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航空董事長:為何買100架國產飛機?下一步要做啥

2020-12-27 中國航空新聞網

今天,下定100架國產飛機的華夏航空,在重慶正式接收了其百架訂單中的首架ARJ21飛機。華夏航空的首架ARJ21飛機為全經濟艙90座布局,值得一提的是,這架飛機也延續了ARJ21近期優秀的冠名傳統,被命名為「華夏通程號」,此外,華夏航空董事長胡曉軍在交付儀式上介紹,華夏還為這架飛機進行了內部徵名,花名定為「么妹」。

在迎接首架ARJ21飛機入列的同時,胡曉軍董事長也帶領他的團隊接受了採訪,對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華夏航空為何選擇ARJ21飛機?又為何一口氣訂購100架國產飛機?為後續投入運營做了哪些準備?首架飛機為何命名華夏通程號?一起來聽聽華夏航空高層的權威聲音。

【本期對話】華夏航空董事長胡曉軍、華夏航空CEO吳龍江、華夏航空總裁李志良。

1、2019年行業沒有預見到的「黑天鵝」是什麼?有何影響?  

Q:華夏航空為什麼要買ARJ21飛機?

董事長胡曉軍:首先還是由於市場原因,我們飛支線,各機場各種條件也在成熟期。其實在飛機設計的時候,中國商飛與我們有很多運行以及經營上的溝通,ARJ21最大的特點是根據中國支線市場的情況來設計,可以填補華夏的一些空白,比如高原機場,或高高原機場(目前ARJ高原性能還在進一步認證)。此外,我們30%的航線在一些氣象條件下要減載,對旅客也造成了很多不方便,ARJ21在運行能力上有很大的改善,所以我們基本根據市場來選擇購買ARJ21飛機。

Q:目前華夏航空的ARJ21運營保障如何,如何能保障順利運營?

總裁李志良:華夏很早就在關注國產民機,特別是ARJ21從整個設計,製造到投入商業運營等技術方面的環節,也參與了部分的製造和設計環節,在引進機型以後,我們主要做了兩方面準備:1.配備了專業的技術人員隊伍(飛行員,機務,航務等),能夠為ARJ21的安全運行做好技術保障;2.進一步完善支線航空網絡,特別是我們在幹支和支支兩部分的航線結構,我們為新飛機前期安排了延安,南陽等支線機場,能夠進一步豐富航線結構。

為了運營國產民機所構建的專業團隊,我們也時刻做好準備,為行業內其它運營國產飛機航司提供服務,共同推動國產民機更商業化運行。

Q:華夏一次訂購100架飛機,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特別是在疫情之下。

董事長胡曉軍:100架對商飛來講是最大訂單,這麼下單比較少,首先還是基於對市場的信心,中國民航從幹線到幹支,現在支支之間的市場也就是三四線城市之間的市場也開始出現了,這個是巨大的市場,倍增的市場,我們也看到這個機會,首先100架的量和市場需求是匹配的,或者說是遠遠不夠的。

從商業或安全角度考慮,20架一次的訂購也可以,但是我們首先還是想提振行業的信心,更重要的是提振供應鏈的信心,這和華夏未來的發展有關,我們不斷在運行這個飛機,使用生態上,在供應鏈的安全上,也會做一些工作,這個工作都需要一些量去鋪墊,10架10架沒意義,供應鏈願不願意去針對一個新機型投入做研發還是就對付對付就完了,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對供應鏈的激勵和刺激是需要量的。

所以訂購100架首先確實是市場有支撐,不是腦子一熱,第二個方面是要對供應鏈進行推動。

Q:華夏不僅聚焦航空主業,在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衍生方面,下一步有什麼考慮?

