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應用經靜脈途徑栓塞腦血管畸形術救治9歲女童

2020-12-22 騰訊網

近日,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三病房史懷璋教授團隊成功為一名右側顱內動靜脈畸形、基底節腦出血的9歲女童實施經靜脈途徑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這是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在國內率先開展經靜脈途徑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後,該術式在臨床高難度複雜病例上的又一次成功應用。

患兒9歲,兩天前因突發頭痛、左側肢體運動障礙收入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三病房治療。患兒入院後經腦血管造影及史懷璋主任全面體格檢查,診斷為右側豆紋動脈供血的血管畸形導致基底節出血,由於豆紋動脈多纖細,導致栓塞微導管到位極其困難,且很難治癒該疾病,常規動脈栓塞治療不適合。同時血管畸形位於大腦深部重要功能區且比較彌散,不適合開顱手術治療。

術前:右側頸內動脈正位造影顯示:豆紋動脈供血的血管畸形

經史懷璋教授、徐善才副教授、季智勇主治醫師等團隊成員的反覆討論決定,採用相對於常規經動脈途徑栓塞而言,技術難度更大、風險更高的經靜脈途徑栓塞動靜脈畸形,爭取治癒該疾病。靜脈入路操作起來更加複雜、困難。在畸形的靜脈端採用高壓鍋技術、動脈端採用球囊阻斷技術保護下,藉助微導管注膠栓塞動靜脈畸形。通俗的說,畸形血管團如同一個水閘,動脈是入水通道,靜脈是出水通道,我們是逆流而上去對水閘進行修補。如果水流不斷,修補的膠水會隨著水流順流而下,不能到達指定的位置,所以,只能把入水通道及出水通道均關閉後,才能注入膠水讓其發揮作用,但在出水通道關閉時,極有可能會出現「破閘」的可能性,這就給術者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經史懷璋教授團隊的反覆討論及全科會議決定,採取技術難度更大的經靜脈途徑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術,以到達更好的治療效果。當日10點,史懷璋教授團隊準時開始手術,醫生首先通過靜脈途徑將微導管進入血管畸形團,而後使用彈簧圈閉塞引流靜脈端,同時採用球囊阻斷動脈供血端,在高壓鍋技術、球囊阻斷技術保護下,緩慢多次注入Onyx膠栓塞畸形血管團,複查造影顯示畸形團消失,血管畸形治癒。複查CT未見出血,手術順利結束。

術後:右側頸內動脈正位造影顯示動靜脈畸形消失

為防止術後過渡灌注出血,患兒在重症監護病房觀察2天,患兒復甦清醒後,經查體,患兒意識清楚,生命體徵平穩,左側肢體恢復肌力Ⅱ級,一周後患兒出院康復。

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率先在我國常規開展腦血管畸形的靜脈介入栓塞治療,系全國首家開展此技術的神經外科腦血管介入診療中心,就診病人均臨床治癒。神經外科三病房手術團隊的手術經驗在專業學術會議及行業頂級科研期刊上進行發表,並最終形成專家共識或治療指南,為全國腦血管疾病病人帶來「同質化」的就醫保障,為行業標準的建設再貢獻一份「哈醫大經驗」。

史懷璋教授提醒:如果發現腦動靜脈畸形,務必在工作和生活中引起足夠的重視,應避免喝酒、熬夜、過度勞累、情緒激動等誘發出血的因素。對於出血的或反覆癲癇發作的腦動靜脈畸形,建議儘早手術治療。

