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節目收視數據大調查!總局再次強調嚴防數據造假、加強數據審核

2021-03-02 眾視AsiaOTT

1月10日消息,廣電總局發布最新通知,關於《廣播電視節目收視大數據統計調查制度》的通知。

為了推進科學客觀公正收視調查體系建設,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於2020年12月24日印發了《關於印發<廣播電視節目收視大數據統計調查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該通知一共分為四部分,分別為《制度》的制定實施、《制度》的重要意義、《制度》具體要求、《制度》執行要求。

通知規定,《制度》由國家電視總局制定,由國家統計局批准執行,須在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廣播電視節目收視大數據統計調查是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統計調查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唯一經國家統計局批准執行的收視調查項目。《制度》可以從源頭上解決收視調查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目的在於強化廣播電視節目的科學評價和規範管理,意在促進收視環境激濁揚清,助力優秀節目廣泛傳播,培育廣播電視節目創新發展新動能。

《制度》要求,調查對象為擁有收視用戶的有線電視運營機構或IPTV服務機構,調查內容包含單位基本信息和用戶數據、終端設備數據、節目數據、收視行為數據。

廣播電視節目收視大數據統計採用全面調查方法,通過大數據方式匯聚,分析用戶收視數據(不涉及個人信息的使用與發布),由全國廣播電視總局統一組織,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所屬有關單位負責實施,針對數據採集、傳輸、處理、使用等統計業務流程的各環節進行質量管理和控制。綜合統計數據將定期通過「中國視聽大數據」網站和「中國視聽大數據」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發布。

《通知》對《廣播電視節目收視大數據統計調查制度》的執行提出了如下要求:

深刻認識《制度》重要意義。相關調查對象應按照法律法規要求,履行發行義務,如實提供調查數據。

紮實抓好《制度》落實落地。省級廣播電視管理部門要督辦有線電視運營機構、IPTV服務機構等按照《制度》要求上報真實、完整的收視數據;調查實施單位要建立健全數據發布和使用制度,依法依規劃定數據共享範圍,推進調查數據利用;各單位要積極推動節目收視調查數據全面應用。

確保大數據節目收視調查數據真實準確、各單位要貫徹落實防範和懲治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責任制,健全統計數據質量責任體系,加強調查數據的審核和質量核查,保障大數據節目收視調查數據質量。

通知顯示,下一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將組織其所屬有關單位繼續推進網際網路電視、網絡視聽相關收視數據接入。同時,「廣播電視節目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還將實現網際網路電視、網絡視聽收視大數據的全面統計。

以下為原文發布:

相關焦點

  • 廣電總局 | 發布《廣播電視節目收視大數據統計調查制度》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近日發布了《關於印發<廣播電視節目收視大數據統計調查制度>的通知》。
  • 《廣播電視節目收視大數據統計調查制度》發布
    根據相關通知,廣播電視節目收視大數據統計調查是唯一經國家統計局批准執行的收視調查項目,調查方式是全面調查方式,數據將定期通過「國家視聽大數據」發布,要求各單位要貫徹落實防範和懲治廣播電視和網絡視頻聽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責任制,確保大數據節目收視調查數據真實準確。而下一步,廣播電視節目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還將實現網際網路電視、網絡視聽收視大數據的全面統計。
  • 廣播電視節目收視大數據統計調查已納入政府統計調查項目管理
    截屏圖 在《廣播電視行業統計管理規定》(簡稱《規定》)正式施行8個月後,《廣播電視節目收視大數據統計調查制度》(簡稱《制度》)已於近日開始實施
  • 廣播電視節目收視大數據統計調查制度
    一、調查目的   為強化廣播電視節目的科學評價和規範管理,準確掌握廣播電視節目收視情況,特制定此制度。、終端設備數據、節目數據、收視行為數據四類收視數據以及有線數位電視收視用戶綜合數據。   四、調查方法   本調查制度採用全面調查方法,通過大數據方式匯聚、分析用戶收視數據。
  • 獨家|廣電總局「網際網路電視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數據對接方案」全文
    以下是通知內容及對接方案: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快推進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關於建立科學公正收視調查體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廣電總局自主創新建設了基於「全網絡、全樣本、大數據、雲計算」的廣播電視節目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
  • 廣電總局363號文,限期網際網路電視全量用戶收視數據對接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近日給七大網際網路電視牌照主體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網際網路電視數據採集匯聚工作的通知》(363號文),要求其所轄持有網際網路電視集成牌照的相關播出機構,做好督將網際網路電視全量用戶收視數據真實、完整、長期、實時地採集匯聚到廣播電視節目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
  • 【票·資訊】收視率調查3.0:有錢隨便改數據
    2012年,製片人王建峰公開舉報第三方公司買賣數據,騰訊娛樂推出系列獨家調查報告,引發業內譁然。2013年9月,湖南衛視部分地區收視為0,被疑因其他電視臺購買收視而受牽連,喧囂一時。2014年7月,《電視收視率調查準則》(業內稱為「新國標」)出臺,收視現象有據可依,同時,收視率數據公司索福瑞多次針對購買收視的個案進行資料搜集,試圖從根源上掐住造假命門。
  • 廣電總局公開近兩周收視數據,電視收視逆勢爆發!
    來源:傳媒內參—廣電頭條綜合自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劃重點:1、1月25日至2月9日,全國有線電視和IPTV較去年12月份日均收看用戶數上漲23.5%,收視總時長上漲41.7%,電視機前每日戶均觀看時長近7小時。
  • 收視率調查視角下的大數據與抽樣數據
    有人將收視率低,收視率數據容易被造假的罪名歸於抽樣數據。言下之意,似乎大數據的收視結果更為完美。那麼抽樣數據與大數據之間哪個更勝一籌?哪個更能全面還原觀眾收視行為和電視市場競爭呢?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需要了解兩者之間的特質與差異。
  • 聚焦 | 收視率調查視角下的大數據與抽樣數據
    收視率調查視角下的大數據與抽樣數據之爭,是近年來非常熱門的一個話題。作為研究者,對不同類型數據的價值挖掘,我們一直有所關注,這在世界範圍內也是一個熱點話題。近年來,收視率被認為是電視行業中最主要的評估標準,收視率數據也引起了高度的重視,收視率引發的數據準確性問題也日益增多。有人將收視率低,收視率數據容易被造假的罪名歸於抽樣數據。言下之意,似乎大數據的收視結果更為完美。
  • 廣電總局CVB數據:2020全年電視收視用戶每日均收視時長5.85小時
    廣電總局「中國視聽大數據」(CVB)系統統計,2020年全年電視收視用戶每日戶均收視時長5.85小時(同比上漲12.9%),每日回看用戶數佔全天收視用戶規模的12.3%,點播用戶數佔全天收視用戶規模的34.0%。電視大屏觀眾規模大,用戶粘性高。
  • 廣電總局官宣新統計規定:收視率造假將擔責 將追責到人
    4月13日消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於今日發布《廣播電視行業統計管理規定》,強調廣播電視主管部門應當依託大數據統計信息系統,統籌收視收聽率(點擊率)統計工作,對數據的採集、發布進行監督。同時,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幹擾、破壞廣播電視主管部門依法開展的收視收聽率(點擊率)統計工作,不得製造虛假的收視收聽率(點擊率)。出現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行為的,所在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承擔第一責任,分管負責人承擔主要責任,統計人員承擔直接責任。
  • 總局363號文:七大牌照商全量用戶收視數據與總局系統限期對接
    總局363號文:七大牌照商全量用戶收視數據與總局系統限期對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近日給七大網際網路電視牌照主體下發
  • 可以用手機實時查看CSM電視收視數據了
    經過兩年多的市場檢驗與反饋,受到業內高度關注和肯定的同時,推出「實時收視平臺」APP是為了市場能以更便捷和簡單的途徑獲取信息。「實時收視平臺」秉承著定位於現有CSM電視收視服務體系延伸的理念、依靠國內自有技術力量開發、基於雲計算大數據的收視數據產品,是業內探索抽樣數據與海量大數據融合的成功典範。
  • 2020電視收視數據:疫情防控節目、脫貧攻堅題材佔大比重
    據廣電總局「中國視聽大數據」(CVB)系統統計,2020年全年電視收視用戶每日戶均收視時長5.85小時(同比上漲12.9%),每日回看用戶數佔全天收視用戶規模的12.3%,點播用戶數佔全天收視用戶規模的34.0%。電視大屏觀眾規模大,用戶黏性高。
  • 數據 | 2017年綜藝節目收視分析
    本文依據CSM媒介研究2017年所有調查城市收視數據,對綜藝節目的收視情況進行回顧分析,以期對業內人士有所借鑑。• 綜藝節目收視總量較2016年有所下滑2017年所有調查城市觀眾全年人均收看綜藝節目總收視時長為5384分鐘,較2016年降幅超過23%。
  • 廣電總局中國視聽大數據發布,省級衛視交出亮眼成績單!
    廣電總局「中國視聽大數據」(CVB)日前發布了2020年收視綜合分析。2020年全年電視收視用戶每日戶均收視時長5.85小時(同比上漲12.9%),每日回看用戶數佔全天收視用戶規模的12.3%,點播用戶數佔全天收視用戶規模的34.0%。電視大屏觀眾規模大、用戶粘性高。
  • 大數據對收視率調查的影響及思考
    目前實行的收視率調查是建立在一套被行業內認可的、完整的技術和運維方案基礎上的,在採集到觀眾收看電視節目的3W相關變量後,進行統計計算和報告而得到的最終結果,這也是收視率數據能夠成為行業通用貨幣的基礎。因此,在採用大數據生產收視率過程中,也必須建立一種科學的流程思維,並在這種思維指導下形成一套科學的大數據採集流程。
  • 收視率調查改革的方向在哪裡?
    「融媒體中心」改革盛宴來源:國家廣電智庫問/沈雅婷導收視率數據,是衡量電視節目傳播情況的客觀依據,也是衡量相應時段廣告價值的參考數據。節目製作方、播出平臺、廣告商、社會公眾等各方都非常關注,有人稱之為廣電行業市場的「通用貨幣」。然而,收視率造假現象屢禁不止,阻礙廣電繁榮發展。
  • 艾瑞高管接受調查:影視行業「流量」將死,「數據」也要完?
    數據公司被約談,不免令人聯想到前段時間關於影視作品數據造假的新聞。從愛奇藝關閉前臺播放量,到郭靖宇炮轟收視率買賣,再到廣電總局和行業協會紛紛發布聲明,要求徹查造假,一場圍繞影視內容熱度、數據真實性的監管風暴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