CEO吳龍江:最近華夏也從航空角度和一個城市進行深度的融合,這也分為三層角度:1通達,作為航司有飛機,政府有需求,去開航線,這事最傳統的方式。最近華夏希望進入到某個城市,站在城市的航線通達性角度去進行完整的航線網絡設計。用網絡的通達性角度和技術所形成的積澱,為老百姓的出行去設計一個網路。

2、通融,希望從純粹位移角度衍生到市民的美好生活,市民的出行不僅僅是為了位移,也希望能夠去享受美好生活,在城市端有好的旅遊,生鮮農副產品等資源,這些資源是需要開發的,資源本身也是另外個城市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希望能從航空的角度把這些資源充分利用起來,而城市本身又給這種消費提供一個好的場景,所以這是我們第二層的通融考慮。

第三個業務形態是每一個城市本身有發展的衝動,那麼它也有很好的資源稟賦,我們希望能夠把我們的一些產業發展的一些投向,未來要和城市的產業發展去做結合,可能不同的城市它有不同的資源稟賦,有不同的需求。這個時候我們希望航空公司,包括我們通達,也包括我們通融的一些業務,能夠在城市端形成產業的落地,實踐為城市經濟的成長,城市的發展提供助力,這是我們的幾個考慮。

董事長胡曉軍:衍生產品我們叫航空應用,或者叫做通融,航空是一個強關聯行業,比如和旅遊,當然航空現在是被別人在整合的一個角色,其實在產業鏈上航空是一個壟斷的環節,應該是用航空去整合別的資產產業。所以叫航空的應用,這個衍生產品也好,設備功能也好,簡單的說這個產品本身也是可以用。

Q:商飛和華夏的合作意味著什麼,對未來國產民機生態圈的構建有什麼影響?

董事長胡曉軍:好飛機是用出來的,這個是共識,光靠造造不出來。在用的過程中,我們選擇ARJ21飛機,其實我們介入的非常早,在ta設計階段,及各種技術應用環節都介入了,目前ARJ21已投入了運行4年。所以現在我們評價ARJ21的安全性是沒有問題的,我們不會開玩笑,我們要對消費者負責。

當然,從服務的體驗上面,還是有不少要改善的。當然,因為我們一直參與,目前已經有一些改善了,比如行李架已經大一些了,但是服務的體驗還是有很多的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噪音等很多服務體驗方面,是非常要改善的。

同時需要改善的也包括了ARJ21的運行範圍,比如我前面 介紹的高原性能,一些我們不太好飛的地方,要減載的地方,這個都是基於服務的改善,然後再進一步的改善,就是要有經濟性,要有盈利能力,這一點是ARJ21飛機需要非常大的改善。

此外,一個好產品一定要有一個好的使用環境,才能夠用好,比如說陸巡和途樂,這兩個是一個級別的汽車,但途樂就是因為在中國的使用環境沒有打造出來,維修培訓沒有打造出來,銷量是陸巡的可能1/10,現在可能好一點,售價還是陸巡的一半,所以使用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使用環境方面我們是有獨有的能力的。今天交付儀式所使用的機庫是一個雙機位的機庫,我們同時在建四個機位的機庫,我們在全國還要再布置一些,這是代表維修能力。備件的供應,教育的培訓,基於ARJ21飛機安全的管理等等,都是為ARJ21飛機使用生態的打造,使用生態的打造所面臨的時間和難度其實不比造個飛機容易,那是一個長時間的,因為市場不斷的擴展。

我們國產飛機也曾走出去過,比如新舟60,但是因為沒有使用生態,全盤都得回來。五架開兩年停了變成三架,再過兩年變成一架,最後變成趴那兒了,這就是使用生態不對,並不是飛機不好。在使用生態上,我們會有很多東西,其實也是我們的業務過程。就是我們從一家航空公司變成支持對行業的整體能力提供支持,這也是一個方面。

第二個方面就是在供應鏈安全上,可能去年還沒那麼嚴重,我們一直都說航空是工業時代最後的明珠,咱們國家其實所有的工業行業,成行業的落後,大概就是航空了。所以大量供應鏈的一些東西是需要國產化替代的。在這裡面我們也會找到我們自己的角色,所以這個是我們與商飛合作,相當於分析本身的問題,有使用環境的問題,有供應鏈安全的問題,大概這些方面我們會與商飛合作,把ARJ21從能用的飛機變成好用的飛機。

Q:首架ARJ21飛機命名為華夏通程號有什麼特殊的含義?