來源:哈醫大一院

作者:徐旭 潘麒羽 張潔

見習編輯:賈玉飛

相關焦點

  • 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救治9歲女童
    近日,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三病房史懷璋教授團隊成功為一名右側顱內動靜脈畸形、基底節腦出血的9歲女童實施經靜脈途徑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這是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開展經靜脈途徑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後,該術式在臨床高難度複雜病例上的又一次成功應用。
  • 哈醫大一院為龍江房顫患者帶來福音
    2月8日,哈醫大一院房顫中心完成首例左心耳封堵術,大大降低了患者腦卒中發生的風險。手術邀請國內知名專家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黃鶴主任現場指導,經過心內七病房梁兆光主任團隊密切合作,手術取得成功。接受手術的患者是一位72歲的大爺,幾天前突發急性腦梗,在當地醫院搶救後發現有房顫症狀,家人又慕名找到哈醫大一院心內七病房梁兆光主任尋求救治,經梁主任團隊檢查發現,患者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且綜合各項檢查建議做左心耳封堵術預防腦卒中的發生。
  • 國內外神經外科「專家論劍」!腦血管畸形是10至20歲青少年突發腦...
    眾多國內外神經外科「專家論劍」,冬雷腦科創始人宋冬雷教授指出,大量臨床資料發現,腦血管畸形是我國10至20歲的青少年突發腦出血最常見的病因。腦血管畸形中,以動靜脈畸形多見。目前, Onyx液體栓塞技術是國內外治療腦動靜脈畸形最為有效的方式之一。冬雷腦科創始人宋冬雷教授是Onyx介入治療中國首位獲得介入資質許可的醫生,多年來已積累了豐富的臨床和理論經驗。
  • 哈醫大四院成功救治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嶽金鳳)近日,58歲的患者張某突發頭暈嘔吐、意識不清被送進醫院。哈醫大四院神經外科三病房謝晨副教授、張偉光副教授共同為患者實施了介入基底動脈支架取栓及球囊血管成形術。術後第二天,患者就恢復了清醒,四肢肌力恢復,能夠按照醫生的指令「做動作了」!
  • 哈醫大一院完成經心尖TAVI手術
    身高137釐米,體重37公斤,年齡85歲……張大媽正處於慢性消耗的狀態,再加上長期罹患嚴重的主動脈瓣重度狹窄,讓這位老嫗的病情雪上加霜。近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外科專家團隊成功挽救了張大媽的生命。現已年逾八旬的張大媽,患風溼性心臟病20餘年。
  • ...中看更中用——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在哈醫大一院泌尿外科...
    說這句話的正是哈醫大一院泌尿外科二病房倪少濱主任。最近倪少濱主任新添了一位得力的助手「達文西」,它不僅名字洋氣,樣子也十分炫酷。遠遠的一個操作平臺、四隻機械手臂、一個三維攝像系統組成了一個全新的手術方式。
  • 7歲女童突然頭痛嘔吐,開顱手術發現是腦血管畸形
    患兒是女童小妮,今年7歲,4月中旬的一天,在家午睡時突發頭痛,並有嘔吐,家長以為是感冒,送至家附近的醫院門診。經過藥物治療後,頭痛症狀無好轉,並且伴有肢體抽搐、意識不清。於是,家長再次將小妮送往鎮街醫院急診科,經過顱腦CT檢查診斷為:右顳枕葉腦出血(血腫約35ml)。
  • 38歲女子四次剖宮產 胎盤嵌入子宮 術中出血3500毫升 哈醫大一院...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徐旭)近日,在哈醫大一院產科,孫敬霞主任團隊為一名38歲的產婦進行了一場特殊的剖宮產手術。之所以特殊是因為這位產婦前3次生產全是剖宮產,子宮早已傷痕累累,此次第四次剖宮產還遭遇了「兇險性前置胎盤」,胎盤像樹根一樣扎進子宮瘢痕中。
  • 哈醫大四院泌尿外科開展顯微鏡微創技術 精準治療精索靜脈曲張
    哈醫大四院泌尿外科開展顯微鏡下精索靜脈曲張手術是治療精索靜脈曲張最有效的方式。精索靜脈曲張在普通男性和不育男性中均十分多見:在普通男性中佔10%-15%,尤其在青春期男性中佔9%-26%;在原發性不育患者中佔30%-40%,在繼發性不育患者中佔69%-81%。
  • 哈醫大一院內科危重症病房開創心臟病治療嶄新方式
    經多方打聽,得知了哈醫大一院內科危重症病房在治療心衰方面有新技術,許多類似患者都得到了治癒,便住進了哈醫大一院內科危重症病房。  哈醫大一院內科危重症病房主任劉鳳岐教授介紹,如劉大爺這樣的長期冠心病、房顫引起心衰的患者目前較多見。
  • 哈醫大二院將整建制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病區;哈醫大一院再派...
