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總局官宣新統計規定:收視率造假將擔責 將追責到人

2020-12-26 AI財經社

4月13日消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於今日發布《廣播電視行業統計管理規定》,強調廣播電視主管部門應當依託大數據統計信息系統,統籌收視收聽率(點擊率)統計工作,對數據的採集、發布進行監督。同時,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幹擾、破壞廣播電視主管部門依法開展的收視收聽率(點擊率)統計工作,不得製造虛假的收視收聽率(點擊率)。出現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行為的,所在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承擔第一責任,分管負責人承擔主要責任,統計人員承擔直接責任。

《規定》要求,廣播電視行業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統計工作責任制,並按照「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相結合」、「誰主管、誰負責,誰經辦、誰負責」。各單位應當建立統計數據質量控制責任制,對原始記錄和原始臺帳進行歸納和整理,對所填報統計報表的完整性、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審查、覆核,並由單位負責人審核籤署蓋章,在規定時限內報送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報表報送後發現有誤的,應當在規定期限內予以更正。同時,國際廣播電視總局宣布,該公告將於5月5日正式施行。

此前,為根治收視率造假、點擊率注水等問題,廣電總局也曾上線節目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覆蓋全國1.4億有線電視、和IPTV用戶的直播收視行為,不過直到今年年初,仍有幾部熱播劇傳出數據疑雲。另一方面,視頻網站則大都已用熱度值替代原有的點擊量等指標,當時優酷方面還表示,「收視率、播放量並不能全面反映影視節目的社會價值,一部文藝作品的影響力和導向意義,更不能以這樣一個簡單的指標來衡量。」(文丨AI財經社 黃雲騰 編輯丨王曉玲)