總裁李志良:華夏航空所創的這個通程航班業務,是現階段民航打造航空網絡裡幹線到支線,支線到支線,甚至是為未來幹支通立體交通網絡,一個實現的重要路徑和手段。而這些網絡的構建在三網融合的過程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構建網絡需要ARJ21這個機型,需要我們通程模式,這是我們美好的初心。我們將首架ARJ21命名為華夏通程號,也是希望通過ARJ21飛機,和通程網絡的構建,把中國的城市都連接起來,讓生活在三四線城市的更多百姓,能夠通過華夏的通程航班乘坐我們自己的國產飛機通向全世界。第一架國產飛機的華夏通程號是一個好的開端,也承載了我們很美好的願望。

董事長胡曉軍:簡單的說通程是目前解決支線困局的最有效的辦法,在需求側來說,旅客需要去的目的地很多,但是流量不夠,所以我們要用網絡的辦法集成流量。第二個就是從供給側來講,中國的航空時刻是非常緊張的,原來是北上廣的緊張,現在是重慶、成都都有點緊張,甚至到部分支線機場都發生緊張。所以這種供給側的資源的緊張,解決支線市場已經不可能像幹線市場那樣把所有的點覆蓋,並且要高密度的覆蓋。但是如果不高密度的覆蓋,對通達性也解決不了,所以通程應該是目前解決支線市場或者三四線市場看到的最有效的辦法。

Q:我國東西地區經濟發展差異較大,支支航線目前覆蓋多少比例,未來的預期又是如何?

董事長胡曉軍:支支如果全部連結起來,市場規模會是幾何級增長的,今天這個市場已經開始啟動了,我們最早飛CRJ200時候,包括一些次幹線的啟動,比如貴陽-南寧,一個航班的量大概是三四十人。後來我們看到幹線城市到直線城市流量又起來了,但又到了一個門檻,現在一些局部的支線城市到支線城市,其實支線城市這個名字我也不太想用,支線簡單的說就是把中國的腹地連起來,也不一定是800km以下航線,這些城市以三四線為代表,民航的發展和國家發展是一起走的,全面小康的時候支線已經是主戰場了,沒有交通支撐是不可想像的,支線航空從存量上是「欠了很多帳」,交通應該是高度經濟發展的,支線航空滯後於經濟發展。從消費角度來講,三四線城市居民是最大的消費群體,其次他們是最活躍的消費者,有大量的需求做支撐。交通不配套的話是無法國內大循環的,大循環最重要的是交通,比如山東的大蔥去日本比去西北的支線城市都容易,那怎麼大循環?這個時候三四線的腹地資源已經不是毛細血管的問題了,應該是個主戰場,未來的計劃不太好說,現在華夏是覆蓋100個支線機場,我們曾經計劃覆蓋60%支線機場,現在目標是覆蓋200個支線機場,我們要做全國性的支線航空公司,目前還在大量往前鋪航線的階段。

