進一步發展,挽救患者生命。
  • 濟南城事 達文西四代機器人再出手 濟南市中心醫院成功完成濟南市...
    2020年12月24日下午,濟南市中心醫院泌尿外科再傳捷報,張龍洋主任團隊順利完成泌尿外科首例機器人輔助腹腔鏡下單側腎上腺切除術,手術圓滿成功。患者劉先生,57歲,因腎上腺腫瘤入住泌尿外科。張龍洋主任經過對劉先生的查體和病例分析後,認為由於患者肥胖,容易造成下腔靜脈、十二指腸等重要組織誤傷;而且肥胖患者的血管也往往纖細,手術過程中不易辨識而容易誤傷意外出血;肥胖患者解剖分離的組織量更大,尤其是在腹腔鏡下使用超聲刀等器械時,水霧、油霧、飛濺的組織會讓手術野迅速模糊,造成手術難度加大。張龍洋主任認為,以患者的情況,使用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輔助進行手術,是最佳方案。
  • 廣西人民醫院啟用第四代達文西Xi手術機器人,微創方法實施複雜的...
    打開APP 廣西人民醫院啟用第四代達文西Xi手術機器人,微創方法實施複雜的外科手術 光明網 發表於 2020-12-22 17:48:43
  • 哈醫大四院泌尿外科:鈥雷射是治療前列腺增生的好方法
    2020年起,家屬便希望通過手術改善老人的排尿症狀。但因為老人伴有心臟病、糖尿病、腔梗等慢性疾病,身體狀態較差,常規的手術無法承受,輾轉多家醫院求醫無果,因此對老人的治療一度陷入僵局。後來聽聞了鈥雷射技術,家屬慕名來到哈醫大四院泌尿外科。入院後,經過詳細的術前評估與準備,徐萬海教授、許濤教授、林相國教授為李老制定了鈥雷射前列腺剜除手術方案。
  • 37歲男子不痛不癢長蛋大腎臟腫瘤,第四代手術機器人抽絲剝繭「割」瘤
    在湖南省人民醫院泌尿一科接受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切除鵪鶉蛋大小的腎臟腫瘤後,長沙男子楊先生感慨不已。37歲的楊先生不久前體檢發現右側腎臟長了個東西,有鵪鶉蛋大小,趕緊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李遠偉主任醫師處就診。CT檢查顯示「右腎上極佔位」,瘤子約有26×23mm大小,高度懷疑為惡性腫瘤,隨即被收入泌尿一科病房。
  • 哈醫大四院泌尿外科開展顯微鏡微創技術 精準治療精索靜脈曲張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宋微 王宏磊)精索靜脈曲張(varicocele,VC)是泌尿男科臨床常見疾病之一,因其相關的陰囊疼痛不適、不育與睪丸萎縮等,尤其是對生育的影響,受到廣泛關注。哈醫大四院泌尿外科開展顯微鏡下精索靜脈曲張手術是治療精索靜脈曲張最有效的方式。
  • 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應用經靜脈途徑栓塞腦血管畸形術救治9歲女童
    近日,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三病房史懷璋教授團隊成功為一名右側顱內動靜脈畸形、基底節腦出血的9歲女童實施經靜脈途徑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這是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在國內率先開展經靜脈途徑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後,該術式在臨床高難度複雜病例上的又一次成功應用。
  • 哈醫大二院將整建制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病區;哈醫大一院再派...
    他們均是醫院中青年骨幹人オ,精兵強將,來自於呼吸內科、感染科、重症醫學科、心內科、神經內科、內分泌科、腎內科、消化內科、老年醫學科、風溼免疫科、眼科、胸外科、 骨科、心外科、泌尿外科、普外科感染監控管理辦公室等專業,具有精湛的醫術和豐富的救治護理實踐經驗,是一支實力強勁、專業齊全、醫護配合默契的精銳之師。
  • 哈爾濱:網傳「哈醫大一院耳鼻喉科被封」不實
    來源:央視網近日,由於哈爾濱市再次出現確診病例,在對外公開確診病例行動軌跡中,包含其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診的經歷,隨後,一則「哈醫大一院耳鼻喉科被封,醫護人員被緊急隔離」的消息在網絡和微信朋友圈瘋傳,引發廣泛關注。
  • 哈醫大一院耳鼻喉科被封,醫護人員被隔離?官方正式回應
    真相近日,一則「哈醫大一院耳鼻喉科被封,醫護人員被緊急隔離」的消息在網絡和微信朋友圈瘋傳,引發廣泛關注。14日,記者就此採訪了哈醫大一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李慧軍教授。對此,他表示,網上流傳的消息是謠言,疫情以來,哈醫大一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始終都在堅持臨床工作,並根據疫情形勢變化結合專科特點參與了我省耳鼻咽喉專科防疫指導工作。全科醫護人員均嚴格按照國家防控有關規定的流程進行科學防護,同時對患者也進行相應的保護相關防疫宣傳,科室包括門診、急診、急診手術、普通病房手術都在有序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