相關焦點

  • 業內常用的7種「收視率」數據統計,誰最靠譜?
    CSM59城網所覆蓋的則是在71個大中城市中,使用測量儀統計數據的城市。  2016年,CSM聯合歡網科技推出新的實時收視系統,並推行到全國網、35城以及52城(現59城)平臺上。  這個系統可以通過實時在線平臺對全國上星頻道進行分鐘級的數據呈現,同時提供同時段歷史數據和對比頻道的數據參考。
  • 廣電總局官宣《餘生》播出時間,肖戰主演《陳情令》《誅仙》獲獎
    近日,廣電總局官宣了近期廣電總局官方發布了《餘生請多指教》的預告片,並且配文「2020年新劇,即將開播」,粉絲和網友也紛紛在下方留言「你可是權威官方,不要失信哦,說好了,今年一定要播,還有不到兩個月時間,期待!」
  • 廣電總局明確規定!
    廣電總局: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名制,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 收視率調查改革的方向在哪裡?
    近期網絡社會上出現一些針對收視率問題的輿情和反映,總局非常重視,正在抓緊組織調研,堅決治理收視率造假問題。收視率調查改革的方向在哪裡?我們有以下幾點思考。 收視數據作為「通用貨幣」源於「注意力經濟」。在資訊時代,信息泛濫導致受眾注意力稀缺。所以越能夠獲得受眾注意或收視率越高的廣播電視節目,能獲得越高的廣告收入。
  • 廣電總局公布最新73家《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甲種)》機構名單
    今年1月,廣電總局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度<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和<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甲種)>換證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對於存在兩年內未開展節目製作經營活動,參與違規買賣收視率或參與收視率造假,未按要求規範、及時繳納稅款等情況不予換發新許可證。
  • 公安部發話:收視率造假是違法犯罪行為,將嚴懲嫌疑人
    回顧2018年的影視行業,明星高片酬、收視率造假等亂象頻出,習慣碎片化觀劇的受眾逐漸失去耐心,影視作品似流水般逝去,留在觀眾心中的好故事卻寥寥無幾。有人說是行業「寒冬」,但本質上是國家、行業和觀眾三者共同開啟免疫系統進行「自淨」。
  • 文娛快訊|廣電總局:堅決向追星炒星、高片酬等說不; 《演員的品格》官宣嘉賓陣容
    此項戰略轉變將從明年開始,屆時,YouTube Premium將不再擁有自製內容的獨家權益,導致訂閱用戶喪失一項主要福利。YouTube的付費服務仍然會在自製等內容中去掉廣告,而且仍然可以享受流媒體音樂特權。
  • 廣電總局終於放大招:中國要結束「爛片」時代了?
    A認為,造成天價片酬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製片方本身,「一方面不擇手段哄搶演員,一方面叫苦不迭埋怨價格高,沒人逼他們用啊!」不過,A也提到,在良性的環境下,演員片酬絕對不能超過製作費的二分之一,否則只能粗製濫造,「但是目前製片方往往把演員片酬的預算提高到了三分之二」。
  • 廣播電視節目收視大數據統計調查已納入政府統計調查項目管理
    截屏圖 在《廣播電視行業統計管理規定》(簡稱《規定》)正式施行8個月後,《廣播電視節目收視大數據統計調查制度》(簡稱《制度》)已於近日開始實施
  • 《演員的品格》官宣嘉賓陣容,《浪漫星星》定檔12月5日
    3)《我們》將於2019年3月開機青春愛情電視劇《我們》將於2019年3月開機,暫定主演:張新成、宋祖兒。根據辛夷塢的60萬冊超人氣同名小說改編,辛夷塢十年暖傷青春收官之作,廣電總局推薦改編作品,喜天影業、悅凱影視聯合出品。
  • 國家廣電總局加強網絡直播管理!這七類行為將被禁止
    要說今年最火的,毋庸置疑就是直播,但在看似風光無限下,也存在諸多槽點,例如明星網紅直播帶貨涉嫌刷單造假、售後服務不滿意等等。前幾天中消協發布的雙十一輿情分析報告中,關於「直播帶貨」類的負面消息總共有334083條,可見直播帶貨還十分不規範。
  • 廣電總局插手 PGone連累《中國有嘻哈》停播 陳冠希或將復出
    雖然賈乃亮發了聲明,事情也基本快要結束,但是PGone的事還沒完,多個官微集體聲明抵制PGone,就連廣電總局也下禁令了!原本PGone與李小璐只是床榻之事而已,不曾想PGone背景甚黑,脾氣性格深得其父真傳,歌詞亂七八糟,人亦如其作品一般低俗,不僅多個音樂官微聲明下架其歌曲,廣電也發布最新規定:「停播節目不得復播 包括不得轉到網絡播出」,不僅《中國有嘻哈》全網停播,甚至還會連累《嘻哈2》,這次看來PGone在娛樂圈已無立錐之地!有消息稱陳冠希將在《嘻哈2》,將以導師身份復出。
  • 著名導演炮轟收視率造假:播前先交7200萬!國家出手了
    昨天,廣電總局回應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9月16日消息,針對收視率問題的輿情和反映,國家廣電總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已採取相關措施,並會同有關方面抓緊開展調查,一經查實違法違規問題,必將嚴肅處理。曾經親耳聽到某導演朋友在電話裡無奈地要求他的製片將每集40萬元購買收視率的費用打到北方某市電視臺購片主任指定的公司。他跟我說如果不按照電視臺指定公司買收視率,他將收不到電視臺尾款。」  著名編劇汪海林轉發該條微博並評論:「看完此文,氣憤和感動讓我熱淚盈眶,@郭靖宇導演是我一輩子的好朋友!
  • 11家上市公司官宣參投「中國神網」 廣電系借力5G東山再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11家上市公司官宣參投「中國神網」 廣電系借力5G東山再起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2019年,參與中國廣電網絡的11家上市公司中,廣電網絡、廣西廣電、吉視傳媒、湖北廣電等8家公司淨利潤呈負增長。
  • 廣電總局出手,嚴管頭部主播,嚴禁未成年人打賞
    針對未成年人非理性打賞的社會問題,廣電總局此次在通知中規定:「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與此同時,為了將打賞功能規範化,促進直播行業生態的良性發展,倡導全民理性消費,「通知」還規定:(1)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
  • 2020年廣電政策發展研究報告
    ■ 規範統計數據,打擊數據造假2020年是廣電總局充分規範行業統計數據的一年,為此還專門頒發了「6號令」即《廣播電視行業統計管理規定》。該規定於5月5日起正式施行,「適用於廣播電視主管部門依法調查、搜集、整理、研究和提供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節目服務統計資料(包括大數據統計資料)的廣播電視行業統計活動」。一方面,《規定》意在為確保統計資料真實準確、完整及時提供法治保障;另一方面,則為規範市場數據統計、發布和管理工作,開展收視收聽率(點擊率)統計及打擊數據造假行為等提供法律依據。
  • 「限薪令」廣電總局又將在演員片酬重新啟動,天價片酬將徹底消失
    近年來,關於演員報酬的討論一直是社會上的熱點話題,眾所周知娛樂演員的收入是難以想像的,他們一部戲動輒上千萬甚至上億堪稱天價,演員的收入問題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滿和有關部門的重視。廣電總局日前就演員片酬問題出臺了新規定,即重點網絡劇推出時,必須上報主演的薪酬。
  • 總局再次強調嚴防數據造假、加強數據審核
    1月10日消息,廣電總局發布最新通知,關於《廣播電視節目收視大數據統計調查制度》的通知。為了推進科學客觀公正收視調查體系建設,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於2020年12月24日印發了《關於印發<廣播電視節目收視大數據統計調查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 廣電總局:2020年Q1電視劇收視率排名出爐 《安家》最高
    近日,廣電總局「中國視聽大數據」2020年第一季度收視數據盤點出爐。今年1至3月,是國人居家隔離,攜手抗擊新冠肺炎的關鍵時期,與此同時,電視收視率有了大幅提升。據「中國視聽大數據」(CVB)統計,2020年第一季度相較2019年第四季度全國有線電視和IPTV用戶日均收視總時長上漲
  • 官宣!全部停播!
    官宣!全部停播!針對監看發現部分電視購物頻道播出的收藏類購物節目存在虛假宣傳等違規問題,廣電總局近期組織有關省局開展全國電視購物頻道收藏類購物節目專項清查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