相關焦點

  • 華夏航空董事長:為何買100架國產飛機?
    11月10日,下定100架國產飛機的華夏航空,在重慶正式接收了其百架訂單中的首架ARJ21飛機。在迎接首架ARJ21飛機入列的同時,胡曉軍董事長也帶領他的團隊接受了採訪,對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華夏航空為何選擇ARJ21飛機?
  • 華夏航空迎來第50架飛機
    6月24日,一架編號為B-30F5的全新空客A320neo飛機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正式交付給華夏航空,在舉行了象徵著民航界最高禮遇的過水門儀式後,該架飛機正式入列華夏航空機隊,這也是今年疫情暴發以來,重慶迎來的第一架新飛機。
  • 國產第99、100架SA60L(阿若拉)飛機下線交付
    第99、100架SA60L(阿若拉)飛機交付。林一翔 攝「第100架飛機下線,表明我們跨上航空裝備製造的新臺階,同時也說明國內通用航空市場形成了一個好的氛圍。」山河智能裝備集團董事長何清華說道。9月26日山河科技第99、100架SA60L(阿若拉)飛機下線及交付儀式在株洲山河航空產業基地舉行,該飛機為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我國首個獲得中國民航局適航認證的民族自主品牌全複合材料輕型運動飛機,由國內研發團隊全自主設計、全自主製造。
  • 華夏航空董事長胡曉軍榮獲2020安永中國企業家獎
    華夏航空董事長胡曉軍等十位中國企業家從眾多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為2020安永企業家獎中國區大獎獲得者。胡曉軍是唯一獲此殊榮的中國服務業企業家。 據了解,到目前,華夏航空機隊規模共53架,開通航線165條,通航城市124個。
  • 中國新成立航空公司用國產ARJ21飛機首航 已有7家航空運營ARJ21
    目前,ARJ21新支線飛機已正式投入航線運營,已經交付市場40多架,收到訂單670架。 據航空圈了解,目前中國有7家航空公司商業運營ARJ21飛機,分別是成都航空、天驕航空、江西航空、中國國際航空、中國南方航空、華夏航空和一二三航空。
  • 吉祥航空接收中國第100架787夢想飛機
    波音與吉祥航空今日共同慶祝了這家總部位於上海的航空公司接收其第六架787-9夢想飛機,該機也是中國民航業直接購買的第100架787
  • 臺灣新成立航空接收2架新飛機 董事長自己駕駛 今後仍親自接機
    航空圈訊 臺灣星宇航空(Starlux Airlines)第二架新飛機12月23日清晨順利降落高雄小港機場,隨後並轉往桃園國際機場,同樣由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親自開回臺灣。張國煒下機後表示,只要有時間,未來每一架新飛機都會由他親自接機跟檢查。
  • 拔草華夏航空首架ARJ21國產飛機!你一定好奇機艙配置水準如何?
    航班預訂華夏航空無限飛第一期飛下來,更新一下最新的升艙政策吧。眾所周知華夏航空無限飛的賣點就在於升艙和接送機。目前關於接送機依舊如初沒有變化,城市也沒有增減。而升艙政策有所更新。從收到的簡訊來看,不足90分鐘的飛行航班無法辦理。
  • 數讀:華夏航空為何今年上半年「一枝獨秀」獲盈利?
    圖:2020年上半年部分國內航司航班量變化  數據來源:飛常準  華夏航空為何能在「逆勢中」仍舊保持盈利?此外,新疆、內蒙古是華夏航空增長最快的時刻區域。從全國整體支線市場布局來看,新疆、內蒙古、雲南、西藏、貴州是我國支線航空前五大區域,華夏航空分布與全國分布一致。  機隊規模方面:華夏航空作為國內唯一一家規模化的獨立支線航空公司,2014年華夏航空機隊規模14架,機型均為CRJ900系列飛機。
  • 裝配昊華科技子公司國產航空輪胎的ARJ21飛機首飛成功
    > 作者:田立民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11月23日上午,裝配著昊華科技全資子公司曙光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生產的「三環」牌航空輪胎的國產ARJ21-700飛機103架機,在山東東營勝利機場平穩著陸,
  • 10架國產西銳SR20飛機全部落戶北大荒通航
    記者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獲悉,日前,黑龍江省綏化市肇東機場迎來了3架西銳SR20飛機。這是航空工業通飛今年交付給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第三批飛機,標誌著通飛與北大荒通航10架西銳SR20飛機訂單合同圓滿完成。