    2月12日22時,哈醫大二院接到省衛健委指令後,迅速反應,在40分鐘內火速集結了160名精銳醫護人員,組成了哈醫大二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儀式上,哈醫大二院黨委書記王永晨鄭重宣布,哈醫大二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成立臨時黨總支,副院長蔣傳路擔任臨時黨總支書記兼醫療隊隊長,臨時黨總支下設4個臨時黨支部,第一黨支部書記為呼吸科陳宏,第二黨支部書記為神經內科張本平,第三黨支部書記為重症醫學科王懷泉,第四黨支部書記為感染科康鵬。王永晨為蔣傳路授支援武漢醫療隊隊旗。
  • 哈醫大二院成功救治中腦血管畸形出血合併腦積水患者
    近日,哈醫大二院神經外科五病房(顱底與功能神經外科疾病中心)主任胡韶山教授帶領團隊,憑藉精湛醫術,勇闖腦幹禁區,成功救治了一位65歲患有中腦血管畸形出血合併梗阻性腦積水昏迷了一個多月的患者,目前患者已經甦醒。
  • 腦血管煙霧病手術費用大概多少?煙霧病二次出血
    核心提示:  煙霧病是一種腦血管網畸形疾病,對於煙霧病的治療,醫學界早有定論,只能進行外科手術治療,內科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對於改變畸形、徹.底祛根無益。那麼腦血管煙霧病手術費用大概是多少呢?   煙霧病是一種腦血管網畸形疾病,對於煙霧病的治療,醫學界早有定論,只能進行外科手術治療,內科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對於改變畸形、徹.底祛根無益。那麼腦血管煙霧病手術費用大概是多少呢?  這要具體看是做什麼樣的煙霧病手術!
  • 患者上消化道大出血,壽光市人民醫院醫生利用介入栓塞術成功治療
    這是該院完成的首例門脈系統疾病介入手術「經皮經門靜脈胃冠狀靜脈栓塞術(PTVE)」,標誌著該院這項技術走在了壽光市前列,也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病人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患者是63歲的張阿姨,因大量嘔血急診收住消化內科。經接診醫生詳細詢問病史後診斷為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破裂大出血。立即給予輸血、抑酸、補液等內科保守治療。治療期間患者再次大量嘔吐鮮血並鮮血便,出現出血性休克表現。
  • 20歲女大學生突然失語?竟是腦血管畸形惹的禍!
    術前:腦血管畸形伴出血;術後:血管畸形已切除突發失語!發現腦血管畸形20歲女大學生,因突然失語伴頭痛,輾轉當地多家醫院,CT檢查顯示腦出血。後轉診至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外科,根據黎同學的病史、CT影像資料,醫院為其進一步完善頭顱MR檢查,確診腦血管畸形導致的出血。據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醫學中心、外五科(神經外科)主任陳陸馗介紹,腦血管畸形是腦血管的先天性、非腫瘤性發育異常。
  • 今天,哈醫大二院、哈市一院、五院、兒童醫院紛紛支援我省抗「疫...
    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隊員51歲,最小的隊員29歲,都是科室業務骨幹,具有豐富的臨床醫療經驗。 哈爾濱市兒童醫院作為黑龍江省兒童醫療中心、黑龍江省危重症救治中心,在重大疫情面前,召必應,戰必勝,彰顯著兒醫人所肩負的責任和擔當。
  • 大慶熊貓血男孩脾破裂 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緊急施救保孩子平安
    前不久,大慶的一個九歲男孩,在學校玩耍時摔倒,左上腹部碰到了臺階上,他隨即起來拍拍身子繼續玩耍。
  • 哈爾濱:網傳「哈醫大一院耳鼻喉科被封」不實
    來源:央視網近日,由於哈爾濱市再次出現確診病例,在對外公開確診病例行動軌跡中,包含其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診的經歷,隨後,一則「哈醫大一院耳鼻喉科被封,醫護人員被緊急隔離」的消息在網絡和微信朋友圈瘋傳,引發廣泛關注。
  • 哈醫大一院耳鼻喉科被封,醫護人員被隔離?官方正式回應
    真相近日,一則「哈醫大一院耳鼻喉科被封,醫護人員被緊急隔離」的消息在網絡和微信朋友圈瘋傳,引發廣泛關注。14日,記者就此採訪了哈醫大一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李慧軍教授。對此,他表示,網上流傳的消息是謠言,疫情以來,哈醫大一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始終都在堅持臨床工作,並根據疫情形勢變化結合專科特點參與了我省耳鼻咽喉專科防疫指導工作。全科醫護人員均嚴格按照國家防控有關規定的流程進行科學防護,同時對患者也進行相應的保護相關防疫宣傳,科室包括門診、急診、急診手術、普通病房手術都在有序進行中。
  • 94歲老人腎臟內長「鹿角」 哈醫大一院多學科協作挽救患者生命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徐旭)近日,哈醫大一院泌尿外科三病房修有成教授團隊成功為94歲的腎半鹿角結石女性患者,完成微創碎石取石手術,成功解除泌尿系感染與梗阻,避免危及生命的全身炎性反應症候群進一步發展,挽救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