  • 臺灣星宇航空剛開航就遇新冠肺炎疫情 董事長回應:還好飛機少
    航空圈訊 臺灣星宇航空修護棚廠2月29日在桃園機場開工動土,對於星宇航空(STARLUX Airlines)剛一開航就遇上新冠肺炎疫情,出師不利,長榮航空前董事長、星宇航空創辦人、董事長張國煒表示:「還好啦!」
  • 長榮航空原董事長張國煒正式申請成立星宇航空
    臺灣長榮航空原董事長張國煒籌劃成立星宇航空(Starlux Airlines),3月14日向臺灣民航主管部門遞件申請設立航空公司,若順利,將成為臺灣第7家飛航國際線的航空公司。 據臺灣媒體報導,星宇航空3月14日向臺灣民航主管部門遞件,張國煒親自前往。根據星宇航空規劃,初期將引進空中巴士A321 neo新型客機10架,2019年底引進第1架,配合5階段試行驗證作業,以及民航主管部門要求新公司須有3架飛機規定,2020年初會引進至少3架,2020年初正式開航。 臺灣交通部門主管賀陳旦3月15日表示,審查時間約1到3個月,樂見航空業有多元化競爭。
  • 阿聯A380機隊擴大到117架 市場毫無復甦跡象,為何敢繼續買飛機
    阿聯航空A380機隊擴大到117架!客運市場毫無復甦跡象,為何敢繼續買飛機?阿聯航空(Emirates)世界上擁有最大A380機隊的航空公司,光是本月就要交付三架新的A380新機,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架配有豪華經濟艙。
  • 國產大飛機C919首次藍天炫技燃爆全場
    中國工程院院士、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說,國產大飛機C919機體構件的25%是「江西造」,其中,航空工業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簡稱航空工業洪都)是前機身、中後機身的唯一供應商,中航工業昌河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簡稱中航工業昌河)主要參與前緣縫翼和後緣襟翼兩大部段的研製。
  • ARJ21飛機裝配國產航空輪胎首飛成功
    ARJ21飛機裝配國產航空輪胎首飛成功 2020-12-01 11:2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前長榮航空董事長張國煒砸20億擬復出 目標2年飛航
    華夏經緯網2月2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周刊報導,前長榮航空董事長張國煒打算籌資新臺幣20億元,購買10架新飛機,飛航東南亞。對此,前長榮航空發言人聶國維表示,目前在討論新機型的階段,盼2年後飛航。
  • 國內航空服務再升級 華夏航空推出消費積分制會員體系與客艙WiFi服務
    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16日消息:9月16日,華夏航空在重慶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推出了全新的「雲享」會員體系與客艙WiFi服務,不僅首次在支線航班提供Wi-Fi給旅客免費使用,還同步推出了「消費積分制」會員體系,旨在進一步提升支線旅客用戶體驗。此舉也標誌著華夏航空「以用戶為中心,持續為用戶創造價值」的用戶戰略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武漢抗疫「決戰之際」,國產飛機喜與悲:拉總航空觀察
    在11架運輸機隊中,有6架是國產的新型運輸機——「運20」。據報導說,這是運20服役以來首次參加「非戰爭軍事行動」,這也正好回應了前段時間「運20為何遲遲不參戰」的疑惑與猜測。  運20的參戰大大鼓舞了人心,飛友們一片歡呼。國產大傢伙能用於抗擊疫情,這肯定是個好消息。不過它畢竟只是一架飛機,對於扭轉疫情並不能起到關鍵作用。
  • 國產輕型運動飛機AG50在鄂成功首飛 現場賣出105架
    長江日報特派記者何曉剛 攝AG50飛機採用並列雙座、上單翼、常規尾翼布局,流線型機身,前三點固定式起落架最大起飛重量:650千克有效載荷:245千克最大航程:650千米>最大飛行速度:222千米/小時AG50飛機特點·具有良好的氣動特性 失速速度低·標配整機降落傘 有效提高人機安全性長江日報訊(特派記者張珺 通訊員戴海濱 梅春豔)我國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成功海上首飛一個月之後,AG50來了。